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泰笑道:“已经一切从简了,再说了太子已经留在长安了,不然太子一起去的话,算上东宫的人,人就更多了,从简,已经是很从简了。”
    对皇帝来说这样的阵容已经算是一切从简了。
    若是再隆重一点可能就是十万兵马随行。
    皇帝一个人出游,就这么大的阵仗。
    你皇家想要一切从简了,就来泾阳吃大户。
    我也不是什么大户,我泾阳就这一点地,李正心里想着。
    王鼎就收到了一个宫女的话语。
    宫女说完就走了。
    王鼎收到话语上前两步说道:“长安令,车马已经准备好了。”
    李正重新站起身跟着王鼎一路走向殿外。
    立政殿之前来过一次。
    不过当时来得着急没有仔细看。
    现在再来细一看皇帝的皇宫也不怎么样。
    来到殿外,小兕子和李治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姐夫?”小兕子上来就抱住李正的大腿。
    扫了一眼没有看见李丽质,李正低头看着这个小丫头,“你皇姐呢。”
    小兕子回头看了一眼立政殿说道:“皇姐和母后还有一些话要讲。”
    李正点着头。
    小兕子又说道:“姐夫,我能不能和皇兄一起学数术啊。”
    李正看想一旁的李治,这小子依旧是低头看着书。
    小兕子确实有数学的天赋,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
    这种孩子要是在后世,也是那种参加奥数比赛的天赋。
    李正摸着她的小脑袋说道:“你可以和你皇兄一起学数术。”
    小兕子欢呼雀跃地说道:“太好了。”
    刚高兴完们,小兕子又拘谨的行礼说道:“明达,拜见老师。”
    “怎么又成老师了?”
    小兕子说道:“皇兄跟着姐夫学习数术,明达跟着皇兄学,那皇兄学的都是姐夫教的,那明达也是姐夫的弟子。”
    李正看小兕子一脸憧憬的眼神,也不好拒绝,“行吧,你先跟着晋王殿下学。”
    “好!”小兕子乖巧地说道。
    等了大半个时辰,小兕子已经回到马车里睡着了,李丽质才从立政殿出来。
    看着和李丽质一起出来的长孙皇后,李正也稍稍行礼。
    长孙皇后对李丽质说道:“回去之后好好准备。”
    “嗯。”
    李丽质点头。
    目送着长孙皇后回到立政殿。
    等人回去之后,李正问着李丽质,“你母后最近身体还好吗?”
    李丽质抬着下巴说道:“你就不想问问母后与父皇和我说了什么?”
    原本的历史上长孙皇后就在贞观九年过世,而且就在去九成宫避暑的时候,原本李世民的安排也是去九成宫避暑。


第四百八十七章 九成宫疑云
    李正把身体靠在马车上,看着立政殿说道:“最近你母后病情有没有恶化的迹象。”
    这么一说,李丽质的神色也有些担忧,“李正,我母后的身体会怎么样吗?”
    “我也不是很清楚,心里没太多的把握。”
    李丽质低声说道:“不过听立政殿的宫女说过,母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气疾的症状了,而且你上次给的药也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服用了。”
    “是这样吗?”
    李丽质点头。
    刚刚长孙皇后带着李丽质出来的时候,看她的气色也挺不错的。
    长孙皇后为何会死于九成宫,也是一个谜题。
    史册上也是寥寥几笔而已。
    更多的是长孙皇后死后的歌颂。
    李正低声说道:“可能是我想多了,咱们回去吧。”
    李丽质点头,带着小兕子走上了马车。
    回到马车里,车架并不从朱雀大街走,而是从玄武门走。
    坐在马车里李治一边看着书说道:“皇姐知道你不喜欢出现在人前,你在长安树敌这么多更不想过多的招惹是非,所以才走的玄武门。”
    李正一手拿过李治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有一道题目,晋王殿下算错了。”
    李治好奇问道:“哪里错了。”
    李正拿着笔记本对李治说道:“梯形的运算错了,我教你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李治把手中的炭笔递给李正。
    拿起笔,李正在这个复杂的几何图形上画上了几条线,“你现在再看看这里有多少个三角形。”
    李治数了数,“一共有五个。”
    “多边形没有公式推倒是算不出来的,但是三角形总会算吧。”
    李治的眼神恍然大悟,“我知道要怎么算了,难怪呢!我就知道大牛他们肯定没有说完。”
    李正看这如今只有十二岁的李治,“李淳风已经在教你们几何?”
