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默呕离开之后,李江山说道:“李正,袁天罡是不炼丹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知道,我忽悠他的。”
    李江山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又说道:“毒药也是假的?”
    “没错,我就随便搓了一个泥丸。”李正使劲摇着手里的鹅毛扇。
    李江山又说道:“要是他拿了你的钱不回来了怎么办?”
    “把他的家眷带到长安,要是他真跑路了,我会把他的儿子培养成杀手去杀了他。”
    李江山听完点头说道:“这招真够毒的。”
    “杀手姐姐,从今以后又有的忙了。”李正咧嘴笑道。
    “我只是看账目做事的事情是你,和我没什么关系。”李江山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杀手姐姐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酷,李正再次看向如今的西方地图,吐蕃还有西突厥的形势如今如火如荼。
    看了一眼和大虎正在有说有笑的许敬宗,李正招手把他叫来。
    “县侯。”许敬宗上前躬身说道。
    “军中的关系,你认识多少?”李正问道。
    许敬宗犹豫好一会儿说道:“认识的不多。”
    “边军呢,各个关隘的守军你认识多少?”
    许敬宗苦笑一番,“别说边军了,不瞒县侯就算是朝中的卫府的兵马,在下也没认识几个。”
    想要私卖兵器的生意还要打通一个个关节,买通不少的官兵,最好是李世民默许的路子。
    李正看着眼前的地图,从长安出去,再走陇右道是最好的。
    出了陇右道路过河西走廊就是西突厥,李正接着叫来了大虎,让他把李君羡和李绩叫来一起商议,这件事没有朝中的将领帮衬办不成。
    许敬宗小声说道:“县侯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军中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李靖大将军帮忙。”
    找李靖还是算了,李靖这个大将军太重了,随便跺跺脚大半个大唐军卫都要恭敬的人物。
    这种人物不能轻易动,更何况是卖兵器这种事情李靖还不我李正给剁了?
    想来想去,还是找军中认识的将领,程咬金和李绩都是不二的选择,当然这里面还要有李君羡这个人物在才行。
    按照许敬宗的说法,制定了一条关隘最松懈的一条运输路线,虽然要绕雁门关走,但是也是为数不多好路之一。
    运送兵器这种任务要被尉迟恭知道,怕是人家要带着兵马杀到长安来把自己给挂在长安的城墙上?
    冒险的事情绝对不能做,两天过去了默呕一直没有回来。
    许敬宗小声说道:“县侯要是那个突厥商人不敢来了,要怎么办?”
    李正笑着说道:“那就让你去跑一趟西突厥。”
    许敬宗尴尬地咧嘴一笑,“县侯,在下何德何能跑一趟西突厥。”
    李义府说道:“县侯,我觉得让许敬宗去一趟非常好。”
    “你怎么不去呢!”许敬宗立刻急眼了对李义府说道。
    李义府拍着胸脯说道:“我跟在县侯身边的时候你不知道在哪里呢?”
    见到程处默来了,李正说道:“你们两个别吵了。”
    程处默骑马而来嘴里还吃着一张饼,翻身下马他就发脾气道:“这长安的商户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天某买了一张羊肉饼,之后我就发现那羊肉饼一点都不好吃。”
    “是吗?退钱呀。”李正说道。
    “退钱?”程处默提了提裤腰带说道:“某从来不做这种事情。”
    李正若有所思点头,“那是报官了?”
    程处默叹息一声说道:“某气不过把他的铺子给砸了,然后这不长眼的商户先报官了。”
    李正:“……”
    程处默骂骂咧咧地把马儿交给大虎,一边又说道:“刚从大理寺出来,某差点又回去了,彼其娘之。”
    李正感慨道:“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可不是!”程处默说完又骂道:“再让某看到那家伙,非把他腿打断不可。”
    李正连连拱手说道:“处默兄快意恩仇,在下佩服。”
    程处默也拱手说道:“哪里哪里,话说那些和尚怎么样了?”
