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第一次提及了天下为公概念。
这句话也是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
至于是谁写的就不知道了。
这本书叫做吕氏春秋,整本书都是他吕不韦的。
吕氏从此从一个商贾之家脱身成了世家。
至于给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的人,也难求这些人的姓名了。
李泰对李正说道:“你看吕氏春秋,是要做更多的好东西吗?”
李正依旧看着书说道:“我确实想要做很多好东西,我就是怕你父皇当场斯巴达。”
李泰又好奇问道:“斯巴达是什么意思?”
“斯巴达……”李正放下手中的书组织了一会儿语言说道:“在遥远的西方,也就是波斯和大食以西有一个地方,在地中海附近,那里的人一言不合就会斯巴达。”
李泰琢磨着李正的话,“你还知道这么遥远的地方。”
“书上看到的。”李正一本正经地说道:“而且那里的人穿衣服的习惯很差,他们把一些布料挂在身上就当作衣服,经常露出半个肩膀,要不是就是上半身不穿,就这么在大街上走着。”
李泰一脸鄙夷,“那也太不雅了。”
“可不咋滴,而且他们还喜欢雕像,经常对这雕像一脸痴迷,美其名曰是女神,鬼知道他们对女神有没有非分之想。”
李泰笑道:“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
“而且这些人没这么聪明,我们中原打仗靠兵法,他们喜欢靠蛮力打群架,跟个二愣子傻帽一样。”
“我们中原一场大战可能是数十万人,他们就穷酸多了,一两万人就是一场大战,就是太远了,要不然倒是可以劫一些黄金,那里的黄金金矿还是挺多的。”
“你这么一说,本王倒是有兴趣了。”
“魏王殿下找我什么事来着。”
“对了。”李泰也这才想起来,“武士彟向父皇提交辞官奏章了。”
第三百零七章 一年只卖一次
“你父皇怎么说?”
李泰坐在树荫下说道:“父皇当然是想挽留的。”
“明日你就要卖香水了对吧。”
李正点头。
“明日我父皇和母后也会暗中过来,你不要声张小心接待就好。”
和李泰又聊了一会儿,李正就忙着去布置香水的事情去了。
卖香水就卖香水,李世民也要来看卖香水的场面,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也不知道李世民想要买几瓶香水,当然不能白送。
他李二还没把给细盐的份子钱兑付了呢。
明日一早就要开始售卖香水,由于泾阳坊市不在长安城内也就没有宵禁。
即便是到了半夜人依旧很多,整个坊市比白天更加热闹了。
李义府和许敬宗忙得焦头烂额。
驿馆的前头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个的牌子。
李义府看着这些牌子问着许敬宗,“你说县侯这种卖法可以挣多少钱。”
许敬宗也愁眉说道:“这种方法都是新鲜,也不知道县侯是怎么想到的,看来明日一早又要有热闹了。”
强忍着睡意,已经是三更时分了,李义府说道:“老许,你要去睡一会儿,这里我看着。”
“你去睡吧,我来看着。”许敬宗也说道。
李义府勉为其难挤出微笑,“你这么客气做甚。”
许敬宗也说道:“是你客气了。”
两人皮笑肉不笑。
第二日一早,李正刚起床瞧见站在马圈旁的李世民,随行而来的还有长孙皇后和李承乾。
一早起床还要行礼,李正一脸颓废地说道:“见过陛下,皇后,太子殿下。”
大虎一直单膝跪地,不敢抬头。
作为一个士兵,大虎虽然是个养马的,也行礼得有模有样。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正说道:“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朕还真羡慕你的日子。”
“陛下稍等。”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穿好衣衫,洗了一把脸提了提神。
“据说这次的香水是个什么价格,你一直没有透露,你还想和以前一样价高者得?”
“当然不是了。”李正笑道。
“那你为何不把价格说出来?”
