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又拿起一捆草料放入马槽中,“他怎么样了?”
许敬宗长叹一口气,“这个波斯王子没什么城府心机,看来波斯的以后很是不明朗啊。”
波斯其实到了唐朝第三个皇帝的时候就灭亡了。
距离现在也不过二十年的时间。
让大虎接着喂草料,李正坐下喝着茶水说道:“接触下来打熟了吗?”
许敬宗点头,“差不多了,明日就可以开口了,今日波斯王子说了很多,此人似乎对陌生人没什么戒心。”
李正点头,“接下来的事情你好好办,那人肯定还要再召见波斯王子,在此之前要把人给搞定。”
许敬宗说道:“在下断然不会让长安令失望。”
“不止是不能让我失望,最近兵器生意断了,他其实也挺不高兴的,况且我们这桩买卖的船上有这么多人在,生意大了我也是如履薄冰。”
听李正说完,许敬宗点头,“长安令放心,这场生意还要做下去。”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你先回去吧,不要露出太多的马脚。”
“明白。”
深夜泾阳,李世民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提着油灯按照着军报画着如今吐蕃的形势。
看了许久之后又像是在斟酌。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陛下,这两日许敬宗在长安一直和波斯王子吃喝玩乐。”
李世民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油灯的火光有些晃动,照映在脸上。
王鼎又说道:“今日下午,许敬宗又去见了长安令一次,只是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李世民放下油灯,“朕知道,你也早点去休息吧。”
王鼎躬身行礼,“老奴告退。”
第五百零五章 房遗直
李世民独自坐着,别院外已经是一片漆黑,偶尔还会又急阵清冷的风吹入。
呼吸着风的味道,似乎要下雷雨了。
好一会儿之后一个人从别院走入,来到李世民的面前。
看着来人,李世民低声说道:“朕还以为你不会来了。”
看着油灯火光照在李世民的脸庞,张公谨躬身说道:“臣又怎么会不来见陛下。”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这么多时日过去了,你觉得李正这个孩子怎么样?”
张公谨低声说道:“有些时候觉得李正很复杂,有些时候又觉得李正很简单。”
李世民笑道:“是吗?”
深夜里,李世民和张公谨聊了很久。
等到第二日天亮了,张公谨才离开别院。
李正和李治坐在自家门口吃着早饭。
李治低声说道:“最近大牛哥好像很忙,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上课了。”
递给李治一只水煮蛋,李正说道:“河道仗量的如何了?”
李治把碗里的粥喝完说道:“还需要一些时日,泾阳河道我们也不过仗量了一小半,应该再有半个月就够了。”
吃完了早饭,李正把空碗递给了一旁的宫女。
回到家中正打算打一会儿打太极拳,李丽质带着一个小丫头来到家中。
平时也没见李丽质有什么好友。
看到牵着李丽质手来的这个小丫头还有些眼熟。
对方见到自己也笑呵呵说道:“长安令,许久不见了。”
李正瞅着这个小丫头,越看越眼熟。
李丽质说道:“这是武媚,你还记得吗?”
见这个小丫头站在李丽质身边还微笑着。
李正这才想起来武士彟的女儿,之前还想让自己收她做弟子来着。
李正依旧打着太极拳,“原来是你啊,我大概想起来了。”
武媚轻笑着。
李丽质苦笑摇头说道:“你呀,满脑子都是挣钱,连武媚都完忘了。”
李正停下打太极拳的动作,“武姑娘自便,在下还有些事情要忙。”
李丽质牵着武媚的手说道:“走,帮我去算帐。”
武媚笑着点头,“好。”
接过徐慧端来的茶水,李正瞧着武媚和李丽质走入家中。
徐慧低声说道:“公主殿下平日里的朋友不多,武媚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自从公主殿下来到泾阳之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武媚了。”
李正讶异地问道:“公主和她的关系很好吗?”