    “靠处默兄的福,那些和尚现在都要绕着泾阳走。”
    程处默这才中肯地点头,“据说那些和尚的寺庙都塌了,这事儿谁干的。”
    李正连忙摇头说道:“我怎么知道。”
    程处默一拍大腿说道:“太他娘有种了,某也想这么干来着。”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与人沟通
    “处默兄要是这么干,你家老货怕不是要把你挂在树上抽。”
    “抽完之后,某又是一条好汉。”
    李正劝说道:“长安不远还有一些寺庙幸存,处默兄要是想干,在下可以先向大理寺报备一声,处默兄要是觉得还不尽兴,可以打残几个和尚适当加刑,岂不美哉?”
    “你也支持某这么干对不对。”
    “不是的,处默兄难道听不出来我在说反话吗?”
    “话还能反着说吗?”
    有时候人与人沟通就是就这么尴尬。
    有时候你和他讲道理吧,显然没什么用。
    想要和他讲哲学吧,也容易在哲学中窒息。
    和他讲身体健康吧,和古人聊微量元素与膳食平衡,好像也不顶用还容易一泻千里。
    有道是在沉默着爆发不如在沉默中死亡。
    简而言之多说无益。
    李正尴尬地笑笑又问道:“处默,你家是不是认识很多朝中的将领。”
    “那是自然。”程处默点头说道。
    “认识多少?”李正又问道。
    “还行吧,军中有脸面的将领,我程家哪个不认识。”
    李正接着说道:“边军呢?”
    “边军?”程处默想了一会儿说道:“你打边军的主意做什么?”
    “不做什么,我有一门生意需要你们帮忙,当然要瞒着一些人和官吏。”
    “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程家能帮上忙的一定帮你。”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给程处默倒上一杯茶水,“不用着急,处默兄可以先喝一碗水。”
    注意力放在李正屋子里的东西,程处默疑惑问道:“你这画的是马车?马儿呢?”
    “这是一种不需要马儿的车?”
    程处默又看了好半天说道:“这是牛车?”
    “你家牛车长这样?”
    程处默端详着李正画在木板上的画,“这到底是个啥嘛。”
    “一种改善运输的工具,有了它一个人就能拉动货物。”
    “是吗?”程处默一脸怀疑,“就算没有牲口,我一个人也能拉动货物。”
    人和人确实不能相比,就像程处默掰断筷子,对他来说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程处默欣赏完这幅图纸说道:“还长了三个轮子怪碍眼的。”
    “处默兄,三只轮子才是精髓所在啊。”李正笑道。
    程处默若有所思,“是吗?”
    李正拍着程处默的肩膀,“你读书少,我不怪你。”
    由于长安人心险恶,程处默这两天都不想去长安。
    决定晚上留下来吃饭,晚上李大熊亲自下厨,看着有些焦黑的饭菜,李正打心底有些感慨。
    能够长这么大真是不容易,重新回到了厨房,李正做了一锅蛋炒黍米,一顿饭才勉强过去。
    饭后李大熊剃着牙齿说道:“你小子小时候连火都不知道怎么生。”
    李正尴尬地点头,“都是书上学来的。”
    李大熊长叹一口气,“读书就是好,啥都能学会。”
    程处默吃完了一顿饭就睡着了,一大锅的蛋炒饭基本上都被这个家伙吃了。
    黍米饭比较软,炒出来的蛋炒饭也比较软。
    当然没有香肠和葱花的蛋炒饭是没有灵魂的。
    提着图纸来到书院,李淳风对李正说道:“阎立本被陛下召回去了,不知道去忙什么,说是过些日子就会回来。”
    阎立本本来就是李世民的臣子,对自己的臣子他李世民纸质寄来挥之即去,倒也合情合理。
    要不要让阎立本辞官得了?