李正解释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价格多少,这次的价格不是我来定,而是来买香水的人来定。”
“倒是新奇。”长孙皇后说道。
带着这皇家一家三口,来到泾阳的后山。
从这里可以一眼看出如今坊市的情况。
李义府还让人这里修了一个亭子
泾阳驿馆的门口就是卖香水的所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落座。
李承乾和李正则是站在一旁。
站在台上的李义府和许敬宗两人一起说了一遍这次卖买香水的规则。
李世民看着场面问道:“你和朕也说说,你卖香水的规矩。”
李正说道:“其实很简单,香水只有五百瓶,每一瓶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台下的人拿着报价单子,写下自己的心中的价格。”
“比如说有人写了一万贯一瓶,有人写了五千贯一瓶,我们从这些报出的价格中最靠近中间的均价的人可以买到这个价格的香水一次买一瓶,来确定定价。”
“最靠近中间的均价?”李世民笑道:“若是朕出两贯钱,皇后出四贯钱,岂不是三贯钱就可以拿到香水。”
“没错。”
李承乾听着李正卖东西的方式思索着。
李世民接着问道:“你就不怕他们把价格拉得很低?”
“陛下放心,香水只有五百瓶太多人想要香水了,一定会使劲拉高价格。”
“你就不怕他们只出一文钱?”李世民笑骂着。
“没人会出一文钱,因为是均价,出一文钱的人永远买不到香水的。”
李承乾看着坊市里已经开始运作了,每个人都在报价单上写下了价格,意外地发现这些人都各自守着自己的价格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写了多少。
还有人联合成一伙议论着。
李义府在台上点燃一炷香,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商量到底出价多少。
李承乾看着这个场面越看越有意思,价格高了会有人不乐意买,价格低了导致很多有钱人要花更多的钱从别人手里买香水。
要是像以前拍卖一样,明着喊价格,反而不会卖的比上次要好。
一样的办法用第二次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
与其直接喊价,不如让来买的人自己定价。
即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把决定的权力放在这些买客手里。
就算是贵了也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率先有人上台递交了价格,李义府收到价格之后放在贴在一块木牌上,木牌的背面朝着买客们。
知道有人已经出价了,可在一炷香烧完之前谁都不知道第一人递上去的是什么价格。
看着台下那些心急如焚的权贵,相互走动的权贵。
李承乾笑着说道:“父皇,母后,儿臣还是第一次见到卖买成了一种勾心斗角。”
李世民也点头,“确实,价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全靠他们自己决定。”
又有好几个人递上了价格。
李世民说道:“香水你一年只卖一次?”
“对,在下一年只酿一次。”
“你手里明明有酿造香水的办法,却一年只酿一次。”
李正高深笑着没有回答李世民的话。
香水已经燃到了一半,还有很多人没有把价格拿上去。
泾阳坊市有很多人都在围观着这次买卖。
这一次没有拍卖,也不是价高者得,而是用一种让所有人一起来决定的价格来买。
也就是说价格买客出的,全是他们自愿的。
那支香一直在燃烧,台下的人越加心急如焚。
越来越多的人递交的价格,墙上的牌子也越来越多。
等到眼前这支香燃烧殆尽,报价结束。
就算没有报价的人现在也不能再报价了。
许敬宗也开始揭牌,解开的第一张牌就是十万贯。
这个价格一出满座哗然纷纷看向四周,不知道是谁出了这么高的价格。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看来这一次来买香水的人财力不错。”
许敬宗又揭开了第二个木牌,“二十万贯。”
又是一片哗然,众人看着价格心里估算着自己的价格。
第三百零八章 搭救
第三个木牌,“五十万贯。”
又是一个天价,光是这三个牌就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了这些价格很有可能是有人在拉高均价。
第四个木牌,“十五万贯!”
“第五个木牌,“九万贯!”
