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辈子仗了,倒想听听什么样的兵法可以比得上孙武。”
    三十六计自然不能和孙武的孙子兵法相比。
    李正说道:“可能是袁道长他老人家也喝多了,随口胡说的。”
    李绩狐疑地看着李正。
    李正悻悻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又说道:“那啥,李绩大将军真不是陛下派来杀我的?”
    李绩冷笑道:“陛下不会让自己的女儿还没出嫁就成了寡妇。”
    李正若有所思地说道:“要是嫁给我之后就杀了我,岂不是真的成了寡妇了。”
    李绩打量了一遍李正,“李正,兵法不嫌多,你若是有兵法这种东西早点拿出来,建功立业,也可以让大唐将士们更好的开疆拓土。”
    回过身自己的房子里翻找着,当初李靖出征回来时候就想把三十六计给苏定方来着。
    废了好一会儿,从一堆书中找到了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本书编撰成册是在明朝时期。
    当然是谁编撰的已经不可考究了。
    也有人说在宋代的时候就有人说了三十六计走位上计这种话。
    这本奇书的来历也很神秘。
    李正把三十六计递给李绩,“大将军这就是袁天罡道长说得三十六计。”
    李绩当即翻开一页,入目的第一句话便念了出来,“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
    “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李绩琢磨着这句话,一脸思索。
    再翻过一页,李绩又不自觉念了出来: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李绩开口说道:“这亢龙有悔是何意思。”
    “亢龙有悔……”李正倒吸一口气,“这个亢龙有悔……”
    是不是要从降龙十八掌开始解释?
    也不知道李绩大将军能不能了解降龙十八掌这种武林绝学。
    李绩又嫌弃地看了一眼李正说道:“也不该问你小子,想来你小子对兵法也是根本不懂,这种兵书在你手里根本就是暴遣天物。”
    忽悠过去了?还是根本不忽悠了?
    李正长出一口气,看来根本不用自己忽悠省事了。
    拿着三十六计这本书,李绩坐在马圈旁便看了起来。
    再看程处默,李泰,还有李崇义,李正扶着自己的额头说道:“咱们坐下说话,先来说说我断片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众人重新坐下,李泰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李正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自己喝醉的时候和袁天罡坐而论道了来着,
    一喝多了有些事情就不知不觉说出了口。
    李正看着李泰递上来的奏章,这是袁天罡递给李世民的奏章,李泰还特地地抄送了一份来。
    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李正这才长出一口气,好在自己没有把安史之乱写出来。
    李泰指着贞观八年陇右地震的这条说道:“你先和我们说说这件事,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李正犹豫了好一会儿,贞观八年确实发生了地震这件事。
    虽然地震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不过地震倒不是很大,这是有史料记载的。
    李泰面色凝重地说道:“这件事会发生吗?”
    “会。”李正点头,“不过不是很严重,只是一些小震荡。”
    李泰低声说道:“不论严重不严重,地龙翻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李泰说的也对,地龙翻身就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容易和皇帝的品行扯上一定关系,那对李世民来说就是一件坏事。
    李泰好奇问道:“连袁天罡都没有预测到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
    果然是喝酒误事啊。
    尤其是不能和袁天罡喝酒,容易把自己也喝成了神棍。
    李正很想和他们解释科学的方方面面,“其实我都是胡说的,你们千万不要当真了,若真的成了真的了,纯属巧合。嗯!巧合。”
    李泰说道:“你说有大雨的时候,长安真的下起了大雪,你说有大雪的时候长安真的下起了大雪。”
    “……”
    李正不动神色喝下一口茶水。
    李泰接着说道:“当初你说的种种都成真的,现在你和我说,你说的那些都是假的。若是一个大街上的人这么说,我们也只是当他是个疯子。”
    李正说道:“其实魏王殿下也可以把我当成是一个疯子。”
    见几人依旧用古怪的目光看着自己,李正又灌下一口茶水说道:“好吧,其实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别人告诉我的,本来我不想说出来的,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喝多了说漏嘴了。”
    程处默说道:“莫非又是哪个想要一头撞死在你家门口的道士告诉你的?”
