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马圈的路上,李正对大虎说道:“这一次突厥人会来下一次他们或许还回来,看来长安的治安也不是这么好。”
大虎说话道:“突厥人喜欢马儿,若不是有县侯看出了蹊跷,我们怕是也不会发现这几个突厥人。”
“万幸吧。”李正松了一口气,“你的箭术很厉害。”
大虎有些骄傲地说道:“从小入军就跟着将军们学过,那帮突厥人很笨,他们只会横冲直撞。”
程处默带着人开始在村子里巡逻,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漏网之鱼,就连泾阳河的河底都没有放过。
李泰回来之后听到这件事也有些后怕,“这突厥人怎么会来村子里的?”
李正一脸无奈的说道:“泾阳防备有疏漏呗,要不是发现的及时也指不定这些突厥人会做出什么事情,以后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李泰狼吞虎咽吃着吃着饭食,“要不要我向父皇多调集一些人手来看护泾阳。”
“不必了。”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泾阳的护卫够用。”
李泰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这是李正自己的地盘,多问太多也不好。
这些日子的李泰一直在修路的工地进行地狱式减肥。
每日流的汗水都浸湿了衣衫,可以看得出李泰比以往瘦了一些。
李泰照着铜镜说道:“李正你说我是不是瘦了。”
李正也看了一眼铜镜,又看了一眼李泰不屑笑道:“呵,完全没有。”
李泰狐疑地看着铜镜里自己的脸自语道:“真的一点都没瘦吗?”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魏王殿下还要加倍努力才行。”李正说道。
李泰点了点头,“我会努力的。”
说完李泰还举了举拳头,像是在发誓一般。
其实李泰确实瘦了一些,只是他每天自己照镜子看不出来而已,至于这么说也只是让这个胖子加倍干活,修路的人手多一个就可以加快进度。
李正想着自顾自点了点头。
可以少付一个人的工钱,省下了一笔巨款。
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还能名正言顺地用。
三天后李恪带来的消息,李正一边炒着瓜子一边听着。
“那些突厥人是早年前颉利可汗的部下,执失思力把他们都赶出了部落,他们是来找你寻仇的。”
“找我寻仇?”
李恪补充道:“早年前是你的计策让大唐拿下阴山,如今突厥人谁不知道你的大名,颉利在突厥的威望不错,即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只服颉利,很多人把你视为生死大敌。”
“我就动了动嘴皮子。”李正费力翻炒着瓜子。
李恪点头还是说道:“没错,你就是动了动嘴皮子,让突厥战败了。”
“靠!”李正很想骂出口。
李恪又说道:“据说如今的突厥很多人都暗地里标价数千贯悬赏你的人头。”
“过分!”李正又用力炒了一把瓜子。
李恪赞同地点头,“如此作为确实有些过分。”
“我的人头就值数千贯,太看不起人了!”
“……”
李正用手裹着布拿出一粒瓜子磕开外壳,香脆的瓜子肉很不错。
把这一锅的瓜子装出来,拿出厨房对李恪说道:“蜀王殿下尝尝我炒出来的瓜子,原味无添加哦。”
“这个要怎么吃?”
李正熟练地拿起一颗瓜子,用牙齿磕开吃着磕里的瓜子肉,一颗接着一颗地磕着。
一边摇着手中的扇子一边翘着二郎腿,李正感慨道:“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久违了。”
李恪学着李正的模样费力地磕着瓜子疑惑问道:“你是怎么做到如此熟练的。”
李治面向李恪说道:“看我的动作。”
李恪再看李正熟练地嗑瓜子,自己也试了试。
几次下来之后李恪也熟练了不少,一学就会。
似乎嗑瓜子是中原人与生俱来的本领。
李恪不停地磕着瓜子完全停不下来,“瓜子肉很香脆,为什么不把瓜子全部剥开一把一把地吃瓜子肉呢。”
李正不屑地说道:“蜀王殿下有所不知,可着瓜子的奥妙就在于一个字磕。”
话音一落,李正又磕了一颗瓜子,“这瓜子要是只有瓜子肉,那就少了磕瓜子的乐趣,蜀王殿下觉得在下说的对吗?”
