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尉迟恭驻守河西走廊,还要防备吐蕃和西突厥。
秦琼看着程咬金的神色,程咬金是一个喜欢兵器的人。
这家伙看三棱刺的神色就很不对劲,在陛下问起的时候,程咬金果断地推辞。
喜欢归喜欢,拿不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秦琼心里盘算着,程咬金还是那个程咬金,看似糊涂其实活得比谁都明白。
程咬金一路走着对李孝恭说道:“如今有了这个三棱军刺,我大唐兵锋想必是一定会比以往更甚,此事可喜可贺,诸位不如我府上饮宴一番,随便尝尝泾阳的猪肉。”
秦琼停下脚步说道:“军中要事太多离不开,就先告辞了。”
牛进达和李孝恭也找了一个借口各自告辞。
程处默是个什么德行程咬金心里清楚。
而且长安的人又不是不知道老程家的门风?
程咬金看着这小山一般的弹劾奏章心中思量着,陛下让自己好好看看这些奏章应该还有深意。
人可以活得糊涂一些,但不能活得太糊涂。
程咬金让府中的下人看了一遍,基本上都是弹劾程处默的。
这件事就很古怪了,弹劾自己不说,全是弹劾程处默。
程咬金喝着闷酒,“难怪陛下让某看这些奏章,看来这件事不简单啊,这是冲着处默来着。”
放下酒碗,程咬金对府中的下人说道:“把这些奏章全部送入泾阳。”
李正在泾阳做着火腿的腌制,李义府便跑来说道:“县侯,程大将军让人送来了一大堆奏章要你看。”
“奏章。”李正继续忙着腌制火腿说道:“我没空。”
火腿的腌制非常讲究肉质,最好是用猪的后腿肉,六公斤左右是最好的。
手续很多也很复杂,就是太耗费盐了,用的还是长安买来的粗盐巴,提炼细盐时候攒下来的细盐可精贵着呢,不能乱用。
李义府接着说道;“送来奏章的程家下人说这件事,事关程小将军的安危。”
“程处默?”
李义府点头。
李正让婶婶们接着处理这些猪腿,自己回到了马圈看着一份份的奏章。
这些奏章全部都是弹劾程处默的。
一边看着李正说道:“李义府,你去把程处默叫来。”
等李义府叫来程处默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李泰和李治也回来了。
程处默瞅着一份份奏章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正磕着瓜子说道:“我怎么知道。”
李泰也在一旁看着,这些奏章都是弹劾程处默的。
当然和当初李正与吐蕃,吐谷浑谈判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有人说李正在谈判中作梗的事情,那可是朝堂所有言官都在弹劾。
至少弹劾程处默的奏章数量,没有李正那时候来得多。
程处默越想越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到底是招谁惹谁了,我和他们无冤无仇。”
第三百零三章 太子婚事
李正笑道:“无冤无仇?要是这么说,处默兄你就太谦虚了。”
程处默抬头不解地看着李正。
李正笑道:“当初处默兄追着人让他们买药的场景,那场面之下处默兄的勇武,在下心里永远不能忘怀。”
李泰看着这一份份奏章说道:“这些弹劾的人很不对,看似都是在弹劾处默,可是这些奏章上的罪状没有一份是重复的。”
程处默疑惑问道:“我的罪状有这么多吗?还不带重复的。”
李正拍着程处默的肩膀说道:“处默兄,你遇到我真是三生有幸。”
“此话怎讲。”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说道:“很简单,这些人都在联合起来对付你。”
要说程处默得罪的人多吗?
这还真不少,程咬金得罪的人更多。
程处默最多也只是小打小闹,小辈之间的不对付而已。
长安那些权贵之间的事情,还没到让那些言官弹劾一个被革职小辈的地步。
李正小声问着李泰,“魏王殿下,之前大理寺抓的那些和尚如今放出来了吗?”
