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解开包括看了一眼都是一些换洗的衣服,朝着赶牛车的村夫说道:“叔,回村。”
牛车缓缓驶动,大牛拿出一些枣,两人就一路看着风景吃着枣有说有笑的。
李正收到了铁家三兄弟送来的链条,链条做得很结实,试了几遍硬度都还不错。
铁家三兄弟站在一旁,看李正在似乎是在测量链条的每一个间隙。
李正把这个齿轮套在两个大小不一的齿轮上,试着转动着。
铁大好奇问道:“县侯,我们三兄弟比较笨做了快两个月才做出来。”
“第一次比较慢没事,好歹做出来了。”李正试了试齿轮带着链条转动还很顺畅。
铁大笑呵呵说道:“县侯满意就好。”
李正把完整的三轮车图纸铺开在这三兄弟面前,“这个东西你们能造吗?”
铁大看着这幅硕大的图纸说道:“这是一种车子?”
“我管它叫三轮车。”李正咧嘴笑道:“能不能做。”
铁大点头说道:“只要有县侯这个图我们就能打造出来。”
带着这三兄弟来到村子里,如今村子里的人口很多,村子的人口密集也快要饱和了,再发展下去就要扩大地方。
李正带着这三兄弟来到护卫队的后方,这里有一块空地,“这里是我们平常训练护卫的地方。”
“护卫?”
“就是我的部曲。”李正解释道。
铁家三兄弟点了点头。
李正招手叫来正在监督护卫队站军姿的李恪。
李恪走来看着衣着有些简陋的铁家三兄弟问道:“县侯,这三位是?”
“他们是来给我大铁铸造东西的铁匠,朝中不是给我兵器监造之权吗?我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造铁器了。”
李恪之前知道李正要造铁器这回事,“这三人怎么安排。”
“护卫队的人在这里建造一个铁匠铺子,以后这里就是我们铸造和铸造自己兵器的地方。”
“好。”李恪朝着护卫对喝了几句话,上百人立刻涌上来开始搭建。
看着人手风风火火动作很快,铁大有些惶恐地说道:“县侯,我们自己就可以。”
“不用客气,这些人手平日里就是有力气没地方使。”李恪笑道。
“不是这个。”铁大说道:“铸铁的地方讲究很多,不是随便造一间房子。”
李恪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那不妨事,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和我们说就好。”
“哎。”铁大也只好点头。
李正带着铁家三兄弟找到了正在偷懒躺在树下的李义府。
李义府见到李正来了,立刻站起身,“县侯,在下刚刚正在苦思冥想怎么让突厥人再也进不来村子。”
“是吗?”李正狐疑地看着李义府,这家伙也是一个说瞎话不带脸红的人物。
李正对他说道:“这是铁家三兄弟,以后他们要给我铸造兵器,也要给朝中和陛下铸造兵器,好好招待,村子里安排几间屋子给他们住,再给他们一些干净的衣衫。”
“明白了。”李义府说道。
李正对铁家三兄弟说道:“可以把家眷带来了,以后就住在泾阳,好吃好住,现在是试用期我一个月给你们十贯钱的工钱。”
铁家三兄弟齐齐跪下,“多谢县侯收留,不用工钱只要一口吃的就行。”
“赶紧起来。”李正扶起这铁家的三兄弟,“我们村子里不兴跪,还有我们村子里的人只要是有干活的都要有工钱,这是规矩,你们要是不收钱就坏了我规矩。”
铁家三兄弟齐声说道:“以后我铁家好好为县侯卖命。”
“不至于卖命。”李正对这三个有些激动的铁匠说道:“回长安准备把家眷带来吧,以后就住在这里,行礼不用带太多,这里应有尽有。”
“喏!”
三兄弟齐齐说道。
这一声喏一种遵命也是一种效忠的意识。
三兄弟红着眼离开,李正瞅着这三兄弟的背影说道:“李义府,你说他们怎么这么激动呢?”
