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问题就是用来试探李正的。
    张公谨的用心可想而知。
    李正非但没有回答,反而也抛了一个问题过来。
    生门死门……
    李世民心中思索着,听了假话选错了门,进了死门万劫不复。
    恰恰迎合了张公谨向李正问的问题。
    要你放弃全部钱财,对李正来说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就像李正的象棋。
    有一种被反将一步的味道。
    若是答不出生门死门,何来张公谨那句让李正放弃全部钱财。
    细细回想着人生或许就是这样。
    一次重大的选择往往会决定自己的后半生。
    每一次选择都要慎之又慎,踏错一步万劫不复。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会对你说假话。
    也有人会对你说真心话,说实话。
    李世民回想起玄武门之变的时候。
    当时的情况不就是和这个问题一样吗?
    失败了万劫不复,成功了如今坐上了皇位。
    要是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容得下自己吗?
    当时很多人都在相互猜忌,身边的人分不清是敌是友。
    眼前的仆从不知道是不是李建成的眼线。
    当时听取了张公谨,房玄龄,尉迟恭这些心腹亲信的建议,将这场密谋的地点设在了玄武门。
    若是当初出了差错,那怕是有人透露出一句话。
    当年的事情也不可能成功。
    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终究是保住了自己。
    可也失去了很多宗亲的信任。
    两难之中的决定恰恰就是这道题目中的生门死门。
    李世民看向王鼎说道:“想明白这道题了吗?”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愚钝想不明白。”
    李世民感慨道:“李正的这个问题高深啊,相比如张公谨提的问题。前后一比就相形见绌了。”
    王鼎安静地站在一旁。
    “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能够说出这么发人深思的问题,实在是难得可贵。”李世民脸上的笑意越浓,“王鼎,你觉得李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鼎低声说道:“老奴以为,李正这人很喜欢钱。”
    李世民笑道:“这小子聪明就聪明在他什么都不要,他只要钱。”
    “老奴愚钝,老奴以为李正就是一个死要钱的傻小子。”
    李承乾也收到了李世民的让王鼎送来的题目。
    “生门死门?”李承乾琢磨了许久,甚至召集了自己府上幕僚都来商量,想要知道一个合适的答案。
    “太子殿下,这道题生门和死门不关键,关键是那两个守卫,一个只会说真话,一个只会说假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工开物
    “太子殿下,在下以为两个侍卫会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能问一句,这句话要怎么问。”
    “太子殿下,在下以为重要的还是生门和死门,不论怎么问,如何知道两个守卫各自守着的是生门还是死门最为关键。”
    ……
    座下的幕僚叽叽喳喳议论着,李承乾看向狄知逊,“狄直郎,你知道要如何问吗?”
    狄知逊叹息着摇头,“下官也不知。”
    李承乾在东宫来回走着,心中拿捏不定。
    “父皇为何会送一道如此折磨人的题目。”
    “据说陛下还一模一样把这道题送给了魏王殿下。”
    李承乾着急问道:“青雀答出来了吗?”
    “现在还没消息,想必也是没有答出来。”
    李承乾苦恼地说道:“这道题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
    东宫的属官禀报道:“据说是邹国功去见了李正之后就给陛下去了奏章。”
    “又是李正?”
    李承乾苦恼说道:“盯住李泰,若是李泰任何的举动立刻来向孤禀报。”
    “喏。”
    李泰坐在自己的府邸也想着这个题目。
    当李正说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就一直在思考了。
    只是没有想到父皇会把这个题交给自己。
    “这题到底要怎么答?”李泰抓着自己的头皮,这题既然是李正出的他就一定有答案。
    这家伙不会无的放矢,李泰对府中幕僚说道:“立刻派人去给李正送消息,无论他李正要什么都先答应下来,找他要答案。”
    “喏!”