李泰想着说道:“被捞出去了一大半,还有一小部分在大理寺。”
“对!”程处默一拍大腿说道:“肯定是那些和尚买通了那些言官,让他们来弹劾我,这帮卑鄙小人。”
如今的事情往着一个很奇怪的方向发展,有人想要对付程处默。
这些奏章说来也是不痛不痒,李世民就连批复都没有,很明显这件事是想要丢给程家让程咬金自己去解决。
李泰小声问道:“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正说道:“他们弹劾归弹劾,不搭理便是。”
说完李正招呼大虎,让他这些奏章一把火全烧了。
程处默的心情不是太好,看他的模样像是要找人狠狠打一顿才能泄愤。
被人在背后说坏话当然会让人不开心,而且还在给李世民打小报告。
这让程处默更加不开心。
“某要回长安,砸了那些言官的庙门。”
“且慢且慢。”李正劝住程处默。
知道程处默着急,这家伙脾气爆,要是让程处默这个时候去长安看,还不得打出人命。
李正对程处默说道:“不如我们先等等,说不定人家现在就等着对付你呢,给你下了套了。”
“等?”
李正说道:“等一个人?”
“等谁?”
李正说道:“等许敬宗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
程处默疑惑道:“是吗?”
“心情不好的就是就要喝酒。”李正对大虎再次吩咐道:“大虎,你去酿酒作坊提两壶好酒过来。”
这个时候让程处默好好喝一顿就是最好的办法,至少可以这个家伙先冷静下来。
饭桌上多了一个一边灌酒一边狼吞虎咽的程处默,这家伙的吃相还是一如既往的狂野。
饭后,李泰和李正坐在躺椅上。
程处默已经醉熏熏的让大虎扶着去休息了。
回头看了一眼进了屋子的程处默,很顺理成章地霸占了大虎的房间。
李泰小声问道:“李正,这件事看起来不简单啊。”
“当然不简单了。”
“你觉得是什么人在对付处默?”
李正思量着说道:“我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不过现在看来先想要对付程处默的人,手眼通天,人脉非常广,而且还是一定地位的人。”
李正的分析没错,李泰也想着这次的事情不像当初那些人来对付李正那样。
当初与吐蕃还有吐谷浑谈判的时候,李正做得确实有些过分了,但是结果是好的。
现如今看来程处默的事情有些无的放矢。
都是一些小罪,而且程处默已经被军中革职了,除了前段时间在长安城门前带着自己的部曲与和尚打群架,好像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
李泰小声说道:“当初那些寺庙坍塌的事情该不会是处默干的?”
李正一本正经的点头,“魏王殿下说得有道理,很有这个可能。”、
细细一想,李泰又长叹一口,“算了吧,大理寺如今查的如何我派人去打听过,当初寺庙倒塌之前并没有发现大队的人马。”
大虎的屋子已经传来了呼噜声,李治正在看着一本小学数学书。
第二日,李丽质便来到泾阳,这个小丫头时不时来泾阳村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连马圈的马儿很亲近她。
说来马圈的马儿似乎养得有些太温顺了。
李丽质打量着这些马匹说道:“李正,这些马儿养得可真好。”
“能不好吗?它们的饲料也是最好的。”李正懒洋洋地说道。
李丽质看着马圈的四周问道:“稚奴呢?”
“你说他啊。他去书院上课了。”
李丽质小声说道:“最近父皇和母后在考虑太子的婚事了。”
“太子的婚事?”
李丽质说道:“你猜我父皇看中了谁家的女儿。”
李正吸了吸鼻子说道:“没什么兴趣。”
看着李正一脸懒散的神情,李丽质扭头到一边不屑地说道:“说不定我父皇母后看中了五姓之中的一家呢。”
李正无奈地笑了笑,“这不可能,那是太子是储君,怎么可能娶五姓的女子,就算是魏王殿下将来的媳妇,你父皇也不会考虑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嫡子娶五姓的女子。”
“你怎么知道?”
李正递给李丽质一只番茄说道:“公主殿下多吃番茄,番茄富含维生素C有养颜抗老的功效哦。”
接过李正的番茄,李丽质说道:“你怎么知道我父皇不会看中五姓的女子,世人不是都说男子当娶五姓女吗?”
