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之前和你说的八卦是一样的。”
许敬宗点头,“还是越劲爆越好?”
“当然了,越劲爆越好。”
“明白了。”许敬宗点头,“这就去办。”
许敬宗风风火火地去办事。
王鼎小声问道:“敢问县侯什么是劲爆。”
“劲爆?”李正笑道:“王公公竟然连劲爆都不知道?”
王鼎摇头,“不知道,还请县侯解惑。”
李正叹息说道:“以王公公的智商,在下很难和你解释的。”
“是……是吗?”王鼎一脸的纠结,“老奴怎么听着这话感觉县侯数落老奴。”
“没有。”李正继续啃着甘蔗说道:“我只是在夸王公公。”
“你就是在数落老奴,别以为老奴看不出来。”
李正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好吧,既然王公公都这么说了,我也只好认了。”
“你果然在数落老奴!”王鼎瞪着眼说道。
“你看,有时候人就这么奇怪,糊里糊涂挺好的,王公公若是不追究不会觉得我在数落你,甚至还会在心里觉得在下在夸你,有时候糊涂一点挺好,已经够糊涂了,何必把自己折腾得更加糊涂。”
李正举起茶杯对王鼎做了敬茶的动作说道:“王公公偏要对号入座在下也没办法。”
“你!”王鼎咬着牙愣是找不到理由还嘴。
李正啧吧着嘴说道:“不过在下以为身为陛下身边的人,糊涂一点也是挺好的。”
大虎拿着龙武军的兵册回来了,李正接过兵册看了起来,上面已经有泾阳县李大熊的名字。
从此以后李大熊就是自己的裨将。
若自己老爹做自己的手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虽说这样做了,总好糊弄过去了吧。
李大熊不用去军中任职,只是跟着办事而已。
李正对大虎说道:“这个兵册交给泾阳县令,好让人家可以去交差。”
“喏!”
大虎带着兵册离开。
等泾阳县令知道了这件事,重新找到李大熊之后。
泾阳县令苦着脸说道:“县侯他爹,这次真的不是让你再娶妻的。”
李大熊如临大敌地看着泾阳县令,手里捏着一根棍子就要打出来。
泾阳县令拿出一份兵册说道:“恭喜县侯他爹,您又入军了。”
“入军?什么入军。”
泾阳县令解释道:“这也是多亏了县侯的安排,这些县侯他爹你就不用被朝中催着再娶媳妇了,而且可以继续打光棍,名正言顺的那种。”
李大熊诧异说道:“还有这等好事。”
泾阳县令勉为其难地挤出微笑,拿出兵册说道:“您要不看一眼,这兵册到了您手里下官这才算是真的交差了。”
李大熊拿过兵册看了一眼,又还给了县侯,“你给某家念念,这上面写着的是什么。”
泾阳县令又重新拿回兵册疑惑说道:“莫非县侯他爹,您不识字。”
李大熊难得地老脸一红说道:“某家确实不识字。”
县侯打开兵册念了起来,“泾阳县李大熊,为人刚正彪悍,实乃军中良才,经泾阳县候所举荐任龙武军飞骑营校尉,以副将李正为裨将。”
李大熊当过兵,知道军中的一些规矩,语调都高了三分说道:“你让我给我儿子裨将?”
泾阳县侯解释道:“不是我让您做你裨将,是您儿子……”
“且慢!”李大熊又觉得哪里不对,“我儿子什么时候是龙武军副将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式武器
泾阳县令说话道:“这个您要去问县侯,下官也不清楚。”
泾阳县令离开了,李大熊看着手中的兵册久久说不出话来。
当年在军中混了这么多年,本想着天下太平了之后可以踏踏实实过日子。
现如今绕了一圈之后自己又入军了,而且还是自己的儿子干的。
安稳过日子是李大熊心中的目标,能够吃穿不愁也是李大熊的毕生理想。
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总能做出一些大事情,比如养鸡养猪,让村子里的人一起可以天天都有肉吃。
李大熊觉得做这些事情没错,这也是一个有出息的农户应该做的。
也应该带着乡里人一起过得更好。
不管李正有多少钱平安是最重要的,至于这小子怎么可以挣这么多钱,李大熊已经放弃了思考。
几日后,李大熊看着自己的儿子回家。
李正一回家就开始动手做家务。
李大熊嘴里啃着番茄看这小子手脚麻利地整理着家里问道:“你现在是龙武军的副将了?”
