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的李正就给自己做饭。
程处默摇摇摆摆而来,“李正!还有饭吗?”
端着自己的这碗饭走出厨房,李正对程处默:“自己盛去。”
程处默迅速走入厨房,也端了一碗黍米饭出来。
两人相对而坐吃着饭。
“你怎么不去别院吃饭?”李正看着程处默说道。
“和陛下吃饭还有一些宗室宗亲与朝中大臣,我不想和他们用饭,没几个人认识的,坐在那里不自在。”程处默嚼着辣椒说道。
程处默吃了三碗黍米饭擦了擦嘴便离开了。
徐慧收拾着说道:“今日看到有不少军报送入村子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就是西突厥和吐蕃又打仗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徐慧稍稍点头。
喝了一杯茶李正回到自己的偏房继续看书。
一个时辰之后,李丽质带着李治和小兕子回来了。
李丽质迈着脚步而来,“今日怎么不去别院用饭?”
李正翻过一页书说道:“你父皇是大忙人,去的也都是你父皇的宗室宗亲,我一个外人不好参加。”
李丽质坐在李正的身边小声说道:“父皇也真是,明明不知道你不会喜欢那种场面,还让你来。”
李正低声说道:“你父皇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场面,去了我就要认识那些宗室,我这人不喜欢和太多的陌生人交往。”
“父皇也真是了,还有哪些妃子一直都有闲言碎语,你不去也好,明达和稚奴也不希望这样的场面,母后便早早让我们回来了。”
看着李丽质的神情,李正好奇问道:“你父皇的那些妃子都说什么闲言碎语了。”
李丽质低着头说道:“也没什么?”
看她红着脸,李正笑呵呵说道:“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李丽质的头更低了,小声说道:“还不是希望我和你可以早点有个孩子。”
屋子里的气氛似乎也变得奇怪起来。
“皇姐,姐夫,你们在做什么?”
一句问候,吓得人一个激灵,小兕子正在站在门口看着。
这才意识到两人坐的挺近的,李正清了清嗓子对李丽质说道:“那什么,你去休息吧。”
李丽质站起身牵着小兕子的手离开。
小兕子看这李丽质的神色说道:“皇姐,你的脸怎么红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讲道理基本没用
李丽质低声说道:“没什么就是天气太热了。”
小兕子懵懂的点了点头。
等到她们两人离开,李正长叹一口气。
李治看李丽质和小兕子离开书房,小步走来说道:“听说老师今天和父皇拌嘴了?”
李正点头,“嗯,没错。”
李治好奇地看着李正,“我也是听那些宫女和太监议论的时候说的,据说父皇很生气直接让你离开了。”
李正捧着茶杯点头。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治又说道:“和父皇这般拌嘴顶撞,宫里的那些太监都说,老师能活到现在真是邪门了,而且老师顶撞父皇,父皇还要主动来找你。”
李正长叹一口气,“是啊,我顶撞完,你父皇还要来找我,是不是很显得你父皇礼贤下士?”
李治点头,“老师,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李正对李治说道:“你父皇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带有目的的,你以为他来找我真的是来礼贤下士?其实他来找我,是让我为他做事的。”
李治低声说道:“但是那些不明所以的人会认为父皇请你去朝中,这才这般对你。”
“所以说你父皇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李治又好奇问道:“所以我父皇找你又说了什么。”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惆怅地说道:“我想和你父皇讲道理,你父皇却和我谈理想。”
李治疑惑地看着李正。
李正接着说道:“和人讲道理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尤其是和你父皇这样的人讲道理,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正又对李治说道:“有时候道理讲多了也很容易翻脸,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不讲道理。”
李治说道:“不讲道理岂不是更说不通?”
“晋王殿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讲道理不如讲利益有用,你看以前那些突厥,吐蕃,薛延陀三方前来朝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李治坐在小板凳上吃着番茄问道:“我记得当初漠北薛延陀的阿史那也找你买粮食来着。”
李正把身体的重量完全放在椅子上,“薛延陀和突厥真正到了拼老命的时候,难道真的要以理服人吗?都急得红眼了,以理服人这种方式很多时候就是不管用的。”
“那什么最管用?”
