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锅盖盖上李正低声说道:“其实晋阳公主的病,治不如养。”
    李丽质低声说道:“其实我也很担心,明达从小都是喝着药汤长大的,母后常常因为明达的病,整夜整夜的睡不好。”
    呼吸道的疾病确实很危险,尤其是幼年时期。
    处理不好容易出事。
    等李治带着小兕子回来之后,看到一大碗冰糖雪梨,小兕子看着说道:“这个是药吗?”
    李正摇头说道:“不是,我管这个叫做冰糖雪梨。”
    小兕子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尝了一口,确定没有这么苦竟然还有些好喝。
    捧着比自己脸还要大的碗,眯着眼享受着便一口接着一口吃了起来。
    等喝完一碗冰糖雪梨,小兕子乖巧走来。
    李正看着书说道:“味道如何?”
    小兕子咧嘴笑着说道:“甜甜酸酸的很好喝。”
    “以后每天喝一碗。”
    “每天就一碗吗?”
    李正瞧着小兕子说道:“晋阳公主现在还在换牙吧,不能多吃甜的。”
    小兕子又低声说道:“姐夫,我能一直住在这里吗?”
    李正点头,“可以啊,我可以给你治病,但是要你父皇同意才行。”
    “好!”
    小兕子眯眼笑着,“我这就去让皇姐写信给父皇。”
    小丫头还挺容易满足的。
    坐在一旁正在玩着魔方的李治说道:“很久没有看到明达笑地这么开心了。”
    “是吗?”李正重新拿起书看着。
    李治转动着魔方说道:“小时候吧,明达的身子就很不好,在立政殿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常常是一边哭着一边喝药,整日吃不下东西,还容易肚子疼。”
    “肚子疼可能是吃药吃的,小小年纪不能够长期服药。”
    李治说道:“我这个做皇兄的也心疼,好在明达她也懂事,皇姐又照顾她,其实当初皇姐嫁过来的时候,明达哭了很久。”
    李正收起书本低声说道:“以后就让晋阳公主住在这里吧。”
    李治点头,“在这里总比冷冰冰的皇宫要好,宫里的医官也有说过,可能明达活不过几年了,若真是这样,还不如让明达每天这样笑着度过。”
    看向李治,李正说道:“看来你也挺照顾人的。”
    李治放下已经整齐的魔方说道:“怎么说也是我的亲妹妹,兄弟姐妹们中就我和皇姐,还有明达最亲了。”
    “胖子呢?”
    “魏王兄很忙,太子哥哥更忙,哪有功夫照顾我们。”
    看来李治还有些早熟。
    晚饭的时候,李渊又来这里蹭饭。
    抱着撒娇的小兕子玩闹了好一会儿,李渊走来到说道:“李正,老夫听说今日兕子没有喝药?”
    李正点头,“既然我来治晋阳公主的病,以后喝什么药自然是我说了算。”
    李渊低声说道:“你有把握治好兕子的病吗?”
    李正看着村子里的夜景说道:“说句实话我没有太大的把握。”
    李渊叹息一声说道:“谁能说有把握一定治好,不过看兕子在你这里还能这么开心,老夫也放心了不少。”
    李正低声说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给晋阳公主喝那样的药,起初只是小病,若是这么喝下去非要了她的命不可。”


第四百六十二章 书籍越来越廉价
    李渊的神色带着一些愤怒,“老夫又何尝不知道,可能相信谁?若是小兕子有什么三长两短,老夫真想杀光天下的医者。”
    说完李渊脸上愤怒的情绪成了一种惋惜,“李正,若是你能治好小兕子的病症,将来若有什么不测,老夫说什么也要保住你的性命。”
    “我能有什么不测?”
    李渊冷笑道:“李世民数次想要杀了你,若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名声,说不定你早就死在了李世民的刀下。”
    李正朝着长安拱手说道:“在下谢过不杀之恩。”
    李渊点头说道:“既然你有办法治好小兕子的病,老夫也不会让你出什么事情。”
    李渊嘴上这么说道,李正更觉得这只是一句空话。
    当年玄武门的事情之后,能被清算的都已经被清算的差不多了。
    李渊在李世民面前能有多少话语权?