    李正用力点头,“处默兄你懂我啊。”
    李崇义:“……”
    李泰接着说道:“若是一旦发生地龙翻身,朝中应该这么处理。”
    “你父皇这么多的臣子在,他们应该都有办法,魏王殿下何必只问我一人。”
    “事情是你说出来的,这件事要是没发生,就是你李正妖言惑众,要是发生了,那就是父皇……”
    “其实地龙翻身和你父皇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知道!”李泰一脸着急地说道,“可是……”
    李正低声说道:“是陇右一带地龙翻身又不是长安,反正提前知道了要翻身,为什么不甩锅呢。”
    “甩锅?”
    “对,嫁祸给别人,比如说一种让你父皇的头疼的关陇门阀?”
    李泰陷入了沉思。
    大虎一边给几人倒着茶水。
    李崇义说道:“那南海海啸的事情也会发生吗?”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南海海啸确实会发生,不过对中原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是会让南海海岸线受灾,只要提前做好防卫就好。”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朝中争议
    程处默也追问道:“那江南道大水呢。”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台风时常都会有,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一场台风引起的大水,提前修建河堤,做好排涝的准备,按照日子来算,若是朝中早做准备,快马把消息送到江南道,再到江南道提前应对会发生的事情,应该还来得及。”
    意识到众人古怪的眼光。
    李正又是尴尬地笑笑,“好吧,我真的不知道我那时候说了什么,看来下次不能再喝酒了,泄露天机太多,怕是我下辈子过不好了,遭天谴呐。”
    众人依旧古怪地看着李正。
    一脸惆怅地看着天空,李正接着说道:“看在我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泄露天机的份上,诸位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全当我是胡说的吧。”
    “胡说,此等话语岂能儿戏!”李绩站起身说道。
    李正淡定地喝下一口茶水,突然不想解释了。
    李崇义说道:“你又为何一脸如此悲伤的神色。”
    李正仰头看天说道:“其实这些都是科学,我真的不是神棍。”
    李崇义:“神棍?”
    “想到以后我的墓志铭上写着当朝第一大神棍,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悲伤。”
    李泰说道:“你能未卜先知,能算天时,如此大才不入朝为官都可惜,就连袁天罡都自愧不如的本事,你为何又一脸的悲痛欲绝。”
    李正感慨说道:“你看,你们果然都把我当神棍了。”
    李崇义匆忙站起身说道:“江南道还有我家的家业,既然会有大水要提前准备。”
    程处默点头也说道:“最近我家老货也想法把烈酒生意路子做到陇右一带去,这我要提前去说一声。”
    李正看向李泰。
    李泰也连忙站起身说道:“我去朝中打听消息。”
    这三个家伙说走就走,惆怅地长叹一口气,回头看去李绩早就不在马圈了。
    “大虎啊。”李正颓废地呼唤道。
    提着马饲料的大虎好奇走来,“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又灌下一口茶水,“没事了,你忙你的去吧。”
    “哎。”
    和古人科普科学知识确实很有难度。
    地震其实就是正常的大陆板块之间的运动,当然这件事和他们解释反而会越解释越复杂。
    就比如程处默这个家伙,很有可能会把板块联想到搬砖上去。
    李世民在甘露殿与秦琼,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正在议事。
    房玄龄说道:“不论李正说的这件事会不会成真,臣以为都应该未雨绸缪才对,就算不发生也罢,就算发生了也可以更好的处理。”
    李世民的神色冷峻,低声说道:“朕最担心的是陇右一带会不会真的出现地龙翻身的事情。”
    杜如晦的神色也很凝重,李正的说的是贞观八年六月,也就是距离发生地龙翻身已经很近了,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准备。
    神色有些疲惫的李世民说道:“江南道的事情你们按照各部都准备一下,房玄龄,杜如晦留下。”
    群臣躬身走出甘露殿。
    等到一群大臣离开之后,甘露殿中就剩下了王鼎,杜如晦和房玄龄。
    李世民颔首说道:“若是李正说的事情没有发生,你们二人以为真要如何定罪。”
    房玄龄躬身回道:“妖言惑众。”
    杜如晦也说道:“年轻人还是太过锋芒毕露。”
    朝堂的朝议上有不少人弹劾李正。
    为首的不少是关拢集团子弟的言官。
    陇右是关拢集团发迹的地方。
    若是陇右出现了地震,对关陇门阀的影响不好。
    “陛下,李正妖言惑众,煽动民心其心可诛!”
