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官仪和李淳风站在书院外,看着如今一片宁静的泾阳。
    李淳风说道:“见到李正知道,贫道才知道数术之道远没有尽头,这世间的数术还有很多奇巧算法。”
    上官仪吃着番薯说道:“在书院都这么多年了,泾阳的这些孩子都比我们厉害了,实在是羞愧难当。”
    李淳风特别有同感,“没错,尤其是那个叫大牛的孩子天赋非常高,就算是当年的贫道,贫道的天赋也不如这个孩子。”
    上官仪点头,“你注意到没有,李正给这些孩子的起点都非常高,我也见过其他的书舍,大多数一天可能就是念一堂课,也就一个多时辰而已,而且刚刚蒙学的孩子,也只是读书识字而已。”
    “泾阳的孩子从蒙学开始就开始学习数术,而且把学的方式我们从未见过。”李淳风也感慨道,“李正的数术很特别,那些算法和贫道生平所见的都不一般,就像是李正把那些繁杂的数术,化繁为简,用最快的方式,得到答案,像是走捷径,可算出来的又是如此的准确,就像是大牛,贫道随便没有见过他表露太多数术的本领,但是贫道总觉得,现在大牛这个孩子的所学,说不定比贫道还要高深了。”
    上官仪把番薯皮随手一扔问道:“李淳风道长,你说的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当真可以未卜先知?”
    李淳风苦笑道:“只是推演而已。”
    上官仪思量着,“用数术来推演未来,光是想就觉得很是神奇,你们道士平时算卦是不是也是数术。”


第五百零七章 张公谨的忠告
    上官仪看着远处的一群孩子,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李淳风心里清楚,上官仪心里也清楚。
    这些孩子的读书方式和关中一般孩子大相径庭。
    李淳风收起心神说道:“老夫接着去专研做题了,还有好几道几何题目没有解开,那些题目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上官仪长叹一口气,来到书院的厨房。
    平日里几人的饭食都是自己动手。
    肉菜村子里每日都会有人送来。
    经常几个人吃不完,阎立本最近很忙,似乎又在做李正交待的事情了,总是对付两口就了事。
    李淳风平日里吃得也不多。
    上官仪都感觉自己在泾阳的这几年变胖了不少。
    来到正在煮着茶叶蛋的褚遂良身边,上官仪从火堆里拔出一只烤熟的番薯。
    剥着番薯皮上官仪安静地吃着。
    褚遂良瞧着在锅里翻滚茶叶蛋说道:“据说李正要扩建书院了?”
    上官仪稍稍点头,“我也是听李义府说起的,说是高陵那片地拿下来就用来扩建书院,李正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想法。”
    褚遂良回头往课堂的方向看了一眼,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散学了。
    每日早晨的书院是最热闹的,下午却是最冷清的。
    褚遂良低声说道:“也不知道我会不会一辈子都在这里教书,那些孩子有所成就也好,没有成就也好。”
    上官仪烫手的番薯,不论怎么样,在这里吃喝管够。
    褚遂良苦笑一番。
    从书院的窗外看去,就看到了李正闲庭散步走在田埂上的身影。
    李正一路走着,身边还跟着大虎。
    高陵的事情暂时等李义府的结果就行。
    最主要还是先要把地腾出来。
    一边走着就看到张公谨站在不远处。
    李正走上前瞧着两鬓斑白的张公谨。
    张公谨微笑说道:“来到泾阳以后,老夫似乎越来越懒了。”
    李正笑呵呵说道:“邹国公的这不是懒,这是养尊处优。”
    “说起养尊处优,老夫可没有你过得好,你年纪轻轻就如此的养生,滴酒不沾,准时睡觉,平日里枸杞泡茶,这样的日子让多少人羡慕。”
    带着张公谨一路走向马圈,李正说道:“邹国公,这次不是和我来闲聊的吧。”
    张公谨点头,“其实这一次陛下去避暑,工部擅自做主的事情让陛下很不愉快。”
    李正疑惑说道:“是九成宫的事情?”
