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找到了这么多年以来人生的真谛,李淳风想哭,想痛快地哭一场。
“若是这个方针可以被陛下采纳,将来数术一道必然可以发扬光大。”李淳风擦拭着激动的泪水,“天见可怜,吾道不孤。”
说来李淳风也挺可怜的。
有时候学问也要被人认同。
李淳风是一个道士,一个道士专研数术确实有些偏科了。
但就他自己在专研数术,纵然有这一身高超的数术本领,没人去传承,没有来接受。
对李淳风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哀呢。
李正安慰着李淳风说道:“李淳风道长,其实世间的知识很奇妙,数术也有很多分支,这一辈也学不到头,有一部分的数术我们把它称之为高等数学,其中有线性数学,无穷级数,微积分学,这些东西可都是噩梦般的存在。”
“若是李道长学会了这些,到了那种境界就算是远处飘来一阵风,李道长掐指一算便可以知道这阵风可以吹多远。”
李淳风用力点头,“贫道这就写奏章去给陛下,大数据!此乃国之利器。”
“且慢!”李正叫住了李淳风再次补充道,“凡事要举例,就像是气候一样,从前一年的诡异气候前兆如何推导出后来的旱灾蝗灾。”
“对!”
李淳风一跺脚朝着李正行礼说道:“贫道平生所学不过数十年,今日县侯一番话让贫道感到平生所学不算枉费。”
说完李淳风朝着李正行礼,“请受贫道一礼,若将来有所成,贫道必传颂县侯。”
“客气了,客气了。”李正说道:“我只是想让那些不相信学数术的人后悔去吧,谁让他们看不起数术。”
“对!”李淳风神情坚定,“谁也不能看不起数术。”
李淳风还在琢磨着大数据,想要把李正说的再消化一遍。
阎立本如今不在,走到他的房间,也不知道他在书院住得如何。
打量着这里,这里都放着书,这阎立本几乎要把自己去年抄下来的课本都搬到了这里。
也不知道他一个木匠为什么要看地理书。
地理书是小学课本中摘录了一部分,有些部分也不能搬出来照用。
上官仪悠闲地吃着番薯问道:“县侯,有件事在下想要多嘴问一句。”
“你说。”李正帮着整理阎立本乱糟糟的房间。
上官仪低声说道:“寺庙倒塌的事情是不是县侯做的。”
“不是我。”李正很快地否定。
上官仪一直注意着李正的神情,“县侯有些太镇定了。”
李正咧嘴笑了笑,“我这人一般时候都比较镇定。”
上官仪走到李正的身边说道:“放眼中原,要说谁能做到这样的事情可能也就只有县侯,县侯都能把人送上天,毁掉几座寺庙算什么难事。”
“真的不是我。”
李正扫了地帮阎立本整理好房间,并且帮他关上门。
“有什么事情找李义府,这些日子我可能比较忙。”
说完之后李正便离开了这里。
上官仪注视着李正的背影隐没在夜色里,久久没有说话。
褚遂良走来问道:“问出什么没有。”
上官仪摇头说道,“藏得很深,有些看不明白,什么都没问出来。”
第二日,等李绩和李君羡到了发财大计就可以开始了。
李绩刚坐下便说道:“事情,李君羡都和老夫说了,李正啊,这件事你心里有把握吗?”