李恪不解地磕着瓜子,一颗接着一颗,有些口干又灌下一口茶接着磕。
半个时辰之后,大虎也加入了磕瓜子的队伍中,马圈旁回响着非常有节奏感的磕瓜子声。
瓜子仿若有一种魔性,让人根本不想停下来,堪比花生。
这个时候要是眼前的风景要是更生动一些,三人可能会磕得更带劲。
第二百八十七章 冯盎入长安
瓜子属于炒货,但是在炒货里很独特,在后世物美价廉口味也很多,炒过之后香味四溢,皮薄仁厚的是最好的。
它的存在和消磨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吃松子时候这么繁琐也没有吃核桃那样煎熬。
瓜子这个东西不吃还好,一磕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
也有人说嗑瓜子的会停不下来,是因为每一次磕瓜子得到瓜子肉的时候,大脑就会有得到反馈的机制,让人们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很容易让人在嗑瓜子的过程中,彻底沦丧,越磕越浪。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这种嗑瓜子的感觉实在是太感动自己了。
茶杯一端瓜子一磕仿佛领悟了世间万物,坐看他们纷争与云卷云舒。
李恪说道:“冯盎已经到长安了,据说父皇给了很多赏赐多到朝臣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李正磕着瓜子问道:“冯盎交出兵权了吗?”
李恪想了想说道:“这就不知道了,朝中还没有消息,想必是没有的。”
李泰干完了活也回来,见到瓜子有些吃惊,“这个东西终于可以吃了?”
“魏王殿下尝尝?”
李泰不知道瓜子怎么吃,抓了几颗放入口中吃着。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魏王殿下这么吃是不行的。”
“看看我的动作。”李正说罢拿起一颗瓜子说道:“把瓜子放在牙齿间,轻轻一磕,瓜子壳裂开瓜子仁自然就落下来了。”
李泰有些笨拙地学着李正的动作。
李正接着说道:“轻轻一磕就磕开了瓜子最后一份矜持,只在嘴里留下瓜子仁,瓜子壳成三瓣说明力道刚刚正好,单手嗑瓜子便是吃出了最高境界。”
李泰学着李正的动作还是有些显笨拙。
半个时辰之后就熟练了很多。
从这方面来说李恪的天赋被李泰高很多。
冯盎回长安是一件好事,至少他离开了岭南,至于岭南的兵权什么时候交出来。
只要李世民肯要,朝中好好运作,就不怕得不到岭南的兵权。
随着冯盎的到来朝中的事情也开始多了起来。
李世民这些日子处理奏章的也比往日要多。
大多数都是岭南来的奏章。
朝中这么多年一直都对岭南疏于管理。
随着冯盎来到长安,这些奏章也就跟着来到了长安。
那些岭南长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进入了朝臣的视野之中。
李世民批阅奏章听着王鼎的禀报,自从有突厥人进入泾阳领地之后,朝中便开始对进入关中的突厥人有了别样的看法。
李丽质端着一盘瓜子放在李世民的面前,“父皇,这是李正让人送来的瓜子。”
“嗯。”李世民一边批阅着奏章头也没抬的点头。
李丽质又给自己父皇泡了一杯茶水。
见到自己女儿的举动,李世民便问道:“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这些小事王鼎都会做。”
李丽质站在一旁说道:“父皇,稚奴想要拜李正为师。”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笔说道:“怎么?朝中这么多人都不如一个李正吗?”
李丽质想了会儿便说道:“女儿也这么觉得,朝中这么多人还不如一个李正吗?李正有什么好的。”
李世民拿起一颗瓜子问道:“这个是什么?”
“这个叫瓜子,一种吃食。”李丽质嬉笑着当着李世民的面示范一下瓜子的吃法,“父皇也试试?”
李世民狐疑地也用丽质方法吃了一颗。
吃下一颗之后又不知不觉吃起了第二颗。
李丽质笑着说道:“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李世民稍稍点头,“确实挺有意思的,这小子总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要是他的这些学识可以用在朝堂之上朕也不会亏待他。”
一边吃着瓜子,李世民又问道:“瓜子这个东西朕从未听闻过,李正是何处得到的这个东西。”
“女儿也不知道。”
王鼎小声来报说道:“陛下,冯盎去泾阳了。”
李世民点头,“朕知道了。”
泾阳的坊市很热闹,冯盎和李孝恭来到泾阳坊市的酒坊吃了一碗红烧肉。
李孝恭说道:“这个红烧肉如今也只有泾阳坊市才有,怎么样味道如何?”