第二百九十一章 放羊人与砍柴人
李义府说道:“县侯有所不知,以前战时的铁匠日子还很好过,到处都需要人打造兵器,现如今安定了,很多铁匠没了活计,想要找活干更是难上加难,朝中铁器管得很严。”
这么一说李正就明白了。
天下太平了李世民自然不想看到各地都有武器,要是一千名百姓人手一把刀那就是一千人的军队。
李世民会乐意看到这些吗?
这也导致了如今民间的很多铁匠都失业了。
这些铁匠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不能浪费了。
让铁家三兄弟有了安置的地方,把铁料交给了他们。
李正在马圈见到了铁家三兄弟的家人才知道,他们日子过得有多差。
因为没有房子住,他们一直住在一个铁匠铺子里,因为一直没有活干,他们经常忍受主家的苛责。
铁二与铁三儿的媳妇都挺着大肚子,身上满是布丁与污渍的衣服述说着他们的生活的苦困。
李世民一直想要打造贞观盛世,他看不懂的是那些坊间街角的人们的生活。
让村子里的婶婶们照顾铁家孕妇。
铁大看到饭菜里有菜又有肉,还有鸡蛋吃和香喷喷的黍米饭一边吃着还差点哭了出来。
他们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吃过这么精致的饭菜。
孙思邈给铁家媳妇诊脉,抓了两服安胎的药。
铁家人都入了泾阳的户籍,从此生下来的孩子也是泾阳人。
几天之后他们已经习惯了泾阳县的日子了。
泾阳的日子比较慢,总的来说泾阳县的人过日子都很悠闲,也过得很慢。
李正把三棱刺的图纸也交给了铁家兄弟,三个月之期也快到了得和李世民交差才行。
李正写了一份奏章让许敬宗送入朝中,如今外面有很多流落在外的铁匠,若是想要大规模的招收铁匠,还是和李世民报备一声。
免得这个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皇帝,怀疑自己要造反那可还怎么得了。
奏章送入朝堂像是掉入深水潭之中没了回音,没等李世民回音却等来了李丽质和李治两个小吃货。
李丽质磕着瓜子问道:“你为什么想要铁匠。”
李正坐着也磕着瓜子说道:“你怎么知道我要铁匠。”
“你以为你瞒得住本公主吗?”
李正看了一眼李丽质,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教让一个公主嗑瓜子也能磕出优雅的感觉。
李丽质嗑瓜子确实有些讲究,还要捂着嘴嗑瓜子。
话语过了一遍脑子,李正解释道:“想要更好地给你父皇造兵器,我就需要铁匠。”
李丽质点头,“哦,你这么聪明还需要铁匠?”
“怎么不需要了,术业有专攻。”
“这话倒是挺有道理。”
李丽质接着说道:“对了,父皇已经答应让你收稚奴做弟子了。”
嗑瓜子的动作停下,李正吃惊地看着李丽质,“晋王殿下做我弟子?”
李丽质点头,“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福气可以收皇子做弟子,这份殊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李正着急问道:“那我要是不收晋王为弟子,是不是就抗旨了。”
李丽质又优雅地喝下一口茶水说道:“父皇又没有下旨,你就不算是抗旨,你要是不收父皇顶多会觉得你李正自视甚高,看不起父皇的儿子,也是看不起皇家。”
苦涩的笑了笑,李正痛苦的捂着额头,“我不收就是得罪你父皇,我懂了,这世上有谁不敢买你父皇的账,我李正敢看不起皇家是对你父皇不敬,是对皇家不敬,这牵连起来就是我有造反之心了。”
李丽质点头,“算你明白。”
李正无奈地说道:“看来我不收也得收,果然是套路,哪里都没有免费的午餐。”
“稚奴还小,你可不要让他学得和你一样成了小财迷。”
“我可以教晋王殿下,他学成什么样,我就管不着了。”
瓜子吃得有些口渴了,李丽质站起身说道:“稚奴就交给你了,我会经常来看他,你要是敢不好好教……”
李正连忙拱手说道:“在下不敢。”
“哼!”李丽质扭头就走。
李丽质走了,留下了李治。
两人四目相对大眼瞪着小眼。
李治还有些兴奋地说道:“姐夫,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正痛苦地说道:“我还没娶你姐,还不是你姐夫。”
“那我应该叫你老师?”
