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还是点头,“那是当然。”
    李丽质又说道:“你的这些办法确实很棒,但你以前为何不说。”
    “以前……”李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你我是夫妻,若是以后还有什么办法,或者管理生意上的主意,我希望你可以不吝赐教。”
    李丽质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是我丈夫,你竟然有这么多的本事藏着不让我知道。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李正也很想说所谓的坦诚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第五百一十九章 长安城空了
    李丽质收起册子之后,带着徐慧便风风火火地又去忙她的事业。
    以前也没见李丽质有这么重的事业心,自从嫁给自己之后,她似乎有点放飞自我的味道,一心扎进了生意中。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设计印刷厂厂房的图纸。
    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一大堆的资料。
    这些资料也大多数都是十九世纪的。
    也就是说现在系统图书馆能够得到的技术最多也就只有十九世纪前后的水平。
    接下来的几天,李丽质忙着主持和安排各个工坊的生意。
    武媚和徐慧也很快加入了泾阳商业的运作当中。
    李正也接连好几天没有出门。
    这段时间,泾阳坊市也开始了促销。
    从棉布匹到纸张,肥皂,都在促销。
    几乎是泾阳的每一宗买卖都开始大降价。
    一时间整个泾阳坊市人流拥堵。
    程处默和王玄策,薛仁贵三人守在泾阳坊市的街道旁。
    苦苦维持着秩序。
    这人群可比以前卖香水的时候壮观多了。
    那时候卖香水不过都是权贵阶层的。
    现在可是全部百姓都可以参与。
    各个商户卖货卖到手软。
    徐慧与武媚安排的这些宫女,一时间算账也算到手软。
    程咬金一觉睡到晌午才行,如今陛下不在长安,也不用上朝。
    每次都睡到日上三竿才睡醒。
    走出家门看着空荡荡的朱雀大街,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到自家对门的牛进达也走出了家门,程咬金便开口问道:“老牛,你说这朱雀大街今日是怎么了?”
    牛进达也看着这一幕,衣衫有些不整显然也是刚睡醒的模样,没错!昨晚两人一起喝酒来着。
    “人呢?”牛进达问道。
    “邪门了。”程咬金揪着下巴的胡子。
    一个路人行色匆匆地走过,程咬金当即喝道:“站住!”
    路人停下脚步,看向程咬金,能够住在朱雀大街旁都是权贵,普通百姓当然是不敢招惹的。
    这个路人有些战战兢兢站在原地。
    程咬金朗声问道:“这街上的人都去哪儿了?”
    “都去泾阳了,今日泾阳坊市大减价说是搞什么活动,很多人都去了。”这个路人又说道:“在下还要去家里取钱,去晚了就买不到了,趁着现在便宜多买一些。”
    牛进达说道:“你回去吧。”
    程咬金皱眉说道:“这个李正又在闹什么?”
    看着萧瑟的又安静的长安城,程咬金和牛进达走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多少人。
    牛进达说道:“这是把整个长安城都抽空了不成了。”
    程咬金沉吟半晌,“长安城空了,李正要发财了。”
    牛进达一脸凝重地点头,“确实如此。”
    两人在长安城门口简单对付了几口填了填肚子,便往泾阳坊市走去。
    刚走出长安城一段距离,泾阳和长安新修的道路上,人流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越往泾阳走越来越多,甚至有好几辆马车都堵在了这里。
    看到这样的场面程咬金也倒吸一口凉气。
    眼神一扫之下发现了一个熟人,程咬金上前问候道:“这不是魏征老头子吗?你怎么也来了?”
    魏征看了一眼程咬金,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夫只是听说泾阳的肥皂便宜了不少,就来买几块回家。”
    看着魏征一脸尴尬,程咬金说道:“以前在朝堂上弹劾李正的时候,你魏老头倒是起劲,这买李正的肥皂也赶得挺早。”
    魏征一脸僵硬地书都:“老夫只是来买肥皂的。”
    程咬金笑道,“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一边和魏征说笑着,程咬金又扫了一遍人群,不得不说程咬金的这双招子犀利,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孔颖达。
    程咬金当即一声大喝,“呔!孔老头!休走!”