冯盎回味着嘴里的味道:“还是第一次可以吃到这么好吃的猪肉,竟然还有人能够把猪肉做出这样的味道。”
李孝恭解释道:“做出这个红烧肉的嗯,就是出策略让你来长安的人,泾阳县侯李正。”
“李正?”冯盎喝下一口酒水,“老夫想要见见他。”
李孝恭给冯盎倒上一碗酒说道:“想见他的人多了,最近怕是不合适。”
“为何?”
“前些日子据说李正的泾阳出现了偷偷潜入的突厥人。”李孝恭感慨地说道:“要说这个小子如今有名,也算是树敌无数,整个佛门视他为眼中钉,五姓世家视他为肉中刺,现在又有突厥来暗杀。”
冯盎在长安也不是一次听到过李正的名声,“许久不来长安,真没想到长安出了一个这般妖孽。”
李孝恭对他说道:“李正出策略平定阴山一战,让大唐兵不血刃拿下了河西走廊的就是这个小子,当初这个小子才十二岁,现如今也只有十三岁。”
“十三岁!”
冯盎的眼皮猛跳,“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就有这般计谋。”
李孝恭喝着酒水又说道:“这还不止,他如今更是让突厥向陛下称臣从此突厥再无可汗,只有陛下这个天可汗,在吐蕃和吐谷浑之间游刃有余,一口气便让朝中得到了吐蕃的青海腹地。”
冯盎好奇问道:“这等功劳才只是县侯。”
李孝恭有些无奈不过还是点头,“这小子虽说一身本事,但从不入朝为官,即便是陛下许诺给的官位,他更是不屑一顾,这个孩子着实让人看不透,你看现在的泾阳坊市,这个小子寄情于钱财,眼里只有挣钱。”
“就算是平日里要立功,他也是半推半就地想主意,有时候想想他不像是一个多么急功近利的人,唯独在挣钱这件事情上,李正比谁都要积极。”
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泰回长安
冯盎抬头看了一眼泾阳方向。
李孝恭接着说道:“你要是想要去泾阳最好是先找人去给消息,泾阳不好进。”
“为何?”冯盎问道。
李孝恭似笑非笑地说道:“当今陛下很看重那里,若不是看在如今皇家和李正之间的关系上,说不定是陛下早就派重兵围了泾阳。”
“私自闯泾阳死了都不冤枉,就连程咬金也不敢轻易地踏足泾阳。”
程咬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冯盎不是第一次认识。
自从当年离开长安到现在回到长安,冯盎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整个长安像是变了天一般格外陌生。
李正带着李恪和程处默正在布置泾阳的安保情况。
上一次突厥人是从泾阳河上偷摸进来了,有些像是偷渡。
李正看着泾阳河说道:“在这里安排几个人每日看守。”
李恪招呼几个护卫队的人看守这里。
泾阳的其他入口看得很死,泾阳河确实是个入口,一直以来都忘了还有人会偷渡过来。
“上游和下游都要安插一些人盯着,泾阳的河畔以后也加入我们巡查的范围之中。”
李恪有些犯难,“这么一来,人手可能不够了。”
程处默也说道:“人手不够可以再加,村子里有的是汉子。”
带着两人又来到泾阳的后山,这里平日里也有人巡查,只是泾阳的后山平日里就没有什么人来,所以也就比较松懈。
李恪和程处默让人在这里布置着各种兽夹和一些陷阱。
布置好这些之后,程处默带着人接着去各处布置,李正问着李恪,“若是遇到更多的突厥人,咱们的人吃得消吗?”
李恪想了许久说道:“若是不实实在在的打一场还真不知道,咱们村子出来的都是普通的村民,很少有人经历过和突厥人对阵。”
李正看向李恪,“蜀王殿下知道怎么和突厥人对阵吗?”
李恪稍稍点头说道:“倒是知道一些。”
“平日里多练练搏杀技巧。”
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