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站起身行礼,“父皇,李正说他想请父皇去泾阳避暑,泾阳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嘎吱,嘎吱,嘎吱……
安静的偏殿中传来了李正的咬牙声。
李泰再次说道:“儿臣本想着父皇出宫避暑本意不想打扰百姓,儿臣也是几番拒绝,奈何李正盛意难却。”
李世民坐下之后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正,“是吗?”
李泰躬身又说道:“儿臣以为去泾阳最好,一来离长安也近,二来李正和孙思邈都是当世神医,也可以随时照应母后和父皇。”
李世民点头说道:“确实是个好想法,而且泾阳朕也去过一次,确实是个好地方。”
嘎吱,嘎吱,嘎吱……
殿内又传来了李正的咬牙声,上次你李世民带着大军去一趟泾阳,泾阳小动物都快绝迹了。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太子,你以为呢?”
李承乾站起身说道:“儿臣以为骊山行宫路远,且耗费人力也需太多,父皇常说宫中用度要勤俭,儿臣也觉得去泾阳甚好。”
李正再次灌下一口茶水,你们皇家用度勤俭,我泾阳就不用勤俭了吗?
又灌下了一口茶水,李正很想现在就和李世民翻脸。
李泰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到正在往嘴里灌茶的李正,一旁的宫女已经倒了好几杯茶水了。
“李正,没想到你连喝茶水都能喝出豪饮烈酒的架势,实在是匪夷所思。”李泰说道。
“……”
话说到这里,长孙皇后也带着一群小公主,小皇子来到了偏殿之中。
瞧着一个个公主皇子坐下,随之而来的还有李世民的几个妃子,饭菜也端了上来。
李正盘腿坐着,这些李世民的妃子一进入偏殿,李正就感觉到有许多目光都看向了自己。
李正低着头,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菜,一旁的李泰有说道:“李正,你不吃肉吗?”
李正嚼嘴里的菜说道:“我最近吃素。”
李泰看着这些盆里的肉说道:“那岂不是浪费这些肉了,宫中用度勤俭这些肉还是我来吃吧,不能浪费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非常欣赏地朝李泰点点头又说道:“食物来之不易,李正也做过一首悯农诗,以后谁也不许浪费,多向你们皇兄学学。”
“儿臣明白了。”
一群公主皇子回应着。
李世民又看向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李正说想让朕去泾阳避暑,九成路远难免劳顿,青雀本想代朕拒绝,奈何李正盛意难却。”
长孙皇后沉吟半晌说道:“妾身以为还是不该打扰百姓为好,竟然李正说了,也盛情难却,不如答应下来,宫里也好早做准备。”
李正听得当场拍案而起。
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提买地
见李正突然拍桌站起来,殿内的议论声也停止,众人的目光全部看向突兀站起身的李正。
李世民喝着酒水说道:“怎么?饭菜又不合你胃口了?”
“我想上个茅厕。”
李世民对王鼎说道:“你带李正前去。”
“喏。”
跟着王鼎走到殿外,李正一路说道:“王公公,你说陛下知道了兵器案的事情,陛下是如何想的?”
王鼎一路带着路说道:“老奴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也不敢揣测。”
来到殿外的茅厕,李世民宫里的茅厕也是用的是抽水马桶,不过也比泾阳的华丽。
看着有些富丽堂皇的茅厕,李正莫名觉得李世民有些恶趣味。
王鼎站在外面说道:“茶水也不能这般灌着喝,耽误了宴席就不好了。”
李正走出茅厕,用清水洗了洗手说道:“王公公,问你件事。”
王鼎微笑说道:“长安令有话直说便是。”
“我知道朝中有土地买卖这种事情,我若是想要买别人的地,是不是特别的麻烦。”
王鼎带着李正一路往回走着。
见王鼎不说话,李正又说道:“我最近看上了一块地,我想要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到手。”
王鼎笑呵呵说着,“长安令是看中哪儿块地了?”
