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李义府看李正平淡的神色也不好多说什么,确实和这里没有什么关系。
“你要是心里还惦记着回长安,你就回去。”
李义府丧气地低下头,“泾阳令千万不要让我回去,要是我回去了说不定又要被发到那些偏远地方,是下官失言了。”
“想留下来就好好干。”李正拍去手上的泥。
李义府连忙拿出一卷布绢,“这是咱们泾阳的地,官府说是要重新做个地契,已经找人都画出来了,泾阳令看看要不要画的再细一些。”
瞅着图上的内容,李正发现上面都没有标注,说道:“你看看这画上的,除了山,田,房子,我看不到其他东西,比如说那块是什么田,这里是谁家,都写上。”
“哎。”李义府点头。
大唐的地图不是都这样画的吗?
但是也是第一次听到有标注这样的事情。
一直以来的地图都是画山是山,画河是河。
也没说什么标注,至于是那条河顶多象征性的写个字。
李正的要求多,李义府也只好照办。
好不容易有个差事。
长安的大雨停歇半个月后,阳光重新照在大地上,气候突然闷热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李世民用雷霆手段平定了这次的粮食危机。
不少粮商被查处,这次李世民与五姓对峙。
以五姓自断一臂,与那些粮食划清纠葛结束。
其中曲折没太多人在意。
在这一次事件中,长安突然冒出了一种叫清凉油的东西。
这东西提神快,还自带一些香气。
女人对它趋之若鹜,男人对它爱不释手。
深夜提神醒脑必备良药,自带香味女子闺中常备。
在现在闷热的天气中立刻有非常大得需求。
程家门前排满了人要买清凉油。
程处默再次找到了李正,没货了。
李正:“这就卖完了?”
程处默:“卖完了。”
李正又从系统药店里拿出四箱清凉油,有一千多罐。
也不知道系统的储备有多少,取出来又交给了程处默。
李正慢条斯理数着钱,程处默坐在一旁看着天空发呆。
“处默兄为何还在这里?”李正问道。
程处默长叹一口气说道:“我为何不能在这里?”
“处默兄为何如此伤春悲秋?”李正又问道。
程处默还是长叹一口气,“李正,我看上了一个女人。”
“嗯。”李正继续数钱。
拿出一罐清凉油,程处默在自己的人中抹了一点,深吸一口气说道:“她就像是陈年的烈酒,让我心生向往。”
“然后呢。”
“然后我想着凭我健壮的身躯,一身精湛的刀法,可以打动她。”
李正数清楚钱一共三百多贯,瞧着程处默问道:“打动了吗?”
程处默哀伤地说道:“有酒吗?”
李正从系统药店拿了一些医用酒精兑了一小碗递给程处默,“家里穷,就这么一口。”
程处默拿起酒碗感伤说道:“谁知我还没打动她,却打动了官府。”
“节哀。”李正同情道。
第二十六章 味道不对
“我被官府收押之后,我爹当场提着大斧子把人家官府的门给砸了,这才放我出来。”程处默感伤地把这一小碗酒喝下。
喝完之后了,程处默砸吧着嘴,擦去人中的清凉油,使劲闻了闻碗底,瞪大眼珠子看向李正。
“处默兄,你没事吧。”李正问道。
程处默看着碗底,“我……”
“这酒不好喝吗?”
“好……好喝,嘿嘿嘿。”
酒精上头,程处默傻笑一番醉倒在地。
明明已经兑了水,莫非是兑少了?
看来这个酒精不能随便喝呀。
拖着程处默让他睡在医馆里面,迷迷糊糊的还能听到程处默嘴里说着一个名字。
你说你看上人家女子也不能舞刀弄枪,人家能不报官吗?
能不惊动官府?
还以为你要谋财害命呢。
李正心里把程处默数落一番,这小子也太傻了。
也不知道这家伙喝酒精是不是喝出事了,下次再也不拿出来了,喝出人命可咋整。
只好等着他酒醒。
一直等到傍晚,程处默这才悠悠转醒,诈尸般地坐起身扭头看向一旁的李正。
“处默兄?你没事吧。”李正问道。
“没事。”程处默摇头,回味着嘴里的味道,“你刚刚给我喝的是什么酒?”
