李江山说道:“比如呢?娶了公主,家财万贯,还是当今的郡公,你有什么烦恼。”
李正又重新提起了精神说道:“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比如说有一个圆形的容器,先让其中充满蒸汽,然后让其内部密封,在它的外部淋冷水降温,蒸汽冷凝后形成真空,而后打开水阀,用大气的压力水会被气压压入容器之中,再次密封加热,而后接着打开进水阀,水受大气压力作用吸入容器中;关闭进水阀,重开进汽阀,以此往复形成一种循环。”
李江山:“……”
李正点头说道:“没错,我现在在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
李江山脸上的表情很纠结,这表情像是吃了一种很酸的酸梅。
“你看这就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很复杂对吧,其实也简单,就是运用到了冷凝,真空,气压而已。”
李江山重新恢复扑克脸,这个问题很快就抛到脑后,不是同一个境界的人可以思考的问题,不过还是板着脸问道:“你刚刚说的是什么?是一个容器?”
“其实也不是冷气,那东西有个叫法就叫做蒸汽机。”
“什么鸡?”
“没什么。”
李正惆怅地长叹一口气,然后重新走入印刷厂中。
印刷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占地也就十亩地左右而已。
轮转机已经安装好了,李正细细检查着这些零件。
阎立本和几个工匠还在忙碌着,印刷厂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修缮。
抬头看着屋顶,阎立本看着头顶说道:“长安令,这屋顶为何要修这么高啊。”
“为了以后的需要,我们要预留下空间。”
阎立本稍稍点头,“那是要修两层吗?”
李正也抬头看了看屋顶说道:“修建两层的话上面建筑不牢固,以后的印刷机可能还需要改进。”
阎立本听完点头,“意思是要造一个很高的东西?”
李正没有否认,接着检查轮转机。
接下来的日子接连十天,李正都住在了印刷厂一次又一次地试验着轮转机。
端着碗李正一边吃饭一边对李义府说道:“你把纸浆全部倒入后面的料机里。”
李义府按照李正的吩咐布置着这里的一切。
几口饭扒拉进嘴,李正吃饭完在一块木板上写下,第七百三十一次试验。
把饭碗放在一旁,李正说道:“开始!”
李义府随声大喊道:“开始!”
话语一直传到了印刷厂的后门,之前因为垦荒新地引流灌溉田地,在村子河堤旁有修建过一个小型的蓄水池。
这是当初开始种棉花的时候修建的蓄水池。
蓄水池的阀门拉开一个缺口,水流便开始冲击水轮,水轮转动带动后方的传动带,轮转机上的传送带也开始转动。
接着几个村民便开始转动拉杆,传送带的一头就在装满了纸浆的大桶中,随着传送带转动,带出来的纸浆黏连在传送带上,站在一个个位置的村民开始分割纸浆,分割好的纸浆经过一个炉子快速烘干,再有人工把成了半凝固状态的纸张,进行压模。
放到第二阶传送带,再次烘干,一压,一烘一印,一长张印好了字的纸张便出来了。
“成功了!”阎立本看到一张崭新的纸出现眼神激动。
铁大也在盯着轮转机,轮转机的大部分都是铁质的,半个时辰之后轮转机又卡住了。
叫停所有的动作,李正检查着原因。
查看下来还是木质结构的滚动出现了问题,李正对铁大说道:“把前后中间五个木质滚动全部做成铁桶,桶壁薄厚大概十厘米,在这个条件下做得越轻越好。”
铁大收到话语就去办事。
七百多次试验,三天三夜以来,这一次运行是最长时间的一次。
一条流水线,从纸浆到成纸到印刷一气呵成,李正说得真的办到了。
半个时辰,成纸一共是六百七十张,这个速度是现在印书坊的三倍之多。
水力驱动轮转机下,传送带的速度很慢。
想要再提升效力就不能用水力驱动了。
蒸汽机的想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做起来也太复杂。
提升效率到十倍乃至三十倍,就必须改善动力问题,看来蒸汽机不得不做啊。
也在系统图书馆中看到过十八世纪的蒸汽机,制造很繁琐,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首先就是钢铁工艺的工艺水平。
按照现在泾阳的水平,造出一台大型蒸汽机有些吃力,不过可以试一试。
李正已经有几天没有回家了,李丽质来到印刷厂看到一身脏兮兮的李正,“难得看到你这么狼狈。”
见到李丽质,李正也看了看自己,衣服上有很多的污垢,袖口都已经黑得不成样子了,也不知道头发有几天没洗了。
李正对李义府嘱咐了几句,便跟着李丽质回家了。
回到家中李正好好洗了一个澡,换上干净的衣衫。
李丽质给李正泡上一杯茶水,“怎么样了?”