    要是李世民真想杀了自己,李渊根本拦不住。
    有时候自身的实力很重要。
    等到李世民觉得自己没用了他一定会毫不留情的杀了自己。
    回到家里,李丽质抱着小兕子朝着自己抱歉的笑笑。
    就知道今晚又要一个人睡了。
    第二日一早便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属地一万四千六百亩,人口两万三千人。
    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图书馆三阶段。
    又增加数千人的人口。
    来到村口,李义府正忙碌地把当初回来的士兵一个个登册入户。
    不少士兵都带着家里人一起来的。
    村口很热闹,李义府忙不过来,让大牛带着一群书院的孩子也在做着记录。
    “人口两万三千五百。”
    “人口两万三千六百。”
    “人口两万三千八百。”
    看着系统记录中的人口不断上升。
    系统的任务就快完成了。
    许敬宗来到李正身边说道:“没想到当初尉迟恭将军带来的边军,真的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的人过来。”
    李正笑着说道:“咱们大唐的民风淳朴啊。”
    许敬宗拱手说道:“在下倒是觉得是长安令的名声好,因为他们都相信长安令能够给他们更好的日子,很多时候这些士兵从边关回来之后,失去了活计,有些人成了一个个游侠,还有些只能靠着动手打一些零工来过活。”
    李正说道:“十四五岁进了军中,除了打仗没有谋生的技能。”
    看着当初的士兵带着自己的家人而来,一个士兵可以带来三个人,还有多的,一个人带着十多个家人来到了泾阳。
    李正看着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人口两万三千九百。”
    “人口两万四千。”
    “人口两万四千一百二十。”
    “……”
    一天忙碌下来,人口在两万六千停下。
    李义府收拾好回来禀报道:“这次来的士兵一共三千六百人,除去一些独自来的,还有不少带着家人的,回来的士兵有一千三人,总共带来的人口有五千人。”
    “以后还有多少士兵会来。”
    李义府收起册子说道:“倒是听说还有一些带着家人还在路上的,我们核对过兵册与我们泾阳的名册,从遣散开始算当初五千边军回来的有三千七百人,还有一千三百余人没有回来。”
    保守估计应该可以完成系统的人。
    虽说不是每个士兵回去之后就会带着他们自己的家人来到泾阳。
    不过距离完成任务还剩下四千人口。
    如今的泾阳迫切需要图书馆三阶段的内容,制造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长安,李世民看着手中的这本杂志。
    一旁的太监伺候着,也不知道怎么了。
    陛下一边看着这本杂志一边莫名奇怪地笑。
    突然又传来了笑声,吓得一旁的小太监站着不敢乱动。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这本杂志,杂志只有寥寥几页,但是写的东西倒是很生动。
    写了不少长安发生的趣事。
    没想到这长安令还有这么多事情古怪的事情。
    杂志中所记载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像是谁家老头竟然又娶了一个妙龄女子做妾。
    有说谁家偷偷乱扔垃圾又被罚款了。
    谁家小子新婚之后就去平康坊找姑娘,结果娘家找上门。
    还有说几个崔家子弟在赌坊输得身无分文。
    都是一些这样的小事。
    唯独没做说朕英明神武的事情。
    李世民心里暗暗想着,原来当初李正说杂志里说朕英明神武的事情都是假的?
    也没有吹捧魏征。
    桌案的另外一边放着一大摞的奏章,这些奏章都是弹劾李正的。
    从李正娶了丽质之后。
    弹劾李正的奏章一直都有。
    就像是杂志这种廉价的书籍,五姓是坚决杜绝的。
    五姓坚决杜绝这种杂书,杂谈书出现在在市面上。
    归根到底还是李正让书籍越来越便宜。
    现如今的长安一卷书的价格从当初的一贯钱到现在只要几十文。
    而且每日有不少人去泾阳的印书坊印书。
    印书的价格比卖书的价格更低了。
    这肯定是五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可这是李世民自己愿意看到的事情。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陛下。”
    李世民颔首问道:“李正还没开始扩建印书坊吗?”
