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笑着说道:“我以前见过你父亲。”
颜勤礼看起来比自己年纪要大,段纶拱手说道:“是不是太打扰了?”
颜勤礼说道:“不碍事,只是听闻过段兄的名声,去了一趟突厥之后如今的境遇实在是可惜。”
段纶笑着说道:“不知道可否给口水,在下走了一日累得口渴。”
颜勤礼说道:“你我都是同朝为官,不用这么客气,请进吧。”
走入颜勤礼的家中,发现他家也不是那么地富裕,看起来还有些贫寒,颜勤礼很热情地邀请自己坐下。
弘文馆也打听过颜勤礼性格比较内向也没有什么朋友,三十多岁了才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一个孩子。
坐下之后段纶接过颜勤礼端来的水,喝下一口说道:“多谢了。”
颜勤礼笑着点头,“段兄这是回长安城?”
段纶点头,把手中的包裹放下,“知道颜兄是擅长工书,在下本打算去给长孙家送礼,有一块黄石砚送与赵国公,你也知道赵国公是当朝贵胄,若是礼物不好以免引起人家误会,在下还想请赵国公以后引荐我重新入朝为官。”
第五百一十五章 阿史那回长安
颜勤礼点头,“段兄的遭遇在下都知道,这点小忙不足挂齿。”
从包裹里拿出黄石砚递给颜勤礼,段纶说道:“颜兄看看,这块黄石砚如何?”
颜勤礼接过之后便观察了起来,看了好一会儿说道:“此砚看起来有些年份了。”
段纶喝着水听着他说。
颜勤礼闻了闻又往砚台上放了一些水,观察水的反应,许久之后问道:“敢问此砚是从何而来?”
段纶说道:“七百多贯钱买的。”
颜勤礼被黄石砚重新交给段纶说道:“确实是黄石砚而且是真品,只是品质不算太好,拿去交友确实不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太坏,应该是五年以上的黄石砚,做工有些粗糙,七百多贯实在是有些买贵了,此等黄石砚三百贯足以。”
段纶捶胸顿足说道:“现在外面的商户实在是可恶,若不是颜兄提点,吃了这么大的亏也不知,此等砚台送给赵国公着实不合适了。”
颜勤礼尴尬地笑了笑。
段纶说着话,眼神一直在观察着颜勤礼,这人有些忠厚老实,笑起来也是有些憨厚。
不过看着他的眼神里,对这块黄石砚有些艳羡的神色,但是也有几分敬畏,似乎是出自对自己的敬畏。
段纶收回黄石砚说道:“这回多亏了颜兄指点,若是下次有机会一定请颜兄喝酒。”
颜勤礼拱手说道:“段兄客气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若不是颜兄指点,在下岂不是要被人笑话。”
“在下就先告辞了。”
陪着段纶走到门口,屋里又传来孩子的哭声,颜勤礼一脸犯难,“段兄,你看这……”
段纶说道:“照顾孩子和妻子吧,不用送了。”
“哎。”颜勤礼点头急匆匆回到了屋内。
段纶多看了一眼颜勤礼的住处,掂量着手中的这块黄石砚,这块砚台当然不是用来送给长孙无忌的。
颜勤礼不是一个有心思的人,反而有些不善言辞,若不是写得一手好字,说不定也不会进入弘文馆。
回到长安之后,段纶一直等到弘文馆外,一直到了傍晚才等到了颜勤礼。
颜勤礼见到段纶有些诧异。
段纶说道:“颜兄。”
颜勤礼稍稍行礼说道:“段兄,你这是?”
