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鼎依旧站在一旁,李正指着一旁树荫下的另外一张躺椅说道:“王公公不如也躺下来睡个午觉。”
“老奴倒是不用。”
“那您自便。”
李正翻了一个身闭眼就开始睡午觉。
大虎也搬了一把躺椅过来,在树荫下睡觉。
王鼎看李正的呼吸均匀,想必是已经睡着了。
看着别人睡觉,王鼎也感觉自己眼皮昏昏沉沉的。
睡意袭来,有些站不住。
马圈里时不时传来马儿打响鼻的动静。
王鼎也支撑不住,先是在躺椅上坐了一会儿。
可能是吃得太饱的缘故脑袋也昏昏沉沉的。
四周很安静,偶尔还有几阵舒服的风吹过。
王鼎再也撑不住,把头靠在躺椅上便睡着了。
等醒来的时候,王鼎从躺椅上坐起,看向一旁哪里还有李正的身影。
又看了一眼天色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老奴怎么睡了这么久。”王鼎着急的站起身。
见到正在打扫马圈的大虎,王鼎连忙上前问道:“长安令去哪儿了。”
大虎说道:“早就回村子里了。”
王鼎神情着急说道:“老奴怎么睡了这么久。”
大虎一边收拾着马圈说道:“长安令说了,王公公在宫里一定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觉,每天都要睡得比别少人,气得也比别人早,所以一直以来有点体内循环失调,气色不好。”
王鼎下一次摸了摸自己的脸。
大虎说道:“长安令说让王公公多睡一会儿,不要打扰你。”
王鼎着急说道:“人在哪里。”
大虎想着说道:“这一会儿估计是在家里吧。”
王鼎着急地迈开脚步朝着村子里而去。
不过这么一觉睡下来,确实神清气爽的不少。
很久没做这么睡过了,上一次睡得这么踏实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了。
听完大虎的解释,王鼎心里还是有些触动。
来到村子里,傍晚时候的村子很热闹,不少孩子都在玩闹,大人们也从一天的劳碌中走出来。
泾阳村子看起来就让人很踏实,非常的安宁。
来到李正的新家门口,看着院子里还有几个小人在忙碌。
远远就听到了笑声,王鼎寻声看去,就见到晋阳公主嬉笑着正在和晋王殿下玩耍着。
王鼎不知不觉也笑了,都多久了,自从晋阳公主的身体每况愈下以来。
很久没有看到晋阳公主能够笑得这样的开心。
李治也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王鼎,上前问候道:“王公公,你不在父皇身边怎么来泾阳了。”
小兕子也欢快地跑来说道:“王公公,你是来看明达的吗?”
王鼎底下身说道:“陛下和皇后很牵挂小公主呢。”
小兕子嬉笑着说道:“过些日子明达就去看望父皇母后,皇兄皇姐和姐夫也一起去。”
第四百八十一章 很舒坦的事
王鼎笑着点头问道:“驸马可在?”
小兕子指着厨房说道:“姐夫现在在做菜。”
“做菜?驸马怎么做菜了,宫中不是给了这么多宫女吗?”
李治也看了一眼厨房方向,“也不是宫里的宫女不会做事,其实从我来到泾阳以来一直都是吃着李正做的饭菜。”
看王鼎的神情古怪,李治又说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多事情都愿意他自己来做。”
堂堂泾阳郡公,食邑三千多户就差一步国公的人,亲自在厨房里做饭总觉得有些不合适。
在这里的都是皇家人,就连这里的下人都是以前宫里的宫女。
王鼎走入院子里,“公主殿下呢?”
李治回答道:“皇姐就在房间呢,最近都很忙。”
王鼎低语着,“公主殿下能忙什么?”