“晋王殿下随意吧。”李正无奈地说道。
李治问道:“你会教我数术吗?”
李正:“会。”
李治再次问道:“据说你的科学很神奇。”
李正还是点头,“没错科学很神奇。”
李治又问道:“那你会教我科学吗?”
李正依旧点头,神情有些麻木,“会。”
李治兴奋抓着李正的衣袖说道:“你很有钱。”
听到钱的话题,李正立刻警觉起来,“晋王殿下,我确实有钱,可那都是我挣来的钱,不是你家的钱。”
李治嬉笑着,“我也想要发财,你会教我的吧。”
李正看了一眼还显矮小的李治,“晋王殿下,你父皇很有钱,你家不缺钱。”
说到这里李治有些委屈,“父皇也不让我挣钱,你也不让我挣钱。”
“你是皇子,你有封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晋王殿下永远不会缺钱,因为全天下的赋税都养着皇家。”李正对李治说道:“我与晋王殿下不一样。”
李治惊讶的倒吸一口凉气小声问道:“哪里不一样?莫非你不是人?”
“我……”
李正很想给李治一个暴栗,这李二家的孩子怎么动不动骂人。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我教晋王殿下第一个道理。”
李治整了整自己的衣衫,端坐在李正的面前。
李正对他说道:“有这个一个故事,一个砍材的人和一个放羊的人,有一天砍材的人路过见到放养的人和他聊天,两人聊得很高兴可能也很激情,可是聊了一整天,放羊人的羊吃饱了,可是砍材的一根柴都没有,放羊人赶着已经吃饱的羊回去,砍材人却一无所获。”
李治听完这个故事脑子正在消化。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亲传弟子晋王
李正对李治说道:“在下就是那个砍柴的,晋王殿下是放养的,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区别。”
“我若是不挣钱,我就会饿死,就会没吃的,晋王殿下是皇子有现成,就算是不努力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区别。”
李治说道:“那我可以不放羊。”
“呵。”李正冷笑一声,“我怀疑晋王殿下没本事和你父皇断绝父子关系,也请晋阳殿下千万不要这么做。”
李治好奇地问道:“为何?”
“因为你父皇会剁了我,就是这么简单。”
“是吗?要不要试试?”
李正就差忍不住一个暴栗打在李治的脑门上,你试试我就逝世了。
做皇子的老师果然是个高危职业,历代以来皇子要是犯下大罪,皇子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做皇子老师的很有可能就会人头落地。
人与人之间差距就是这么大,多么地不平等,皇家的权力就是建立在不平等上的。
都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到头来又有多少人与庶民同罪。
到头来倒霉的还是跟随皇子的人。
一般来说做皇帝的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会把锅丢给皇子身边的人。
皇子是无辜的,肯定是有人怂恿皇子。
李正无奈的说道:“晋王殿下若想让在下多活几年,还请不要尝试。”
李治这才点头答应。
李正对李治说道:“对晋王殿下来说,你就是那个放羊人,你要学的就是怎么放羊,怎么把羊放就行,不用学其他的。至于挣钱的事晋王完全可以不用学,因为晋王殿下不需要。”
李治好奇说道:“可是我想学。”
李正感慨道:“该吃饭了。”
到了傍晚时分,李泰也回来了,看到李治在这里有些奇怪,“稚奴,你怎么来了?”
李治吃红烧肉又往嘴里扒拉这黍米饭,“是父皇让我做李正的弟子。”
“弟子?”李泰疑惑地看向李正。
李正淡定地说道:“学费一年五百贯,记在魏王殿下的账上,从现在开始魏王殿下已经欠了我五百贯了。”
李治抬头对李泰说道:“皇兄放心,等稚奴学会了怎么挣钱,可以帮皇兄还钱。”
“好。”李泰非常摸了摸李治的脑门。
李正喝下一口汤说道:“我这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了,你们两人住一间。”
李泰倒是无所谓。
第二日一早,李泰早早起床晨跑了,吃了早饭之后便接着去修路。
李治像一个小屁虫一样的跟着,李正去田地里干活李治都要跟着。
话说李世民让李治来泾阳,也不担心自己把李治给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