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颖达冷声说道:“程咬金,你是吃定老朽了是吗?”
    程咬金再次把斧子递向孔颖达。
    想要去拿斧子,孔颖达又收回了手一跺脚,心中懊恼说道:“孽缘呐。”
    程咬金问道:“不杀某儿子了?”
    孔颖达没好气地说道:“来人,送客。”
    给孔颖达家里的下人驱赶着,程咬金一边走一边说道:“孔老头,我们老程家这就去挑个日子,改日必定登门求亲。”
    孔颖达背过身一句都不想听。
    程咬金走出孔颖达的家门,心里还是高兴的。
    一路走着程咬金心情大好,改日一定要好好谢谢李正。
    回到府中,程咬金派人从长安送消息给了李正和程处默。
    马圈,收到消息的程处默也是长出一口气,“李正,你的办法真管用。”
    李正也放心了不少。
    程处默追问道:“你是怎么让孔颖达就范的。”
    李正喝着热茶,“其实也很简单,”
    “怎么做到的。”
    李正把一块石头放在程处默的面前,“你会用石头砸死我吗?”
    程处默摇头。
    “那不就行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决定,所以要二选一,除去一个无法办到的条件之后,剩下的那个没得选,这是一个叫利勒的家伙说的。”
    “他是谁啊?”
    李正笑着说道:“处默兄多活个几百年说不定就能见到他。”
    程处默尴尬笑着,“你这人就爱说笑。”
    “嗯,魏王殿下也这么说。”
    这个愣小子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也算是了却了程咬金的一份心思。
    李义府走来说道:“长安令,村子里都已经准备好了。”
    跟着李义府来到村子中,李正看到这里有一个祭台,三牲六畜都放在了台上。
    老村长说道:“正儿,过来跪拜,明白就要娶公主了。”
    就算是村子里的男人娶媳妇都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祀。
    明白老村长的意思,在村民们充满期待的目光下,李正朝着祭祀台行礼。
    李正和长乐公主婚期的前夜。
    李世民还在甘露殿,手里提着油灯。
    他的目光流连在眼前的这张硕大的地图上。
    地图上写着很多的长安地名,这是一张大唐的版图。
    现如今版图上的北面多了一大块面积。
    李世民越看越喜欢。
    王鼎小步来到李世民的身边说道:“陛下,宫里都已经准备好。”
    李世民从地图上收回目光,“长安准备的怎么样了?”
    王鼎回禀道:“京兆府在崇义公子的安排下一切都有条不紊,也已经准备充足,只等明日李正来长安城。”
    李世民稍稍点头。
    王鼎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又说道:“倒是今日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第四百三十五章 是功是过
    李世民的心情也不错,“说说看。”
    王鼎小声说道:“今日程咬金提着斧子上门,孔颖达老夫子竟然答应了他孙女和程咬金儿子的婚事。”
    李世民皱眉说道:“这门婚事真的成了?”
    王鼎笑着说道:“最近真是喜事连连。”
    谁都知道孔颖达和程咬金两个人的性格大相径庭。
    都以为这门婚事不会成。
    光是程咬金他家彪悍的门风,就让长安多少女子退避三舍。
    更别说孔颖达孙女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
    王鼎低声说道:“前两日,孔颖达还进了程咬金的家门两人发生了口角,今日程咬金带着斧子赔罪,没想到这门婚事成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程咬金是怎么说服孔颖达的。”
    王鼎笑着说道:“可能这就是不打不成交吧。”
    不打不成交?程咬金一拳下去,怕是孔颖达这把老骨头当场散架。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李世民细细琢磨着。
    收起心神,李世民说道:“明日一早的婚事安排给礼部,你也早点去休息吧。”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告退。”
    甘露殿重新安静下来之后,李君羡走入殿内。
    “陛下。”
    “你来啦。”李世民收拾着地图说道。
    “今日段纶刚刚回到长安城,没想到没有立马来向陛下禀报,需要末将抓他回来吗?”