“流水线已经摆平了,问题应该不大,确认了流水线的运作现在可以从效能上想办法改进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松赞干布到长安
李丽质听不懂流水线和效能的意思,还是说道:“虽说我听不到你的很多话语,不过我觉得我总有一天可以明白你说的这些话,你我是夫妻,我要努力理解你的那些理解!”
听着李丽质的话语,李正心里也有些惆怅,两夫妻之间说话若是不在一个频道上确实有些别扭,心中很想说我的认知比你领先一千多年呢。
李正接过徐慧端来的一碗粥,一边吃着说道:“其实你不用理解这么多。”
李丽质坐在一旁捧着双手捧着茶杯说道:“我时常觉得你的很多事情,我都不能帮你,可我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总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就像是母后说的,父皇每一次来泾阳,朝中那些棘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李正:“……”
吃完眼前这碗粥李正带着李丽质在村子里走着。
听着她讲述着她在管理这些工坊生意上遇到的事情。
李丽质在事业的路上一去不复还,也是一个女强人的类型。
她的天赋很好,思路变换得很快,能够举一反三,也能够统筹调配。
泾阳的生意确实需要一个人管着,如今泾阳的摊子有些大,要是真自己一个人管怕是没有时间去浪费时间了。
不少村民纷纷看向远处正在散步的两个年轻人,李正是如今泾阳最重要的人,长乐公主是泾阳最尊贵的人。
像是饭后散步,不少村民也不想去打扰这对刚新婚不久的夫妻。
村子里不少婶婶也是看着公主和李正走在一起的。
小时候李正还是一个小家伙,长乐公主就经常来找李正。
那时候村民们都还不知道她是公主。
以为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
到了后来,陛下下旨了,李正开始养马的时候,村民们也才知道那个经常来找李正玩闹的小丫头是当今长乐公主。
让人很羡慕的一对夫妻,一个是贫寒出身的乡野小子,一个是尊贵的长乐公主。
两人可以走到一起也算是一段佳话。
也成了村子里老人们时常谈论的事情。
当然了村子里的婶婶们还是惦记着李正什么时候可以留个后。
傍晚的村子里逐渐安静下来,劳作的一天的村民也各自回到了家中。
李正瞧着李丽质说道:“你说上次账单送到长安,你父皇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是不是你父皇没有看到,要不要我再写一次。”
李丽质瞪了一眼李正说道:“你还再写一次?”
李正一脸悲伤地说道:“你说你父皇坐拥天下连这点钱都不还是不是太过分了。”
李丽质沉下脸叹息道:“我母后来信的时候说了,父皇已经看过你的账单了,只不过……”
“只不过你父皇不肯给?”
“父皇看了之后脸色非常不好,母后说了父皇就差提刀杀到泾阳把你剁了,再说了如今太子就要大婚了,你就不能等到朝中这些大事都办完了?说不定那时候再提我父皇就把钱给你了。”
说完李丽质瞪眼说道:“还有!你的账单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李正摸了摸鼻子老脸一红,依旧是一脸悲伤的表情说道:“公主殿下,其实我们泾阳一直都是穷苦人家,生活上艰苦朴素,用度上勤俭节约,养家糊口挣点钱不容易啊。”
李丽质:“……”
李正吸了吸鼻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李丽质,“公主殿下,我说得对不对?”
