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公谨点头说道:“如今倒是好多了,老夫也想活得久一些,到时候和你多下几盘棋。”
    “要说下棋我就不困了,咱们一文钱一局如何?”
    张公谨:“好。”
    一路来到马圈,李正让大虎照顾这些礼部的官员,来到石桌上开始下棋。
    棋局摆开,张公谨说道:“你先请。”
    李正连忙说道:“您是长辈,您先。”
    “你是小辈,你先。”
    张公谨这么说李正只好先挺进一个卒子。
    几步走下来,李正盘算着如今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只马和一只炮,今天的张公谨步步占尽先机,攻势非常凶猛。
    看着李正斟酌的神情,张公谨说道:“李正,如今朝中有人说你是当朝第一奸臣,你就不想出来为自己辩驳几句?”
    李正抬起炮吃了张公谨的一个兵说道:“我不在乎。”
    张公谨了然一笑对应挪动马说道:“老夫和你这么说吧,这一次弹劾你的除了关陇门阀还有五姓,除了他们就连那些世家也在暗中发力,一石激起千层浪,你和长乐公主的婚事怕是没有这么容易。”
    “那就让陛下收回成命。”
    “你知道陛下不可能这么做。”
    李正长叹一口气,“既然如此我有什么好怕的。”
    张公谨低声说道:“关陇门阀一直都是长孙无忌在走动,有些事情你李正可以躲一时,有些事情你躲不了。”
    “陛下高明啊。”李正感叹。
    张公谨说道:“何出此言?”
    “陛下把我当枪使,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要不我低头,要不我就和那些世家权贵死扛到底,不论哪一样陛下都不吃亏。”
    诧异地看了一眼了李正,能想到这一层就说明这小子很聪明。
    张公谨说道:“既然你知道是这样,你打算怎么做?”
    李正移动自己的车落在张公谨的将前说道:“长乐公主我娶定了。”
    看来李正选择了后者,张公谨满意地点头,对这个孩子有了几分欣赏,李正现在很年轻,这小子是一个可造之才,或许他可以完成这么多年以来朝中的需要完成的事情。
    有些弊病有些隐患,陛下已经谋算了很久。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长久之计。
    当然李世民可以把他们全杀了,但是李世民有顾忌。
    可李正不一样,李正可以做到是因为李正的身世背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李正很干净没有牵连,也不用顾忌什么。
    一旦牵扯多了,所要顾及的人太多,与天下人做朋友不如与天下人做仇人。
    李正得罪的人很多,长安的权贵之中没多几个人愿意和李正有太多的走动。
    也是因为如此,李正可以成为李世民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张公谨再看自己的棋盘,发现自己已经被将死了。
    整理着棋盘,张公谨说道:“再来一局。”
    “给钱。”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
    张公谨掏出一文钱交给李正。
    棋盘重新布置好,张公谨说道:“李正,你是长安令,为何一直不去长安。”
    “不想去。”李正摇头。
    张公谨接着说道:“你觉得陛下会无缘无故把京兆府给你吗?”
    “邹国功的意思是我可以好好经营,建立自己的势力来对付那些权贵。”
    “长安令这个官已经不小了,长安权贵谁都要看京兆府尹的几分脸色,上到国公,下到长安百姓,你都可以管着。”
    李正满不在乎说道:“刀在我手上,至于怎么用全看我自己。”
    张公谨点头,“你这么说也对,本来挺担心你的,不过现在一看老夫的这些忠告倒是有些多余了,这长安的年轻人中最省心的就是你了。”
    李正咧嘴一笑。
    半天过去,一连下了十多盘之后,张公谨没有一局是赢的。
    有客人在自然还要请他们吃饭,今日的饭桌上多了十多个官吏,饭菜比以往更多。
    眼看要坐不下,李正只好把饭菜打包一部分,让大虎送到书院给孩子们吃。
    李正瞅着这些礼部官员小声问着张公谨,“邹国功,他们平日里没吃过饱饭吗?”