李正一边扫着地一边点头。
李大熊愁眉说道:“怎么就做了副将了呢?”
李正稍稍一想就回道:“朝中看我骨骼惊奇适合做将军。”
李大熊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看李正细胳膊细腿,风一吹就会倒模样哪里像是一个当将军的模样。
给李大熊打扫完了,李正便做了一顿晚饭。
饭后街坊邻居们各自串门,老村长家的门口最为热闹。
村民们也时常会和李大熊说几句话,当然是数落如今李大熊的日子。
村子里的婶婶们对李大熊说道:“你说说你,你儿子都是县侯了,怎么也找几个下人来伺候你们。”
李大熊非常不屑的说道:“有手有脚要什么下人。”
“哪有权贵人家不要下人的。”
从李正做官开始,李家就不用下人。
对李大熊来说家里过着的是苦日子,也习惯了这种日子。
做了半辈子种田的,现在还是种田的。
村子里的人们都看在眼里。
虽说李大熊的家是县侯了,但是这么多日子以来,从来不会以县侯自居。
也不会离开村子里,反而从来没有当回事。
三棱刺终于打磨出来了,李正是不是把它刺入一块猪肉之中,一转再拔出来之口伤口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豁口。
看到这个豁口,程处默也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兵器也太过狠辣了,这伤口豁开之后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好。”
程处默再看三棱刺上的三个血槽说道:“李正你说这个东西一刺下去人会怎么样?”
“会血流不止。”李正说道:“当然以你们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说,这样的三棱刺一旦刺中要害,基本上就没治了,就算不是要害也会因为伤口溃烂而死,因为这样的暴露性伤口是非常难愈合的。”
程处默认真地点头,“真是毒辣。”
李正解释道:“这个三棱刺只能刺不能砍,短兵相交之下它的杀伤力才能真正地体现。”
程处默看着原本那块猪肉上的伤口,这不是仅仅是割一刀,而是在身体上挖了一个洞。
李正对程处默说道:“只要刺入身上小半截,基本上把体内的血管和组织也被搅乱了。”
李正擦拭着三棱刺说道:“只有手指粗细的伤口,对方被刺入之后起初不会感觉到什么太痛楚的异样,但是过一天之后便会失血过多,止血都止不住。”
程处默很了解兵器,对大唐的横刀与大陌刀都很了解。
光是看一眼这个兵器,程处默想到被刺中的情形就知道这个兵器厉害在什么地方,这一刺进去拉出来的时候连皮带肉都在那个血槽之中。
打造的是后世的五六式三棱刺,这种三棱刺可以说是近战武器中最可怕的角色。
正面劈杀之中这种三棱刺更是直接可以刺穿人体。
放血迅速,杀伤力大,被这种三棱刺刺过的伤口,呈现一个方形的空洞。
就像是少了一块肉一般,根本无法做应急处理,包扎止合都是没用的。
就算是缝合,人体内的伤口用现在还在用草药的医疗技术是无法做到的。
只要刺入胸腔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治都治不好。
当然了除非在后世你能被快速送入医院,而且后世的医疗技术就算是子弹的溃烂伤都能治好。
也就是在这个啥都落后的古代,三棱刺就是无敌的兵器。
李正对程处默说道:“这种兵器是为了快速杀人而造的,而且它也有缺陷,没有横刀那样的劈砍除却近身战斗,它能够做出来的搏杀动作也很少,只有一招刺而已。”
李正没和程处默说的是这种刺刀被誉为最狠辣刺刀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血槽可以带入空气,在非常快的时间内可以让空气进入人的胸腔之内,从而让体内的血液阻塞住血管,让人不停的体内体外一起出血。
有人说在三棱刺上涂毒其实不见得,以三棱刺的杀伤力来说根本不需要涂毒。
只是他的伤口很小,却会让被刺中的人以一种中毒的方式死亡,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其实就是伤口在体内的反应而已,破坏了组织和血管再加上长时间的暴露就会发生感染和体内血管堵塞而已。
不想和程处默解释这么多,这个家伙脑子简单,和他解释这么多根本就听不懂。
李正用村子里打算宰杀的成猪做实验。
在程处默和李恪帮助下用了三棱刺刺入这头猪的胸腔之中,只是刺入小小一截,便让两人迅速给这头猪上药包扎。
李恪说道:“李正,你还有类似这样的武器吗?”