    已经有了褚遂良和李淳风,再让阎立本辞官什么的,还要顾及李世民会不会急眼。
    李淳风拿着手中的一本数学如今整个人神采奕奕,像是走出了境界瓶颈,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拔高了一截。
    李正笑呵呵说道:“想来,李淳风道长的境界又提高了,恭喜恭喜。”
    “结识了你李正,贫道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李淳风作揖说道:“要说境界,贫道不如你。”
    “李淳风道长过誉了,数术一道博大精深,在下所学不过是小道儿。”李正想起后世的一些奥数题目,还有一些经典名题,怕是李淳风见到那些题的时候会发疯。
    听李正说完,李淳风又是长叹一口气,“在这里还好,想当初在弘文馆,那些读书人明面上不说什么,可他们眼里对数术还是没什么兴趣,甚至说数术无用,他们更加愿意看那些诗,书,礼,春秋。”
    听到这话李正不乐意了,“谁说数术没用了,生活中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数学。”
    李淳风稍稍点头,“一言难尽,还不是数术对他们来说不是那么有用,与治国与安民无关。”
    “放屁,他们知道中原一年多少粮食才够中原人吃饱吗?他们知道中原面积有多大吗?他们知道大数据吗?”
    李淳风一脸的疑惑,“面积贫道倒是知道,只是不知道县侯说的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李正三缄其口。
    “什么是大数据?”李淳风再次追问。
    “这个怎么解释呢……”
    李正来回走了两步带着李淳风走到课堂上。
    在正在吃着火锅和番薯的褚遂良与上官仪诧异的目光下,李正开始在墙上的木板上用炭笔写了起来。
    “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用数术的方式来讲就是条件一旦发生了一些误差,它的结果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李正一边说着一边在木板上写着。
    “当人口总量,劳动力总量,人均财富总量,发生了一定变化之后,以后的国策方针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听李正说完,李淳风听出了一些端倪,“你说的这些都是条件?”
    “对,都是条件。”李正再次写下,“还有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瓶颈或者说产生的税收与交易量,趋于平稳没有上升,一直这么下去就会形成……”
    “成为一坛死水,若是一直不开源税收就会一直停滞不前。”李淳风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李正再次说道:“我们可以从历朝历代的人口总量,劳动力总量,人均财富,来推导历代王朝的战争爆发与王朝兴盛的规律。”


第二百八十章 大数据应用
    “汉武帝之后汉代国力达到鼎盛,可普通的黔首平民的财富并没有因此上升。”
    李正在几个变量条件下画出几条线,“这些变量的减少和增加,都可以让我清楚地明白天下正在发生什么。”
    上官仪不停往嘴里吃着塞着羊肉片,随着李正一边吃东西的速度也是时快时慢。
    李淳风听着李正的讲述,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在被刷新,原来数术还可以这么用。
    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原来自己专研的数术是这么的厉害,竟然可以影响国策方针。
    李正接着说道:“只要我们统计出现如今的大唐的情况,再经过前朝乃至历代的中原情况,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提前有防备。当然了这些数据户部和兵部,还有吏部都有,只要调用参考就好。”
    “有了数据,我们就可以如今大唐薄弱的地方在何处,权衡之下可以制定出对症下药的方针。”
    李淳风严肃地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
    说道现在李正都感觉自己有些口渴了,“有水吗?”
    褚遂良和上官仪听得呆若木鸡。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给李正倒了一大碗水。
    喝下一口水,李正接着说道:“很多时候朝中各部都是各自汇报各自的,有些时候做决策是有滞后性的,兵部,吏部,户部各自汇报各自的事情。”
    “陛下只是会分轻重缓急来处理,但有时候轻重缓急也并不一定是对的,就像是有些病只能慢慢调理。”
    “你若是一下子下了猛药也只会适得其反。”李正说完又补充道:“当然了,现在朝中大臣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大数据的作用也只是一个辅助,可以更加清晰地明辨形势。”
    李淳风的大脑疯狂消化着李正的这些话,看着木板上写下的这些,眼神放光。
    “现在李淳风道长还觉得数术无用吗?”李正拍案说道:“我们离不开礼教离不开知识,可谁也不能说数术是没用的。”
    李淳风不停地点头,“数术有用,数术有大用啊,贫道一生专研数术是为了什么。”
    像是找到了这么多年以来人生的真谛,李淳风想哭,想痛快地哭一场。
    “若是这个方针可以被陛下采纳,将来数术一道必然可以发扬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