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丽质小步走来,“今日父皇来过了。”
    李正一边写着明天试验注意事项一边点头说道:“他不是经常来吗?”
    李丽质又拿出一份契约放到李正的面前,“这是父皇写下的契约。”
    李正拿过契约看了起来,这分明就是一张欠条,所欠细盐账目六万七千贯。
    看看欠条,又看了看李丽质,李正心中思量着说道:“丽质啊,你不觉得让你父皇写欠条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李丽质眨了眨眼。
    李正低声说道:“所谓的欠债还钱,还要有人主持才行,就像是别了欠了我的钱,我可以告官,因为做官的可以管着别人对不对。”
    李丽质点头,“对。”
    李正又说道:“那么做皇帝的要是欠钱不还,我要找谁讨公道去呢?”
    李丽质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好像确实有些不合适。”
    李正还是收下欠条说道:“不过即然画押了就有效,咱们先收着,要是你父皇不还钱我就去把长安城给拆了。”
    李丽质点头,“好。”
    细细一想又觉得不对,李丽质拧着李正腰间的软肉说道:“你敢拆我父皇的长安城?”


第五百一十三章 段纶闹事
    李世民欠钱不还确实是一件很头疼的,再说了李世民也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
    和这种人打交道千万不能先服软,一旦服软了李世民很有可能会把你吃干抹净之后还不认账。
    家里又传来了小兕子的呼唤声。
    李丽质只好又一脸歉意地离开,要去照顾小兕子。
    李正无言看着窗外的夜空,已经习惯了,甚至有些麻木了。
    关上自己的房门,独自一人坐在油灯旁。
    算上与秦琼置换的高陵这一万三千亩的土地,现如今自己拥有的土地就有两万多亩。
    李正打开自己的系统,属地:两万七千八百三十一亩,人口三万一千三百人。
    完成任务:垦荒一万亩。
    任务奖励:农作物三阶段。
    药店二阶段。
    农作物二阶段。
    图书馆三阶段。
    开荒一万亩地,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打开系统图书馆,李正抛去心头的杂念,接着开始啃书。
    徐慧整理完家里,看到李正书房里的灯火,知道他还在看书。
    似乎已经有两个月了,李正每晚都在看书。
    也不敢去打扰李正,徐慧整理院子,也该和长乐公主一起去整理账目。
    晋阳公主乖巧地坐在床边看着一本故事书,这本书叫做寓言。
    像是一本整合的故事书,也是一些坊间就有流传的故事。
    像是自相矛盾,揠苗助长,郑人买履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以前没有听说过有寓言这册书,像是李正自己编撰的一般。
    见到徐慧来了,李丽质说道:“这是上个月的账目,高陵迁来的居民还有用好多银钱安置,看来今晚又有得忙了。”
    听着李丽质说完,徐慧低声说道:“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李丽质暖心地笑了笑,“我们先把这些账目整理好吧。”
    日子有时候很忙碌,有时候很清闲,徐慧很喜欢这里的日子,至少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长乐公主是个善解人意的人,驸马也是一个很随意的人。
    虽说驸马还有些奇奇怪怪的讲究,就像是把西域的作物放到家里做装饰,还取名叫仙人掌?
    仙人?掌?
    李渊走在夜晚的村子里,看向李正的宅院,还可以看到灯火映照下,两个房间的身影,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李正就在家门口打着太极拳。
    李渊早早就来蹭早饭了。
    李正打着太极拳说道:“太上皇最近的气色不太好。”
    李渊喝着粥说道:“这两日都没有睡好。”
    李正依旧打着打太极拳说道:“要不要让孙神医准备一些安神的药材。”
    李渊喝完碗里的粥说道:“那倒是不用,就是老夫时常在想一件事。”
    李正打太极拳的动作停下问道:“在想一件事?”