“有!”李正说道:“我还知道匕首,一种匕首刀背上有很多的倒刺同样杀伤力很大。”
李恪接着问道:“还有吗?”
李正想了想说道:“还有一种弹簧刀,用来刺杀是最好的,它是一个小物件,平日里可以藏在手里,不过还要等我研究出弹簧才行。”
“看来父皇的眼光没错,你这样的人用来监造兵器是最好的。”
“别!”李正连忙说道:“我怕我哪天会被你父皇关起来,每天就只能研究武器。”
李恪笑了笑,“倒也是。”
第三百章 王鼎回长安
李正郑重地点头说道:“其实我还有很多其他的本事,想必你父皇不会只让我造兵器的对不对。”
“那你还有什么本事不妨都说出来。”李恪笑道。
第一天那头被刺伤的猪还可以站起身来走两步。
第二天,三人再次来到养殖场,这头猪如今已经被隔离了起来,李正对李恪说道:“看看伤口如何了。”
包扎和上药都很迅速,可是这头猪第二天还是奄奄一息了。
李恪看了一眼李正,有些犹豫地蹲在这头奄奄一息的猪旁,看着绷带上的血依旧是鲜红色,一眼就可以看出伤口并没有愈合。
“算了,还是不要看了。”李正连忙说道。
李恪还是解开了绷带,看着流满了脓血的伤口,当场就吐了起来。
连程处默都看不下去。
李正扭过头对养殖场干活的村民说道:“这头猪火化了吧,建一个土坟纪念它也算是为了大唐的做贡献了。”
村民们把这头猪抬了下去,李恪吐了好久之后才说道:“我看它还有气里面已经溃烂成什么样子了。”
程处默沉默不语。
李正带着两人离开猪圈,终于还是把三棱刺交给了王鼎。
王鼎拿道三棱刺说道:“县侯可终于把这新式兵器造出来了。”
李正对王鼎说道:“这种兵器有伤天合,我希望陛下可以谨慎使用,大规模的装备不是一件好事。”
“老奴明白了。”王鼎点头。
程处默,李恪和李正三人还是决定写了一份联名的奏章,让王鼎交给李世民。
拿到这个新式武器,王鼎心中感慨万千终于可以离开泾阳了。
李正说道:“王公公,你现在可以交差了。”
“老奴明白了。”王鼎说道。
转身就要离开的马圈,王鼎的脚步很慢,这些日子在泾阳的日子很随意。
说句心里话,一直以来侍候在李世民的身边,王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活得这么自在了。
每日不用想着今天要做什么,不用处处都要为了陛下考虑。
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就算是可以一个人独自嗑瓜子也是一种享受。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王鼎心里还在回味着。
可是总要交差的也不可能一辈子留在泾阳。
李正每天都过着这样的日子,还真是羡慕啊。
王鼎心里暗暗想着。
长安
王鼎把泾阳带来新式武器放到了李世民的面前,“陛下这就是李正造出来的新式兵器。”
李世民的目光看着这个新式兵部,“这样子有些古怪。”
王鼎递上奏章说道:“陛下,这是程家的公子,还有蜀王殿下和李正联名呈上来的奏章。”
“联名奏章?”
李世民放下这把三棱刺,拿起这份奏章看着,里面写着三棱刺的具体用法与刺伤后果,看完之后李世民沉思着。
王鼎小心翼翼站在一旁。
“此物有伤天合?”李世民心里想着这个兵器的样子奇怪,杀伤力真有他们说的这么厉害?
李世民对王鼎说道:“用这个兵器试试。”
“喏。”王鼎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