第六个木牌:八万贯。
价格开始走低。
大大小小的价格被揭开。
直到所有的木牌被揭开,三百个木牌从最低价格的五十贯到了最高价格的五十万贯,最靠近中间价二十五万贯。
出价二十五万贯的人有三个。
这三个人都可以出这个价钱买香水,若是他们不想出这个价格,那么香水就底价二十五万贯的价格起步开始拍卖。
想要香水的人多得是,不愁卖不出去。
出价的人就算咬着牙也只能忍了,只要得到了香水将来转手一卖说不定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第一次有三个人得到均价。
李义府又点上了第二支香,一声锣响,第二次的报价开始了。
吃了上一次的亏,这一次所有人都开始谨慎起来。
李世民知道了规则之后看了一遍,便也没了兴致,“这一次你李正非但可以挣得更多,还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出钱,实在是高。”
“那也是托陛下的福。”李正连忙说道。
“你可别扯上朕,朕可想不到这么高明的高招。”
站起身,李世民不再去看热闹的泾阳坊市。
长孙皇后在李承乾的陪同下打算在坊市逛逛。
李世民看着如今泾阳,“每一次来朕都感觉到这里很宁静。”
“陛下若是喜欢可以常来,在下绝对不拦着。”
“常来?”李世民笑道:“朝中这么多事情缠身,朕可走不开。”
李正带着李世民在村子里走了一圈。
“阎立本已经很久没有来上朝了。”李世民说道。
“我知道,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泾阳,陛下要不要见见他。”
“不必了。”李世民摇头,“先不说阎立本,岭南已经传来了消息,冯盎答应来长安了。”
“好事。”
“还有一件事。”李世民低声说道:“武士彟向朕辞官。”
“是吗?”李正尴尬一笑。
看着泾阳的风景,李世民接着问道:“你对武士彟辞官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没有看法。”
“真的没有看法?”
“真要说看法的话,我觉得武士彟挺可惜的。”
两人走到马圈,大虎给两人倒上茶水,李世民问道:“你和朕说说,武士彟这个人如何可惜了。”
“首先武士彟是功臣。”
“他让朕泰山封禅。”
“陛下难道不想泰山封禅吗?”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沉默了。
李正接着说道:“若是武士彟早就有了要退却的事情心思,陛下觉得武士彟说泰山封禅还奇怪吗?”
李世民还是沉默。
“陛下人言可畏,人心亦可畏,武士彟是功臣,功臣就应该有封赏,对陛下来说这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对武士彟来说他这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什么。”
李世民古怪地看了一眼李正。
李正接着说道:“我知道可能对陛下来说武士彟已经没有太多的用处了,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年太上皇起兵的事情武士彟毅然跟随,那时候他想过有今天吗?可能他能想到更多的是被隋军杀了。”
见到李世民神情不悦,知道自己的话语涉及了敏感话题。
李正连忙叹息说道:“陛下若是觉得在下多言了,全当耳旁风吧。”
李世民眼神带着深意地看着李正,“武士彟或许对朕真的没了用处,你李正的用处倒是还很多。”
李正哑然失笑,“陛下过奖了,我不过是个毛头小子。”
“最近吐蕃一直和波斯有往来。”
“哦。”李正喝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又说道:“波斯给了吐蕃很大一笔钱,朕担心他们在密谋一些什么。”
“嗯。”
李正还是点头。
这小子还是什么都不说?李世民很想听听李正的见解。
有时候李正的话听起来不着边际,但却很管用。
见李正还是不说话,李世民说道:“你难道不想说一些什么?”
“波斯和吐蕃与我相隔这么远,我能说什么。”
李世民有些失望站起身,“不晓事的混账。”
“陛下这是要走了吗?”
“朕还要给冯盎回口谕。”
“陛下慢走。”
李世民的脚步很重,一路带着烦闷的情绪走到泾阳村外。
王鼎的马车就一直等在这里。
坐在马车里,随着王鼎打着马鞭子,马车一路前行。
王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