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李世民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
王鼎收回目光,低头在一旁继续安静地站着。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高阳只是觉得丽质嫁出去之后,就没有人陪她了,高阳太依赖丽质这个姐姐了。”
李世民再次灌下一口茶水,站起身说道:“朕要去练剑。”
有些话不能说出口,身为李世民的妻子,陪着李世民这么多年过来。
他的心思长孙皇后都明白。
陛下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软的人,从年少时起陛下的心里总有一份倔脾气。
李正是一个有本事有才华的人。
陛下想要收拢天下人杰。
让天下的人杰都帮着治理江山社稷。
偏偏李正就不是一个容易收服的人。
一来二去,陛下甚至用婚事来等着李正上钩。
奈何这小子油盐不进。
到了眼下李正依旧没有收服。
长叹一口气,长孙皇后现在开始担心李正与丽质婚后,李正这个皇家女婿与陛下之间是不是还要继续较劲。
长孙皇后看向殿外,陛下已经在练剑了,练得毫无章法甚至还带着一些杀气。
看来李正这次来长安娶公主,不会轻易善了。
长孙皇后招手叫来一个宫女小声吩咐道:“传话给李正,让他到时候来长安迎娶公主时早做准备。”
“喏。”
宫女小声回话,快步离开去传话。
关中还是秋天,草原上已经下起了茫茫白雪。
薛仁贵带着队伍一路出关进入草原倒也没遇到阻碍。
从怀里拿出书院里带出来的指南针,分辨着方向,又对照着地图说得:“我们往东走,先去看看东突厥怎么样了。”
说完,带着一百人的队伍往东突厥方向而去。
一个月后的泾阳,今日是李正行冠礼的日子。
村子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要成年,整个村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高兴之下,村子里杀了二十多头猪来庆贺李正成年加冠,一时间泾阳充斥着猪的嚎叫声。
李大熊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说道:“小子!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人了,切不可像以前一样毛毛躁躁。”
李正很想说我什么时候毛躁了,村子里就来了不少客人。
老村长组织着村民开始摆宴席。
李泰一手搭着李正的肩膀,“再过两年本王也成年了。”
李正打量一眼胖子说道:“魏王殿下,减肥的事情不能落下,我看你最近的肉好像又有了长回去的架势。”
李泰尴尬的收回手,“这么好的日子,你能别说这么扫兴的事情吗?”
李义府匆忙而来说道:“长安令,李靖大将军来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赐字
听到这个消息李正有些恍然,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说道:“人呢?”
已经接进来,现在一群老将军正在来这里的路上。
李靖是大唐军神,也是贞观一朝整个大唐军事实力的标榜。
相比白起死于帝王将相的猜忌,李靖是一个不贪权的将领。
还在想着,就听见爽朗的笑声。
这魔性的笑声一听就知道是程咬金。
程咬金提着一把马槊而来,“小子,听说你今天加冠,老夫没什么好送的,这把马槊陪了老夫十多年就送你了。”
李正接过这把沉甸甸又有些锈迹斑斑地马槊。
程咬金上下打量着,“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长得快,一转眼就跟老夫一样高了,当初见到你小子的时候还是一只手可以提起来的孩子,跟个小鸡一样。”
李正:“……”
这马槊都已经生锈成这样显然是搁置好多年了。
秦琼走来说道:“李正,你可别嫌弃这马槊,程咬金不知道用它杀过多少人。”
程咬金提了提裤腰带说道:“每次想起那些死在老夫刀下的刀下魂,我程某人就觉得非常爽利。”
李正一阵苦笑,这老匹夫果然重口。
看到李正的脸色,程咬金说道:“怎么?你小子还嫌弃了?”