李正磕着瓜子说道:“我怎么听着公主殿下的意思是在暗示我。”
李丽质脸颊一红瞪了李正一眼。
李正悠悠说道:“你父皇不会选择五姓,因为你们皇家的八字和五姓不合,考虑在江山社稷所以你父皇不会让五姓女做皇家的女婿。”
又有些听不懂李正的话,和李正说话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李丽质吃着番茄更听不懂的李正说的维生素,倒是听得懂养颜抗老这句话。
李正接着说道:“我不仅知道你父皇不会让太子娶五姓女,我还知道你父皇已经看中了一个女子,就是秘书丞苏亶的女儿苏氏,家教不错,礼教也很好,确实你太子的良配。”
第三百零四章 再起波澜
见李丽质目光震惊地看着自己。
李正有些不好意思的收紧自己的衣衫,“公主殿下,不要这么看着我。”
李丽质诧异地说道:“你怎么知道父皇看中了秘书丞苏亶的女儿?”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我还知道你父皇已经准备举行太子的婚礼。”
李丽质惊得站了起来,“这你都知道了?我父皇和母后最近确实商量是不是要在最近的日子才娶苏氏,因为现在她的年龄还太小。”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说道:“在下人送外号半仙,我能算到很多很多事情,我甚至可以算到公主殿下今天中午会吃什么。”
“真的吗?”李丽质转而又脑子一醒,“你个骗子,做菜还不是你做,吃什么还不是你说了算。”
感觉自己被戏弄得李丽质,举起小拳头就在李正身上一阵锤。
小丫头的暴脾气还是一如既往,和他父皇一个德行。
李丽质锤完李正之后心里想着,李正似乎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当初的雪灾就是李正算到的。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治才回来吃饭,见到李丽质在这里李治很高兴,“皇姐。”
李丽质拉着李治小声问道:“姐姐问你,李正说的维生素是什么东西?”
李治想了一会儿便说道:“不知道。”
吃饭的时候李治一边吃着饭菜问道:“老师,学生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讲。”
李丽质也吃着饭菜,李正做菜的手艺一直不错,只是有些意外稚奴这一声老师怎么叫得这么自然。
李治放下碗筷,“老师有手艺有很多的秘方,只是想不明白烈酒生意为什么老师要和程家的人做而不是自己做,很多生意都是让村子里的人去经营而不是老师自己经营。”
让李治这个小子来泾阳学习,这小子还是满脑子的生意。
李正勉为其难地说道:“我再和晋王殿下讲一个故事吧。”
李治坐正之后说道:“老师请讲。”
“从前有一个人他种了一棵枣子树,这棵枣子树呢,一天只能结十颗枣子,平时呢等枣子熟了他分给其他人一人一颗,自己得一颗,这样他得到了十颗的一颗,用生意上的话来说就是十层之中的一成。”
李治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可是那个种枣子的树的人心里不服呀,他想着是他种出来的枣树他只得到了一成,而后他把这颗枣树的枝干去了,并且想方设法不让枣树长得高大,于是乎这颗枣子树每次只能结出五颗枣子。”
“这个时候分起来他就得到了五颗中的一颗,也就是十层中的两层,他虽然自得意满以为得到了两层利益,可是他还是只得到了一颗。”
李正接着说道:“大地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人他也种了枣子树,可是他并没有像前面那个人这么做,他让这颗枣子树茁壮地成长,直到这颗枣子树可以结出一千颗枣子。”
“分枣子时候他还是只拿一成,但是他得到的是一千颗中的一百颗枣子。”
利益还是只有一成,可是数量是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金融问题,非常容易明白。
李治听完这个故事问道:“老师什么样的枣子树可以结出一千颗枣子啊。”
“……”
李正解释道:“这只是一个故事,这样的枣树也只能在故事里。”
“哦。”李治这才点头,“所以说老师的烈酒生意就是枣子树,想要挣得更多,就需要让生意足够大就像是让枣子树长得足够大是一样的。”
“看来晋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