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笑道:“太子殿下多虑了。”
    李承乾又提醒道:“这可不是说笑。”
    西突厥这个打手如今是不要命的打法,默呕已经不把西突厥的人当作人看了。
    穷兵黩武不过是一场买卖。
    李正看着太子,这小子竟然还当正经事来看待。
    李承乾问道:“你为何用这种目光看着孤。”
    “在下的目光怎么了?”
    李承乾说道:“为什么你看孤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言归正传,敢问太子殿下,咱们是不是和突厥人势不两立。”
    李承乾说道:“当然了!当年突厥人劫掠中原,孤对他们恨之入骨。”
    “那不得了,太子殿下这不是很明白吗?既然突厥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帮他们呢。”
    这么一说,李承乾冷静下来,可是细细一想又说道:“但是父皇让孤办理此事,父皇又是天可汗,咱们这个时候若是不出手援助,难免会让边疆诸国有看法,有损父皇的天可汗之名。”
    李正长叹一口气,“这就是做君子的烦恼吧。”
    李承乾非常认同地点头。
    “陛下为何屡次不见突厥使者,当年的渭水之盟难道太子殿下忘了吗?”
    “孤不敢忘!”
    “那就行了,总而言之突厥人好过了咱们就不好过了,如今虽然他们拜陛下是天可汗,但是突厥人反复无常,切莫大意。”
    “那你的意思是?”
    “在下以为帮助当然是可以的,东突厥要想把西突厥打回去,咱们就让他们狠狠打,至于让突厥人平定草原,咱们精神上支持他们就行了。”
    “何为精神上的支持。”
    “这个说来负责,至于怎么帮助突厥人,派出两三个官吏前往突厥,帮着突厥人打仗就行了,这也算帮忙了是吧。”
    “可是这样未免也……”
    “没有未免不未免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鬼知道这一仗要打多久,在下估计短暂三年或者十年都有可能,再说了中原将士帮着突厥人打仗,有这种道理吗?”
    李承乾思量着说道:“孤似乎有些明白你的道理了。”
    “太子殿下当年为泾阳扶贫济困的豪气云天,在下铭感五内,一点小忙而已,在下帮太子殿下做好这件事,只是在下和突厥人做下的一切决定还望太子殿下先不要有异议。”
    “那需要孤做什么吗?”
    李正小声说道:“会闭嘴吗?”
    “……”
    李承乾僵硬地点头。
    回到马圈,李正对突厥使者说道:“这样吧,你们想要粮食可以,但是这不是朝中的支援,而是我自己卖给你们的。”
    突厥使者挠了挠后脑勺,“这个……”
    “意思很简单,我说卖多少给你们就是多少,并不是说你们要买十万石我就卖给你们十万石。”


第三百九十一章 河套以北三千顷
    突厥使者慌张地说道:“那长安令能够先卖给我们多少石粮食。”
    李正接着说道:“我可没说现在就要卖给你们。”
    “这……”
    突厥使者目光希冀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又看向李正。
    李正递给李承乾一个柿饼,“这是在下自己做的柿饼,也不知道合不合太子殿下胃口。”
    李承乾一脸古怪地接过李正递来的柿饼。
    一边自己吃着柿饼,李正说道:“太子殿下尝尝看?”
    李承乾不动声色地吃着柿饼。
    李正又说道:“可能有些太甜了,大虎给太子殿下倒茶。”
    大虎拿起搁在泥炉上的小炉子给太子倒上一碗热茶。
    突厥使者呼唤道:“太子殿下?”
    “你别打扰太子殿下,有什么话你和我说,现在是我和你在谈生意?太子殿下这么尊贵的人怎么可能和你谈生意。”
    听到李正这么说,突厥使者当即说道:“如今突厥危在旦夕,莫非太子殿下要见死不救吗。”
    李正一拍桌案说道:“怎么和我们太子殿下说话呢!太子殿下是见死不救的人吗?”