安静了许久,李丽质一跺脚一脚踩在李正的鞋子上,转身她就一路小跑回家中。
李正咬牙忍着脚趾头传来的剧痛,说着说着就急眼。
来到铁匠铺,铁大还在这里忙碌着。
李正对他说道:“都要天黑了,你也早点休息吧,不用这么赶晚上就不要干活了。”
铁大擦着额头的汗水说道:“长安令,放心我一定尽快打造出来。”
李正看着铁匠铺的陈设,现在的铁匠铺比以前大了不少。
“收拾收拾回去吧,晚上干活容易受伤,也不要太劳累了,你要是受伤了以后谁给我打铁。”
看着铁大依旧一脸有些憨厚的笑容,李正对他说道:“这是规矩,收拾收拾回家吧,要干活明天一早。”
“好,我这就是收拾。”铁大笑呵呵开始收拾铁匠铺子。
收拾好已经是天黑了,铁大换上干净的衣服,看起来铁大很爱惜他的新衣服。
李正对他说道:“回家吧,明日一早赶早,到家里好好休息。”
看着铁大的眼睛有些红,李正又说道:“你眼睛了红了。”
铁大说道:“没什么,好像是进沙子了。”
“回家吧。”
“哎。”
看着铁大回家,李正从系统中提出几吨铁矿放入铁匠铺,帮着关上门也准备再去印刷厂看看。
如今的铁匠铺已经停工了,也需要重新修整。
李义府正收拾着这里,看到李正来了便说道:“长安令,马上就收拾完了。”
李正说道:“粮食收得怎么样了?”
李义府把手里的活交给其他人回话道:“现在我们收的粮食一共五十一万石,也快要收完了。”
五十一万石的粮食也暂时算是够用了。
李正对他说道:“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李义府招呼一群人去休息。
长途跋涉了一个月的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也总算是到了陇右。
花了点钱,找马贩子换了几匹马继续朝着长安方向而去。
长安,王鼎来到了李世民身边说道:“陛下,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已经到了陇右,明日应该就可以到长安了。”
李世民批阅着奏章说道:“朕明白了,你安排下去吧。”
王鼎点头,“喏。”
第二日一早,王鼎便带着几个礼部的官员在长安城外的官道上等着人。
一直等到了上午时分,就看到一队人马朝着长安方向而来。
看到来人穿着吐蕃人的衣服,王鼎微笑着行礼。
松赞干布也翻身下马,用吐蕃礼还礼。
禄东赞对王鼎说道:“这位便是我们吐蕃的赞普。”
打量着松赞干布,看起来很年轻应该也只有三十岁左右。
王鼎对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低声说道:“陛下都已经安排了,还请吐蕃的国君与大相先去泾阳。”
第五百三十七章 堂堂吐蕃国君
松赞干布说道:“泾阳?不去长安吗?”
禄东赞也说道:“我们跑了这么多路一路上累死这么多马匹,现在还进不去长安城?”
见禄东赞要发脾气,松赞干布制止他。
王鼎微笑说道:“陛下有旨意,接待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在泾阳了。”
松赞干布关中话恭敬说道:“那好,我们去泾阳。”
禄东赞则是一脸的意难平,心中觉得委屈。
如今吐蕃到了这般地步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王鼎带着众人走向新修的官道上。
松赞干布看着干净又整洁的道路,道路非常地平坦,而且看着就让人很惬意。
王鼎一路介绍着:“其实这条路都是当今长安令修的,老官道年久失修,就新修了一条。”
松赞干布一路走着说道:“倒也有听说过,大唐陛下封了李正为长安令,李正却一日都没有去长安任职,还真是奇怪。”
王鼎尴尬地笑着,松赞干布一路昂首挺胸说着,话语中有些夹枪带棒的意思。
话外的意思就是长安令这个官职是不是一个笑话?
继续带着这群吐蕃人往泾阳走着,越靠近泾阳人流也开始多了起来。
一路上的人们脸上有说有笑,松赞干布看着这样的场景,这些大唐子民脸上的笑容,眼神中的那股精神。
以前的吐蕃人脸上也有这样的神情,不过现在似乎也见不到了。
李义府也急急忙忙赶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