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敬宗解释道:“其实也很简单,松赞干布就是等着波斯王子去求吐蕃帮忙,吐蕃好要更多的好处,不然之前松赞干布一直屯兵屯粮是为了什么?还有称心这个人物,松赞干布需要更多的钱来对付西突厥,波斯这个冤大头有求于吐蕃,他们一定会漫天要价。”
    “真的吗?松赞干布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许敬宗点头,“若是波斯王子不信,大可以现在就回到吐蕃,问问松赞干布的想法,不过在下有一言送給波斯王子,我们中原自古就有合纵连横的前车之鉴。”
    波斯王子点头,“在下从小听过很多中原的故事。”
    许敬宗放低声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波斯也要选择的就是一个盟友,而这个盟友是要选强大的西突厥还是现在的吐蕃,波斯王子自己决定。”
    听完一席话,波斯王子躬身说道:“长安令不愧是中原第一聪明人,不过在下还要回去想想。”
    李正点头,“军情十万火急,赶紧回去想想。”
    “哎。”波斯王子直点头,而后匆忙离开。
    看着这个路俾斯被许敬宗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李正笑呵呵说道:“许敬宗啊许敬宗,说你是一只老狐狸真是夸狐狸了,你可比狐狸还要精。”
    也难怪历史上长孙无忌会折在许敬宗的手里,李正心里想着。


第五百零九章 李崇义的想法
    许敬宗说道:“那都是长安令指点的好。”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玉门关的事情都怎么样了。”
    许敬宗低声说道:“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这两人消息也应该到了。”
    大牛把一匹匹马儿赶入马圈,清风吹来人不自觉想要放松。
    李正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看着远处的田野,心情舒坦的深吸一口气。
    三日之后波斯王子,匆匆向李世民告别了。
    许敬宗在长安送别了波斯王子,有时候想想用不着做坏人,也不需要做好人。
    波斯的命运说到底和中原没有太大的关系。
    李正并没有想着讹诈波斯王子。
    或者说李正也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坏人。
    李正虽然算不上儒家子弟口中的君子,至少李正没有这么坏。
    站在原地许久,好一会儿之后便看不到策马离去的波斯王子的背影。
    长孙无忌收到了李承乾的召见。
    如今陛下不在长安,留守长安的就是太子李承乾。
    酷热的天气下,长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蒸笼,就连街道上都没有多少人。
    一路走入承天门,长孙无忌擦了擦汗水,再一步步走向太极殿。
    快步走上台阶,长孙无忌来到太极殿前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快步上前把长孙无忌迎入太极殿,“舅舅不用多礼,这又没有他人。”
    长孙无忌余光看了一眼周围,“君臣之礼不能失。”
    李承乾低声对长孙无忌说道:“孤听闻长孙冲在玉门关抽调各地兵力舅舅可知道是什么情况?”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太子殿下放心,臣已经去信玉门关。”
    李承乾来踱步着急说道:“眼看兵器案就要破了,眼下西突厥又和吐蕃开战了,如此看来想要抓住称心也是难办了,需不需要孤向父皇请命,派兵驰援长孙冲。”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眼下太子婚事在即,臣以为太子殿下应该专心准备婚事为好。”
    李承乾诧异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至于兵器案没有这么的简单,想必陛下自己就有注意。”
    看着长孙无忌的神色,李承乾低声说道:“孤只是担心长孙冲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边关不能有失。”
    长孙无忌行礼说道:“臣还是那句话,太子殿下眼下应该还是要好好准备夏日之后的婚事。”
    李承乾狐疑说道:“舅舅是不是有什么顾忌。”
    “太子殿下只要做好陛下吩咐的事情就好。”
    长孙无忌说完之后又是稍稍行礼。
    李承乾作罢点头,“孤明白了。”
    “臣告退。”
    走出闷热的太极殿,长孙无忌一路走处承天门,走在有些空荡的朱雀大街上。
    心里想着泾阳应该没有比现在的长安要热闹吧。
    兵器案其实很早开始关注了,只是这个案子拖得越久越可疑,大理寺查了两年没有丝毫的眉目。
    就算是案子在复杂,也会有些眉目。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
    此前也和之前的大理寺卿戴胄聊过,戴胄说过他的想法,这个案子有很多蹊跷的地方。
    那时候只是觉得对方的手段高明。
    但是眼下看来戴胄当初查到了一个非常可疑的突厥人。
    查到这个突厥人之后的事情也是不了了之。
    戴胄甚至告老了。
    这个结果非常诡异。
    戴胄这个大理寺卿做的一直挺好。
    可能是戴胄是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长孙无忌想着,这个结果倒是像是一个警告。
    波斯王子已经走了,李正和程处默,李泰,李崇义坐在树荫下打牌。
    李崇义带出一张二说道:“最近京兆府也闲得慌,长安不少人都去避暑了,整个京兆府都闲了下来。”
    程处默打出四个六得意得喊道:“炸!”