徐慧点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不过武姑娘很聪明呢,做什么都是一点就通,请武姑娘来也是为了处理工坊的账目。”
要管理泾阳这么多工坊李丽质确实需要帮手。
徐慧虽说可以帮的过来,但是平日里还要照顾李治和小兕子的生活起居。
难免会忙不过来。
武媚是李丽质的朋友,听徐慧说得,应该就是闺蜜那种。
李正对徐慧说道:“晋阳公主呢?”
徐慧说道:“晋阳公主一早就见长孙皇后了。”
李正把茶杯交给徐慧,“我去马圈,有什么事来马圈找我。”
看着李正离开的背影,徐慧站在原地,李正是这个家的主人也是公主的驸马,有些事情难以启齿,不过昨日公主殿下的话语已经暗示的很明白了。
徐慧红着脸走回房间,心中五味杂陈。
虽说来到泾阳已经有三年了,李正对自己也很敬重,可一旦打破了关系以后该如何自处。
李正的妾室从与长乐公主殿下定下婚约的时候就在斟酌了。
虽说李正把这个决定交由长乐公主自己绝对。
徐慧听完昨日长乐公主对自己说过的话,心中还是很忐忑。
李正走出家门往马圈而去就遇到李义府。
随着李义府的而来的还有一群官员。
来者是户部的官员,领头的人而来的人行礼说道:“见过长安令。”
李义府介绍道:“长安令,这是户部侍郎房遗直,是中书令房玄龄的长子。”
李正拱手客气笑笑,“原来是房遗直房兄。”
房遗直微笑道:“在下久仰长安令大名了。”
“臭名昭著对吧。”李正惆怅到。
“那倒也没这么过分。”房遗直说道。
“不知道这次户部来找我是有什么意思。”
“陛下不是一件下旨把高陵那片地给长安令,我们户部是来划地的。”
“原来是来给地的,好事啊。”李正一拍大腿对李义府说道:“让大虎准备一下酒菜,我们请房兄好好喝一杯。”
房遗直连连摆手说道:“长安令太客气。”
李正又说道;“客气什么,你们户部和我都这么熟,三天两头来泾阳给我划地,还客气什么。”
房遗直苦笑着说道:“其实给长安令仗量完土地,我们还要给翼国公仗量土地,陛下不是还赐给了翼国公一块地。”
李世民除了高陵一片的地给泾阳,还新赐了一片地给秦琼。
原意上是一种土地置换。
用高陵的地换另外一片地。
房遗直说道:“还请长安令赶紧和我们一起去丈量土地吧。”
李正跟着房遗直一路走向高陵,又说道:“房兄为何如此着急,不如在我们泾阳多做一会儿,房老他老人家要退休养老的地方吗?我们泾阳可使一个老地方。”
房遗直说道:“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泾阳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李正接着说道:“若是以后有空可以多来泾阳走走,想要长住的话,我泾阳有的是空房子,闲着没事还可以去我们泾阳书院多逛逛。”
房遗直苦笑着脚步更快了。
李正在后方跟着小声问着李义府,“这个房兄为何如此着急?”
李义府小声也回道:“长安令,不知道吗?”
李正摇头,“我能知道什么?”
李义府放慢脚步低声说道:“先前不是孔颖达家的孙女和程大将军的儿子要定亲吗?”
李正点头,“对呀。”
李义府又说道:“据说现在孔颖达有打算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房遗直,现在程咬金正在和房玄龄理论呢。”
李正惊讶,“有这事?”