    李世民坐在立政殿中,听着不停有太监李禀报着李承乾和李泰的举动。
    “这两个小子的动作还真是挺快。”
    王鼎低声说道:“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都已经派人去找李正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倒要看看,这道题是他李正出的,他自己要如何作答。”
    泾阳
    李正把一碗面端给狄知逊,也给自己盛了一碗。
    “我管这个叫做油泼面,伴着野菜吃味道很不错。”
    狄知逊吃着一口说道:“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李正吸溜着油泼面又吃了片羊肉。
    狄知逊说道:“生门死门这题,到底要如何作答?”
    “我不知道。”李正吸溜着面条。
    “你一定知道。”
    李正往面条里加了一些醋,“这是自己调配的白醋,狄叔要不要也加一点。”
    “也好。”、
    往狄知逊的碗里的面加了一些醋,李正接着说道:“其实关于这道题的答案有很多。”
    狄知逊点头说道:“魏王和太子的人都在村子外等着,你这次要说一万贯说不定他们也会给你。”
    “有些钱可以挣,有些钱不能挣。”
    “这钱不能挣吗?”
    李正喝下一口野菜汤接着吃面,“这种面配着这种汤来喝味道特别不错。”
    狄知逊又问道:“钱就在你面前,他们肯定会为了答案拿出来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狄叔叔,你知道张公谨给了我一道什么题吗?”
    “张公谨?他给你出题?”
    “我虽然不知道张公谨的话语是什么意思,不过那是一道送命题我不能回答。”
    “如何说?”
    李正放下手中的筷子,一碗面已经吃完了。
    见狄知逊依旧看着自己,李正说道:“张公谨说,如果有一天有人让我放弃我所有的钱财,我会如何?”
    “张公谨是这么对你说的?”
    李正点头。
    “你这么有钱,我倒也想知道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你会怎么做。”
    李正喝着茶水润口低声说道:“这道题不管我怎么答都是错的,不论我放不放弃我自己的钱财,只要我回答了我就掉入了陛下和张公谨设计的圈套,我不瞒狄叔叔,这题我不能回答给陛下,也不能回答给张公谨。”
    看着李正的面容,狄知逊也陷入了思考。
    “你这个白醋有些太酸了。”狄知逊说道。
    “现在很多人用的醋都不够纯正,我喜欢味道比较酸一些醋。”
    狄知逊倒出一小碗,“不过这样的白醋吃起来倒是很有意思,你是怎么调配出来的。”
    “用米麦发酵,再用酒曲调配而已,我没有用果酱发酵。”
    “这一小碗,老夫就带走了?”
    “我这里还有一缸,你装一罐走都行。”
    狄知逊愣了愣,有一缸?
    放下手中的碗,狄知逊打开一个个水缸的盖子,果然发现了一缸醋,没想到李正真的酿了一缸的白醋。
    狄知逊接着说道:“外面那些人,你就真的不理会了?”
    “我的题和张公谨的题一样,在皇帝面前不能答,尤其是我。”
    “你怕陛下降罪于你?”