    突厥使者噗通一声跪倒李承乾的面前,“还请太子殿下救救突厥。”
    李承乾依旧面无表情的喝着茶水一言不发。
    突厥使者又对李正说道:“长安令,太子殿下怎么不说话了。”
    李承乾神情僵硬地喝下一口茶水。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突厥使者,其实我们也想帮你的。”
    突厥使者使劲点头,“下臣就知道长安令是好人。”
    “刚刚我也说了,你们若是想要买十万石粮食,我也不会卖给你们这么多。”
    “为何。”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你们突厥做过什么,你们自己难道忘记了吗?大业年间天下大乱,你们做了什么?武德年间你们做了什么?贞观年间你们又做了什么?难道你们都不记得了。”
    突厥使者神情慌张地说道:“可是当今陛下是天可汗,陛下……”
    “就算是天可汗,陛下还是大唐的陛下,大唐将士拼了性命保住了阴山,收复了河套。”李正拍案大声喝道:“数万万将士尸骨未寒!你让我们如何出兵帮你们!”
    “可是……”
    这下突厥使者真的慌了神连连磕头。
    李正接着说道:“现在你们突厥有难了想让我们出兵,你们有问过大唐战死边疆的数万万英灵了吗?你可知道朝中有多少大将军想要在这个时候趁机彻底灭了你们突厥!”
    这话吓的突厥使者一个哆嗦。
    若是这个时候大唐再出兵讨伐突厥,突厥说不定真的要亡了。
    突厥使者当即说道:“敢问长安令,到底要如何大唐才愿意帮助我们。”
    “首先道歉!”
    突厥使者开口说道:“我们突厥一定道歉。”
    “只有你们突厥人赔罪道歉了,我才可以卖给你们粮食。”
    “还有割地,将河套以北三千顷地全部割给我们。”
    突厥使者想了一会儿便说道:“河套以北三千顷乃是我们突厥王廷所在。”
    李正低声问道:“那就是不愿意割地了?”
    突厥使者连连点头,“愿意愿意,只是河套以北三千顷实在是太多了。”
    “做不到是吧,那还请突厥使者再回去想想。”
    突厥使者神情恍惚一时间做不定主意。
    李正朗声说道:“大虎,送客!”
    突厥使者慌张说道:“长安令!有话好商量。”
    “大虎!把人给我赶出去!”
    “喏!”
    大虎抬起一脚把这个突厥使者踢倒在地,一路拖着离开。
    李承乾纠结了许久,等到突厥使者被拖走之后小声问道:“李正,这样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一点都不过分。”
    李承乾长叹一口气,起身说道:“长安令的一番话让孤震耳发聩,没错!大唐数万将士战死边疆尸骨未寒,此刻出兵未免太寒人心。”
    李正拱手行礼说道:“还请太子殿下告知陛下,就说突厥人不肯服软。”
    李承乾郑重的点头这才离开。
    大虎回到马圈说道:“长安令,突厥使者已经赶出去了,不过他说了他要去面见陛下。”
    “面见陛下?可拉倒吧,陛下和我也是一伙的。”
    李承乾回到长安,来到甘露殿把泾阳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颔首说道:“河套以北三千顷?”
    李承乾回话道:“李正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世民冷笑道:“李正的胃口还真大。”
    李承乾点头,“儿臣以为是不是有些不妥。”
    “不妥?”