    李君羡回禀道。
    “段纶的事情暂搁一边,朕会让中书省安排。”
    李世民拿出一个兵符交给李君羡,“等到婚事结束之后,把这个交给李正。”
    双手接过,李君羡看了一眼这个兵符,这是可以号令整个龙武军的兵符。
    李世民笑着说道:“李正这小子,如今也带冠成年了,朕还没送他一个像样的成人礼物。”
    李君羡点头说道:“末将明白了。”
    李世民点头,笑容在脸上消失接着说道:“李君羡接下来的话,朕要你记住。”
    李君羡单膝跪地听着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说道:“朕不知道李正以后会怎么做,但是你要依旧留在龙武军,至于李绩,朕自会安排,龙武军里面的一切事宜都可以由李正来决定,但是李正一旦进入龙武军,龙武军的一举一动你都要禀报朕。”
    “末将领命。”
    “退下吧。”
    李君羡走出甘露殿,呼吸着夜晚清冷的空气,李正终于也有兵权了。
    这说明陛下已经可以开始信任李正了。
    还是因为娶了长乐公主的缘故吧。
    抬头看了眼夜空中的明月。
    李君羡总觉得宫里的夜非常冷。
    下意识地加快脚步,四周的宫墙之中能够很清晰地听到自己脚步的回音。
    走出承天门就是热闹非凡的夜长安。
    人头涌动的朱雀大街比之白天的时候还要热闹。
    因为长乐公主的婚事,长安城解除了宵禁半个月。
    看到远处有醉得不省人事的纨绔子弟,还有娇笑着的女妓。
    更有叫卖的小贩,斗嘴的文人。
    夜里的长安比之白日里更加地奢靡。
    李君羡不喜欢这样的长安城,更喜欢规矩又安静的长安城。
    暗自加快脚步离开这里。
    一处酒楼之上,许敬宗看到了走在人群里的李君羡。
    因为他在这个时候穿着军中的盔甲,一眼看去很扎眼。
    李君羡现在应该在龙武军才是,明日就是长安令的婚事了。
    今日他怎么来长安城了。
    段纶醉醺醺地问道:“许兄,喝酒呀,你看什么呢?”
    许敬宗收回眼神,举起酒杯,“没看什么。”
    段纶倚着窗台说道:“许兄莫非是在看姑娘?据说你许兄平康坊有好几个相好,是也不是?”
    四座也传来了笑声,大家都知道许敬宗到现在也没有成家。
    段纶坐到许敬宗的身边说道:“许兄,你该不会是吃素的吧。”
    许敬宗尴尬说道:“段兄,你去突厥这么多时日,如今回到长安不去面见陛下是不是不合适。”
    段纶打着酒嗝,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见陛下?不着急。”
    许敬宗提醒道:“若是陛下怪罪下来……”
    “许兄!”段纶酒醒三分,低声说道:“许兄,我在突厥四个月,这四个月天天吃羊肉,日子也不好过啊。”
    许敬宗冷笑道:“所以是你把突厥吃穷了吧。”
    四座几个门阀子弟又大笑着。
    段纶小声对许敬宗说道:“许兄,你是聪明人,阿史那想要杀了我收复突厥人心,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做?”
    许敬宗抿了一口酒水,沉默下来。
    “都给我出去!”段纶大喝道。
    突然的一声大喝,让一群门阀子弟错愕。
    喝酒喝得好好的,段纶突然发脾气。
    当初李渊还在位的时候段纶就娶了高密公主,他是皇家外戚,众人也不愿意多招惹,只好扫兴地离开这个房间。
    “许兄,你留下。”段纶拉住许敬宗,又关了门。
    “你这是何意思?”
    段纶重新给自己倒上一杯酒说道:“是功是过都是陛下说了算,陛下得到了他想要的,我呢?我得到的是功是过。”
    段纶接着说道:“当初我被派往突厥,是驰援突厥的,陛下为何派我这么一个不懂兵法的人去支援突厥,许兄难道不觉得奇怪?”
    许敬宗说道:“陛下英明,或许觉得段兄是个人才?”
    段纶摇头,“许兄你别装糊涂了,你知道我在突厥我见到了谁?薛仁贵?许兄跟着长安令李正做事,一定知道这个人吧。”
    许敬宗点头,“薛仁贵确实是泾阳护卫队的人。”
    段纶给许敬宗倒上酒水说道:“所以突厥的事情一定有泾阳郡公李正的份对不对?”