    张公谨长叹一口气,“俸禄微薄日子拮据。”
    一群官吏风卷残云一般,把餐桌上最后一根炒菜也吃了个干净。
    段纶拿出了氏族谱说道:“驸马,这是朝中给你们家的氏族谱,你需要把公主的名讳写在上面。”
    李正接过氏族谱看着上面的内容,这是自己家祖上三代的名字,有一些残缺。
    拿过段纶递来的笔,李正在自己的妻女一栏写下李丽质的名字,李氏,丽质。
    写完之后李正这才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名字,只有一个简单的顾氏,并没有写名只是写了姓。
    至于叫什么还要问问李大熊,记得村子里村长爷爷说过小时候自己还是婴儿,李大熊分到了军功便抱着自己落户了泾阳。
    连村子里的人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生母。
    李正看着自己的氏族谱,妻女李氏丽质,对段纶说道:“从现在起这个名字就不能改了对不对?不论以后怎么样长乐公主都是我的妻子了。”
    段纶点头,“那是自然,已是你李家妇。”
    行了,这回算是彻底上了李世民的贼船。


第三百三十六章 纳妾问题
    把氏族谱递还给段纶,见对方不收,李正疑惑说道:“你们不用拿去朝中留档吗?”
    段纶问道:“驸马,这样就好了吗?”
    李正瞧了一眼并没有写错字,“怎么了?”
    段纶叹息说道:“驸马莫非不懂?”
    李正好奇问道:“我还需要懂什么?”
    看了一眼邹国功的神色,段纶说道:“驸马出身寒门,想必对朝中的规矩不知道,下官这就和驸马说一下。”
    李正:“请讲。”
    段纶说道:“郡公其封食邑为三千户,置妾六人,车前司马十四人,旅贲五十人。还应该有金章、玄朱绶、绿紫绀、三梁冠、九缝皮牟、八斿旗、七旒冕。”
    所以呢?有什么不对吗?”李正很疑惑。
    “置妾六人。”段纶指了指氏族谱说道:“写上。”
    “六个小妾?”李正讶异道。
    “没错。”段纶点头。
    “你要我娶六个小妾?我疯了我。”李正不乐意说道。
    “驸马!您是郡公,哪能没有小妾。”段纶说道:“驸马也要为家里为朝堂开枝散叶才行,像驸马这么优秀,生出来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优秀,也可以为大唐多添丁。”
    段纶接着说道:“寻常人家也就算了,可是郡公也该为大唐多生几个孩子,如今陛下鼓励妇人多孕,身为权贵也该以身作则带头才行。”
    “等等!”李正喊停他的话。
    礼部的官员笑呵呵地看着,气氛一下子变得销魂起来。
    李正说道:“这不是逼良那啥吗?太过分了。”
    段纶说道:“这不是应该的吗?程咬金大将军还有十一房小妾呢。”
    “我能和他比吗?”李正差点叫了出来,“朝中有这个规定一定要我纳小妾吗?”
    段纶说道:“明面上倒是没有,不过这也是规矩,纳妾生子是为孝悌,为家族开枝散叶,为社稷多添人丁。”
    李世民确实想要增加人口,大唐如今的人口确实不够。
    段纶说得:“若是选不出六房妾室,也可以先写两个都行。”
    李正手里拿着氏族谱说道:“我若是不纳妾,我就是不忠不孝?”
    段纶又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忠孝是驸马自己的事情和我没关系,和别人也没关系。”
    “那不得了,我先不写以后再写行不行。”
    “在下不好交差啊。”
    “娶不娶是我的事情,和交差有什么关系。”
    段纶委屈地说道:“驸马多少写一个。”
    “这能随便写吗?”
    段纶说道:“还有女子不愿意嫁给驸马?驸马有所不知自从驸马写出了红楼与白蛇之后,长安有好多的女子想要做驸马的枕边人,只要驸马写了又是陛下赐婚,作为公主陪嫁一起嫁给驸马,谁会拒绝,谁敢拒绝。”
    “那更不能随便写了,我不成强娶人家女子的禽兽了?”
    “男儿娶妻生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谁家没有两三个妾室。”
    在这个年代谈论一夫一妻确实不合适,和这样的人谈话很废脑子。
    李正说道:“我就不写了!怎么滴。”
    看李正和段纶之间僵持不下,张公谨站起身说道:“一个郡公若是没有妾室确实不好,如今陛下还鼓励寡妇再嫁,要不多少凑活一个,有没有认识的女子?”