    “没有,我是和大牛学的,李淳风道长说不定他自己都算不清楚,还不如大牛呢。”
    马车一路离开长安,朝着泾阳而去。
    等回到泾阳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李正坐在自家门口,听着李大熊说着村子里的事情。
    说的无非就是谁家娃娃娶了媳妇。
    谁家的夫妻吵架了。
    谁家的孩子闯祸了。
    李大熊的这些话完全没有听进去。
    看着自己儿子有些麻木的神情,李大熊问道:“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在听。”
    李正一脸生无可恋,低声说道:“当今陛下要来泾阳避暑。”
    “哦。”
    李大熊点了点头,风一吹脑子一醒。
    回过神之后,李大熊猛地站起身,“你说什么!”
    看李大熊的反应李正说道:“不过是来泾阳住几天,用不着这么激动。”
    李大熊大声说道:“那可是皇帝,能不激动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就知道会有这种反应。”
    李大熊安静下来又小声问道:“陛下喜欢吃什么?”
    李正思考了半晌,想起李世民第一次来泾阳吃饭的情景说道:“陛下喜欢吃猪蹄。”
    “猪蹄?那倒好,咱们村子多杀几头猪就行了。”
    李大熊又问道:“那陛下有什么忌口的吗?”
    李正思量着说道:“没有什么忌口的,口味也比较重。”
    李大熊点头,“我这就去和村长他们说说。”
    李正看着晚霞长叹一口气。
    刚走出几步,李大熊又走回来说道:“对了,陛下有什么忌口吗?”
    李正神情麻木地说道:“没有忌口的。”
    李大熊又快步地离开。
    李丽质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坐在田埂边的李正。
    顺着李正的目光看去天边就是晚霞。
    也不知道晚霞有什么好看的,李正总是就可以看很久。
    李丽质也看着晚霞,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西山,看了一会儿,心中也平静了不少。
    李正走回家门口说道:“吃饭。”
    李丽质也笑着点头,“吃饭。”
    家里的晚饭也很简单,不过是做了几盘家常菜,李治总是可以吃两三碗饭。
    晚饭后的李正习惯泡一杯茶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看着夜空继续发呆。
    天气入夏了有时候还有有几只扫兴的蚊子找上门。
    坐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李正看了一眼已经睡着的小兕子依偎在李丽质的怀中。
    这个小丫头很粘她的皇姐。
    李丽质躺在被窝里对李正无奈笑了笑。
    皇家兄弟姐妹们如今看来还是挺和睦的。
    就算是有几个关系的不好的,也没倒撕破脸皮的地步。
    走出房间帮她们关上门,李正也回到了自己的偏房继续恶补建筑知识。
    混凝土必须要掌握。
    基础建设离不开混凝土。
    第二日,非常顺利地一觉睡到自然醒。
    小兕子一早就跟着李治与书院上课了。
    洗漱一番之后,李正在自家院子里打着太极。
    看到程处默朝着自家门口走来,李正开口说道:“处默兄,何故今日的步伐如此嚣张。”
    程处默跟着打太极说道:“昨日我去了一趟家里。”
    李正慢悠悠打出一拳说道:“怎么?你和孔颖达老夫子孙女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程处默跟着李正的动作打拳一边说道:“应该不会太久,不过要在太子的婚事之后。”
    李正点头,“那挺好的。”
    程处默停下太极拳的动作,“我听我家老货说了,陛下要来泾阳避暑,我家老货是随行的护卫将领。”
    打完了太极,李正接过徐慧递来的热茶。
    程处默又说道:“今天一大早,朝堂上又吵了起来说是去泾阳不合适,本来骊山九成宫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正坐在家门口,感受着夏季早晨难得的清凉。
    接过徐慧端来的一碗粥和两个鸡蛋,李正一边吃着对程处默说道:“泾阳确实不合适。”
    程处默满不在意的说道:“泾阳多好啊,泾阳的路都比长安干净许多,再说了九成宫都荒废多久了。”
    李正吃着一颗煮鸡蛋,又灌了一口粥。
    程处默也接过一碗粥一边吃着说道:“据说啊,工部的人其实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李正看着在田地里暴露的村民又说道:“早就开始准备了,不是之前一直没有决定吗?”
