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和亲联盟李正不是很喜欢。
    再说了吐蕃要是和中原和亲了,西突厥还打不打吐蕃了,自己能不能挣钱了?
    无论怎么都不能和自己挣钱过不去。
    李正说道:“和亲想都别想,要不松赞干布割地称臣,并且给我们大唐赔钱,再来太极殿跳一段舞。”
    许敬宗笑了笑,“长安令,要真是这么做松赞干布怕是不活了,不过人言可畏啊,这么多人都在希望这一次大唐和吐蕃联姻,就怕陛下会动摇。”
    “禄东赞有和朝中大臣走动吗?”
    “倒是有,不过不多。”
    李正思量半晌对他说道:“让咱们手中的记者动起来,所有禄东赞有过走动的人列出来,再把从朝中支持这次联姻的大臣全部记下来。”
    “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小声对许敬宗说道:“黄泥掉在裤裆不是那啥就是那啥,鬼知道是不是禄东赞收买了言官,让言官支持和亲的。”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县侯这招实在是……”
    “太阴险了是吗?”
    “是高明!”许敬说道。
    李正给他倒上一杯热茶,“喝杯热茶驱寒。”
    许敬宗接过茶杯喝下一口热茶,“长安令,现在是不是可以让称心再去接触禄东赞了?”
    “不着急,我们先晾禄东赞一段时间。”
    “可禄东赞见和亲不成,一定会另寻他法,这个时候让称心是接触说不定这笔生意就成了。”
    李正晃着杯子中的茶水说道:“着急的人不是我们,是禄东赞,我们是为了讨价还价,禄东赞是为了救吐蕃。”
    许敬宗点头,“明白了。”
    雨停了之后,徐慧这才离开了马圈,等看到李正如小山一般的账本一时间也有些看呆了。
    李正到底有多少生意?
    这些账本按照日子排列着,每个月都是厚厚一摞。
    徐慧自己身后的几个宫女说道:“姑娘们把这些账本都搬进去。”
    村子里的婶婶们很喜欢住在李正新房里的姑娘们。
    听说是宫女一个个长得很水灵。
    也很会干活。
    婶婶带了肉菜鸡蛋而来,徐慧对她们说道:“婶婶们不用每日送来,昨天的还没吃完呢。”
    婶婶们笑着说道:“你们多吃点,一个个怪瘦弱的。”
    徐慧也只好收下婶婶们的好意。
    一个婶婶小声对徐慧说道:“小丫头,我们看着正儿长大的,这孩子什么德行我们心里都清楚。”
    徐慧低头躬身说道:“其实长安令对我们很好。”
    “这不是一回事。”婶婶小声对她说道:“你看正儿现在也十五岁了,早该是娶媳妇的时候,想以前我们嫁到泾阳的时候也不过十三岁,正儿这孩子老实也懂事,还特别地孝顺。”
    徐慧听着这个婶婶的脸色越加红了。
    婶婶又说得:“咱们村子出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怎么能没有一个后儿呢,正儿这孩子实诚,对人也好就是满脑子都是挣钱,什么时候要是正儿有个后了,我们这些做婶婶的心里的石头也能落地了。”
    听完这番话,徐慧的脸愈加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子,站着一言不发。
    婶婶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姑娘就是太瘦弱了,多吃点,多吃点好。”


第三百七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
    磨蹭了这么多时日,李绩终于收到了李正的货,十辆自行车成列在面前。
    完全金属做的车架,车轱辘上还镶嵌着一种软木。
    李绩当即跨上一辆慢悠悠地骑着,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只需要自己踩动踏板就可以让三轮车动起来,想要它快点它就会快,想要它慢点它就能慢。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李绩仿佛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都高了几分。
    大虎也骑着三路车跟上李绩说道:“大将军,这十辆三轮车是借用的,到时候还要还回去。”
    李绩当即捏住刹车,精神的飞升刹那间打断,大声喝道:“借得!你再给老夫说一遍。”
    大虎低着头有些委屈地说道:“长安令就是这么说的,说是大将军没有给钱。”
    “钱钱钱,这小子想钱想疯了不成。”
    “一分钱一分货,买卖就是这样的。”大虎又说道。
    “你小子还帮着李正说话了是不是?”