    话音一落吓得孔颖达一个激灵。
    回过头孔颖达气急败坏,“程老匹夫,喊什么喊,老夫还没到耳聋的年纪。”
    两家的婚事一直搁置到如今,程咬金拉着不情不愿的孔颖达走出人群。
    “做甚!”孔颖达黑着老脸,看了一眼人群说道:“就不能等老夫买了棉布再说?”
    “和你讲道理。”程咬金一脸笑容。
    “讲道理?”
    “对,讲道理,我保证是那种只动嘴的道理,不会动手的。”
    “……”
    孔颖达看着程咬金脸上的笑容不自觉退后两步。
    泾阳村内。
    李义府站在门口对正在吃着早饭的李治问道:“晋王殿下,长安令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出来了。”
    李治喝着粥吃着肉包子说道:“老师这些日子闭关呢。”
    李义府着急说道:“闭关?这都六天时间没有见人,别院那边都已经急坏了。”
    许敬宗一路跑着而来,累得一头大汗,“出事出大事了。”
    见到站在门口的李治,许敬宗着急说道:“还请晋王殿下告知长安令,出大事了,玉门关似乎要守不住了,西突厥的国师死了!”
    话音刚落王鼎便来了,王鼎的神情倒还算淡定,“陛下召见长安令。”
    谁都可以不见,李世民的旨意总不能不见吧。
    李治也说道:“王公公稍等,我这就去叫老师。”
    来到家中,李治看了一眼李正的房间,空无一人。
    在来到后院见到李正烤着鸡翅膀,李治上前说道:“老师,好像边关又出事了,父皇要见你。”
    李正递给李治一只烤鸡翅膀,“尝尝?”
    李治接过鸡翅膀细细品尝了一口,“好吃,要是有点辣椒就更好了。”
    “是吗?辣椒也别多吃,吃多了上头。”
    “父皇召见你。”
    李治又强调道。
    李正瞅着手中的鸡翅膀说道:“我很忙,而且我生病了,现在不能见陛下。”
    李治一脸关切的看着李正的神情,“老师生病了?什么病?”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我得的这种病叫做心理疾病,这种病世间没有药可以治好,我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李治连忙起身,“我这就去告诉父皇。”
    刚走几步,李治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走回来说道:“老师,你以前不是也说命不久矣吗?为什么学生感觉被忽悠了。”


第五百二十章 吐蕃剧变
    李正叹息说道:“反正我有病,不能见你父皇。”
    李治孤疑地看了一眼李正,非常确定的是李正肯定没病。
    走到家门口,李治对王鼎说道:“老师说他生病了,怕是现在见不了父皇。”
    王鼎低声问道:“严重吗?”
    李治长叹一口气说道:“老师说他得的是一种心理疾病,王公公知道那是什么病吗?”
    许敬宗和李义府也是一脸迷茫。
    王鼎看着李治手里的烤鸡膀,“晋王手里的鸡翅膀是……”
    李治说道:“没什么,我先去书院了。”
    说完李治便离开了。
    王鼎也只好先行离开。
    李义府和许敬宗站在门外一时间有些无言。
    “你说长安令的心理疾病是什么病?”李义府好奇问道。
    “我怎么知道。”许敬宗也惆怅着叹息,如今默呕也已经死了,不过这家伙应该是假死,在长安令原本的计划里,默呕攻陷了吐蕃的后方就要死,而且准备是诈死。
    现在两个消息一起送来很有可能是默呕已经成功了,并且诈死。
    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按照李正的计划开始。
    唯一的意外就是长孙冲。
    在李正的家门口站了许久,李义府和许敬宗也只好各自离开,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李世民坐在别院中,听着秦琼和房玄龄等一群臣子议论。
    王鼎小步走来在李世民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他生病了!”李世民一拍案说道。
    王鼎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一拍案,吓得一群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这个时候生病了!”李世民再次喝道。
    王鼎点头。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生什么病?非要在这个时候生病,他李正是故意给朕找不痛快是吗?”
    众人默不作声,一片安静。
    谁生病了?
    有什么病?
