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兵冷冷一笑说道:“吐蕃人进了长安城也要按这个规矩来,规矩是咱们去年新晋长安令定的,当今陛下批阅的。”
    “去年新晋的长安令?”
    “没错。”官兵说道:“说来也是你禄东赞的老熟人了,当年可是咱们长安令亲手抓了你。”
    禄东赞脸色铁青,从牙齿缝蹦出一个名字,“李正!”
    一群官兵点头,“你说说你们吐蕃人也太不讲究了,怎么能随地大小便呢,人家突厥人比你们好太多了。”
    禄东赞收紧自己的裤腰带说道:“我没钱了!要杀要剐请便!”
    看到禄东赞的作态,官兵们淡定说道:“没钱的话也没关系,屡教不改,在长安做劳工一个月就可以抵债了。”
    禄东赞护着自己的钱袋子,目光谨慎。
    一个官兵拿出毛笔用口水润了润笔一边写着一边说道:“吐蕃使者禄东赞随地大小便,并且不肯罚钱,如此吐蕃使者人人得而诛之。”
    “你记这些做什么?凭什么这就人人得而诛之了!”禄东赞大声叫骂。
    官兵写完之后淡定说道:“因为我们要把告示张贴在长安城的各处,告诉长安的百姓最近有什么人在长安随地大小便。”
    禄东赞浑身发抖像是给气的。
    “慢着,我给!”禄东赞鼻孔出气,哆哆嗦嗦地从自己的行礼里拿出一贯钱。
    交了钱之后,禄东赞看着他们,“你们怎么还不走!”
    官兵们看了看四周说道:“我等只是巡街,您随意。”
    “我……”
    禄东赞痛苦地用吐蕃话大骂了几句,走远几步回头一看这些官兵依旧盯着自己。
    长安崔家的宅院,如今崔林已经成了五姓之中崔家的掌舵人。
    执掌五姓崔家一脉的他,去年年底染了风寒。
    躺在床榻上一边咳嗽着,崔林问着床边的崔家子弟,“都已经贞观八年了,李正死了没有!”
    一群崔家子弟诉说着关于李正的事情。
    最终得出了结论,李正没死,而且最近一直在种树。
    崔林不停地咳嗽着,“李正为何还没死,他不是重病缠身了吗?他不死,老夫快死了!”
    说完崔林又是几声咳嗽,灌下一口热茶这才好了不少。
    “传话下去,找大夫,找最好的大夫。”
    泾阳
    一马车的钱送到了马圈旁,李崇义笑呵呵说道:“最近咱们京兆府挣了不少钱,果然如你所说那些关外人管不住他们自己的手,我们的人收了很多罚钱,这两天罚的钱不少。”
    李正感慨着说道:“果然京兆府是一个肥差呀。”
    李崇义说道:“那也是你的规矩好,因为你的规矩我们京兆府这些日子门庭若市,好多人想要来京兆府干活,之前那个泾阳县令现在做了京兆府少尹倒是一文钱都没有贪墨。”
    李正说道:“把这些钱全部分给咱们京兆府的兄弟们买酒吃。”
    李崇义:“可这是公家钱。”
    “没事,我照数目再给朝中一份就好了,就当是给兄弟们发奖金,他们罚得越多奖金越高,尤其是要罚那些关外人。”
    李崇义用力点头说道:“明白了,你把那些关外人当肥羊宰。”
    “正是。”李正摇着自己的鹅毛扇点头。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技之长
    到底是宰关外人,李崇义不是很在乎,不过远远看到一辆装点比较华贵的马车缓缓而来。
    看到是宫中的样式,李崇义连忙说道:“京兆府还有一些要事我要接着去主持,我先走了。”
    李崇义走远之后,李丽质这才从马车上下来。
    大半年不见李丽质来马圈比往日大胆了许多,以前还只会挑没人的时候来。
    现在就算有人,在她的马车也这么大鸣大放地驶入马圈。
    让大虎牵着马车下去,李丽质走来还特意地显摆她的裙摆,“怎么样?”
    李正上下打量一番不屑一笑,“还这么小。”
    李丽质看了一眼自己的胸口,坐到石桌子上吃着薯条说道:“你嫌弃了?”
