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纶接过对方牵来的马,翻身上马跟着这群世家子弟一路远离长安城,朝着洛阳方向而去。
到现在为止,段纶似乎有些明白李正的用意了。
进入世家子弟的内部吗?
若不是有人配合,这些世家子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泾阳的遭遇才对。
难道说从自己踏入泾阳的那一刻李正都已经谋划好了?
心中不禁好奇李正比自己还要年轻,才只是一个刚刚带冠的年轻人,就有了这般洞察人心的能力?
想到这里段纶脊背一阵发凉,当初在突厥的时候,李正的人为何要救自己。
难道从那时起李正就已经盯上自己。
自己竟然还浑然未觉?
若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人也就算了,如今李正还这么年轻就有如此的谋略。
一旦让他成长起来,他会变得有多可怕。
段纶策马跟上队伍问道:“诸位,一个李正用得着我们几家一起联手?”
对方的低声说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族中长辈似乎对李正这个人很忌惮,当然还有李世民的态度很不妙,才会如此的忌惮,现如今李正娶了长乐公主,皇家和李正算是绑在一条船上了。”
又有人说道:“段兄有这份心思是好的,可能一个李正还不足以让族中长辈如此忌惮,李正虽说有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但是他势单力薄,若是李正的身后站着皇家,就另当别论了。”
段纶有沉默下来。
泾阳
许敬宗回到李正的身边说道:“长安令,都已经办妥了,段纶跟着那些人走了。”
递给许敬宗一串羊肉,李正说道:“辛苦你了。”
许敬宗接过羊肉串问道:“长安令,这个段纶信得过吗?”
李正吃着羊肉串说道:“我怎么知道,先试试再说。”
许敬宗低声说道:“要不要多买通几个人,就一个段纶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用得着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
许敬宗提醒道。
李正悠哉地说着话,“一个段纶就够了,他可以不收钱白给我干活,买通其他人需要花钱,就没有必要了。”
许敬宗很想说这样的大计和钱没有关系,但也知道李正是个死要钱的,不好开这个口。
李泰刚从长安回来说道:“李正,你的印书坊扩建了吗?”
“魏王殿下,你来啦,羊肉串有点多,吃不完了,最近突厥那边送来了好多羊肉。”
李泰瞅着这一幕,“父皇都为印书坊的事情,催了好几次了,你竟然还有闲情吃羊肉串。”
“那魏王殿下觉得我应该做什么?”
“你应该发愤图强,为了江山社稷多做一些事情。”
李正递给李泰一串羊肉。
李泰一口吃下说道:“嗯,真好吃。”
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真没这么想过
李正低声说道:“就是大虎的口味有些重,是不是辣椒粉用太多了。”
李泰吃下一口羊肉串说道:“还行至少比程处默那样的好多了,那家伙吃饭喜欢辣椒拌饭,辣椒都比饭还多,简直就是一个牲口。”
李正回到自己的小屋中,打开系统面板看着如今的泾阳情况。
属地:两万亩,人口两万八千五百。
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图书馆三阶段。
再看列表中,农作物三阶段,图书馆二阶段,药店二阶段。
还有四千多吨的铁矿还没用。
算上户部刚划的土地。
属地面积也增加到了两万亩。
如今大唐铁矿利用率很低。
在使用的过程中平白消耗的也很多。
其实大唐的冶铁技术并不低。
但是利用率却很低。
五斤重的铁矿也只能堪堪打造出一把匕首。
其中原本不用过多耗费的铁料也随之耗费了。
李义府走来说道:“长安令,新划出来的地已经都归置好了,要不要去看看。”
“当然要去看了。”
把正在吃羊肉串的李泰丢在马圈,李正跟着李义府来到村子的东南角,这里李世民新赐的土地。
这一片倒不是荒地,是用来种粮食的好地。
而且土豆和番薯也不挑地。
老村长也带着几个村民正在看着这片土地。
李义府低声说道:“长安令,这片地真的要用来建造印书坊吗?”
李正笑道:“有地当然是用来种田的。”
李义府小声说道:“陛下不是说,这些土地都是用来给印书坊的吗?”
远远看着老村长带着乡亲一路走一路笑。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陛下有下旨说让我一定用这些土地来扩建印书坊吗?”
李义府摇头,“好像是没有。”
“那不就得了。”
“可是若是陛下前来过问。”
“土地当然要充分地利用,再说了就算是这么大的地都用来扩建成印书坊,需要建设多少印书工坊?我们泾阳现在的人手能够分配的过来吗?”
这么一说李义府也思索了起来,确实是这样,如果真按照陛下的要求把这五千亩的地全部用来建设印书坊。
规模会非常的大,需要用到人手也要增加数千人吧,若是按照现在泾阳印书坊。
光是如今的印书坊从造纸,排版,修订,一共有三百多在这个印书坊忙活。
若是这五千亩地全部用来建设印书坊,需要的人手说不定要几千上万。
泾阳现在的人口也才多少?
这么一说李义府的脑子一醒确实不够用。
李义府小声问道:“长安令,这个差事怕是办不成啊。”
李正稍稍点头。
李义府又着急说道:“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是不是还要招人。”
李正很想一巴掌打在李义府的脑门上,无奈说道:“招人招人,招人又要费钱,你以为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李义府苦恼着说道:“那要如何是好。”
李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说道:“陛下让我扩大印书坊只是给我了一块地,他不用出钱也不用出人?什么事情都想让我来做?他倒是想的挺美。”
看了一眼四下,李义府说道:“长安令,这种话未免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正看了一眼长安方向冷笑说道:“他又听不到。”
李义府还是有些担心,“可是陛下交代的事情,我们办不到该如何是好?”