李正跟着王鼎的脚步说道:“泾阳以东,高陵一带。”
王鼎想了一会儿说道:“老奴记得那是秦琼将军的封地。”
李正点头,“我让人给秦琼将军去信了。”
王鼎一边着走着说道:“这件事其实也挺难办的,秦琼大将军的地是陛下所赐,不好私卖,而且秦琼大将军又是一个做事稳重的人,想来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王鼎稍稍放慢脚步,“若是长安令执意想要那片地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正小声问道:“我知道朝中土地管的严,不过我听说狄知逊之前和官府有过置换土地这回事。”
王鼎笑呵呵说道:“确实也有过,而且也不少,只不过是需要官府来主持,双方同意便可以。”
“那具体要如何办?”
王鼎低声说道:“这件事也不难办,只要长安令向陛下开口要地,陛下在指派一片地赐给长安令,长安令通过京兆府评判土地的好坏,用陛下新赐给长安令的地与秦琼将军的地互相即可。”
“有点复杂。”
“确实。”王鼎点头说道:“不过长安令刚娶了长乐公主,又对社稷有功,只要长安令向陛下开口,想来陛下也不会拒绝。”
李正追问道:“只要我开口陛下就会给我土地?”
王鼎点头,“长安令不妨试试。”
“我怎么总觉得,我要是向陛下开口了,就是羊入虎口。”
王鼎尴尬地笑了笑。
已经走到了殿前,李正看了一眼殿内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李泰,李承乾以及众多皇子公主已经离开了。
李正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说道:“他们人呢?”
李世民吃着一片羊肉说道:“他们都去正殿了。”
“原来是这样。”李正转身也要往正殿而去。
“慢着,你坐下。”李世民朗声说道。
你是皇帝,这里是你的地盘。
忍了。
李正坐下说道:“陛下,这天日也不早了,我是不是该回去了。”
李世民笑着说道“这才来了多久,就急着回去,是你家里煮着汤,还是衣服没收?”
像是已经习惯了这种借口,李世民眼神盯着李正。
深吸一口气,李正说道:“其实是在下不想打扰陛下。”
李世民笑道:“不打扰,丽质她们从小就没有离开这么久过,让她们多说说话。”
李正吃着一片羊肉说道:“也好。”
看宫女把一碗酒水端到自己面前,李正又说道:“我不喝酒,给我倒杯热茶吧。”
宫女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眼色,李世民点头之后,这才又端了一碗茶水而来。
“听说你看上了秦琼家的地?”李世民又说道。
“看来什么事都瞒不住陛下的眼啊。”
“是秦琼和朕说的,秦琼的地也是朕赐的,算不上什么上好的沃野,你泾阳已经这么多地了,你要秦琼的地最做什么?”
李正笑了笑说道:“为了发展,为了印刷术的产量。”
李世民盯着李正说道:“当初你制盐的时候要了这么多头猪,到如今朕也不想明白,猪和细盐是什么关系。”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接着说道:“现在印刷术和土地有什么关系。”
李正在再次喝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狐疑地看着李正,“你小子别打着印刷术的名头,又想占朕的便宜。”
李正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其实,这一次真的是事出有因。”
见李世民还盯着自己,李正又说道:“秦琼大将军的那块地,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处,可能短时间看不出什么,但是以后会有很大的用处。”
李世民把酒碗放下,站起身走出了偏殿。
什么都没说,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就这么走了?
越走越远,只见拐了一个弯之后就从殿内瞧不见背影了。
李正看向王鼎:“陛下就这么走了吗?”
王鼎尴尬一笑。
李正又看了一眼殿外,“陛下是尿急了吗?”
王鼎脸上依旧带着微笑。
大殿里只剩下了收拾的宫女和好太监。
李正拿起一张饼吃着走出殿外,来一趟宫里都没吃什么东西。
宫里的饭菜确实不咋滴,手艺有些不到家。
吃了一张饼果腹,出了偏殿就是立政殿的后院。
没有太多的花卉。
来到宫里还没好好看看宫里是怎么样的。
李正一边闲逛着问着跟在自己身后的王鼎,“你说陛下今日的态度是什么意思?”