    程处默来来回回解释了一番。


第四百八十八章 谁想让皇后去九成宫
    等解释完,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工部的人提前自作主张以为李世民要去泾阳。
    没想到李世民临时改了想法要来泾阳。
    李正打断程处默的讲述,“就算是提前准备,修缮九成宫的钱都是谁出的,总不能说还没下旨就自作主张,工部有这个想法,户部也不一定给钱是吧。”
    程处默点头,“你以为是工部和户部的事情,其实是有人想要讨好陛下,才会有这样的行径。”
    “谁呀?”
    “想要讨好陛下的人多了去了,我怎么知道是谁。”
    “也对,这天下有多少人想要讨好皇帝。”
    程处默要了一些辣椒,这家伙生嚼一口辣椒再喝一口粥,吃得还挺带劲。
    李正灌下最后一口粥,打算先去马圈看看,虽说已经是龙武军的大将军,兵权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
    能不碰就不碰,就算是李世民硬塞也不能随便接受。
    动辄掉脑袋的位置,再者可能全家处斩。
    这年头做官是一个高危职业,做将军更是高危中的高危。
    宁可做一个不上班的将军,也不能去管龙武军。
    存在感越低越好,最好是让李世民忘了我是龙武军的将军最好。
    回到马圈,帮着大虎打理着马圈。
    大虎从房间里拿出一封信说道:“长安令,昨日有人送来一封信。”
    李正接过这封信,没有书信也没有印信,“谁送来的?”
    大虎说道:“送信来的人留下口信就是给长安令,也没说谁送的。”
    李正打开信件看了起来,入眼第一眼写得就是如今五姓世家子弟的情况。
    信上的内容写着的是五姓子弟最近不少人都在准备,收买松赞干布,让松赞干布交出称心,并且指认李正为幕后真凶。
    李正看完这封信,坐在躺椅上把信烧毁。
    大虎依旧忙碌着收拾马圈。
    这封信是段纶寄来的?
    还是说是别人寄过来的?
    大虎看到李正的神色问道:“长安令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没什么,就是一些烦心事而已。”
    大虎点了点头。
    许敬宗让几个泾阳的护卫带着一筐一筐的案卷而来,这些案卷都是长安的记者送来的。
    整整六框,瞧着这场面李正有些麻木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
    “咱们的人手壮大得很快。”
    许敬宗把这些案卷全部倒出来说道:“长安令放心,都能收拾完。”
    李正接着说道:“有关于世家子弟们的消息吗?”
    许敬宗从一堆堆的案卷里按照标签找到了十五份,“都在这里了。”
    拿过这十五份案卷,李正当场就打开看了起来。
    李正很少会主动看这些案卷,一般带来之后就分门别类地放在屋里了,现在马圈旁的屋子中放满了这些案卷。
    许敬宗好奇问道:“长安令,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李正一边翻阅着问道:“最近世家那边有什么风声传出来吗?”
    “倒是没有什么风声,不少世家子弟都离开了长安,这不是怕我们的记者,之前他们在我们的记者手里栽了多少次,他们那里还敢留在长安。”
    这些案卷上没写关于世家子弟的更多事情。
    案卷上写着的都是一些零碎的事情。
    这些世家子弟连在长安聚会串门都没有。
    许敬宗低声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这些世家子弟都安静了下来。”
    李正放下这些案卷说道:“事出有反必有妖,这段时间多盯着点风声,尤其是吐蕃那边的动静。”
    许敬宗点头,“不过称心这个人应该信得过,而且也没有任何的证据。”
    有些事情就算自己不去做也会有人来栽赃自己。
    李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