    “陛下!如此妖言惑众之人,断不得与长乐公主成婚。”
    “陛下!李正年纪轻轻竟敢说出如此祸国之言,应道将此自子拿入大理寺查出是否还有人在背后指使。”
    秦琼听着这话听出了一些眉头,说出这句话的言官是想要把李正往绝路上逼。
    不仅要拿下李正,还要拿下李正的党羽。
    祸从口出,秦琼心中也是感慨,李正还是太年轻了。
    站出朝班,秦琼说道:“陛下!若是要捉拿李正,末将愿意亲自带兵去抓。”
    一上午的朝会,李世民听了一上午的弹劾。
    下朝的时候又叫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议事。
    李正这件事是不是妖言惑众先按下不表,真正让李世民在意的是李正说得是不是真的,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会发生。
    离开承天门的路上,程咬金小声问着秦琼,“秦二哥,这不像你啊,平日里你不会这么站出来。”
    秦琼一路走着说道:“怎么了?”
    程咬金琢磨着说道:“你亲自去抓拿李正?据说李正给你开了方子,孙思邈给你治病,秦二哥是想还了这个人情吧,这一次是想帮李正开脱。”
    秦琼依旧一路走着说道:“当初是老夫亲自去找到李正,若是李正真要入牢狱,也要老夫亲自送进去。”
    程咬金点头,“秦二哥还是重情义。”
    牛进达匆忙走过来说道:“刚刚打听来的消息,在李正说的事情还没发生之前陛下不会捉拿李正。”
    看到程咬金疑惑的眼神,牛进达又补充说道:“陛下身边的王鼎说的。”
    三个贞观朝的大将军一齐走出承天门,就瞧见正准备面见陛下的长孙无忌。
    时隔这么多时日,连长孙无忌也出来了吗?
    朝中为了李正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李正还在和阎立本在马圈旁制造着纺车。
    一个半自动的纺车已经初具雏形,阎立本看着自己的成果说道:“若是两台纺车合并在一起使用,岂不是可以直接从丝线做成布匹?”
    坊车是按照明朝时候的纺车改动的,如今大唐的布匹很贵是因为布匹的产量不高。
    制造成本高,需要的时间快。
    在明代纺车上李正还借用了后世水力线纺车的技术。
    水作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达到半自动的效果。
    主要是依靠纺车旁的大水轮,水流冲击水轮上的辐板,带动大纺车运行。
    这已经是后世纺织机械的雏形了。
    阎立本琢磨着说道:“李正,你说这个纺车一天可以产多少匹布。”
    李正瞧着眼前的成果说道:“我做的布不按尺卖,我论斤卖。”


第三百七十八章 仙人?
    “论斤卖?”
    “没错,以后泾阳的布匹产量会非常地高,而且质量也会很好。”
    阎立本观察着眼前的纺车,这样的纺车确实看起来比较省力。
    可要真正地用起来,是不是真如李正说的那样,就不得而知了。
    李正说道:“这个纺织机我还要试验几次,到底好不好用,若是好用咱们多做几台。”
    阎立本点头说道:“我这就让村子的人过来试试。”
    把棉花做成棉布之前还要做很多的工序,首先要把棉花开松,再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