王鼎笑着说道:“老奴不太明白长安令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陛下这么不冷不热的扭头就走,“这是拒绝了吗?”
王鼎低声说道:“陛下若是拒绝了,也不会和长安令多费口舌。”
“那他这是答应了?”
“也不算是答应吧。”
王说道。
看了一眼立政殿,从这里可以看到立政殿的窗户。
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世民要吃大户
从立政殿的后院正好可以看到殿内的情况。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听着小兕子和李治的讲述。
时不时还能听到小兕子的嬉笑。
王鼎看着这一幕也是满面的笑容。
李泰走来说道:“李正,你要秦琼家的地做什么?”
李正好奇地问着,“你怎么也知道了?”
“是稚奴刚刚说的,他说你要新修一个河堤要丈量河道。”
李治终究是李世民的儿子,这小子平日里没什么心思,说话做事也比较直接。
李正解释道:“其实我就是想要建设一个水库,建设一个堤坝。”
说完李正在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
李泰看着地上所画的图形说道:“你说你要那些地也不是用来种田又不用来建房子,就是为了修建这么一个河堤?”
“没错啊。”
“我看你画的是要截流渭水河出水口,我父皇听了之后也有些犹豫,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当然不是小事了,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没个几年建设不好。”
“我的说的不是小事不是这么一个意思。”
李泰拉着李正走到一旁接着说道:“一直以来由于河道常年没有疏通,每每到了春夏时节渭水与灞水常常会有水患。”
李正点头,“这个我也知道。”
“你既然知道你还这么做?你截流河道你要下游的人怎么办?渭水河沿岸可不只是你们泾阳,还多很多村子的人靠着渭水河为生,你新修一个河堤,把河水给截住了,你想要做什么?你这是要说这条渭水河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了吗?”
李泰的话语说话,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李正又说道:“所以说我现在需要得到你父皇的许可。”
李泰又小声说道:“这种事情你不能做。”
李正强调道:“只要建成这个河堤,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你不知道这个水坝的意义有多大。”
李泰挠着头皮,“要不这样,地可以给你,但是水坝你先不要建设,就算是你要建设这个水坝,也必须朝中来接管。”
坐在一块石头上,李正说道:“朝中的人我信不过。”
“这不是信不过的问题,只有朝中来主事才能让更多的人信服,鬼知道你李正修好的水坝要做什么,让下游全部断水吗?”
李泰看了一眼四下又小声说道:“还有!最近朝中弹劾你的人越来越多,你就不能低调点。”
李正抬头看着天空说道:“所以说你们这些古人一直都是止步不前,不敢尝试,不敢大刀阔斧,你们看不到水坝的价值我不怪你们,哪怕你们这些古人多花点心思在建设上,在求知上。我也不用这么地辛苦,而你们整日捧着一本圣贤书歌功颂德。”
大逆不道的话李正说过很多了,这句话也非常地大逆不道。
李泰也习惯了,“下个月初一,我父皇和母后就去泾阳避暑,你们泾阳准备一下。”
李正回头看了一眼立政殿,“反正你们皇家在我泾阳白吃白喝也不是一次两次,多你一个父皇也不多。”
李泰又说道:“其实……”
“除了你父皇和母后还有?”
李泰点头说道:“除了我父皇母后,还有六个父皇的妃子,还有六个皇子,七个公主,三十五个宫女,二十九个太监,随行一万兵马。”
“……”
“其实也还好,父皇这次出行已经一切从简了。”
“……”
“你也别太担心,大家吃得也不多。”
“……”
“你怎么不说话了?”
“……”
“李正?”
扶着自己的额头,李正长叹一口气,“魏王殿下,这是准备好了吃大户吗?”
李泰笑道:“已经一切从简了,再说了太子已经留在长安了,不然太子一起去的话,算上东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