    张公谨点头。
    不过人家做皇帝的还没有决定,下面的人赶着办事,自作主张确实会让皇帝不愉快。
    有些太过自作聪明了,也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李世民改口要来泾阳,现如今来看工部白忙活一场。
    其中这是谁心急去拍李世民的马屁,想必李世民心里一清二楚。
    打心底,李正对宫里朝中的事情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除非这件事和自己的钱有关。
    一路走到马圈,大狗看到人回来朝着大虎摇着尾巴。
    似乎大狗和大虎比较亲近。
    原本就是老村长看门的田园犬,它看起马圈来,倒也是挺擅长的。
    大狗叫唤几声,马儿便低下来了头。
    张公谨在马圈旁的石桌坐下说道:“你知道当初是谁想让陛下与皇后去九成宫吗?”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还请邹国公就此打住,在下没有兴趣知道,宫里朝中的那些事情我觉得知道得越少,活得越久。”
    张公谨无奈笑了笑,“你可是真是……”
    “贪生怕死?”
    李正打断道。
    张公谨摇头,“也罢,做人慎重一点没什么不好,也罢都是宫里朝中的事情,不知道也好。”
    历史原本的轨迹上,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的时候,长孙皇后就过世了。
    也就是在贞观九年,死因有些不明朗,也有些离奇,史册上的记载也是寥寥几笔而已。
    很离奇的一个死因。
    李正对历史上的真相没什么太多的兴趣。
    不过现在看来,李泰,李承乾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割裂。
    虽说两兄弟之间相互争斗,明里暗里地用手段。
    可也没有到翻脸的地步。
    如果长孙皇后真的离开人世了。
    那么皇家的主心骨也就乱了。
    说不定,李泰和李承乾真的撕破脸了。
    张公谨低声说道:“幕后安排做这件事的人与后宫有关。”
    “行了!”李正打断道:“邹国公,我真的对宫里的事情和朝中的事情没有兴趣。”
    张公谨也点头,“那你对边关的事情有兴趣知道吗?”
    李正收起扇子,“这个可以说一说。”
    张公谨低声说道:“昨夜老夫去见了陛下,有些事情陛下没有对你说,是因为是你只是一个长安令,你虽说是龙武军的将军,但你也还没真正接手,所以很多事情也就没有对你说。”
    李正吃着桃子。
    张公谨又说道:“如今长孙冲坐镇玉门关,却一直再整军,昨日来的军报中禀报,长孙冲似乎要从其他的关口抽调兵力。”
    李正问道:“如今西突厥这个在和吐蕃打仗,莫非他觉得玉门关的守兵兵力不够,担心和西突厥有冲突。”
    张公谨笑道:“如今虽说西突厥掐断了边军与吐蕃之间的联系,西突厥正在和吐蕃开战,也不见得会在这个时候和中原动手,这个时候西突厥和中原大打出手,他们自己也讨不到好果子吃,不见得有这么蠢。”
    李正又说道:“可能长孙冲没经验,怕会失手?”
    张公谨摇头说道:“李正,你若是再这么装糊涂,老夫觉得和你说话有些浪费时间了。”
    李正瞧着张公谨的神色。
    张公谨又说道:“你真的不知道长孙冲想要做什么吗?”
    李正把吃完的桃子核扔到一旁的垃圾桶中,“我最近在研究怎么处理垃圾的事情,总要有一个可以归置垃圾,回收垃圾的地方才行。”
    见李正顾左右而言他,张公谨又说道:“李正,你真一点都担心?”
    面对张公谨一脸严肃的神情,李正说道:“其实在下也明白邹国公的心思,也明白陛下的心思,是担心长孙冲急眼了对吧。”


第五百零八章 老狐狸
    张公谨说道:“谁都想要立功,兵器买卖案子,从吐蕃与西突厥的第一次交锋,再到东突厥落败到如今,可以说是本朝第一大案了。”
    李正琢磨着,“长孙冲急于拿下称心立功,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毕竟称心现在人就在吐蕃,虽说可能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是能够抓称心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本来就在眼前,可以抓到称心,现在又出了这样的变故,就怕已经到了眼前的称心失手了,不想煮熟的鸭子飞了。”
    张公谨点头,“煮熟的鸭子飞了?确实是个好比喻。”
    李正又说道:“从玉门关送消息到长安少说也要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怕是该发生的事情也都发生了。”
    邹国公点头,“你觉得呢?”
