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这么多钱,还是要死扣着过日子。
    住着马圈旁的小屋子,家里一个仆人都没没有,穷到连脸面不都要了。
    这年头有多少人能够像李正这样。
    许敬宗抬头看着天脸上还有泪水。
    李正叹息说道:“你怎么又一脸悲伤了。”
    许敬宗语气有些哽咽着说道:“在下那是感动的,就算是这么有钱了,驸马还这么节约,还让村子里的村民也节约,实在是太……”
    李正:“太抠门了?”
    许敬宗:“不,这不是抠门是过日子。”
    说完之后,许敬宗便找了几个村民做了三十多个大木牌子。
    每个牌子上都写着醒目显眼的标语。
    几个在田地里干活的村民看到之后问着李大熊,“这上面写着的是什么?”
    李大熊也看了一眼这个大木牌子许久之后说道:“不识字。”
    村子里中年一辈的人基本上都不识字。
    长安,五姓打算收买李正的第二天。
    泾阳新的一批五姓世家秘辛还没有刊印完,也没有发往长安,
    这本书的价格被喊得越来越高,已经喊到了五千贯一本。
    这天的清早,大理寺卿戴胄的神色很不好。
    长安不少地方都遭了贼,家里被翻得一团乱,财物却没有丢失。
    甚至还差点出了人命。
    一个书贩子差点被人杀害,好在救了回来,也没有让那些盗贼得手。
    怀璧其罪,一本书的价格被喊得这么贵。
    自然会有图谋不轨的人。
    大理寺的人更怀疑这件事和五姓有关,说不定是五姓为了夺书。
    不想让这本书被人看到,连人命都不顾了。
    大理寺卿戴胄收到李世民的旨意,要彻查到底。
    天子脚下发生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当然不能容忍,小偷小摸或许就算了。
    可与人命相关,这是在挑战长安城的治安。
    李世民一声令下,长安的卫府各个衙门都紧张了起来。
    张公谨坐上了马车,离开喧嚣的长安,再次来到泾阳。
    如今奇怪的是,这一次来泾阳竟然不用通报了,这里的护卫主动把自己迎进了村子里。
    前后的反差有些大。
    脚步走在整洁的小道上,泾阳和长安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非常地干净。
    走入村子这才没走多久,张公谨就看到了一块大牌子立在路面。
    瞧着牌子不自觉念出了声。
    “勤俭节约,走向致富。”
    “艰苦朴素,与人友善。”
    张公谨停下脚步按照李正现在的家底来说他穷吗?
    显然李正的钱估计多到数不完了,据说这小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宅院。
    家里一个仆人也没有,就连吃东西也是李正自己动手。
    张公谨叫住一个村子里的孩子问道:“小娃娃,老夫有话问你。”
    狄仁杰停小脚步看了眼这个中年男子,礼貌行礼说道:“这位伯伯请讲。”
    张公谨问道:“李正平时很省钱吗?”
    狄仁杰想了一会儿说道:“那倒不是,老师的钱都是一车车往外运出去的。”
    “一车车运出去?”
    狄仁杰点头,“老师的钱总是不够用,据说钱到了就花出去了,处处都要花钱。”
    “你是李正的弟子?”
    狄仁杰看着他说道:“你是谁呀。”
    “老夫张公谨。”
    “张公谨,你是老师的熟人吧,听说过你。”刚到十岁的狄仁杰说道。
    张公谨尴尬地笑了笑,“李正那些钱都花哪儿去了?”
    狄仁杰说道:“老师的钱要修路,现在又要建设养殖场,买了很多的木材,不过能省就省,人手都是自己村子里的。”
    “原来是为了生意。”张公谨抚须又说道:“那平时呢。”
    “平时老师吃饭都是村子里的现成的肉菜,卖完了猪肉剩下的肉老师都自己用来做菜,老师的手艺很好。”
    “需要的村子里都有,就算是家具也是老师自己做的呢,老师还说过勤俭节约是咱们中原人一直以来的好习惯。”


第三百五十二章 良心痛
    听着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李正对村子里的影响很大,即便是这么有钱了李正还是过着一般百姓该有的日子。
    保持本心的人并不多,有人说李正是个傻子,就算是过日子李正还是和傻子一样,守着金山银山对他来说日子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你老师现在在何处?”张公谨开口问道。
    狄仁杰说道:“老师在新地里种棉花呢。”
    “可以带老夫前去吗?”