“他想要的是扩大印书坊吗?其实他真正想要的是印书坊的产量。”
李义府点头,“陛下想要长安令扩大印书坊就是觉得印书坊能印的书太少了。”
“用数量庞大的工坊来堆砌来增加产量,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笨的方法。”
李义府说道:“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今日我就大发慈悲来给你上一课。”
“在下愿闻其详。”
李正开口说道:“用规模提升的生产效率是一种消耗且极其庞大的工程,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原先的好几倍,是一件非常实力不讨好的事情,与其说这样不如用技术来改变产量。”
李义府点头认真地听着。
李正接着说道:“工程的核心是技术,技术决定很多事情,你看现在长安的印书坊和我们泾阳的印书坊的差距有多大。”
李义府想着说道:“据说是十多倍。”
“那就是了,因为我有活字印刷术,他们没有。现在我的效率是他们的十倍,那么我们继续改变技术来提升产量是不是可以把效率提升数十倍?到时候不需要几千亩扩大规模,用几十亩地多建一个印书坊就可以达到陛下想要的产量。”
“规模可以提升产量,但得不到技术的革新,明明可以做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为何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义府听了如剔骨灌顶一般醒悟过来,开口问道:“敢问长安令可有妙策了?”
“当然有了。”
“敢问是何妙策。”
“活字印刷机。”
“什么鸡?”
李正感慨道:“说了你也不会懂的。”
李义府有些摸不着头脑,“长安令的话还是一样的高深莫测,在下佩服。”
“一言不合就拍马屁,我也挺佩服你的。”
“长安令过奖了。”
许敬宗现在一直都在忙着记者的事情。
每天都有很多的情报送入泾阳。
最近许敬宗天天都在忙着整理这些情报。
李正回到马圈,看着正在整理一份份书卷的许敬宗。
见到李正回来,许敬宗连忙说道:“长安令,这是关于永嘉公主的。”
接过这份书卷,李正看着上面的内容,永嘉公主与长孙无忌竟然有接触。
李正放下书卷,“我怎么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许敬宗问道:“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你说我是不是不知不觉建立一个情报组织?”
许敬宗思量着说道:“情报组织?倒是个好名头,长安令招募这些记者的原因不就是为了情报吗?”
李正摇头说道:“错了,我那是为了记录长安的民风淳朴,记录人世间的真善美。”
许敬宗中肯地点头,“长安令说得对,如今我们的眼线都已经远到吐蕃和西突厥。”
李正惆怅着说道:“我真的没有这么想过。”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君羡相谈
许敬宗连连点头说道:“长安令说的是,我们没有眼线,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我们的计划。”
李正沉默下来,看着许敬宗阴险的笑容,感觉自己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许敬宗继续收拾着这些情报,都说长安令没有野心,其实只要把这股势力好好经营,想必以后也会成为长安令手中的一大利器。
什么是先知先觉?就是在敌人提前筹谋之时先下手为强。
只要将这个势力根深在中原各处,长安令就可以做到只手遮天的地步。
这可是可以堪比皇权的存在。
许敬宗心中越想越刺激。
长安令果然雄才大略,默不作声所做的事情是寻常人所不能想到的。
大虎急急忙忙来到马圈说道:“李君羡大将军来了。”
李正疑惑道:“他来做什么?”
大虎摇头,“大将军没说,不过看大将军的神色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
李正跟着大虎走到村外,现如今的村口已经成了泾阳护卫队的新营地。
李君羡就等在这里,正在和李恪闲聊着。
见到李正来了李恪迎上前说道:“李正,李君羡大将军说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李正见到李君羡行礼,“见过大将军。”
李君羡板着脸说道:“你我都是龙武军的副将,不必多礼。”
李正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大将军找我何事。”
“借一步说话?”
“好。”
带着李正来到泾阳护卫队的营房之中,李君羡关上了门。
营房里只有彼此两人。
正要说话李君羡突然单膝跪地。
“你这是做什么?”李正退后一步看着他。
从怀中拿出一个兵符,李君羡低声说道:“从今天你就是龙武军的上将军。”
“上将军?”
李正还是一脸诧异,“你先说清楚,我怎么就是龙武军的上将军了。”
李君羡抬头看了一眼李正说道:“都是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李君羡一脸正经的神情,似乎他也不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
“吃了吗?”
“啊?”话题突然一转,李君羡有一点没有回过神,好一会儿之后说道:“还没吧。”
眼前就是吃完饭的时候了。
李正起身说道:“那要不咱们先各自回各家,明日再谈?”
“也好。”
李世民怎么突然要把龙武军交给自己。
这也太突然了。
该不会是有诈吧。
李正心里带着一些困扰地回到家中。
却发现此刻家里一团乱。
厨房里不断有浓烟冒出来。
一群宫女正手忙脚乱的忙活着。
“这是怎么了?”
徐慧从厨房灰头土脸地跑出来说道:“今日公主殿下想要做饭,不料火烧了出来。”
“灭了吗?”
“灭了,收拾一下就好了。”
“她人呢?”李正看了一眼四周。
徐慧低声说道:“在卧房。”
李正来到自己家的卧房,发现门已经从里面关上了。
敲着门,李正说道:“丽质,你在里面吗?”
“在。”
房间里传来了李丽质有些哽咽地说话声。
“你开门呀。”,李正着急说道。
“我不开。”李丽质的话语声依旧带着委屈。
“为啥。”
“我烧了厨房,我怕你动家法。”
“家法?咱们还没有家法呢?你能不能先把门打开了。”
“不开!”
听着房间里李丽质的说话声,这丫头说不定正内疚呢。
李正重新来到厨房,这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