    李正对他低声说道:“我又管不着边关的事情,眼下我也很忙怕是没有这个时间去管其他的事情,泾阳到处需要发展,到处需要建设,我实在是太忙了。”
    张公谨轻声笑着,“云淡风轻,你李正一定可以活得比很多人舒服。”
    “我就是不想掺和太多的纠葛,好好活着不好吗?”
    张公谨站起身说道:“不知道这个消息对你有没有用,老夫还是要提醒你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正也说道:“树欲静,风不止,就算是我再低调,总有人想要加害于我。”
    张公谨又说道:“你树敌太多了。”
    “在下明白,有些账要慢慢算,有些仇十年不晚,我敬别人三分,若是有人得寸进尺,我不介意让他灰飞烟灭。”
    “这才是老夫想要看到的。”
    张公谨听完这番话反而踏实了不少,迈开脚步便离开了马圈。
    两人的对话,大虎一直听在耳中,等张公谨离开之后,大虎小声问道:“长安令,是不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你传话给李君羡,让他注意一下边关的动静。”
    大虎神色有些担忧,“明白了。”
    长孙冲还真是一个不消停的人。
    许敬宗到了下午时分便回来了,跟随许敬宗而来还有波斯王子。
    李正看着两人目光落在波斯王子身上,“波斯王子,你怎么又来了。”
    波斯王子先是行礼,又说道:“许敬宗与在下说了很多,在下也明白了很多。”
    李正看了许敬宗一眼说道:“波斯王子都明白什么了?”
    波斯王子俾路斯说道:“如今西突厥正在和吐蕃开战,在这个时候请求大唐驰援显然有些不合适,在下也明白贵国的难处。让长安令想办法请贵国出兵确实不合适,长安令是大唐的臣,不能帮助在下也是情理之中,倒是在下捷越了,不该把长安令想做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松赞干布说长安令见钱眼开,在下才会那么说的。”
    李正点头,“就算是能够派出兵马,也要越过吐蕃,如今的吐蕃不适合作为波斯和大唐之间的连接线。”
    波斯王子又说道:“之前是在下有多失礼,还望长安令不要见怪。”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其实要解开如今波斯的困局也不是没有办法。”
    听到这话,波斯王子连忙躬身说道:“还请长安令指点。”
    李正对波斯王子说道:“驰援西突厥,对付吐蕃。”
    “驰援西突厥?”
    李正点头。
    波斯王子又疑惑了,“为何要驰援西突厥。”
    李正又拿起一颗桃子,耐心的剥着桃子皮说道:“现在西突厥和吐蕃开战是为了称心,若是这个有一队兵马趁着吐蕃不注意,从波斯方向出发,杀入吐蕃境内。”
    “那样的话吐蕃一定会大乱,后方失守对吐蕃来说最害怕的事情。”许敬宗附和道。
    看波斯王子的神情有些犹豫,李正接着说道:“敢问波斯王子去求松赞干布的时候,松赞干布答应你帮你们波斯了吗?”
    波斯王子低声说道:“松赞干布说他们吐蕃也有难处,腾不出人手来驰援波斯。”
    李正叹息道:“真是这样吗?波斯王子未免把松赞干布这个人想得太简单了。”
    波斯王子好奇问道:“长安令,这是何意?”
    李正又说道:“松赞干布要是想要你们波斯这个盟友,说不定早在西突厥进攻吐蕃之后,松赞干布早就答应帮助你们了,到时候吐蕃和波斯结盟,一起对付西突厥,岂不是皆大欢喜?”
    波斯王子苦笑着说道:“中原话的皆大欢喜是这么用的吗?”
    李正摆手说道:“其实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而我们是真的为波斯王子着想。”
    “现在吐蕃和西突厥打仗,整个西域都一团乱,大唐从何处出兵帮助你们波斯?大唐出兵显然是不现实,而且肯定会拒绝出兵,这些松赞干布肯定是想到了。”
    波斯王子捂着头说道:“等等!在下现在脑子有点乱,让在下理理思绪。”
    许敬宗解释道:“其实也很简单,松赞干布就是等着波斯王子去求吐蕃帮忙,吐蕃好要更多的好处,不然之前松赞干布一直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