    段纶让礼部的官员拿出一份名册说道:“这些是长安各家权贵之中待字闺中的女子,若是驸马没有人选,我们礼部有准备,年龄相貌都有,驸马选一个?”
    李正看着名册上的名字,关于相貌就写了窈窕,端庄,丰盈等等形容而已。
    鬼知道是不是人家赶着嫁女儿买通了礼部的官员写上去的。
    张公谨看出了李正的心思说道:“你的脾气还真是古怪,有多少男子赶着凑满六房,你却一个不要。”
    李正说道:“我这人口味比较清淡。”
    张公谨又说道:“其实这件事也好办,长乐公主嫁给你也是你的正妻,也是你李正家里的当家大妇,有些事情夫君不能做主,作为你的正妻给你纳妾也是长乐公主应该做的事情。”
    “这也行?”李正诧异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张公谨点头说道:“身为郡公的妻子,作为公主,长乐公主也会给你纳妾。”
    “这……”
    看李正为难,张公谨又说道:“老夫知道你不愿意多纳妾,不如这件事交给长乐公主自己决定,长乐公主身边的宫女到时候都是陪嫁给驸马的。”
    李正斟酌着。
    张公谨说道:“虽说陪嫁和妾室不同,陪嫁不是妾,陪嫁宫女也只是驸马的仆人。”
    李正看着张公谨。
    张公谨继续说道:“但只要放归宫女,以良家女之名嫁给驸马作为妾室,便可以了,这样省事。”
    “假妾室?”李正好奇道。
    张公谨点头对李正说道:“这件事你不做主长乐公主也一定会给你做主,当家大妇不让自己的丈夫纳妾,传出去名声不好,再说你是郡公名声在外。”
    “所以为了公主名声你还是要纳妾,你不纳妾会坏了公主的名声。”
    李正扶着自己的额头说道:“好复杂,我有点乱。”
    张公谨对段纶说道:“不如这样,你回到朝中之后就说,这件事李正让长乐公主做主,这样你的差事交得体面,也显得驸马对长乐公主的信任,李正也可以不用这般纠结。”
    张公谨一番话礼部,驸马,皇家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李正再看张公谨,不愧是李世民手底下的谋士,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中的翘楚,办事果然有一套。
    “邹国功,若是以后你在长安待不下去了,可以来我泾阳养老啊,还能教孩子们读书。”
    “教孩子们。”
    “对呀。”李正说道:“咱们泾阳的孩子都很灵醒,现如今我们就需要像邹国公这样的人,来教授他们为人之道,处世之道。”
    张公谨无奈一笑,“李正,你太贪心了,李淳风,阎立本,褚遂良,都已经在你手下了。”
    “多一个不多,我有钱您开价。”
    张公谨还是无奈地笑着,“老夫考虑考虑。”
    “别考虑了,反正你现在也是没有官职在身,养病不如来泾阳养病,孙神医在我也在,泾阳山好,水好,空气好,更重要的是包吃包住。”


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公谨的念想
    张公谨说道:“老夫的吃穿住行还用不着急你小子担心,事情也办完了也该回长安了。”
    看张公谨要离开,李正送别说道:“若说邹国公考虑好了,随时可以来泾阳,随时欢迎邹国公。”
    张公谨也答应李正的话语,带着礼部的官员便离开。
    李正说过的话语,张公谨还要回禀给李世民。
    送别了张公谨,李正对李恪说道:“蜀王殿下,你说要怎么才能让邹国功来泾阳。”
    李恪板着脸,“李正,你现在不应该想想怎么对付长安那些人吗?”
    “我为什么要想这个?”
    李恪沉思了片刻,无奈摇头,“我接着去给护卫队拉练了。”
    回到护卫队的李恪心中很担忧如今李正处境。
    李正能够五姓权贵们斗吗?
    一直以来李恪自认谨记自己母妃的教诲,不该掺和的事情不掺和,在朝中在宫中由于自己出身的关系没什么人脉。
    也没有什么朋友,真的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的可能也就只有李正了。
    想着能够为李正做一些什么,可能也就是帮他好好练兵。
    哪怕是将来有什么意外,护卫队也可以派上用场。
    张公谨回到长安后和李世民说了在泾阳与李正说过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