    “在下不敢。”李正拱手说道,“明年我和公主殿下就要成亲了,不是说这段时间不能出宫的吗?”
    “父皇都管不着本公主。”
    这小丫头还挺傲娇,说来把一个女孩子关在宫里大半年,这和软禁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皇家的婚事规矩很多。
    从定亲到各种祭祀祷告祖上几辈,各路宗亲几百上千个人忙活大半年。
    李正还是喜欢比较简单的婚礼,中原从古至今的婚礼手续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化简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演变过程。
    当然了这也体现了中原人从古至今对婚姻就很看重。
    现如今的西方还是半蛮荒时代,男女双方一个眼神两人说不定就去草垛子里造孩子去了。
    李丽质吃着薯条说道:“吐蕃使者禄东赞来长安了。”
    “我知道。”李正织着毛线点头。
    “你知道吐蕃的国书上写着的是什么吗?”李丽质的目光也盯着李正手里的东西,很好奇李正的手里拿着两根细木条。
    李正的手法很熟练,一块方形的手帕就要织出来。
    “我对吐蕃的国书不是很感兴趣。”
    李丽质目光依旧盯着李正的动作,“吐蕃说要来求娶公主。”
    “意料之中。”李正的神情毫无波动。
    “你早就知道吐蕃要来和亲?”
    “是啊,现如今吐蕃和西突厥正打得头破血流,松赞干布想着停战,就必须寻求大唐的帮忙,吐蕃周边唯一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度就是大唐了,他找不到别人帮忙?”
    李丽质说道:“波斯?”
    “算了吧,现在的波斯自身难保。”
    李丽质又说道:“还有天竺?”
    李正收起心神思索着说道:“可拉倒吧,吐蕃自己还瞧不上人家天竺呢,难道一群天竺高僧念经就能打赢西突厥了?”
    李丽质思量着说道:“那你觉得父皇会把哪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清冷的风吹来,李正脑子一醒便说道:“不论你父皇想要把哪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我都要把这门亲事给搅黄了,就算这门亲事如今还没音信,我也要把它的苗头给拔了。”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为何?”
    李正感慨道:“俗话说好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杀人父母的问题上,我觉得毁一桩婚不是那么重要。”
    “明明是歪理,偏偏从你嘴里说出来还有些理直气壮。”
    看李正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李丽质忍不住问道:“你手里的是什么?”
    “我用一些麻布和从突厥买来的羊毛做成了毛线,虽说质量不咋滴但是也挺好用的。”
    李正一边说着又是一脸的惆怅,“如今在下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去年的衣服今年又穿不上了,在下家境贫寒衣服只能自己做,还要给晋王殿下也做一身,晋王殿下也是长个子的时候。”
    李丽质捂着笑道:“一个大男人活得跟个妇道人家一样。”
    徐慧带着账目而来,“长安令,去年我们和程家的账本也已经都做好了。”
    把账本放下,徐慧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长乐公主,立刻低下头行礼。
    不知道公主殿下会来这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战战兢兢躬身道,“公主殿下。”
    “没关系,这里不是宫里,不用多礼。”李丽质笑着说道。
    徐慧这才放松了一些。
    李丽质不去看依旧在织毛衣的李正,打量着现在的徐慧。
    以前徐慧就在立政殿做事,从小在立政殿长大宫女也换了好几次。
    徐慧也是母后指派到泾阳的,除了徐慧还有三十多个宫女也在泾阳。
    看着她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李丽质问道:“最近可还好?”