    见李绩有些急眼了,
    大虎说道:“其实在这些都是长安令提前说好的,说是知道大将军会这么说。”
    李绩骑着三轮车又回到了龙武军驻地。
    匆匆写了一份奏章之后,带着一辆三轮车便入了长安城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个奇怪的车子斟酌再三说道:“朕给他的铁料……他就做了这么一个东西?”
    李绩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三轮车,不用牲口拉,只要人骑在上面踩动踏板就可以了。”
    “是吗?”
    李世民狐疑地绕着三轮车走了一圈。
    李绩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亲自给李世民示范了一次用法。
    体验了几次之后,李世民低声问道:“如今这样的三轮车有多少。”
    “回陛下,据末将所知在泾阳的有三辆,在龙武军有十辆。”
    李世民犹豫了好一会儿说道:“你觉得此物如何?”
    “此物用铁料铸造而成,不需要牲口来拉,若是可以用来运送军中辎重最为方便。”说到这里李绩又道:“毕竟军中辎重运送所消耗的牲口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次运送军粮都靠人力,靠牛马。
    李世民看着这辆三轮车车越看越喜欢,“李正管着叫做三轮车?”
    “嗯,三个轮子嘛。”李绩说道。
    李世民瞅了好一会儿,“为何不是四个轮子呢。”
    “这个……末将愚钝不是很懂。”李绩躬身说道。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长安崔家府邸,如今崔家的掌舵人崔林躺在床上问道:“有什么关于李正的消息吗?”
    崔家子弟回道:“如今李正一直都在泾阳村子里,似乎并没有死讯传来。”
    崔林长叹一口气,“都说他要死了,他怎么还活着。”
    崔家子弟说道:“据说李正还造出了一个叫做三轮车的东西。”
    崔林讶异道:“李正不仅还没死,而且还在造东西?”
    看了一眼自己身边几个崔家子弟的神情,崔林说道:“快,扶老夫起来。”
    禄东赞正在长安的驿馆里收拾着行囊,李正就要死了的消息已经送出了长安,想必过些日子松赞干布就可以收到。
    和亲的事情送入长安城就石沉大海一般没了消息。
    李世民还派人查了那些主张和亲的朝臣。
    现如今和亲这件事在长安城几乎已经成了人人喊骂的局面。
    眼看和亲这件事是成不了了。
    李正如今在长安的势力太大,继续在长安城待下去怕是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收拾好行囊之后,禄东赞不放心又从驿馆的窗外看了看。
    见没有官兵来这里,背起了行囊准备离开。
    各国使者入长安城,如今的长安驿馆很热闹。
    禄东赞低着头走向驿馆的后门,好在后门没有什么人。
    走出驿馆,一路在长安的街道间走着。
    眼神一直注意着四周,脚步越来越快。
    李正!早晚有一天你做的一切都要付出代价。
    中原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等吐蕃回复元气。
    必定要卷土重来杀尽河西走廊,把你李正碎尸万段。
    就这样想着,就快要走到长安城门口,禄东赞甚至已经想好了后手,甚至连怎么进攻河西走廊的路线都已经想好。
    就连怎么把李正分尸也是了然于胸。
    “站住!”
    突兀一声喝令,吓得禄东赞一个激灵。
    想要再接着走几步,眼前出现了几个官兵。
    禄东赞低着头想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往右走两步,对方也往右走两步。
    往左走两步,对方也跟着往左走两步。
    “禄东赞,你做什么呢?”
    听到身后的问话声,禄东赞机械般地回头看见李崇义,当场想哭的心都有。
    李崇义微笑说道:“这是吃撑了,出来走两步消食。”
    中原有句话说得好,虎落平阳被犬欺!
    禄东赞仰头深吸一口气,忍住了自己的眼泪。
    李崇义吃着一张饼又问道:“你该不会是要…。”
    禄东赞连忙说道:“没有没有,我绝对没有想跑。”
    “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
    李崇义看着禄东赞肩膀上的包袱说道:“那你带着包袱是做什么?”