李义府点头,“现在不是程处默就在泾阳,这房兄怕是打不过程处默。”
八卦永远是这么吸引人,人们的茶余饭后都离不开八卦。
就像是程咬金家和孔颖达家的婚事一波三折。
第五百零六章 化繁为简
来到高陵这片土地,如今的高陵有几个小村子组成,土地面积也比泾阳高不少。
以前的高陵可比泾阳的日子好多了。
高陵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加上又处在泾阳和上游,在渭水和泾阳,灞水的交界处。
这里的地理位置就早就了一片沃野。
房遗直安排着几个官吏开始办事。
也叫来的不少高陵的乡绅还有一个县丞。
高陵的县丞姓王,因为高陵距离泾阳也不是太远。
高陵县和泾阳县的县丞也是好友。
见这个县丞一脸激动的看着自己,李正退后几步说道:“你这么看着我做甚。”
王县丞一脸激动的说道:“下官久仰长安令大名,知道长安令才学渊博,下官如今见到你就不自觉的想哭。”
李正苦笑连连,“那你哭吧。”
王县丞用力挤了挤眼泪说道:“下官一直以来治理高陵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怠慢,做这个县丞已经有十多年了,十多年见也见到了高陵的起起落落。”
“有事说事!”李正打断道。
“长安令,年纪轻轻已经贵为郡公,又是陛下的驸马,在下劳苦十年不过是个县丞,现如今高陵可以并入泾阳,下官实在是……”
李义府知道这个王县丞是什么心思。
李正当然也知道,当初的泾阳县丞也是一样,辛辛苦苦坐了有十多年。
还是一个县丞,谁都想着升官。
可秦琼本就是一个忠实的将领。
不会太过插手朝中食物,对自己食邑下的县丞自然不能有太多的照拂。
当初的泾阳县丞已经是入京兆府成了天子脚下的官吏。
这个王县丞肯定也有想法。
李正对他说道:“你先帮着把房兄把事情办好。”
王县丞躬身说道:“明白。”
接下来事情只要交给房遗直和这个县丞就可以了。
李义府小声说道:“这个县丞一看就知道是个势利小人。”
当然是一个势利小人,在古代想要升官很难。
除非你可以立功,一边来说像县丞这样的官职,都是一个木桩一个坑。
基本上定下来了就不会有太多的变动。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但时候安排在这些乡民的事情就交给他了,我打算泾阳靠近高陵的一带重新建设一个书院。如今泾阳又有不少孩子进入了学堂,当初的书舍也越来越挤了。”
房玄龄这个王县丞还要忙活好半天。
李正让李义府叫来大虎。
大虎递来了一个铁夹子和一些羊肉。
几人干脆在这里烤羊肉吃。
吃着羊肉串,李正问着大虎,“许敬宗在做什么?”
大虎回道:“许敬宗上午来过一次,说是晚上还会再来。”
李正点头。
李义府好奇问道:“长安令交给许兄什么事情了吗?”
“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已。”李正看到有几个孩子看着自己这边的烤羊肉串。
喝下酒水李正对大虎说道:“把剩下有多得羊肉,都给这些孩子们吧。”
大虎起身把多余的羊肉串都分给这些孩子。
孩子们拿着羊肉串便跑了。
等到房遗直与这个王县丞回来的时候,地契也已经准备好了。
李正在地契上盖印拿上了自己的手印,这块地就是泾阳的了。
房遗直见已经交接好了,便说道:“那我们户部还要去见翼国公,就不便久留了。”
李正拱手说道:“房兄慢走,有空多来坐坐。”
房遗直苦涩笑着,而后脚步不停地离开。
像是生怕和程处默见面。
再看一旁翘首以望的王县丞,李正对这个县丞说道:“你是高陵的县丞,一直以来都是在治理这边地方,接下来的事情要你来办才行。”
王县丞说道:“长安令尽管说。”
“首先,高陵的所有住户都要迁入泾阳,并且房屋推倒都整出平地,我要另做他用,而且我还要建设一座书院,需要一些劳壮力,高陵以东的那片荒地也要重新开垦种粮食。”
王县丞点头,“明白了。”
李正接着说道:“迁民,开荒,建设书院,这三件事不好办,你也不用和我表什么决心,有什么难处就找李义府。”
王县丞看了一眼李义府点头。
李正点头说道:“半个月内我要看到结果。”
王县丞躬身说道:“下官定当尽力。”
说完李正带着大虎和李义府离开。
李义府小声说道:“长安令这个王县丞好像不是一个能相信的人。”
李正笑道:“我有说过要用他吗?”
李义府释然地笑了笑。
上官仪和李淳风站在书院外,看着如今一片宁静的泾阳。
李淳风说道:“见到李正知道,贫道才知道数术之道远没有尽头,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