李正小声说道:“程大将军你看你,来一趟还这么客气。还带礼物来,”
程咬金笑道:“你收着便是。”
李正小声说道:“下次不用送礼物了,咱们也没这么物质,直接给红包吧。”
虽说有些听不懂李正的话,程咬金大致可以猜到不是什么好话。
秦琼拿出一本书卷说道:“武人也没这么讲究,这是老夫自己编撰的一本兵书。”
接过这卷书,李正连忙行礼说道:“多谢秦大将军。”
秦琼点头说道:“李靖就在村口,你去见一见吧。”
“哎。”
李正把手中的兵书和马槊一股脑塞到李泰的手里,便往村口走去。
程咬金看着李正的背影说道:“秦二哥,你说这李正看到老夫的马槊为何如此的嫌弃。”
秦琼也看着李正着急离开的背影说道:“李正会明白你这个老匹夫的意思,这份心意他断不会推脱。”
来到村口,李正见到了站在路边的李靖,便上前说道:“大将军,去村子里坐坐吧。”
李靖观察着李正许久说道:“这是老夫第二次见你了。”
李正尴尬一笑,“对。”
看了一眼村里的方向,李靖低声说道:“就不进去了,这一次是来和你说几件事。”
“大将军请讲。”
“如今你才刚刚行冠礼,却行事锋芒毕露。”
“大将军的意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老夫不会强求你怎么样,也就只能这么对你说一句。”
“大将军真的不去村子里坐坐吗?秦琼大将军,程咬金大将军他们都在。”
李靖看着村口方向还是说道:“就不进去了。”
李正连忙说道:“那小子等过后送一些吃食送到李靖将军府上。”
“出尘让你查虬髯客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她也只是随口一说。”
知道李靖说得是他的妻子,红拂女本名张出尘。
“这个虬髯客当初为何不留下来和大将军一起打天下呢?”
李靖眼神里闪过落寞的神色,“老夫也不知道。”
“那我还查吗?”
李靖安静了一会儿。
今日的天气有些冷,李正收紧自己的衣衫。
“不着急,慢慢查。”
李靖终于开口了。
“在下明白了。”
李靖解开腰间的一块玉佩递来说道:“这块玉佩送你,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这块玉佩可以保你一命。”
接过玉佩,李正打量着玉佩的成色,不得不说这是一块好玉。
这样的玉佩怎么也得值上千贯。
转身要走,李靖停下脚步又说道:“你聪明但是你树敌太多,你做事毫无顾虑,将来可能会寸步难行。”
李正笑道:“大将军说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我李正也有自己的活法。”
李靖稍稍点头,坐上了自家的马车离开。
送别了李靖,李正重新走回村子里。
按照规矩,男子成年加冠是需要去祭祖,去宗庙祭拜的。
当初李大熊迁入泾阳算是外来户,家中祭祀李大熊也从来不做。
空荡荡的房间里也只有自己生母的一个灵位,李氏熊家亡妻顾氏,孝子李正敬上。
堂堂郡公家里的没有祖宗的灵位,没有宗祠。
泾阳的宗祠没有李大熊家的祖宗。
还要等到李大熊死后,若是他的灵位出现在泾阳宗祠上,李正才能去泾阳宗祠参拜。
李正跪在自己生母的灵位前。
老村长说着一些祷词。
李大熊亲自给李正梳理头发,带上发冠。
本来这件事应该是生母做的。
李大熊的手很笨,折腾了许久,看得一旁的婶婶都着急了。
好一会儿李大熊这才把发冠戴好。
“陛下旨意到。”
太监王鼎带着几个小太监带着一道旨意而来。
走到人前,王鼎打开旨意说道:“泾阳郡公李正,为社稷献上新式兵器锻造法,为军中进献三轮车铸造法,治理泾阳,教导晋王有空,赐字,尚敬!”
当今陛下赐字对李大熊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朝中有多少权贵门阀的孩子都得不到的殊荣。
秦琼说道:“当今陛下亲自赐字,实乃本朝第一个吧。”
程咬金点头小声对秦琼说道:“看来陛下还是看重李正。”
一个人的名是父母所起,字可以由长辈起。
在成人礼上,赐字的人对一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
相当于认了半个儿子。
从此以后史书上写上李正的名字,要写李正,字尚敬。
秦琼小声也说道:“陛下的赐字,这个尚和这个敬,看起来颇有深意啊。”
结合李正以前的种种作为,程咬金也想当然地点头。
“上进?”李正听着便小声问着王鼎,“莫非陛下是觉得我不上进?”