    李渊点头,用略带沧桑的嗓音说道:“是啊,老夫时常在想,你和丽质什么时候可以有一个孩子。”
    “那什么,您老不要太过忧虑,忧虑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丽质嫁过来也有些时日了。”
    李渊的神情很惆怅。
    看到已经站在门口的许敬宗,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那什么……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就先告辞了。”
    看着李正离开,李渊的神情越加惆怅了。
    见李正走出家门,许敬宗走上前小声说道:“长安令,段纶就在泾阳坊市等着。”
    “他怎么来的?”李正低声问道。
    “他在泾阳坊市闹事,也是听大虎说的,现在因为闹事已经被王玄策的泾阳护卫队押着,就在后山。”
    段纶现在就和一群世家子弟混在一起。
    倒是没有想到他会来见自己。
    跟着许敬宗来到后山,才看到狼狈的段纶。
    段纶也见到李正来了才松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不会不见我的。”
    如今的段纶,和以前的变化挺大的。
    段纶看着李正说道:“许久不见了,长安令。”
    李正打量着他,“你的变化真的很大。”
    段纶苦笑一番,“长安令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松开他,盯着四周不要让人靠近。”
    “喏!”
    听到李正的吩咐,王玄策当即安排护卫队的人手散开。
    许敬宗上前扶起王玄策,“近来可好?”
    王玄策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其实也还好,就是跟着一群世家子弟整日的花天酒地,不过近日听说长孙冲查到兵器案的线索,几个世家子弟便和我来到了长安。”
    李正盯着他的神情说道:“就这些吗?”
    段纶又说道:“我就知道这么多,真正在办事的都是他们的嫡系子弟,那个层面的人我现在还碰不到。”
    见李正沉默下来,段纶也只有安静地坐着。
    过了好一会儿,李正又说道:“琅琊颜氏有个叫颜勤礼的人,喜好笔墨,工书。现在是弘文馆学士,此人你可以投其所好去结交。”
    段纶好奇问道:“此人不过是个弘文馆学士,再说现在的琅琊颜氏名不经传,还不如我段家。”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此人现在就住在万年县,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成为中书著作佐郎,管著作局,掌撰拟文字。”
    段纶听完便点头说道:“在下明白了。”
    一个弘文馆学士当然不起眼。
    但是一个著作佐郎,管著作局,掌撰拟文字,虽然也是一个不大的官员,那个位置世家眼馋已久,现在交好以后结交那些世家的嫡系便会更容易。
    李正站在树荫下,段纶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少年,一直以来也算是见多识广,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还是第一次见到像李正这样特立独行的人。
    段纶又问道:“长安令,在下心中一个有一个疑惑。”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
    “世家根深蒂固数百年,他们真的会塌吗?”
    “你觉得呢?”李正反问道。
    段纶又是一阵沉默,想了一会儿便再次说道:“真的有什么办法可以扳倒世家吗?”
    李正说道:“在真实的故事中,一艘就要沉没的船中,最先跳船的人最有可能容易得救。坚守到最后的人,往往没好下场。”


第五百一十四章 颜勤礼
    段纶拱手说道:“在下受教了,之后会按照长安令的说的来办。”
    李正收起扇子问道:“他们说你在我的泾阳坊市闹事,才会被押到这里来,你闹什么事了?”
    段纶连忙说道:“长安令,在下闹事也是为了见长安令。”
    李正问向许敬宗,“他闹什么事了?”
    许敬宗低声说道:“段纶在我们的酒肆内喝了三壶烈酒,吃了一碗红烧肉,两张饼,还在大骂长安令。”
    段纶咽下一口唾沫,擦着额头的汗水看着天空说道:“这天可真热啊。”
    许敬宗又说道:“还有没有付钱,身上身无分文却吃了这么多。”
    段纶听着许敬宗的诉说连忙说道:“长安令,我做这些都是为了见到你,为了不让那些家伙起疑心才这么做的。”
    李正朝着站在远处的王玄策喊了一声。
    王玄策跑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把这个喝酒闹事还不付钱的家伙,打一顿。”
    王玄策点头,挥了挥手在四周的泾阳护卫队人手便走了过来。
    段纶一步步后退说道:“长安令,我这都是为了见你才会出此下策。”
    “我这也是为了配合你,不让那些家伙起疑心才会这么做。”李正又嘱咐道:“把他的衣服也扒了,留点遮羞就行。”
    看着李正阴险的笑容,段纶心头凉了半截。
    紧接着一拳打来,王玄策鼻梁中拳,还没回过神便是劈头盖脸的拳脚。
    李正看着这一幕说道:“下手重点,别太客气了。”
    王玄策等人揍得越加卖力。
    段纶的哀嚎声也越加凄惨。
    许敬宗扭过头说道:“实在是……”
    李正说道:“太残暴了?”