段纶说道:“上次多亏了颜兄提醒,这一次又买了一块黄石砚送给赵国公作礼物,赵国公很满意。”
听到段纶说又买了一块,颜勤礼笑容有些苦涩,这可是自己几年俸禄都买不到的黄石砚。
段纶说道:“今日颜兄怎么来弘文馆了。”
“孩子娘的娘家叫人来照顾了,在下也才得闲能够来弘文馆。”
说起这件事,颜勤礼脸上更苦了,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的事情。
段纶已经摸清了颜勤礼的底细,颜勤家境并不好。
他的妻子家境比他好很多,其实一开始对方并不答应这门婚事,毕竟颜勤礼都三十多岁了还是一个弘文馆学士而已。
段纶说道:“这一次来在下有个忙还想请颜兄帮忙。”
颜勤礼有些犹豫。
段纶又说道:“在下家中有不少的名家笔墨,有几份王羲之的笔迹,不知道是不是真品,不知道找谁帮忙,也只好找颜兄了。”
颜勤礼还是有些犹豫,“在下还要回去向家里人告一声。”
看来是家里妻子看管得严。
段纶知道颜勤礼这种人想要交好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想要对方慢慢放下警惕需要一些时日。
段纶也只好说道:“家里的事情重要,改日有机会我们再谈?”
颜勤礼连连点头,又是匆匆行礼便离开了。
段纶瞧他脚步着急的背影,长叹一口气,望向泾阳方向,长安令的交代的事情可真不好办呐。
许敬宗坐在长安的驿馆中,正在和几个突厥人喝着酒水,阿史那就要到长安了。
这家伙一路上磨着不肯来长安,一路上走得也很慢。
许敬宗不停地给这些突厥人灌酒,听着如今东突厥的情况。
等离开驿馆的时候,许敬宗便见了几个人,这些人一个是买饼的,一个是卖羊肉的,还有一个卖马的,从这些人的口中可以知道长安发生的很多事情。
当然也知道了段纶和颜勤礼的事情。
许敬宗回到自己在长安的宅院,回来就疲惫地躺下。
明日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打理。
六天后,阿史那终于被带到了长安。
也许是不甘心,阿史那在长安城见过李承乾之后,就要去李正。
许敬宗站在城门外已经准备好了,也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同意让阿史那去见李正。
等到阿史那走出长安城,许敬宗便上前说道:“史那兄,许久不见了。”
阿史那看也没有看许敬宗一眼,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往泾阳走去。
要说阿史那最仇恨的人就是李正,是李正毁了整个突厥草原和漠北的薛延陀。
许敬宗亦步亦趋跟在阿史那的身后,一路上一言不发。
跟在阿史那身边的还有十多个官吏,因为阿史那去见过李正之后还要被送往驿馆。
来到泾阳村口,在许敬宗和看守的护卫队解释完之后,才可以带着阿史那进入村子。
李正在河边钓鱼,听到李义府说阿史那来了,也有些意外。
回头看去就见到了一队人马带着阿史那而来。
等人走到近前,李正依旧提着手里的鱼竿,阿史那浑身颤抖,也知道是给气的还是许久不见给激动的,话说见到自己应该这家伙应该不会高兴得浑身颤抖吧。
李正还是微笑着问候道:“史那兄,好久不见?”
阿史那提起手中的拐杖,“李正我和你拼了!我杀了你!”
还没走上前两步,阿史那就被官兵给押在了地上。
看着他在地上奋力挣扎着,李正低声说道:“你若是想要杀了我,应该默不作声地走到我身边,然后捅我一刀。”
阿史那双眼通红,咬着牙齿。
李正又说道:“你知道我现在想的是什么吗?”
“你既然从来都没有想过让突厥好,当初为什么还要给我希望!为什么还要口口声声地说要帮我!”
第五百一十六章 自私的皇帝
阿史那哽咽着说道,这样一个男人竟然哭了起来。
李正蹲下身看着被按在地上的阿史那说道:“你知道吗?这个世上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许敬宗神情淡然地看着阿史那哭泣,说实话一个大男人哭起来真的很难看。
阿史那心中一直都想要重新让突厥振作,重新回到突厥的王室。
这是他一生的夙愿。
而这个夙愿的希望,是李正给他的,李正给了阿史那希望,又是李正亲手粉碎了阿史那的这个希望。
就像阿史那现在说的,既然从来就没有想要给突厥一个未来,为什么给了他的希望,还要亲手把这个希望给粉碎了。
说句心里话,许敬宗并不同情阿史那。
事情的很多变化不是李正决定的,而是阿史那自己决定的,若是阿史那不在那个时候想要去杀了段纶,说不定现在阿史那也不会功亏一篑。
李正看着平静的湖面说道:“我知道你很恨我,很想现在就杀了我,你觉得一切都是我造成的,你仔细想想真的是我吗?”