    狄仁杰又想了一会儿说道:“我还要和大牛哥他们一起做实验,你自己去吧,就在南面的新荒地上。”
    张公谨又看了一眼这个孩子的模样,抬头走向狄仁杰所指的南面。
    泾阳的村子里要有不少的孩子们在玩闹,也有一群老头子喜欢坐在一起说着话。
    勤俭朴素的标语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张公谨又找到一个路过的农户说道:“你们村子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要写这些标语。”
    农户扛着农具笑呵呵说道:“那都是正儿那小子鼓捣的。”
    “他为什么这么做?”
    农户上下打量了一番张公谨说道:“你是长安来的吧。”
    “老夫确实是长安来的。”
    “能进村子的都是正儿的熟人。”这个农户爽朗地笑了笑说道:“咱们以前都是穷苦人家,俗话说财不外露,就算是想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也要存起来为以后打算,正儿就是这样的孩子,一文钱都算得仔细,跟他爹一个德行。”
    “是吗?”张公谨也尴尬地笑笑。
    这个农户接着说道:“这天灾和人祸谁知道哪个会先来,家里有存粮便不心慌,有点余钱也能应付以后。”
    张公谨点头,“说得很对。”
    “这位兄弟,你是在长安做官的吧。”农户说道:“我看以前也有人来村子,和你一样这番谈吐的都是在长安做官的。”
    “确实是在长安为官,这次来泾阳是来找李正问一些事情。”
    农户指着泾阳南面说:“那小子还在田地里种东西呢,刚刚还瞧见就在河边。”
    “多谢这位兄弟。”张公谨拱手说道。
    一路走到村子的南面,张公谨就瞧见李正田地里忙活着。
    又是除草又是翻土,农活做得很熟练。
    要看长安的权贵子弟,可能有些像李正这样年纪的权贵子弟,连怎么挥动锄头都不知道。
    走到李正的身后,似乎这个孩子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到来。
    李正还是弯着腰在田地里专心农忙。
    张公谨干脆坐了下来,看着李正干农活。
    有些累了,李正直起身子喝一口水转头就瞧见坐在石头上的张公谨。
    “邹国公,你来啦。”李正笑呵呵走上前。
    “老夫来转转,太医署的医官说老夫要多走动才好,这样气血也会活络。”
    李正说道:“在下最近在研制一种红糖,补血益气上佳,下次做出来的给邹国功送一些过去。”
    “如此那便多谢了。”
    “这里不方便说话,咱们去马圈下棋如何?”
    “好。”张公谨欣然答应。
    大虎正在喂着马匹,冯盎的饲料到了之后,马匹每天都是吃着上好精料有些太过奢侈了。
    其实大虎心里也很担心,这些马匹吃习惯了精料,以后还能不能吃草料。
    冯盎拿来的甘蔗很多,榨出来的蔗糖却只有五个陶罐。
    用这些蔗糖用来提炼出来的红糖也不会太多。
    而且时节也要过了,运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这个时节岭南的甘蔗已经快要过季了,就算是运送过来也要时间。
    张公谨看李正熬制着这些蔗糖说道:“李正,你从小就会这些活吗?”
    “有些是书里面学的,有些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尝试之后就学会了。”李正一边做着一边在捞着从蔗糖中浮起来的杂质。
    张公谨又说道:“纵然你会做这些,你就是不肯为你博功名。”
    红糖的熬制还需要一些时间,李正对张公谨说道:“邹国公,我这人比较实在,功名对我来说只是一些名头而已,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张公谨说道:“钱财不也是?”