王鼎笑呵呵把李世民的圣旨递给了李大熊。
李大熊不认识字,也小声问道:“莫非陛下真觉得某的儿子不上进。”
第四百一十八章 打雷
秦琼解释了一番才说明白这个尚敬不是那个上进。
李正也悄悄看了一眼。
成人礼继续开始,听着老村长的祷词。
李正一次又一次的磕头。
结束之后,村民们散去,村里也正式开席。
全村上下一万多人都在。
李大熊平日里很节俭,在自己儿子的大事上非常阔气,一出手就是请全村人吃饭。
李正有钱,这点钱经得起造。
全村都在喜气洋洋地开宴。
只有李正跪在家里,还要跪上一天不能吃东西。
李大熊不动声色的丢下一张貂皮。
李正也趁人不注意放在了自己的膝盖下。
李大熊非常默契地点头,关上了门加入外面的宴席。
安静的房间中,李正瞧着自己母亲的灵位,惆怅地长叹一口气。
为什么自己的成人礼,吃宴席的人家,只有自己跪在这里。
心里批判着这种腐朽的规矩,听到身后有门打开的吱呀声。
回头看去门打开了一条缝,大牛提着一个食盒进来,又迅速把门关上。
“你怎么进来了。”
大牛坐下打开食盒端出饭菜说道:“村长爷爷让我送来的,说是跪一天不吃东西,会饿坏的。”
“这不是规矩吗?”
大牛笑着说道:“老师是村子里最有出息的一个,老师的身子要是饿坏了,全村上下怎么办?”
李正看了一眼已经重新关好的门。
大牛说道:“老师放心,不会有人进来的。”
李正端起饭碗问道:“你吃了吗?”
大牛摇头。
把碗里的饭分给大牛一半,“咱们一起吃吧。”
等吃完,大牛带着食盒离开。
一天过去,果然没有一个人进来。
门重新打开之后,外面的人也都已经散去。
李大熊走入家中看李正还跪着说道:“你还真跪了一天啊。”
李正诧异,“这不是规矩吗?”
李大熊感慨,“也就只是做个模样而已。”
李正吃力地站起身,“早说呀。”
李大熊坐下说道:“从今以后你就是大人了。”
李正又问道:“我生母的事情……”
李大熊低声说道:“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走出自己的家门,宾客已经散得差不多了。
很快村子里又过上正常的一天。
李正走到老村长身旁,看向远处几个婶婶忙碌着,“村长爷爷,现在不是应该下班了吗?婶婶们还在忙什么呢?”
老村子慈眉笑着说道:“你马上就要成婚了,娶得还是公主,虽说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你的婚事要办体面。”
李正挠着后脑勺说道:“其实不用这样。”
“什么不用这样,咱们村子这么有出息的一个孩子成婚自然要体面。”
村子里的一番好意不能拒绝。
李正走回马圈,就看到李泰正醉醺醺的帮忙喂马。
“李正,你回来啦。”李泰靠着马圈的栏杆说道。
给李泰倒上一杯热茶。
喝下之后李泰的酒醒了不少。
“魏王殿下,问你件事。”
“但说无妨。”李泰坐在躺椅上。
“李靖大将军是不是有个保命的玉佩。”
“保命的玉佩?”李泰思索着,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和我说说。”
李泰撑着昏沉的脑袋说道:“这还是父皇刚刚登基时候的事情,当初父皇和李靖大将军密谈了很久,说是后来李靖大将军放了兵权,从此很少会主动进入朝中和卫府。”
“父皇也给了李靖大将军一块玉佩做信物,说是将来可以保李靖大将军一命。”
李泰已经闭上眼了,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李正拿着手中的玉佩,照这么说这块玉佩就是李世民给李靖的一块免死金牌。
李靖本就是一个不贪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