    许敬宗不去看场面,听着段纶的哀嚎声,“实在是太大快人心了。”
    看了一眼王玄策等人还在对段纶痛殴。
    李正离开后山。
    许敬一路跟着说道:“长安令,你是怎么知道琅琊颜氏住在万年县的?”
    李正不动声色地说道:“不是你送来的情报上这么说的吗?”
    许敬宗一脸的疑惑:“是吗?”
    李正一路走向村子,“让你盯着边关的消息怎么样了?”
    许敬宗这才回过神,“在下这就去长安等消息。”
    说完许敬宗也离开了。
    琅琊颜氏的事情,其实是自己看资治通鉴的时候,看到颜真卿这个人物才知道的。
    要不然也不会知道颜真卿的祖父就在长安边上的万年县。
    王玄策把一身是伤的段纶扔出了泾阳坊市。
    段纶看着自己身上就剩下了几块遮羞的布,李正还真是不留情面!
    等到几个世家子弟找到自己,段纶说了事情的来由。
    听着他们的嘲笑声,段纶还要好声好气接过对方的递来的衣服。
    这种感觉让段纶非常厌恶,真想被这些世家子弟都给踩地上。
    “不过段兄的风骨值得我们佩服,李正此子就该骂!”
    “没错,将来总有一日我们要让李正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委屈了段兄。”
    段纶依旧是苦笑着,心里很清楚这些世家子弟包括世家他们的目标也只有李正的活字印刷术。
    “段兄,这一次可见到了李正?”
    段纶摇头,“没有见到李正,白挨了一顿打。”
    几个世家子弟依旧用讥讽的目光看着段纶。
    回到了长安,这些世家子弟纷纷要去见长孙无忌,来到长安城就是为了等长孙冲的消息。
    似乎世家与长孙家之间有一种默契。
    不过这些事情都与自己无关。
    段纶在弘文馆打听了一圈了解了颜勤礼这个人物。
    只是最近颜勤礼的妻子刚刚生了孩子,他这些日子都不在弘文馆。
    段纶当然有钱,自己又是李渊的驸马。
    虽说是作为驸马,但是这些年月以来段纶和高密公主早就只剩下了夫妻之名。
    回家拿了一些钱财,段纶在长安花了七百多贯钱,买了一块上好的黄石砚。
    汉代张良拜师及祭奉其师黄石公,就有了黄石砚这个说法。
    黄石砚也有其他的说法。
    不过黄石砚在坊间很少有人用得起,能够用得起黄石砚的也都是权贵家。
    若是权贵子弟要拜师一般都要送黄石砚。
    段纶准备一番便前往万年县。
    如今的万年县比不上泾阳富庶但也不算差。
    问了几个村民就知道了颜勤礼住处。
    来到万年县一处不是很大的宅院。
    宅院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看起来颜勤礼的家境也不是太好。
    琅琊颜氏以前也是世家中的一员,只是自从前隋到了之后便一直家道中落到了现在。
    站在门外还能听到屋里孩子的啼哭声。
    段纶看到一个男子急匆匆拿着一盆水走入屋中。
    依旧站在门口,段纶也没打算去打扰。
    等了好一会儿,屋内的哭声停下了。
    颜勤礼这才走出来,礼貌地行礼说道:“抱歉,孩子闹腾,敢问当面是……”
    段纶笑着说道:“在下段纶,路过万年县听闻琅琊颜氏的人有住在这里,就来告慰一下。”
    颜勤礼又问道:“段纶?你父亲是段文振?”
    段纶点头。
    颜勤礼笑着说道:“我以前见过你父亲。”
    颜勤礼看起来比自己年纪要大,段纶拱手说道:“是不是太打扰了?”
    颜勤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