    李正:“钱财至少可以让我现在过得很好,不用为了吃喝发愁。”
    张公谨接着说道:“其实功名会让你死后也留名,钱财反而……”
    李正:“死后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张公谨:“……”
    细细一想李正说的也不无道理。
    红糖需要慢慢熬,一般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行,把火候交给大虎看着。
    棋盘摆开接着下棋。
    下了几步之后,李正发现张公谨今天的棋路非常地奇怪。
    “这不像是邹国公的路呀。”
    张公谨笑了笑解释道:“这些日子老夫一直在家中复盘,发现你的棋路也不过如此,今日老夫必须赢你。”
    李正也摆开架势,十多步下来。
    张公谨揪着自己的胡子,发现李正的两只炮已经架在了自己的将军头上。
    诧异地扯下一根胡须,张公谨叹息一声说道:“老夫又输了。”
    李正笑呵呵接过一文钱,开玩笑小时候没小看那些上了年纪的棋篓子下棋。
    张公谨很厉害,天赋也很高。
    接触象棋这么长时间,象棋上的一些简单的路数张公谨已经掌握得很熟练,对付一些初学者张公谨或许搓搓有余,但是对付自己这个棋篓子,张公谨还需要一些时间的专研。
    李义府走来禀报道:“他们又来了。”
    李正收拾着棋盘问道:“谁又来了。”
    李义府看了一眼张公谨在这里又不好说话,有些犹豫。
    张公谨的神情似笑非笑。
    李正说道:“你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张公谨说道:“五姓的人又来了,这一次他们又带了很多钱,大致看了一眼应该有十万贯。”
    李正感慨地对张公谨说道:“邹国公你瞧瞧,现在的好心人实在是太多了,知道在下日子过得不好,他们都赶着给我送钱,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张公谨苦笑几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义府问道:“这钱我们收不收。”


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正要死了?
    张公谨清了清嗓子说道:“李正,要不这钱你还是收了吧。”
    “不能要。”李正使劲摇头。
    “为何?”
    “我要是拿了他们的钱,我成什么人了,我这个杂志还办不办了,以后我们泾阳写出来的杂志还要不要百姓们的信任了!”
    听到李正能够说出这番话,张公谨很是欣赏。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告诉他们!全部给我拿回去,敢在泾阳留下一文钱,我就……”
    “……”
    “我就让程处默拆了他们家的庙门。”
    “喏。”李义府点头连忙去传话了。
    张公谨看着李正说道:“他们送来的钱你真的都不要了?”
    “不要了!”李正摇头。
    “真不要了?”
    李正点头。
    张公谨古怪地看着李正,“既然不要了,你怎么还捂着胸口,莫非是身体不适?”
    李正痛苦地捂着胸口说道:“邹国公,我没事过一会儿就好了。”
    听说李正重病缠身命不久矣,张公谨说道:“莫非你真的……”
    李正一脸痛苦地说道:“只是我的良心在作祟而已。”
    张公谨嘴角抽了抽,不知道这个时候该笑还是该数落李正。
    明明口口声声说着不要钱财吧,现在又一脸的后悔。
    好一会儿之后,李正深吸一口,抬头看着天空,“不瞒邹国功,有时候我都觉得我都被我自己感动。”
    张公谨无奈笑笑,李正还真是直白,这可能比有些虚伪的人好太多了。
    明明这小子是这般态度,可偏偏让人讨厌不起来。
    李正得罪的人很多很多,可李正在长安的人脉也很好。
    这或许就是李正的为人之道吧。
    张公谨低声说道:“李正,竟然你重病缠身就好好养病,不用管外面的俗事了。”
    李正有些错愕。
    张公谨站起身说道:“老夫的棋艺看来还需要再磨练一番,待老夫下次了来必定可以赢你,就先告辞了。”
    李正目送着张公谨离开。
    李义府再次来到马圈,李正低声说道:“你说邹国公是不是没什么钱啊。”
    李义府思量一会儿说道:“邹国公怎么会没钱,不过肯定没有驸马有钱。”
    厨房里飘出阵阵甜腻的香味,李正重新来到厨房,熬制着红糖,等到糖浆凝稠到了搅和时吃力的程度,这才用一个个小碗装起来,凝固之后就是可以食用的红糖。
    除去了蔗糖里的纤维杂质,蔗糖就不容易变质。
    红糖凝固之中会凝结成块,到时候平日里切一小点出来用来熬汤最合适。
    长安
    张公谨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后对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