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鼎的马车就一直等在这里。
    坐在马车里,随着王鼎打着马鞭子,马车一路前行。
    王鼎说道:“陛下,今日的泾阳坊市热闹吧。”
    李世民沉着脸没说话。
    一直安静着回到了甘露殿,李世民怒喝道:“这李正就是不想为朕效力!不就是没给细盐的钱吗!”
    吐蕃的动向,李世民一直在关注,本想着听听李正的意见。
    这小子一问三不知。
    李世民回到皇宫,当天下午一道旨意便下达了。
    任武士彟为吏部侍郎,并且赐了一座宅院给武士彟。
    不在朱雀大街上,却在曲江池的附近。
    听到消息的狄知逊立刻来拜访武士彟。
    武士彟听着狄知逊的道贺,连忙说道:“这都是你狄知逊出谋划策,老夫实在是无以为报。”
    能够留在长安是最好的,狄知逊笑着说道:“武兄,其实这一次我也是听了李正的话,当时我问李正该如何让陛下打消疑虑,李正便说让武兄辞官。”
    “李正。”
    “对,就是泾阳县侯李正,起初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让你辞官,现在也算是明白了。”
    李正知道了消息,武士彟被留在长安。
    有时候吧,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皇帝更是一种奇怪的生物。
    若是武士彟不辞官,李世民很有可能随便打发了。
    若是武士彟辞官,李世民就会让武士彟留下来。
    一个顺从的人好控制,对李世民没有威胁。
    可是一个有能力,又想脱离自己控制的人,李世民一定会想方设法将他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放在眼皮子底下是最好的。
    这一次卖香水所得颇丰,五百瓶香水都卖出去了。
    第一瓶是最多的二十五万贯,第二瓶只有十万贯……接下来每瓶就只有三四万贯一瓶的价格。
    这个局面在设想之中预料之内。
    正数着钱,狄知逊带着人而来。
    “李正,这位便是武士彟。”
    看着来人李正笑道:“久仰了。”
    武士彟也是抱歉一笑,“老夫与县侯素未谋面,却承蒙县侯搭救。”


第三百零九章 小女儿
    武士彟看着李正问道:“若是老夫辞官之后陛下应允了老夫,你该当如何?”
    “那你就自由了呀。”李正微笑着说道。
    武士彟惊疑地看着李正。
    李正收拾着眼前的一些碎铁料一边说道:“其实对你武士彟来说,你要的不是什么高官厚禄,你要的只是一份自由而已,不论是留在长安还是离开长安,你只是想要一份踏实。”
    “老夫只是希望陛下可以打消顾虑而已,你是多想了。”
    听着武士彟的话,李正依旧是摆弄着眼前的铁料。
    见李正不说话,感受到气氛有些不一样的狄知逊连忙说道:“据说在最近冯盎打算回长安了,对朝中来说是一件好事,这么一来就没有岭南的后顾之忧。”
    武士彟观察着李正,想要打消李世民的顾虑不容易。
    辞官这个办法其实仔细想想确实挺好。
    而且如今的结果也是好的。
    与其说一直上下不定,不如以退为进。
    让李世民来做选择,若是李世民同意自己辞官。
    也算是辞官之后一身轻。
    若是李世民不同意自己辞官,也会重新给自己一个官位。
    这些年以来,带着家人一直奔波,若是还要去一个偏远的地方,现如今好不容易可以在长安歇脚。
    武士彟知道一家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
    可是全家人都已经不想再搬迁了。
    希望可以在长安留下来。
    武士彟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
    李正只有十二岁,这孩子的眼神很奇怪。
    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该有的眼神。
    知道李正在长安的名声,如今整个长安谁不知道他李正。
    武士彟心里不止一次想过李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站在这个孩子面前,他的神情看起来很云淡风轻。
    狄知逊邀请武士彟坐下,对正在喂马的大虎说道:“倒两杯茶。”
    “好嘞。”大虎把架在火上的泥炉拿下来,给两人倒上两碗热茶。
    武士彟有些不知所措,在别人家里就这么吆五喝六,这么随意的吗?