“当然是利益了,你难道指着和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停战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人都是不讲理的,讲理的基础是在利益与实力,你真以为一群人在朝堂之上谈论大道理?就可以万世开泰,歌舞升平?那都是屁话。”
李治没忍住笑出了声。
屋外,李丽质本来打算再给李正送点干果过去,听到稚奴和李正在谈话。
有时候李正的话听起来非常地不着调,仔细一想却也挺有道理的。
见李丽质一直站在门外,徐慧走来小声说道:“公主殿下,要不这些干果我给驸马送去吧。”
李丽质摇头,不想去打扰现在的李正和李治。
听完李正的一席话,李治说道:“所以那些老夫子讲的要礼待人,依理行事都是假的?”
“也不见得是假的。”李正接着对李治说道:“我们当然是以礼待人,依理行事了,那还要看是什么样的人,还算是有礼貌的就稍稍讲道理,该客气的时候就稍稍客气点,不该客气的时候就不要和他们讲道理。”
李治点头。
“只要站在正确的一方,切莫不要太过退让,但是对方步步相逼也不要说太多,能动手的时候废话往往是没用的。”
李治点头,“学生明白了。”
受到了点拨,李治的神情也开朗了许多。
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眼神里还有多了几分骄傲。
和李治这个小子聊到大半夜,这小子干脆睡在这里。
其实家里本来就给李治有准备房间。
看着捧着书睡着的李治。
李正看向夜空的明月。
走到院子里,感受着夏日夜晚的冷风,眼皮也开始打架了。
不知不觉睡着了。
等到第二日一早醒来,李正刚刚睁开眼,就瞧见眼前有一张很熟悉的大脸。
使劲眨了眨眼,调整了焦距之后眼前这张脸也清晰了不少。
李世民正一脸狐疑的看着自己。
慵懒的站起身,李正拿过徐慧递来的水杯和牙刷,“陛下,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看李正睡眼惺忪洗漱着,李世民说道:“你怎么睡在椅子上了。”
一边在牙刷上撒一些粗盐,李正哈欠连连又说道:“睡得还行,就是被蚊子蛰了几下。”
说完李正开始刷牙。
李世民意兴阑珊地欣赏着这里,李丽质出嫁之后,还是第一次好好看看这个新宅子。
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李世民说道:“李正,你这里的东西倒是挺新奇的。”
李正一边刷着牙点头。
瞧着李正刷牙的动作,李世民好奇道:“你往嘴里塞什么?”
李正吐出漱口水说道:“我没往嘴里塞什么,这个东西叫做牙刷,刷牙用的。”
“牙刷?”
“我自己用猪鬃毛做的,用来刷牙齿非常合适。”
李正又把牙刷洗干净之后放回杯子里。
李世民顺手就拿起牙刷,也把牙刷往嘴里塞了塞,蹭了蹭有些发黄的牙齿。
“……”
试了两下之后,李世民说道:“感觉怪怪的,不是很好用。”
看着李世民又把牙刷从他自己的嘴里拿出来,李正一脸麻木地说道:“送给陛下了。”
李世民好奇说道:“你用这个东西嘴里不会疼吗?”
“不会,用来清洁牙齿非常的好用。”
李世民放下牙刷说道:“你这都是一些什么讲究。”
李正强调道:“这个叫做讲卫生。”
看着这个宅院的装束,走入屋内到处看着。
是皇帝,又是李丽质的父亲,自己亲闺女住在这里,你是丈人,了解自己女儿的住处倒也是无可厚非。
李世民指着窗户说道:“你为何要在窗户上挂这么一块布?”