    陛下为何突然震怒。
    一群大臣纷纷低头,不敢大声说话。
    李世民又问道:“李正得了什么病?”
    王鼎躬身说道:“禀陛下,说是一种心理疾病。”
    李世民又好奇问道:“心理疾病是什么病?”
    王鼎躬身行礼,“老奴这就去查问,孙神医应该知道一些。”
    李世民面色不悦地点头。
    王鼎急匆匆离开,李世民看向眼前的一群大臣又说道:“接着说。”
    群臣这才又开始议论起来。
    王鼎找到了孙思邈,孙思邈在泾阳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些日子孙思邈就在泾阳开设的医馆里住着,不仅白吃白喝看病还不收钱,泾阳医馆连年亏损已经习惯了。
    主要是孙思邈专门给穷人看病。
    要说功德无量,孙思邈绝对是那种可以位列仙班的。
    李丽质当然也知道泾阳医馆一直在赔钱的事情。
    大牛又拜了孙思邈为师,期间除了帮孙思邈打小手,还时不时来跟着孙思邈学习医术。
    医馆里,大牛一边碾着草药一边说道:“孙神医去过很多地方吧。”
    孙思邈闻着一味一味药草,“贫道确实去过不少的地方。”
    大牛看着窗外说道:“老师说过世界很大,又说世界其实很小,我从小在泾阳长大,我也很想出去看看。”
    孙思邈笑呵呵说道:“你还小。”
    两人说着话,王鼎便急匆匆而来。
    孙思邈瞧着眼前穿着太监衣服的人,一直都在给长孙皇后治病,当然也知道来的人是李世民身边的太监。
    王鼎开口问道:“敢问孙神医,什么是心理疾病。”
    孙思邈一时间也有些回答不上来,“心里?”
    仔细一斟酌,孙思邈又问道:“敢问是何人得病了。”
    王鼎回道:“是长安令得病了。”
    孙思邈玩味地笑了笑,“他的病贫道可治不了。”
    王鼎一时间有些无言。
    大牛端着一碗已经碾好的草药说道:“想来不是什么大病,王公公不用如此担忧。”
    王鼎又说道:“小兄弟可知道是何病。”
    大牛摇头,“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病,不过老师的这个病应该很快就会好的。”
    泾阳后山,李渊和张公谨瞧着眼前的泾阳坊市,李渊说道:“这样的盛况平日里很难见到吧。”
    张公谨点头,“李正的敛财之道实在是匪夷所思,他总是有手段可以挣到很多钱。”
    李渊低声说道:“若是李正可以入户部,想来宫中的用度也不会一直捉襟见肘,可惜了这小子一直不想要做官。”
    张公谨看着人们争先恐后地买东西,“最近在下和李正的弟子经常谈话。”
    “李正的弟子,你说是那个叫做大牛的孩子?”
    “那个孩子很特别,行为和说话的语气都有几分像李正。”
    “老夫听说过这个孩子,想当年这个孩子的一道题难倒了很多人。”
    张公谨叹息一声,“这个叫做大牛的孩子,想事情的方式很奇怪。”
    李渊低声问道:“怎么奇怪了?”
    “也说不上什么地方奇怪,就比如说我一这个孩子能够想到十,我说天这个孩子会说风。”
    “倒是稀奇,李正一手带出来的孩子,老夫倒也想看看他的本事如何。”
    站在后山张公谨又看到魏征和程咬金几人站在一起正在争论着什么。
    张公谨咳嗽了两声,“长安越来越好了。”
    李渊看了一眼张公谨的气色,“你的身子反而越来越差。”
    张公谨苦涩笑笑,“泾阳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在这里养病最近身子好了不少。”
    见李渊不说话,张公谨又说道:“不过细细想想如今吐蕃闹成这样,边关又出事了,李正在这个时候大搞买卖一定有原因。”
    吐蕃高原上,默呕穿着一身吐蕃的衣服一路驾着马匹,朝着中原方向飞奔。
    总算是蒙混过去了,也早就厌恶了在西突厥演戏,李正答应过自己会给以自己一个中原人的身份。
    默呕已经死了,默呕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心底里默呕一遍遍对自己说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