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光是抓到一个称心只要提审就可以查到幕后真凶吗?未免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不如我和太子殿下打一个赌,就算是提审了称心,大理寺,刑部,乃至兵部依旧什么都查不到。”
李承乾三缄其口,想要否认这个说法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李正笑道:“不知道对方深浅,就想要做出头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想要做一个英雄?”
李承乾听着李正的话,有点不敢直视李正的目光,这些话听着刺耳,甚至可以听成是在骂自己。
“在下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不过在下知道万事稳一手,咱们中原不是有句老话,三思而后行,多想想前人的话,其实流传下来的那些老话都是人间真理。”
“要是太子殿下还不明白,在下给太子殿下讲个笑话。”
李正擦去手中的泥,喝下一口茶水说道:“从前有个养鸡场,就像我们泾阳的养鸡场一样,养鸡场就建设在悬崖边上,有一只黄鼠狼,它想要吃养鸡场里的鸡,但有人管着,它找不到机会下手。”
“于是呢,这只黄鼠狼在悬崖边上立了一块碑,碑上写着一句话,不勇敢地跳下去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只鹰。结果那黄鼠狼就每天在山崖底下等着吃摔死的鸡。”
李承乾说道:“你把孤比作了养鸡场里的鸡。”
李正干笑道:“我可没这么说。”
放下手中的鸡翅,李承乾沉吟半晌,有些气馁,“多谢,你的鸡翅,孤告辞了。”
李正笑道:“不送了。”
李承乾迈开脚步走出家门,正好撞见了回来的李治与小兕子。
与她们交谈了两句,便离开了。
小兕子嬉笑着回来说道:“姐夫,明达今天又学到了好多,书院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一起玩的朋友。”
李正看了一眼李治。
李治说道:“今天在书院里学了竖式运算。”
小兕子拉着李正的衣角又说道:“姐夫,太子哥哥怎么走得这么急,都不和明达多说几句话。”
李正说道:“太子比较忙吧。”
徐慧把烤好的鸡翅膀递给小兕子。
“谢谢徐姐姐。”小兕子接过鸡翅膀便坐在一旁乖巧地吃了起来。
李丽质和武媚也回来了。
李正来到厨房开始做晚饭,打开坛子,闻了闻自己酿的酱油,今晚可以做红烧鸡翅膀吃。
见李丽质走入厨房,李正说道:“晚饭马上就好。”
李丽质小步走来说道:“今晚武媚睡在我们家,这个时辰去长安也不方便,估计都宵禁了。”
李正稍稍点头,看来今天李丽质挺忙的,还可以看到她脖颈出的汗水。
闻着她身上的香味,李正避开目光说道:“可以啊,家里的事情你也可以做主,毕竟她也帮了你这么多。”
注意到李正的眼神躲闪,李丽质又靠近了一些说道:“咱们今晚吃什么?”
这女人挨着自己,做饭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今天是怎么了?莫非要作妖不成?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吃红烧鸡翅膀,油炸肉丸,炒菜,一碗鱼头豆腐汤,再来一些腊肉。”
李丽质这才站到一旁,“哦。”
李正又说道:“厨房里油烟太重,改日我在墙上装个风扇。”
李丽质知道李正的眼神在躲闪,看得出自己身体贴近之后,李正有些慌乱强行镇定着,现在也在转移着话题,不过心中还是窃喜,至少李正看起来对自己不是那种无欲无求。
等李丽质离开之后,李正先把鸡翅下锅,喝下一口茶水。
怎么会这样呢?
她不过是靠近了一点,我为什么会有些慌乱?
李正一边拿着锅铲思量。
不过从嫁过来之后,李丽质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
而且身段似乎也越来越好。
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个小丫头。
从小到大,明明都这么熟了。
我慌了?有什么好慌的?