    李泰打出两张牌说道:“王炸!出完了,给钱!”
    程处默一摔手里的牌说道:“魏王殿下,你未免太过阴险!”
    李泰笑呵呵接过钱说道:“如何阴险了?”
    程处默低声说道:“你每次都大牌留在最后才出,这难道不是阴险吗?有本事就先出大牌。”
    李崇义整理着牌说道:“处默兄,你也不能只怪魏王殿下,谁让你总是捏不住手中的牌,说出就出,说炸就炸。”
    打了十多局下来,程处默一脸愤愤不平的离开。
    李泰瞧着程处默的背影说道:“看来今晚吃饭的时候,又要多准备一些辣椒了。”
    李崇义无奈笑着。
    李泰数着自己眼前的银钱,总得下来发现自己不输不赢。
    等到李正起身去做点心的时候,李泰问着李崇义,“崇义哥,你那里如何?”
    李崇义数完了自己手中的银钱说道:“倒是没什么,输得不多赢的也不多。”
    李泰说道:“我也是一样。”
    李崇义有些诧异地说道:“这么巧吗?”
    李泰看向还在厨房的李正,“那程处默输的钱都给李正赢走了。”
    李崇义点头,“应该是的。”
    看着厨房里正在做着点心的李正,李崇义说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想问问京兆府的事情,如今的京兆府人员办事总是太过懒散,搞得现在长安都没什么人随地扔垃圾了,大家的进项又少了一份。”
    李正端着两碗东西而来。
    李泰接过点心看着碗里的说道:“这个是什么?”
    李正递给李崇义和李泰调羹,“我管这个叫做果冻。”
    李泰拿过勺子,挖了一大口二话不说就吃下。
    “魏王殿下就不怕我下毒吗?”
    李泰回味着说道:“吃起来有点像是果胶,不过有比果胶润口许多。”
    李崇义也吃下一口说道:“嗯,确实好吃。”
    瞧着两人把果冻吃完,李正打算睡个午觉。
    李崇义也躺在躺椅上说着:“李正,你说我们京兆府以后要怎么办?”
    李正躺在躺椅上说道:“什么怎么办?”
    李崇义接着说道:“现在长安都没人乱扔垃圾了,也没人随地大小便,就连关外人也学聪明了。”
    李正低声说道:“好好地做一条咸鱼不好吗?”
    李崇义无奈说道:“只是下面的人尝过一次甜头之后,现在越来越懒散了,一个个没了干劲,我整日在京兆府都不知道要做什么?”


第五百一十章 李丽质向皇帝讨账
    李泰也说道:“这不是挺好吗?”
    李崇义长叹一口气,“我都想辞官算了,李正要不我来你的泾阳。”
    李正苦笑着说得:“崇义哥,你看看我,泾阳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做,不过高陵那块地刚刚收下来,估计那里挺忙的。”
    李崇义点头,“那好,我到时候可以向陛下进谏,辞官!”
    按照李孝恭的想法是李崇义越没有存在越好。
    长安是一个龙潭虎穴,就算你安分守己也难免会被一只王八给咬了。
    李崇义想要辞官的想法,李世民八成不会答应。
    李孝恭本就是宗室宗人,又是河间郡王。
    李世民会不知道李孝恭的心思吗?