李治笑道:“皇姐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村子里的调度和工坊现在都是皇姐管着呢。”
王鼎来到厨房外,就听到厨房中娴熟的剁肉声。
笑呵呵站在门外,看着李正熟练地做着菜,见他把剁好的肉捏成一个个肉丸。
李正忙碌中就看到站在门外的王鼎,“王公公,你醒拉,马上就可以吃晚饭了,你吃了再走吧。”
王鼎尴尬笑着说道:“长安令客气了。”
“客气什么了,也就多一双碗筷而已,你难得来泾阳。”李正忙碌又说道:“麻烦王公公帮我拎一桶水来。”
像是出于本能一般,王鼎收到了吩咐就去办事。
李正把肉丸下锅说道:“王公公,我这里的饭菜口味比较清淡。”
王鼎小道:“老奴不忌口。”
“那就好。”
几碗菜肴出锅,一盆盆端在桌子上。
李渊赶着饭点而来。
王鼎见到李渊当即行礼,“见过太上皇。”
李渊看到王鼎别有深意地笑了笑。
一家人坐下,王鼎有些无所适从,习惯性地站在一旁。
李正端着最后一碗汤而来,见到站在一旁的王鼎。
王鼎是宫里的太监,在座的都是皇家人。
作为一个太监自然不能和皇家人平起平坐。
徐慧走来说对王鼎说道:“王公公,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请吧。”
王鼎跟着徐慧离开。
李丽质坐在李正身边小声说道:“徐慧还是挺会办事的。”
李正看向李丽质。
总觉得她脸上的笑容不太对劲。
李渊很宠溺小兕子,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孙女。
就算李渊和李世民之间有再大的仇怨,在小辈面前李渊还是做出了一个爷爷该有的样子。
李治还是吃饭最快,吃得最多的那个。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李治最近的饭量很大。
一顿饭之后,李丽质就回到了书房,接着忙她的事业。
这女人的事业心越发重了。
投入进去之后有一种一去不复还的架势。
饭后泡上两杯热茶,一杯递给也刚刚吃完饭的王鼎。
王鼎接过茶水,看着远处小兕子在李渊的膝下嬉闹着。
“好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晋阳公主这么开心了。”王鼎低声说道。
李正也回头看了一眼。
王鼎又说道:“对晋阳公主来说宫里是冰冷的,在这里是温暖的。”
宫里的环境很不适合养孩子,尤其是年幼的时候。
成长在深宫中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都是不完整的。
一个孩子的童年对孩子的以后塑造影响里很大。
也对孩子心理影响很大。
皇家的家教不行很多时候是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
李正对王鼎说道:“晋阳公主在这里可以过得更加自在一点,孩子嘛,总要有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
王鼎看着温馨的一幕,“希望晋阳公主的病可以早点好起来。”
李正喝下一口热茶说道:“希望吧。”
王鼎端着茶杯,“有些事情老奴还是要和长安令说一说。”
李正放下手中茶杯,“说吧。”
“一直以来各方权贵都有权贵的样子,哪怕是像程咬金大将军那样门风名声都不怎么样,可也是一个权贵。”
瞅着王鼎的神色,李正疑惑道:“王公公你能说明白点吗?”
王鼎说道:“长乐公主现在在做什么?”
李正低声说道:“公主殿下这些日子都忙着整理那些工坊呢。”
王鼎又说道:“那长安令你呢?”
“我?开什么玩笑,我当然是每天数钱了。”
李正冷笑着说道。
王鼎一脸惆怅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本来是男子该做的事情,长安令却让女子做,若是传出去怕是会影响长安令的名声。”
李正悠哉地坐在躺椅上说道:“王公公觉得我像是那种在意名声的人吗?”