“有。”李正铺开地图说道:“不过这件事,需要将军们帮忙,虽说不在明面上,但也是陛下默许的,只要我们不要太出格就行。”
李绩瓮声开口,“老夫只是听陛下办事,你若是有什么对大唐不忠之心,老夫一定把你砍了。”
李君羡也说道:“陛下让末将盯着你的每一笔交易。”
李正苦涩一笑。
坐在一旁的程处默听出一些苗头,诧异地看向李正,“李正,你到底要做什么?”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器库存
“做生意。”李正笑道。
指着地图上的路线,李正向李绩和李君羡还有程处默三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绩听完之后指出了几个并不好过的关隘口,最终还是决定从陇右道走,李绩和李君羡也可以派人打招呼和关隘的守卫事先说好。
讲述之后,李君羡把在这里的对话全部写了下来,这些都是要呈给陛下的。
程处默听了一个大概也知道李正要做什么便说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李正收起手中的图纸说道:“要是有朝堂的人弹劾,叫你家老货挡一挡。”
“这事好办。”程处默笑呵呵点头。
也不知道程处默为啥会这么笑,李绩倒是觉得程咬金的活才是最难的。
若是这件事被人查出什么手脚,光是三言两语可没这么好解决。
等李君羡和程处默离开之后,李绩对李正说道:“跟我去龙武军走一趟吧,还有今天的伙食你一直没有送来。”
“我差点忘了。”李正把地图放好。
带着李绩在村子里逛了一圈,李正对李义府说道:“按照我们护卫队的伙食,十倍的量送到马圈。”
“要这么多吗?”李义府有些诧异。
“你去安排就好。”李正对李绩说道:“大将军,这样可以吗?”
李绩思索了一会儿,“三十倍如何?”
“大将军,我这小村子都还没脱离贫困呢,已经雪上加霜了。”
“是吗?你刚刚说的那种买卖怕是不好办呀。”李绩面色抬头看天。
靠!想敲竹杠!
看在生意的份上忍了!李正一咬牙说道:“二十倍,不能再多了。”
“行!”李绩点头答应,“其实你也不用这样,都是陛下应允的,老夫总不能从左作梗不是。”
“那也要得到大将军的支持才对,少不了!”李正对李义府再次嘱咐:“从酒坊取几坛上好的烈酒送到马圈。”
“哈哈哈!”李绩笑道:“都是陛下的意思,你我都是为了把陛下的大军打造成精锐中的精锐。”
李正又对李义府说道:“再加一斤肥皂。”
李义府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卷记录着。
李正有些委屈地吸了吸鼻子,看来以后要加大村子的养殖规模才行。
李绩这才说道:“走吧,随老夫走一趟。”
李义府看着李绩和李正有说有笑地离开,几坛子烈酒和一些肉菜倒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有些想不明白什么时候县侯和李绩大将军的关系这么好了。
一路走着李绩说道:“你小子也真是的,不过是几坛烈酒一些肉菜,用得着这般伤春悲秋吗?”
“大将军有所不知。”李正仰着头像是在忍着不让眼泪流下。
李绩冷笑道:“老夫对你的底细一清二楚。”
李正抽咽了两声说道:“在下家境贫寒。”
“就你还家境贫寒?那老夫家中是不是要沦落成乞丐了。”
又清了清嗓子,李正使劲眨了眨眼说道:“大将军话不能这么说,有道是勤俭朴素,就算是日子过得好了我们不能忘记,咱们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
李绩很赞同点头,“当年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
李正接着说道:“所以呀,咱们不能忘记一路走来的艰苦日子,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习惯,杜绝铺张浪费。”
李绩点头,“没错,军营里谁敢浪费粮食,以后老夫就军法处置。”
李正拱手,“大将军英明。”
李绩豪爽一笑,“军法处置的时候,就说是你李正这么建议的。”
“……”
突然觉得搭上李绩以后自己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这家伙好像不像程咬金那样这么好糊弄。
不过李绩还算是一个好将军,风评上李绩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
不会插手朝政也不会有朝中的派系,不会主动提意见。
跟随李世民的这么多将军中,李绩算是一个比较踏实的人。
军功不小可是从不居功自傲属于那种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的那种。
李正还记得在记载中,扳倒长孙无忌和关陇集团的事情上,除了武则天,李绩也是后来李治的一大助臂。
走了一段路,李绩看向远处的修路工地问道:“老夫有一事想不明白,你为何如此执着修路?”