    徐慧点头小声说道:“奴婢这些日子一直都在给长安令做账,在泾阳的日子也很好,这里的村民对我们挺好的。”
    这些宫女在泾阳过得如何,都在做什么李丽质心里一清二楚。
    李江山每个月都会汇报。
    她们并没有伺候李正的生活起居,却在给李正干活。
    村子里的农活就是她们平常做的。
    李丽质小声对徐慧说道:“若是在这里过得不好或者李正欺负你们了,吃苦了,让印书坊的李江山传话给宫中,我可以重新安排你们。”
    徐慧立刻躬身行礼说道:“不敢叨扰公主殿下,长安令对我们很好。”
    李丽质狐疑地看了李正一眼又说道:“好好做事,你先下去吧。”
    “奴婢告退。”徐慧小步离开。
    李正手里织毛衣的动作停下,放松着自己的手臂。
    李丽质说道:“父皇母后给了你这么多年的宫女,你却让她们做农活。”
    李正低声说道:“我不喜欢让人伺候,村子里的农活她们做得也是最轻松的,算帐,手工活,教书识字,这些都是一技之长,她们若是有了一技之长,以后也可以靠着手艺过活。”
    “有了一技之长就可以对生活多一种选择,她们以后也不用沦落到成了大户人家的丫鬟。”
    李正又说道:“虽说我这种想法有些超前了,在你们的认知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的认知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李丽质说道:“你知不知道你这话有些大逆不道。”
    “我只不过是用实际的行动让我周遭的人过得更好而已。”
    李丽质盯着李正思量着说道:“你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公主殿下认识我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学会了奇怪的东西
    “哼。”李丽质抬着下巴说道:“那么照你说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本公主的一技之长是什么,本公主需要什么一技之长。”
    李正拿起茶杯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闻着茶香说道:“要说一技之长,公主殿下的一技之长就厉害了,有些本事看天赋有些本事看后天努力,有些本事就算有天赋都不顶用。”
    李丽质说道:“那照你这么说本公主很厉害?”
    李正悠然自得地品了一口茶说得:“可不咋滴,投胎这门技术活可不是谁想学就能学会的。”
    李丽质俏目一瞪,“去你的。”
    已经贞观八年了,十四岁的李丽质俨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就是身材还有待继续成长。
    李正时常也看到,自己的人中附近也隐约有了一些胡子。
    到了明年就要行冠礼也就是成人礼,十六岁的男子在如今的大唐就是成年男子了。
    其实男子的十六岁也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对古人来说十六岁的男子就该成家了。
    女子更甚,十三岁就要嫁人,若是二十岁不嫁人就是品德不好,会被很多人指指点点。
    织布这门手艺从很早以前就有了,就连村子里的婶婶们对她们来说织毛衣就像是一种出生就会的手艺。
    李丽质学起来还是笨手笨脚的,李正再一次鄙夷李世民的家教。
    李治回来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见到李丽质,李治兴高采烈地说道:“皇姐,我已经会制造鬼火了。”
    “鬼火?”李丽质一脸疑惑地看向李正。
    李治解释道::“其实就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着火的而已,我现在已经可以提取磷粉了。”
    李丽质一听到自己的弟弟在研究鬼火这种事物,还是有些脊背发凉,再看一眼李正,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都在教李治什么。
    再看李治穿着的毛衣,李丽质可道:“这是李正做的。”
    李治用力点头,“去年的衣服穿不下了,老师给我做的衣服。”
    这一次来李丽质也带了不少的换洗衣服,母后也考虑了稚奴应该长高了不少,这才让带了大一号的衣服。
    李治接着说道:“老师做的衣服穿着很暖和。”
    李正说道:“饭菜已经准备好,晋王殿下先吃饭吧。”
    李治跑着去吃饭,李丽质小声对李正说道:“你都在教什么?”
    李正一本正经地说道:“科学。”
    李丽质说道:“科学?你可别把我皇弟带坏了。”
    “放心,不出几年,等你们再见到晋王殿下的时候,其实晋王殿下看待世间万物的眼光已经不一样了。”
    李丽质俏目瞪了一眼李正,和李治多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
    长安
    禄东赞实在是受不了如今的长安城的规矩,打算住到长安城外去,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客栈就在泾阳坊市。
    这一次来大唐带的盘缠不多,再这么下去连盘缠都要用尽了。
    走到长安城门口,禄东赞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京兆府官兵。
    瞧着他们一脸不舍的表情,禄东赞连忙说道:“诸位不要送了,你们中原不是有句话吗?与君相逢终须一别。”
    一群官兵看着禄东赞神情非常的悲伤,像是眼睁睁看着眼前的银饼长了腿跑了。
    “长安令刚刚定下的规矩,罚得越多奖金越高,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