李正笑着解释道:“这个叫做窗帘,很好用的。”
李世民试了试点头说道:“不想要阳光的时候,可以挡住阳光,想要阳光的时候可以拉开?”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是很想和李世民交流
还用手扯了扯,也不知道是不是用力太猛,李世民这一扯整个窗帘都掉了下来。
李世民看着落在地上的窗帘架子,“这……”
李正摆手说道:“没事,我可以修好。”
李世民又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一个仙人掌,“这个是……”
李正解释道:“这个叫做仙人掌,摆设用的。”
“朕当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长在西域荒漠的一种作物,不过人家用来摆设的要不是花卉再不济也会放一些盆景,就算是没有盆景也会挂一些字画,也就只有你在家里放这么一个东西。”
李正笑呵呵说道:“在下比较懒,这种作物十天半个月不浇水,好养活。”
李世民把这个仙人嫌弃的放下,又看向一旁的衣柜,“你为何要把衣服全部挂起来?”
李正介绍道:“这个叫做衣柜,专门用来挂衣服的,衣服若是总是叠在一起容易出现褶皱。”
李世民不屑地笑了笑,“都是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讲究。”
“在下的品味怎么能和陛下相比,在下就是一个乡下人。”
李世民非常认同的点头。
逛了一圈,李世民重新来到门口,
长孙皇后也和李丽质聊完了。
李正和李丽质站在门口送别当今的皇帝和皇后。
临走前李世民说道:“李正,丽质是朕从小看着长大的。”
李正躬身说道:“陛下放心,我和公主殿下相敬如宾。”
李世民:“什么?”
李正又说道:“是惺惺相惜。”
李世民这才点头,“早点有个孩子,朕也可以放心了。”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听丽质说你现在每晚都在熬夜看书,也要多注意休息。”
李正躬身说道:“在下一定记住皇后的教诲。”
长孙皇后抬眼看着这座宅院说道:“伺候的宫女确实少了点,不过也落得清净,挺好的。”
李世民说道:“朕也就先回别院了。”
说完这大唐最尊贵的两夫妻便离开了。
李丽质也长出了一口气。
李正瞅着李丽质说道:“你父皇和母后说了,让我们早点有个孩子。”
李丽质小手捏着李正腰间的软肉红着脸,“大白天的说什么呢!”
说完她松开手又道:“这一次永嘉公主也来泾阳了,昨日就看见她了。”
李正思量着说道:“就是你的那位姑姑?”
李丽质点头,“不过今日她跟着那些宗亲都回去了,好在你昨晚没有去别院,母后刚刚还和我说,永嘉公主其实是想要见你,不过被父皇驳回了。”
“原来是这样。”李正点头道。
“你离我姑姑远点,她们都说我姑姑是个疯女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我知道,你放心,我躲都来不及,你们家的宗亲我一个都不想认识。”
“那倒也是,你本来就是这种性子。”李丽质放心的点头。
李正是一个不喜欢交际的人,和李正交心的朋友也就这么几个。
像李泰,程处默,李崇义这几个,就算是许敬宗和李义府,也听徐慧说过。
许敬宗和李义府也不过是给李正办事的。
平日里过的最交心的也就李泰程处默和李崇义三人。
李正不会刻意去结交什么人。
也没几个朋友。
不过远离那些心思深重的人,李丽质心里反而更放心。
父皇和母后已经走远了,李丽质回到家中继续筹谋着泾阳商会的事情。
李正走在村子里找到了正在给养殖场发放饲料的李义府。
忙得一头是汗的李义府,见到李正来了,把手里的活交给村民走上前便便问道:“长安令,你怎么来了?”
看着一车车的饲料被拉走,李正问道:“现在饲料还够用吗?”
李义府点头,“够用,可以用到今年冬天,冯盎大将军说过了秋季还会有几十万石送来,咱们养殖场里的家禽也越来越多,上个月养猪场也产下了六百多头小猪,这个月估计还能有上百头小猪产出。”
看了一眼四周李正对李义府说道:“昨日村子里来了很多皇家的宗亲。”
李义府点头说道:“知道,今日一早他们就都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