    王鼎小声说道:“没有建设印书坊,不过最近泾阳传出来不少的消息。”
    李世民来了精神问道:“说说看。”
    王鼎低声说道:“近日,李绩大将军一直都在泾阳,说是要学习如今泾阳的练兵之法。”
    李世民疑惑问道:“薛仁贵和王玄策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鼎回复道:“李绩大将军劝说过几次,对方似乎都拒绝了,打算继续留在泾阳。”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泾阳有什么好的?”
    王鼎说道:“说是要留在泾阳多学一些本事。”
    放下手中的茶碗李世民又说道:“无妨先让他们留在泾阳,李正去过龙武军了吗?”
    王鼎低声说道:“长安令没有去过龙武军,一直都在泾阳没有踏出去一步。”
    “这小子还真是……”
    “长安令挺稳重,应该不会轻易接手龙武军。”
    “想来也是,这小子的心机多,估计一直提防着朕。”


第四百六十三章 长孙冲的边关筹谋
    王鼎躬身说道:“此外在长安令的家中还发生了一件事。”
    “什么事情?”
    王鼎低声说道:“晋阳公主暂住长安令家中之后,却不让宫女给晋阳公主喝药。”
    李世民闭上眼放松着身体说道:“是吗?”
    王鼎点头,“说是长安令来医治晋阳公主的病症,就不用喝其他的药了。”
    小兕子也是自己的心头肉。
    自然是希望小兕子的病可以早点好起来。
    每每看到小兕子受着病痛的折磨,看她喘不上气,李世民心里多想这种病可以长在自己的身上。
    每晚看着自己的皇后夜里流泪,李世民心中也是如同刀绞一般。
    外面多少人说朕无情,可那怎么说也是朕的女儿。
    老天不长眼,让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得了这种毛病。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李正也是神医,连孙思邈都对李正的医术赞誉有加,秦琼和杜如晦的身子经过李正的医治也好了不少,若是他能治好小兕子的病,被说万亩良田,就是千倾万倾朕都可以给他。”
    王鼎说道:“那宫里太医署调配的药还需要给晋阳公主吗?”
    李世民摇头说道:“既然李正答应能够治,就不必了,想来丽质让小兕子住过去也有这样的想法。”
    王鼎稍稍点头,“还有现如今的泾阳的人口已经过一万户了,户部的官员讨论现如今人口未免有些太多了。”
    李世民思量半晌说道:“泾阳还是一个县就一直是一个县,他的泾阳哪里来这么的户籍?”
    王鼎低声说道:“当初尉迟恭带了五千士卒前往泾阳,也是陛下应允的,只是李正把他们遣散之后说是可以带着他们的家人前来,泾阳富有又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很多人愿意迁居到泾阳。”
    “当初全部遣散,现在也差不多回来了,遣散了五千人带回来了一万多人。”
    一万多人……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朕给了他五千人,他转手就翻了三倍,他李正倒是好本事。”
    王鼎苦笑着说道:“老奴总觉得长安令在这件事有些像是生意,又像是在豪赌,看似五千个人全部解散,但是只要回来一个,带过来的就是一户的所有人口,只要能回来半数都是赚。”
    “李正的生意头脑朕也是前所未见,一个穷困潦倒的泾阳在如今成了关中最富有的郡县,也让朕开了眼界。”
    王鼎笑呵呵地点头。
    李世民重新安静下来,心中想着以前确实有些轻看商人了。
    不过历来商人看似都是东边买进西边卖出。
    但是自古以来商人虽说被读书人轻贱
    可也不能小觑。
    李正离开长安两年之后便开始经商了,到现在为止李正这个小子应该是赚得盆满钵满。
    别说其他的生意,光是兵器生意就挣了多少。
    分钱下来,朕所得的一个月都有十多万贯,别说李正他自己的。
    如今门生意做了才一年多就挣了一百多万贯。
    这还是自己所得到的钱。
    那么李正一年下来可以得到多少?
    有时候想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朝中不用出动一兵一卒用一门生意就可以兵不血刃让突厥尽丧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