    许敬宗笑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段纶盯着许敬宗的表情说道:“我就不信了,突厥的事情没有李正的份。”
    许敬宗又喝了一口酒水说道:“随你怎么想。”
    “许兄,你也是当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你是一个聪明人。”
    “过奖了。”
    段纶看向外面繁华的夜长安,“我想要见李正一面。”
    许敬宗又喝下一口酒水,拿起一片羊肉吃着。
    段纶接着说道:“我是功是过只有陛下说了算,我是去驰援突厥的,如今突厥成了这幅模样,陛下的目的达到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上刀山,下火海
    “我呢?兔死狗烹,皇家都是一个德行!”段纶说出这话,言语里带着怒气。
    见许敬宗依旧吃着羊肉,段纶着急说道:“我在见陛下之前,我一定要见一面李正。”
    许敬宗轻蔑地笑着说道:“你怕死啊?”
    “你不怕死吗?”段纶的目光盯着与自己年纪相当的许敬宗。
    “不见得会见你。”
    “许敬宗!你为李正卖命这么久,你向他引荐一下不是什么难事。”
    擦干净自己的手,许敬宗站起身说道:“他和长安的那些权贵不一样,他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有时候我也看不透他。”
    段纶在夜晚的冷空气中长叹一口气,“当初就不该留在朝中。”
    许敬宗又喝下一口酒水说道:“当初不该的事情太多了,有谁说得清楚。”
    天边出现一片鱼肚白,李正穿着一身红衣打开了家门。
    村民们都站在村外,这是泾阳翻身的第一步。
    从此以后泾阳不再是一个穷苦的村子,而是皇家外戚的地盘。
    李大熊睡眼惺忪站在李正的身后说道:“臭小子,这次去长安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把公主娶来。”
    舒展着筋骨,李正看向东方的朝阳,“放心,我早去早回。”
    李恪和程处默带着一千个护卫队的成员已经准备好护送了。
    翻身上马,李正低声问向李恪,“魏王殿下他们都已经去宫里了吗?”
    李恪默不作声地点头。
    提起缰绳,李正对一脸笑容的老村长说道:“村长爷爷,乡亲们,我这就去把公主娶来。”
    徐慧和一群宫女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
    跟着李正这么长时间以来,徐慧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男人。
    李正看向一旁的大虎,“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大虎点头,“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正朗声说道:“出发,娶公主!”
    李恪看着大虎离开,好奇问道:“大虎去做什么了?”
    “没什么。”
    李正慢悠悠赶着马儿去朝着长安方向去。
    踏出村子的一刻,李恪感慨着说道:“这么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你踏出泾阳村子。”
    远处的一片地是大牛带着孩子们种的树,这时代为了粮食,为了战争常常会把森林夷为平地,沃野成了荒漠,山峦只剩下了土丘,关中一带更是如此。
    能做一点是一点,长安时常会受到陇右一带的沙尘侵袭。
    一千人的队伍走在新修的官道上,今天的泾阳坊市全部关门。
    一路上站着泾阳的村民,走了半个时辰远处就可以看到长安城门了。
    越往长安方向而去人越来越多,李恪解释道:“你一直久居泾阳,很多人想要见你一面。”
    李正看着四周,看着沿途人们的指指点点,李正很担心会不会有人在这里时候扔一支香蕉出来。
    已经是长安开城门的时辰,现如今的长安城门依旧关着。
    城门外也站着不少要进城的百姓。
    “蜀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李正问着李恪。
    “莫非是长安城内出了什么变故?”李恪也想不明白。
    看向长安城的城廓之上,李正高声喊道:“我李正来娶公主,赶紧把城门给我开了。”
    喊声停下,城门依旧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蜀王殿下,咱们要硬闯吗?”
    “硬闯不太好。”李恪说道。
    再看一眼紧闭的城门,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把公主给娶回去。
    李正抬头看着城廓上的人影,赫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看到这个身影,李正喝道:“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