听到门外李丽质和小兕子的说笑声,李正心中笃定,她一定是故意的。
这女人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家里的家法也应该早点出来了。
饭菜上桌,李治第一个就抢着吃了起来。
一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坐在李丽质身旁的武媚显然有些拘束。
小兕子似乎也注意到了武媚的拘束,小丫头给武媚夹了一块红烧鸡翅说道:“武姐姐,不用这么拘谨,我们家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家里一直都是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的。”
“谢谢晋阳公主。”武媚还是很拘谨。
晚饭后,李正坐在自己的书房中,依旧看着书。
小兕子离不开李丽质,没有李丽质这个皇姐睡在身边,小兕子便睡不好觉。
武媚也和小兕子,李丽质可以睡在一张床上。
当初建设新房的时候,房子里的家具都是村子里的婶婶们布置的。
当初想想婶婶们为何要把床设计得这么宽大,现在想想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李丽质端着一杯茶水而来,看她头发湿漉漉的应该刚刚洗完澡。
李正接过茶水说道:“今日的生意如何了。”
李丽质说道:“还是和之前一样,不过我稍稍做了一些调动,比如说买肥皂的可以送酒水,买猪肉而已送布匹,这样一来就不会说有那样卖得特别不好,用一样带动另外一样,买三十斤猪肉,送半尺布匹。”
“还会举一反三呢,不错!有进步。”李正中肯的点头。
李丽质坐在一旁又说道:“今日太子来找过你了?”
李正点头,“说了一些话。”
李丽质坐得近了一些说道:“其实我也知道,不论是青雀还是太子,又或者是那些朝中大臣都想要拉拢你,从小我在宫里长大,我也见过很多事情,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朝堂的那些事情,我也希望你可以不要牵涉太深。”
早就被李世民绑在一条船上了,从去了李丽质开始自己和皇家就捆住了,李正心里清楚还是对李丽质说道:“你放心,我绝对躲得远远的,我是个胆小的人,朝中的事情我躲都来不及。”
李丽质释然地笑了。
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李正又闻了闻,似乎洗完澡之后李丽质更香了。
第五百三十章 松赞干布的国书
书房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奇怪,李正咳嗽了两声说道:“那什么,今天的月亮好圆啊。”
李丽质抬头看向窗外,然后关上窗户拉上窗帘。
门已经关好了,窗户也已经关上了,窗帘更是拉上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女人是在暗示吗?
这女人的架势怎么越来越不对了。
李正看着已经关着的窗户说道:“我想看月亮。”
李丽质低声说道:“风有点冷。”
李正灌下一口茶水平复着心中的躁动,“我火气大,不觉得冷。”
李丽质依旧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正。
四目相对,一时间气氛更不对了。
直到敲门声传来,小兕子打开书房的门探头进来,看到书房内的情况说道:“皇姐,你们在做什么?”
李丽质站起身说道:“和你姐夫了解生意上的事情。”
小兕子点了点头,“皇姐,明达还没听故事呢。”
李丽质只好牵着小兕子离开。
等到人走出房间之后,李正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正又灌下一口茶水,重新打开窗户,冷风吹进来之后才让自己的躁动平息下来。
虽说是夫妻,李丽质才十六岁,怎么下得去手,绝对不行,太禽兽了。
还说十三四岁就成亲有孩子了,李正打心里把这些人鄙夷并且痛骂了一遍,心里这才舒服很多。
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一本书,道路建设勘测,把心思沉入学习中。
上次看到哪儿了?
女人果然只会影响我学习的进度。、
深夜,小兕子总算是睡着了,李丽质看着躺在身边的小兕子。
脑海中再次响起了母后的叮嘱。
早点和李正有个孩子才能捆住李正的心。
可是自己也按照母后教的做法做了。
李正虽说有些反应不过看起来还是无动于衷。
莫非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
还是李正没看懂?
下次再试试?