    “我是怕我的后半辈子都在陛下手里。”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笑着没说话。
    看着狄知逊离开,李正脸色重新沉下来。
    李世民是一只老狐狸,而且是一只心狠手辣的老狐狸。
    当然不能上了他的恶当。
    李正看着一本书说道:“大虎,晚上咱们吃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
    李正稍稍点头,“你去长安买一些甘蔗浆,我做一些糖出来。”
    “中郎将真厉害,什么都会做。”
    “少拍马屁,别学得和李义府一样。”
    大虎憨笑着骑马前往长安。
    独自坐在马圈旁,李正看着马圈里的马儿,这些马儿悠哉地吃着饲料。
    这些马都是龙武军的马匹,一共一千三百匹。
    虽说马匹只有这些,这些马儿放眼关中哪怕是草原上,都属于上好的马种。
    比不上汗血宝马,也是一等一的马种。
    李正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一本书。
    这是明代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本书记载着几百年的明代中叶时期最鼎盛的手工业和农业。
    在当初资苯萌芽时期,将那时候的手工业和农业都记录在上面。
    后世的人称之为这是一本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从纺织、染色、谷物、制盐再到陶瓷造纸,五金,丹青……
    囊括了当时后农业时期所有的百科。
    水车,灌钢,甚至还有了瓦斯的雏形。
    永远不用怀疑老祖宗的智慧。
    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是当时以来,世界最巅峰的制造技术。


第二百九十八章 活得像个阿庆嫂
    当然了战争是可恶的,打心底李正想痛骂一些人。
    若是有机会李正也很想把努尔哈赤的祖坟撅了。
    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这本书交给阎立本。
    这里面有太多的技术,有些技术现在交给阎立本还会不会太早。
    其实还有一本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沈括写的,也算是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不过这本书写得有些杂,天文天象地理工匠制造什么都有写,说来没有梦溪笔谈也不会有后来宋应星的这本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这本书当时也是被擅长修陵寝的宋代汪氏收藏,也就有了汪家一脉。
    关于工艺制造梦溪笔谈就没有天工开物那样写得完整。
    放下手中的这本开工开物,李正细细抄着,“老祖宗的智慧真管用啊,对宋应星来说他写了这本书或许是他一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当初的你宋应星一家寄希望于南明,却也只是苦苦坚守,你的兄长服毒自尽殉葬大明,你的家人纷纷为最后的脊梁骨被杀,你到死不愿降,八十岁郁郁而终。”
    “我现在时代的这些人对你宋应星来说,他们是你的祖宗,你宋应星是我的祖宗,为了发展就这么抄了你的书,宋应星大佬应该不会怪我吧。”
    李正自言自语抄着书。
    当天晚上,大牛大虎还有狄仁杰三个小子,吃着糖醋排骨大快朵颐。
    好久没有做有些手生了,糖醋排骨做得有些焦黑。
    这三个小子吃得倒是挺欢实的。
    李正吃着花生米依旧看着这本天工开物。、
    三天过去了,李义府敲门站在外面说道:“县侯,太子和魏王殿下的人还在外面都堵了路了,怎么都劝不走。”
    李正无奈地写下两张字条打开一道门缝递出去,“你把这两张字条交给太子和魏王。”
    平日里李正闭关的时候,不喜欢让外人进屋子。
    看着李正递来的字条,李义府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
    没有想着答案,而是写着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话。
    “问别人去。”
    这四个字就能把魏王和太子打发了?
    也不好多问,李义府只好带着字条离开托人送入长安。
    王鼎在李世民耳边说着事情的进展。
    “李正还没有给答复吗?”
    “还没有。”王鼎说道。
    “青雀和承乾都没有给好处?”
    “给,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承诺给一万贯,李正还是不为所动。”
    李世民的笑容在脸上凝固。
    王鼎接着再次说道:“老奴觉得这道题确实很难。”
    “这小狐狸可真狡猾。”李世民冷笑着,“怕是李正这辈子都不会说出来了。”
    李泰也收到了李正的字条,看着上面这简单的一句话。
    “明明是你李正自己出的题,让本王去问别人?李正这是什么意思?”
    李泰气急败坏想骂人,几口酒水下肚,喝的西域进贡的葡萄酿,父皇赏赐的也就三罐,太子就有六罐,自己只有三罐。
    带着凉意的冷风吹过,李泰对自己府上的下人说道:“太子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回魏王殿下,也有人向太子递了字条,似乎和魏王殿下的是一样的。”
    这么一说,李泰立刻来了精神,太子也没有得到答案?
    再看李正这句话,生门死门这个题目本来就有矛盾。
    李正肯定是有答案的,这毋庸置疑。
    只是他不想说出来而已。
    想起当初张公谨和李正之间的对话。
    李泰脑子一醒,醍醐灌顶般地站起身,“本王明白了,李正不是不告诉本王答案而是李正不能说出答案,这里面说不定有张公谨和父皇的缘故。”
    面对府中幕僚带着眼圈又迷茫的眼神。
    李泰连忙着急说道:“快!把生门死门的题目挂到文学馆去,让全长安的读书人知道这个题,以后在我魏王府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