    李世民盯着李承乾的神情,“有些事情朕希望你仁义,有些事情朕希望你可以下狠手,你和突厥人讲仁义,突厥人只会笑话你,你可以对万千臣民仁义,但是对敌人你只有狠。”
    “儿臣明白了。”
    李承乾躬身说道:“李正让儿臣带话来,说是突厥使者不肯服软。”
    李世民点头,“退下吧。”
    李承乾躬身告退。
    王鼎匆匆而来,“陛下,突厥使者求见。”
    看了眼前的堆积的奏章,李世民说道:“不见。”
    王鼎躬身行礼,“喏。”
    突厥使者在承天门外站了大半日还是没有见到李世民。
    回到驿馆,突厥使者和其他几个前来朝贺使者喝了个伶仃大醉,嘴巴一大就把事情给说出了嘴。
    李正让突厥各地河套以北三千顷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
    有人叫好,也有人担忧。
    一时间长安众说纷纭。
    这些日子关陇门阀子弟的日子也不好过,强抢民女这种事情传出去太过难听。
    尉迟恭带着三万大军刚到陇右地界就在陇右一直驻扎到了现在。
    这让关陇门阀的几家都人心惶惶。
    三万大军就在边上,谁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只好一个个认怂,乖乖让大理寺调查。
    关陇门阀子弟都希望于尉迟恭的三万大军赶紧回长安。
    甚至有人去打听尉迟恭为何在陇右驻扎了这么久。
    得到的回复是尉迟恭大将军看这么长时间的舟车劳顿,要好好歇息一番整军之后再回长安。
    可这歇息也歇息了有半个月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笑着笑着就哭了
    关陇门阀也只能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尉迟恭的大军,能收买是最好的。
    尉迟恭油盐不进,还在意犹未尽地看着白蛇传这本书。
    正在泾阳的李正也在盼望着尉迟恭早点带兵回来,好给泾阳多招募几个安保。
    俗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泾阳的安保水平必须要提高。
    人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李义府回来禀报道:“长安令,阿史那来了。”
    李正看着泾阳的喝水说道:“带过来吧。”
    阿史那跟着李义府来到泾阳河边见到李正说道:“长安令,好久不见了。”
    “史那兄最近在长安可好?”
    阿史那对这个称呼已经习惯了,稍稍行礼说道:“按照你的吩咐这些日子我一直留在长安,盯着朝中的动静,正如你所说朝中也有不少人反对这次出兵帮助执失思力。”
    看着李正的笑容,阿史那又说道:“我在驿馆听闻,这一次你李正索要突厥河套以北三千顷地?”
    李正点头,“没错。”
    阿史那说道:“这个要求未免太过了。”
    李正坐在河滩边的石头上,低声说道:“史那兄觉得我们大唐不该要这些地吗?”
    阿史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这是我们突厥的地图。”
    “史那兄如今虽在薛延陀,看起来对突厥还是放不下呀。”
    阿史那的神情露出些许的不甘,还是开口说道:“长安令请看,现在西突厥已经拿下了于都山,可是眼下若是大唐在拿走三千顷地,突厥人不是往薛延陀靠就是和西突厥的人拼命,夺回于都山。”
    “长安令所要的河套以北三千顷可是突厥草场最丰盛的一片地方。”
    李正淡然自若地点头说道:“我就是要这块地。”
    “若是将突厥人赶出这三千顷地之外,突厥人就只能和西突厥死磕了,更有可能会殃及我薛延陀。”
    李正双手揣在袖子里,长叹一口气。
    阿史那说道:“在下以为执失思力无论如何都不会将这三千顷地交给大唐。”
    “那执失思力敢在这个时候再和大唐开战吗?”
    阿史那反问道:“难道长安令就不怕东突厥联合西突厥,反水一起攻打大唐吗?千年前东西突厥可是一家。”
    “没错那时候你们都是匈奴人。”
    阿史那又说道:“在下以为长安令还是不要这么做的好。”
    李正惆怅着说道:“看来史那兄还是不明白在下的良苦用心啊。”
    “良苦用心?”
    “对,在我的眼里阿史那氏才是草原的正统王族,他执失思力算什么东西。”
    “你的意思是。”
    “大破之后才有大立,难道史那兄就没有想过重新回到草原,重新继承你父汗衣钵,做回草原上的可汗?”
    李正对阿史那小声说道:“当年颉利把你赶到了薛延陀,你难道就想这么算了,就算颉利如今不在草原了,执失思力依旧是第二个颉利。”
    阿史那咬着牙说道:“我做梦都想重新回到突厥草原。”
    李正一脸欣慰,点头说道:“如此只有执失思力的势力不在了,史那才可以再立可汗,我说对不对?”
    “你想帮我?”
    “我能帮的不多。”
    阿史那低声说道:“你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李正笑道:“因为我知道西突厥和东突厥根本不可能联合。”
    “为何?”
    “不告诉你。”
    阿史那一时间无言。
    李正接着小声说道:“史那兄,你到底想不想重新做回突厥的可汗,还是想要一辈子窝在薛延陀这个苦寒之地。”
    “我想回突厥草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