阿史那依旧双眼通红。
李正手撑着下巴,像是有些苦恼。
“难道不是你吗?”
阿史那的语气有些颤抖,似乎他也明白了什么。
李正长长一声叹息,“说句心里话,我不可能决定你要做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不可能知道,决定突厥的存亡也不是我,我只不过是准备了一个套而已,而你自己却钻了进去,若是当初你不想去杀了段纶,现在可能又是另外的局面。”
看着阿史那在地上从挣扎到无力又无能地哭泣。
李正接着说道:“你不应该来见我的。”
阿史那大叫着,哭泣着,像极了一个疯子。
李正看着一动不动的鱼线说道:“把人带走吧,把我的鱼儿都吓跑了。”
“喏!”
几个官兵架起哭泣的阿史那离开。
至于阿史那之后会怎么样,李正并不会在乎。
见人已经走远了,许敬宗低声说道:“段纶已经和颜勤礼接触了。”
李正稍稍点头,“之后的事情,你不用插手,让他自己去办。”
许敬宗点头,“那在下也回长安了。”
李正依旧钓着鱼,等人走了之后过了好半个时辰才钓上两条小鱼。
长安的鱼都成精了不成,都不咬钩了?
带着一些烦闷的情绪,李正往家里走去。
远远就看到大牛和张公谨坐在一起,似乎他们在谈论着什么。
回到家中,就瞧见李世民和小兕子正在有说有笑的。
看到李正回来了,李世民说道:“见过阿史那了?”
李正把钓来的鱼交给徐慧,“见过了,这里的风吹草动,还真瞒不过陛下。”
小兕子回到屋子中,李世民坐在院子里又说道:“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处置阿史那?”
李正吃着一颗枣说道:“让他在长安做义工。”
“义工?”
“就是扫大街。”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又吐出,“杀人诛心不过如此,李正的心肠比朕要狠毒。”
“陛下过奖了。”
李正的笑容略带深意,李世民并不喜欢这样的笑容,也很不喜欢李正的这句话。
站起身李世民说道:“阿史那,应该感谢你,你让朕留了他一命。”
李正吐出枣核说道:“其实比杀了他还难受,以前威风的薛延陀可汗,就要一统草原的阿史那,曾经的突厥王室血脉,现在竟然沦落到在长安扫大街,甚至还要受到长安居民,陛下子民的言语讥讽,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李世民拿出一卷军报说道:“刚刚送来的消息,长孙冲还是擅离职守离开了玉门关,进入吐蕃地界寻找称心。”
李正接过军报,看了一眼说道:“看来长孙冲立功心切,很想为陛下做事,陛下有这样的臣子应该高兴才是。”
李世民有些苦恼,“朕怎么听着这话,像是在数落朕。”
“咱们的生意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进项了。”
“朕知道。”
“长孙冲抓到称心之后,他到底是功还是过?”
“你说呢?”李世民的眼神带着一些玩味。
“陛下的心思我怎么敢乱猜,再说了长孙冲抓住了称心,陛下也可以就驴下坡给长孙冲功劳,这样陛下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可以借此修复,皆大欢喜多好的事,就算是长孙冲擅离职守,也可以说是长孙冲带着人出去游猎,一不小心就抓住了称心。”
“你看多么皆大欢喜的事情,至于过程是什么样,陛下肯定不在乎,陛下想要的是结果而已。”
李世民颔首说道:“西域荒漠上千里无活物,长孙冲去哪里游猎,但是生意的事情朕也不希望耽搁,朕喜欢可以早点恢复。”
李正嘴角直抽抽,“长孙无忌为什么会让长孙冲去边关,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要不是闻到了什么腥味,他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陛下真以为他是历练他儿子呢?”
“很多人都说你是个傻子,朕反而觉得你绝顶聪明。”
李正一手撑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我还没有到绝顶的时候。”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允许你用手段保住称心一命。”
李正依旧吃着枣子说道:“陛下真是既想要好处,又不想给我便利,这年头做好人难,做生意难,做陛下的女婿更难。”
临走前,李世民拍着李正的肩膀说道:“有些事情朕不能放在明面上。”
李正也说道:“我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