    等到了傍晚时分,李泰和李崇义睡了一个午觉后,便意兴阑珊地离开了。
    李义府带着王县丞而来,说了如今高陵乡民归置的情况。
    王县丞低声说道:“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离开高陵,谁愿意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
    李正看了一眼李义府。
    李义府低声说道:“大部分还是愿意搬到泾阳来住的,一部分人都不愿意离开。”
    李正说道:“往后两年,高陵的所有税负我们泾阳都包了。”
    “包了?”
    王县丞确认自己没有听说之后又说道:“那可是几千人的赋税呀。”
    李正说道:“李义府,之后的事情你去办。”
    李义府点头。
    王县丞说道:“长安令,放心,若是那些贱民再不懂规矩,下官帮长安令教训他们。”
    李正颔首说道:“王县丞,你知道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王县丞疑惑抬头看着李正。
    李正拍了拍王县丞的肩膀说道:“做人最重要的是良心,往上说几代人,谁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的?”
    听闻这话,王县丞有些惶恐地看向李正又看了看李义府。
    李正又对王县丞说道:“我希望高陵的乡民可以心甘情愿的跟着我脱贫致富,若是他们不愿意搬家我也不会强求,若是他们肯搬家我更可以给他们更多的优待,让大家都可以安居乐业,你代我教训那些乡民?我都想不明白你到底是帮我做事还是给我添堵的。”
    王县丞低着头,“下官失言了,还望长安令不要见怪。”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明日一早就接着去安置乡民,答应来泾阳的乡民可以给他需要安置家里的财物,泾阳有现成的房屋,顺便问问这个王县丞做官做的如何。”
    李义府点头。
    王县丞面如死灰的站在原地。
    李正又对王县丞说道:“边军挺缺人的,我可以把你安排到边关去。”
    王县丞神情紧张,“长安令,在下自做县丞以来,从来不敢怠慢啊,长安令请听在下解释。”
    李正低声说道:“若是收拾了你我可以得到高陵乡民的人心,我又何乐不为呢?”
    “这……”
    李正对大虎说道:“大虎,送客吧。”
    大虎提溜着这个王县丞离开。
    等人离开之后,李义府说道:“长安令,这个号县丞在高陵的风评确实不太好。”
    “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让许敬宗安排他。”
    “喏,那在下回去准备一下明日高陵的事情。”
    泾阳包揽了高陵两年的赋税,也就说以后高陵乡民们有两年可以不用交赋税。
    而且泾阳富足,这些代价对泾阳来说不值一提。
    泾阳的粮食多到喂家禽都嫌多。
    第二日,李义府忙活了好半天总算是把一些之前不愿意搬家的乡民也摆平了。
    李正听着李义府的禀报,看着高陵这片地。
    其实种田的佃户都是很淳朴的,他们所要的也不多。
    李义府低声说道:“这是高陵乡民列举出了这个王县丞的劣迹,虽说他也没有太过过分,但是平日里的克扣一些小便宜,他倒是不放过,一些小事他办的也是拖拖拉拉,算不上什么好官。”
    李正低声对李义府说道:“让许敬宗安排一下,让他给我们去边军探情报。”
    李义府点头,“明白了。”
    土地已经空出来了,现在垦荒就可以开始了。
    按照构想高陵的绝大部分田地都是用来种地的。
    原来高陵乡民住过的地方也要重新推倒,用来耕种。
    李正在图纸上画着,整个高陵可以划分成三块,高陵于泾阳接壤的这片地用来在建设书院。
    在往后的一片地可以用来扩建养殖场。
    剩下的田地都可以用来种田。
    李义府接过李正的图纸,心中细细一盘算,这么归置下来,高陵的可耕种面积竟然还比以往更多了。
    高陵以南的靠近渭水河畔的地方是一片水田,是用来种植粮食最好的地方。
    高陵以北的一片地原本就是一片荒地,因为距离水道较远。
    只要在中原挖出一个水渠就就可以灌溉,不是难事,再者说土豆番薯等作物可以说是不挑地。
    老村长带着村民们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垦荒这种事情泾阳的村民有很大的热情。
    李世民正在村子里散步,就看到了远处高陵一片地一群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