“老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
“哦?有这句老话吗?老夫从来没有听过。”
“谁说的不重要,反正说出这句话的人都特别厉害。”李正一本正经的点头。
李绩若有所思地点头,“长安的年轻人都挤破了脑袋,唯独你对那些功名没有兴趣。”
“大将军此言差矣,其实处默兄也挺好的,为了除暴安良他总是可以拿出舍得一身剐的气势,就算是被他爹吊起来抽他也会一意孤行的那种。”
李绩冷冷一笑,“因为他就是一个瓜怂。”
又走了半个时辰,才来到龙武军的军营,现在不像上次一样。
上一次还没走到就被埋伏好的斥候给拿下了。
李绩嘱咐道:“以后闲着没事的时候少来龙武军走动,至于那些兵器老夫会让人带到你的马圈,有什么事情让大虎带消息便好。”
“在下明白。”李正心想我还不想来呢。
李绩一路走着:“你之前的提议老夫已经交给陛下了,如今只好等待陛下回复。”
来到龙武军营地的一个角落,这里放着不少辎重。
一车车的武器刀兵就放在这里,拿起一把长刀李正打量着,上面还有暗红色的血迹,显然用完之后就闲置了。
“你手里的这把是突厥人善用的刀。”李绩又拿起一把锈迹斑驳的横刀,“这些兵器就算是重铸都不行,扔了也是浪费。”
大致看了一下一共有十车兵器,大致上万件,一堆堆小山一般地堆砌着。
大唐的锻造工艺说不上好,也不差了,生铁可以接着锻造,有些锻造了几次的旧刀兵用完也就是一次的消耗品。
李正放下手中的刀又说道:“大将军,陛下给了我兵器监造之权,我可以打造兵器吧。”
说完李正拿出一张兵符递给李绩。
李绩核对无误之后说道:“随老夫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内务的重要性
龙武军的铁匠一共有十六个,锤子敲得叮当响,就是一个简易的木棚上面铺了一些干草,走进几步就可以感受到铺面而来的高温,如今天气还有些清冷。
一大群铁匠们打着铁都没有穿上衣。
李绩看李正上下打量着便问道:“怎么?你也懂打铁吗?”
也没有走进去,李正退后一步说道:“不懂。”
李绩一拍李正的肩头说道:“在这里的铁匠都是军中手艺最好的,你若是想要学一些兵器锻造的本领可以多来走走。”
“大将军客气了。”李正连连拱手。
走向兵营的另外一头,这里士兵住的地方。
扫了一眼,李正便有些忍不住这里的怪味。
李绩笑呵呵说道:“在这里的都是汉子,又没个娘们洗衣服。”
李正指着营帐内说道:“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什么叫没个娘们洗衣服?男人就不能洗衣服吗?”
李绩满不在乎地笑着说道:“习惯了就好。”
“这不是习惯不习惯的问题,这是卫生问题,这是态度问题。”李正想起后世军训时教官说的话,照样对李绩说道:“要严于律己,一个士兵要是连自己的住处都管不好,算哪门子的士兵,和外面的闲人有什么区别。”
“嗯?”
“大将军,这种脏乱差的军营很容易滋生细菌的。”李正指着一堆衣服说道:“还有,这些衣服多久没洗了。”
“这个……”李绩细细想着低语道:“连自己的住处都不管好的士兵算哪门子士兵?这句话好像有点道理。”
李正突然看到一个不明物体快速逃窜而过说道:“刚刚跑过去的好像是一只耗子。”
李绩打量着四周琢磨道:“这么下去确实不是一回事,要不你给个章程老夫心里也好有个数。”
“……”
见李正一脸嫌弃地瞅着营房,李绩又说道:“要说平日里的老夫练兵带兵都还行,你要我整这些娘们做的事情,老夫却是不在行,但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也该干净一点。”
李正说道:“以后军中最好加入这么一条,这个叫做内务。”
“内务?内务省?”李绩又是一脸的疑惑,“那不是太监管的事吗?”
“这不是那个内务省,在下说的是军中的内务。”李正接着说道:“内务也是纪律的一部分。”
跟李绩解释这种事情有些费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懒得管。
李绩笑呵呵说道:“要不这样,你去老夫的中军大帐,写下一些内务的章程老夫照办就行了,小子!你可别想推脱啊,你是中郎将等老夫举荐之后你就是龙武军副将,老夫是上将,你要听老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