    “这……”
    狄知逊说道:“不妨事,李正不太讲究礼数,若是我们太拘谨他才会不舒服。”
    “是吗?”武士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又觉得太烫放下茶碗。
    李正把能用的铁料都挑选出来,这是大虎带来的第三次铁料了。
    军中打铁剩下来的没用铁矿用来给自己做弹簧是最好的。
    武士彟看着马圈里的马匹有些略显尴尬地说话道:“这些马养得可真好。”
    大虎也是咧嘴笑道:“都是中郎将照顾的。”
    狄知逊也说道:“别看李正是个中郎将,他养马也是充满了学问。”
    李正收拾铁料的动作稍稍停下,怎么越听狄知逊的这句话越不对劲呢。
    难道说自己这个中郎将就该养马了。
    武士彟站起身看着马圈,马圈很干净,而且马圈的门就敞开着,任由马儿进进出出。
    便好奇问道:“马圈的门就这么开着,不怕马儿跑了吗?”
    大虎解释道:“马儿就是要多跑跑才好,若是马儿一直关在马圈里,马儿的体力就会下降,再说了泾阳这片地也这里有马,要是村民看到有走失的马匹也会帮忙牵回来。”
    武士彟也想起了泾阳村口有人把守,除了村子里的村民一般人还进不了泾阳。
    狄知逊也说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泾阳可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
    武士彟打量着四周,远处的田地里还有人在忙碌。
    看得出来整个泾阳的日子都很安宁,而且整个村子给自己的感觉除了安宁还有干净。
    泾阳的道路非常地干净,整个泾阳村看起来也很整洁。
    武士彟对李正说道:“说来老夫不仅要向你道谢,还要向你道歉才是。”
    “道什么歉?”李正讶异。
    武士彟接着说道:“还不是老夫女儿的事情。”
    “你女儿?”李正立刻警惕起来,莫非武士彟打算碰瓷?
    武士彟再次说道:“当然是因为老夫的女儿想要做你弟子的事情。”
    “你的女儿?”李正恍然莫非上一次李丽质问的收女弟子,是武士彟的女儿。
    武士彟笑道:“县侯不知道?”
    李正挠着头说道:“我真的不知道,你哪个女儿要做我弟子来着?”
    武士彟连忙解释,“是老夫的小女儿,只不过她有些自不量力,年纪小有些冒进还望县侯不要见怪。”
    武士彟的小女儿?武则天?这可是一个狠人,女人中的绝对狠人。
    李正悚然一惊连忙说道:“哪里哪里,不敢不敢。”
    连忙起身李正给武士彟倒上一杯茶水。
    “武叔叔需要点心吗?我这里还有一些蛋糕。”
    “蛋糕?”
    李正从自己的厨房中拿出两块蛋糕,虽然没有奶油,不过也可以当茶点。
    狄知逊也奇怪地看着武士彟,“武兄,你说李正为何一听到你女儿,怎么突然变热情了。”
    武士彟也是一脸奇怪。
    李正把蛋糕放在两人的桌前,又说道:“还需要点什么?我这里有一些香水不如武叔叔回去的时候,带一瓶走?”
    “香水?!”
    武士彟知道香水的名贵连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李正把香水放到武士彟的手里连忙说道:“武叔叔,你千万要收下。”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武士彟的小女儿。
    要说狠李世民狠吗?
    应该够狠了。
    可武则天是一个比李世民更狠的女人。
    等到离开的时候,武士彟拿着手里的香水问着狄知逊,“李正这孩子,怎么前后态度这么大。”
    狄知逊心里也想着,“确实有些想不明白,李正很少会对别人这般,就算是魏王殿下和太子都没有像武兄这般。”
    “是吗?”武士彟心中也是很疑惑,这个李正怎么就这么客气了呢?
    似乎是一听到自己的小女儿就很客气。
    回到家里的武士彟看着自己的小女儿。
    莫非李正对自己的女儿有想法?
    武士彟想到这里立刻惊醒。
    说不定李正是在避讳着什么。
    还是说他别有所求。
    李正是一个什么人?