李正生活节制,不近女色。
而且非常的自律,还注重养生。
……
除非半夜爬到他床上去……
看着躺在身边睡梦中还有些呢喃的小兕子,李丽质也躺下睡觉。
同样是深夜,吐蕃高原上禄东赞终于夺回了拉萨。
疲倦的禄东赞坐在拉萨河边,喝着茶水解渴。
松赞干布把冰凉的河水往脸上扑着,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
回头一眼看去,三万吐蕃大军坐在地上非常的疲倦,一路奔袭而来众人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禄东赞冷声说道:“这个波斯王子竟然去找西突厥求盟了,我们当初还那样地招待他。”
松赞干布坐在石头上沉默不语,若不是西突厥突然开战,吐蕃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一个吐蕃勇士骑着快马而来,“赞普,大相,从中原来的信。”
“中原?”
“送信的人说是中原泾阳送来的信。”
禄东赞一手拿过信件看了起来,看着信上的内容,心说果然是李正送来的信。
能从泾阳送来的信除了李正也不会有谁了。
信是用中原字写的。
禄东赞认识的中原文字不多,不过看着信上的内容,大概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一些嘘寒问暖的话语。
禄东赞一脸狐疑,“李正无缘无故让人送信过来是什么意思?嘘寒问暖?这是在羞辱我们吗?”
松赞干布也拿过信看着信上的内容,吐蕃没有什么书籍可看,更别说吐蕃识字的人少之又少,别说书籍了。
一直以来松赞干布看的都是中原的书籍,自然认得中原的文字。
禄东赞好奇问道:“赞普,李正这是什么意思?”
松赞干布收起这封信说道:“你觉得李正在这个时候会无缘无故地来安慰我们?还说苦日子总会过去的。”
禄东赞不屑地笑道:“说不定,李正做梦都要笑醒。”
松赞干布重新看向一路跟随自己而来的吐蕃士兵说道:“我打算去一趟中原,去见一面李正。”
听到松赞干布这个决定,禄东赞有些讶异。
“赞普,要是想去见李正,你派人过去就好,我去都可以,你不能去。”
“不行,这一次要我自己去。”
“不能去!”禄东赞说道:“李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清楚,这人非常地恶毒,手段极其狠辣。”
松赞干布苦笑一声,“你觉得我们有得选吗?如今的吐蕃还能坚持多久?真以为我看不懂李正的意思吗?”
见禄东赞脸上的不情愿与不甘,松赞干布低声说道:“你和我一起去,让人快马送一封我们吐蕃的国书给大唐陛下。”
天亮的时候,一名吐蕃勇士骑马离开吐蕃大营。
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争论了一晚上,终于决定一起去见李正和大唐陛下。
乔装成商人的模样,禄东赞还安排了几个身手较好的勇士,几十个人伪装成一个商队,绕过西突厥人的封锁前往中原。
吐蕃的国书一路从拉萨到了河西走廊,再由河西走廊送入关中,一路送向长安。
等国书到李世民手里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正在立政殿听着王鼎汇报这些日子李正的举动,李世民打开了这份吐蕃的国书。
半晌,李世民收起国书对王鼎说道:“把这封书信送到李正的手里。”
王鼎双手接过,“喏。”
李世民又说道:“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到了之后,直接让他们去见李正,到时候礼部的人去泾阳直接安排接待。”
“明白了。”
等到王鼎离开之后,李世民喝下一口酒水,看向放在桌案上的棋局,思绪很多。
长孙皇后端着一份糕点走来说道:“陛下,这是宫里新做的糕点。”
李世民拿起一块糕点吃着,回想起李正当初说过的话语,如今想来也对,或许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也该早点想到的。
看李世民吃着糕点愁眉不展的样子,长孙皇后低声说道:“是糕点不合胃口吗?”
李世民低声说道:“前些日子,承乾和一群大臣一起主张提审称心。”
长孙皇后本意不想插手朝政,不过这么多年夫妻了,既然李世民愿意说起,也可以听一听。
“不过这几日倒是停下了,承乾终究是对人心的认知太过浅薄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正的前提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平日里妾身也可以多提点承乾几句。”
李世民稍稍摇头,“提点多了反而会觉得厌烦,有些事情要他自己明白,他若是自己想不明白和他说几千几万遍都没用。”
话里话外,长孙皇后也听得出李世民对自己的太子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