王鼎摇头。
李正接着说道:“就这么说吧,在我们泾阳的工坊,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女子妇人在主事,我只在乎能力,至于男女差别我不在乎。”
王鼎想了一会儿也说道:“也对,也有女子比男子更要强。”
像是回想起了往事,王鼎的神色更加惆怅了。
李正也明白王鼎的意思,一直以来世俗观念下男尊女卑的形象深入人心。
不过大唐这一朝民风彪悍,彪悍的女子也不少。
比如李秀宁,红拂女,房夫人。
所谓的男尊女卑其实从前隋到大唐并没有这么的严重。
这个时候的女人还挺有地位的。
若是女方对男方不满意,只要女方的家人同意,女方可以主动与男方和离。
甚至可以休了男方。
当然了在饱读圣贤书的士大夫眼中,男尊女卑则严重了很多。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祸害千年啊。
满村子追着自己丈夫的彪悍女子,在泾阳村也不难见到。
王鼎低声说道:“老奴还是想要忠告长安令,如今弹劾长安令的言官非常多,还是要小心为上,若是这些事情被朝中的言官知道怕不是又要被弹劾。”
“我家的事情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王鼎长叹一口气,“据老奴所知,长安令和长乐公主还没有同房吧。”
“我……我和丽质还没有做好准备,再说了如今还有晋阳公主要照顾,长乐公主也还小。”
“长乐都已经是二八年华了,也不小了,再说了对男子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老奴虽说没有体会过,不过听人说起过,这种事情还挺舒坦的。”
第四百八十二章 对策
李正愁眉说道:“舒坦?你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我什么时候和公主同房,你觉得我能舒坦吗?咱们将心比心行不行,还有没有人人文关怀了,太欺负人了。”
王鼎一脸笑意说道:“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要跨过这一步。”
李正深吸一口气,“给我点时间好不好。”
王鼎沉吟半晌,“给长安了十天半个月也不是不行。”
李正又说道:“再过几年行不行,丽质才十六岁,我又下不去手。”
王鼎拍着李正的肩膀语重心长说道:“皇后生长乐公主的时候才十四岁。”
李正啧啧说道:“太禽兽了。”
“什么?”
王鼎有些错愕。
李正有说道:“我并不是说陛下禽兽,王公公千万不要误会。”
“也罢,若是长乐公主和长安令可以早点有个孩子就可以平息那些非议了。”
以前是全村人让自己做禽兽,现在怎么感觉全天下的人都要自己做禽兽。
王鼎又说道:“早点生个孩子,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非议了。”
李正稍稍点头,“我尽力。”
王鼎瞧着李正,“过不去心里那关?”
李正,“有点下不去手。”
和一个太监谈心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夜色将晚,长安也快到了要宵禁的时辰。
临走前王鼎再次问道:“长安令,吐蕃的事情到底有没有对策了,老奴还要回去复命。”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对策,现在还没有,不过你让宫里的那位不要太过担心,西突厥很快就会攻打吐蕃,吐蕃消停不了,至于生意上的事情,长孙冲也很快会带着松赞干布的意思,把奏章送入宫中,松赞干布不会轻易放人的。”
王鼎心中暗暗记下的李正的话,“长安令的意思是这件事不需要太过担忧?”
李正点头,“只要朝中不松口,松赞干布不会轻易交人,一旦西突厥和吐蕃在次开战,松赞干布也讨不了好处。”
王鼎点头,“也好。”
李正笑道:“不论如何,咱们都不能吃亏。”
王鼎尴尬一笑说道:“是大唐不能吃亏,老奴这就回去回复陛下了。”
李正躬身说道:“王公公慢走。”
王鼎转身走入黑夜之中,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这个老太监也不容易。
又要帮李世民费心,又要照顾着大局。
皇家的女婿不好做啊。
同样是皇家女婿的段纶倒是过得清闲,段纶这人除了机灵了一点倒也没什么本事。
“这世道还是没本事的人过得舒坦啊。”李正感慨道。
“什么叫没本事的人过得舒坦。”李丽质从身后走来。
接过他手里的桃子,李正一边吃着说道:“我是说做你们皇家的女婿不好做,什么事我都要帮助想办法。”
李丽质给李正倒上热茶,“娶也娶了,你还能怎么样?”
李正瞧着李丽质的神色,“我看你父皇是吃准我了。”
李丽质笑道:“你怎么不说是你吃准我父皇了呢?嫁给你之前,母后说了其实那时候父皇很不乐意我嫁给你,父皇没有收服你,还赔了一个女儿,明明是你李正占尽了便宜。”
李正思量着李丽质的话语,喝下一口茶水,“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不过这么一来一回我也只能算是不亏没有赚。”
李丽质有些不乐意说道:“给了这么多嫁妆,我盘算了一下,足足有六十万贯的嫁妆。”
李正很想说你长乐公主的嫁妆也不过两个月卖兵器和粮食挣来的钱。
李世民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