    如今中原最年轻的才子,也是陛下最看重的人。


第三百一十章 和尚
    皇家无情,陛下连自己的父皇都要软禁。
    武士彟心里打定主意,看来越加不能让自己的小女儿成为李正的弟子。
    还必须要和李正离得远远的才行。
    李正在忙着专研做打铁的技术。
    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有一种串联炒炼钢的方法。
    这种炼钢的方式省时省力,现在的炼钢方法太过笨重。
    百炼钢的硬度是有了,打铁技术也提高不少。
    锻造起来费时又费力。
    明朝时期的串联炒炼钢也算是当时比较高超的炼钢方法。
    大唐的炼钢水平巅峰象征就是大唐的陌刀。
    明朝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了,不过那时候用的绣春刀也是当时最好的炼钢技术。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电炉。
    有了电炉炼钢的产量和质量都可以提高到新的境界。
    当然这种事情比较玄乎。、
    在这个电都没有年代想要造出电炉谈何容易。
    路还很远,需要加倍努力才行。
    还得把这些没用的铁料烧制成弹簧。
    弹簧的制造其实很简单。
    一种很简单的小东西。
    它的用处却不小。
    李正走在村子里,找到了一只狗,这只狗是村长家养的。
    半人高的田园犬使劲往自己身上扑,非常地热情。
    李正问着老村长,“村长爷爷,你们家的狗鼻子灵吗?”
    “什么?”老村长有些疑惑。
    李正安按住这只大狗说道:“就是它的鼻子灵不灵。”
    老村长笑呵呵说道:“当然灵了,当年老朽不论走多远,他喂着味都能找到。”
    摸着它的脑袋,李正又说道:“村长爷爷,你们家的狗借我几天?”
    “它整日各家乱窜,去谁家都是它家。”
    李正牵着这条大狗,打算用他来找出龙武军的所在。
    狗鼻子是很灵的,其实狗的视觉不是太好,尤其是在夜晚的视觉。
    把狗牵到了马圈,先让它在马圈呆一段时间,熟悉这里的环境。
    大虎对马圈旁多了一条狗没有想太多。
    “中郎将,有一条狗来看着马圈也挺好的。”大虎一边逗弄着村长的狗,一边说道。
    看来他很喜欢这条狗,看他脸上的笑容。
    李正心里感叹,多么纯真的孩子,丝毫没有防备心。
    第二日的早晨,李正就对大虎说道:“大虎啊,你把狗牵出去溜溜。”
    大虎有些疑惑。
    李正解释道:“这也是让它熟悉马圈的环境,以后可以更好地看马圈。”
    大虎说道:“我明白了,就像马儿要放出去是一样的。”
    “没错,你很有悟性。”
    李正一本正经地点头。
    让大虎牵着狗出去之后,李正从厨房里找到了一些蔗糖。
    大虎会经常骑着一匹大宛马去军中,把糖浆涂在马尾巴上,这些蔗糖都是半凝固的,随着时辰过去,会在阳光下融化,滴在地上。
    等到大虎去遛狗的功夫李正就把蔗糖浆涂在了马尾巴上。
    大虎遛狗半个多时辰才回来,李正又对他说道:“大虎,去军中再找一些铁料来,不够用。”
    “知道了。”
    大虎也没多想,翻身骑上马就出发了。
    李正看着大虎越去越远。
    从厨房里拿出一块肉骨头,涂上一些蔗糖喂给这条大狗吃。
    大狗吃很欢实,抱着肉骨头啃了许久。
    先让它熟悉蔗糖的香味与味道。
    骨头上的蔗糖即便是舔没了,它也会骨头放在马圈旁,然后自己啪子啊骨头旁边吐着舌头。
    算着时辰大虎已经走了一刻了,牵起大狗,李正朝着大牛离去的方向走着。
    大狗一路低头走着,又是走了一刻,大狗便闻到蔗糖。
    把蔗糖用脚踩去,大狗已经会自己走了。
    顺着沿途滴落在蔗糖的味道,带着李正一路往前走着。
    一直走到泾阳村以西的一个拐道口,大狗就停下,他迷茫地看着四周,似乎蔗糖的味道已经不见了。
    摸着大狗的脑袋,李正观察着四周的环境,这里是一个很狭小的小道,从这里往南就是渭水了。
    记下这个地方,李正牵着大狗往回走。
    回到泾阳之后,李正看着眼前的地图。
    按照现在泾阳的位置,从南一路走到渭水,再算算大虎骑马的速度。
    距离应该不会太远,很有可能就在渭水附近。
    渭水附近似乎也没有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