    禄东赞看了一眼自己肩膀上的包袱,“咦?我肩膀上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包袱,是谁挂在我肩膀上的?”
    说完禄东赞非常随意,又轻飘飘地把包袱一扔。
    李崇义接着说道:“这走的如何了?要不要在下陪你多走两步。”
    “不了不了。”禄东赞连忙说道。
    李崇义说道:“不用客气,反正我也闲着没事。”
    禄东赞连忙说道:“对了!驿馆还煮着我要喝的汤呢,看时辰怕是要糊了,要赶紧回去才行。”
    “是吗?”李崇义又问道。
    “是的。”禄东赞用力一点,还一脸真诚地眨了眨眼。
    “要不要我们京兆府的官兵送你回去。”
    “不用了,不用了,千万不要这么客气。”
    “还有你刚刚又乱扔东西了,罚钱!”
    禄东赞认栽一般地交出罚钱。
    李崇义收下罚钱说道:“你们吐蕃人真的要改改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这样你省的罚钱,我们也省得麻烦。”


第三百七十三章 奉皇后之命
    禄东赞说道:“在下以后一定会好好遵守长安的规矩。”
    李崇义又说道:“我们这些当差也都是听命办事,真不是为了这么几个钱,这些钱还不够我们吃一顿酒呢。”
    禄东赞连连点头,“崇义公子说的在理。”
    李崇义又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多主张和亲的言官都被查问了,也不知道这件事查得怎么样了,你也知道这件事吧。”
    站在李崇义的面前,禄东赞汗如雨下。
    这一次来长安确实带了一些钱财。
    这也是为了可以和朝中的官吏说上几句话,能够笼络自然是最好。
    送确实送了一些,按照中原人的规矩。
    登门造访总要送点东西才好。
    真要是查起来,说不定自己送的哪些东西真成了收买就说不清了。
    禄东赞心里想着,自己真的没有收买他们,只是送了一些东西。
    就连门都没有进去,人家只是收了礼。
    中原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李崇义说道:“咦?你怎么留了这么多汗。”
    禄东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天气热,给晒的。”
    李崇义紧了紧衣衫,“这天气也不热呀,我还觉得有些凉。”
    禄东赞苦笑着说道:“我这人火气比较旺盛。”
    “原来是这样。”
    “确实是这样。”禄东赞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李崇义又说道:“还有啊,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要是想回吐蕃了,我们也不会拦着你,对不对?”
    “对对对。”禄东赞使劲点头。
    李崇义满意地点头,“回去吧。”
    禄东赞稍稍一礼,“这就回去了。”
    瞧着禄东赞背影,李崇义又喊话道:“过些日子咱们一起去见长安令,长安令说了想要和你共谋一醉。”
    禄东赞脚步一个粗咧差点当场摔倒。
    李崇义感慨着说道:“这吐蕃使者不仅火气旺,腿脚似乎也不太好使。”
    一群京兆府官兵非常赞同地点头。
    回到驿馆,禄东赞咬牙愤怒地一拍桌子,“李正!李崇义!你们太欺负人了!”
    如今吐蕃正是危急关头,禄东赞看着承天门方向,或许用成亲来解决如今的燃眉之急已经没有希望了。
    灌下一口酒水,禄东赞想起了那个叫做称心的家伙,他说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等到了第二天,禄东赞就来到了之前喝过酒的酒肆。
    在这里等着称心的出现。
    坐了一天还是没见到人。
    第二天接着在这里等着。
    接连几天禄东赞都没有等到称心。
    许敬宗站在一处楼阁上看着等在酒肆的禄东赞问着身边的手下,“他在这里已经等了几天了。”
    “这已经是第五天了。”
    许敬宗稍稍点头对着身边的手下吩咐了几句。
    等到第八日,禄东赞已经打算放弃了,正起身就瞧见了正在往酒馆走的称心。
    称心看到禄东赞笑着说道:“吐蕃使者,你怎么在这里?”
    禄东赞看了一眼四周小声说道:“你说你可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称心点头,“吐蕃使者的关中话真是越来越好了。”
    “你说过的你可以帮我。”禄东赞看着称心像是抓住救命稻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