李正脸色堆着无辜又灿烂的笑容,“就是一般的酒。”
“是吗?”程处默又砸吧着嘴,使劲回味。
“处默兄赶紧回去吧,再晚就误了时辰,长安城快宵禁了。”
“对,我要赶紧回去。”
程处默扛着四箱清凉油离开。
一边走还一边回想着,越想越不对。
“那绝对不是普通的酒,李正这小子肯定藏着什么好酒。”程处默非常相信自己的味蕾。
回到长安城,程处默把清凉油扛回家,对程咬金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李正这个小子的名字,程咬金第一次听到是在他破解了阴山战局的时候。
自从这小子把荒地当作良田之后这个名字听到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
再加上他和自己的儿子做的生意。
云南白药非常的好用,程咬金发现自己揍儿子的时候都可以敞开揍了。
反正有云南白药在。
清凉油也是,抹上一些之后一晚上都不困。
“你说这小子藏有私酒。”程咬金双眼炯炯有神的问道。
“孩儿的嘴不会出错的。”程处默点头。
喝了这么多年的酒,第一次尝到如此烈的酒,能让自己一碗倒酒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喝到。
程处默自认酒量不错。
喝过李正的酒之后,程处默再看眼前的浊酒就没了想喝的欲望。
李正的酒水非常清澈。
坊间有严令寻常百姓家是不能酿酒的,粮食宝贵,酿酒太废粮食了。
寻常百姓家藏私酒,可是要被官府抓的。
程咬金盯着自己的儿子问:“老夫问你,李正的荒地真的种出来粮食了吗?”
“好像是没有,孩儿去看了一眼,都是些矮草,那地又硬又干怎么可能种得粮食。”
程处默心中肯定。
程咬金思量了起来,“李正这小子有古怪,咱们程家也去开垦荒地试试。”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咱们也试试。”
程处默认同这个看法,不得不说李正这家伙确实有些邪门。
清凉油一到货,程咬金先给宫里送去了几十盒,这点眼力见还是要有的。
怎么都要给陛下献上一点,然后自己可以敞开卖。
至于其他的国公将军家要不要送一些,程咬金选择性健忘。
宫里,内侍的太监给正在批阅奏章的李世民拿来了清凉油禀报道:“陛下,程大将军家送来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点头,搁下手中的笔抹了一些清凉油。
这个东西很好用,李世民用过一次之后就有些爱不释手。
每每批阅奏章到深夜都要用一些提神。
粮食危机已经摆平了,李世民问向太监,“泾阳的李正最近都在做什么?”
太监笑呵呵说道:“泾阳令还是老样子,守着那些荒地呢。”
长安天气晴朗,李丽质再次偷偷出宫来到泾阳。
“李正!你在做什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这个屡次潜逃出宫的公主,李正已经见怪不怪了。
就是有些担心皇宫的治安。
李丽质来到李正身边,“你怎么不理我!”
李正稍稍行礼,“见过公主。”
李丽质拿出一罐清凉油,“送你!我父皇赏赐给我的,宫里还有很多我自己也用不完。”
程处默每次拿走的清凉油自己心里有数。
长安有多少人?程处默卖出去之后能给皇家的有多少?
就算全上交也不会多到用不完的地步。
面对李丽质的好意,李正还是收下了。
一群女侍卫站在后方,很懂事地放着风。
两人在田埂边坐下,李丽质问道:“你盯着这座荒山做什么?”
李正说手托着下巴说道:“种田,我打算开垦一个梯田。”
李丽质嘀咕道。“这荒山上怎么能种出粮食嘛。”
“可以的。”
“是吗?”
……
两人坐着好一会儿没话讲了,李丽质是不是偷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李正。
这家伙竟然在打瞌睡!
李丽质掐了一下李正腰间的软肉。
“疼。”李正痛得立刻清醒。
“我回去了。”
“公主慢走。”
李丽质带着女侍卫扬长而去,这一幕正好被远处的李大熊看到了。
看这女娃娃好像是富贵人家女儿,来找自己好像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有随行的侍卫。
难怪这小子一直推脱着不要媳妇,原来是看上富贵人家的女儿。
苦寒出身的李大熊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历时两个月,几千个村民的努力下,一条横贯整个泾阳县,八公里的路总是修好了。
属地检测:属地一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三千六百。
任务完成:奖励图书馆一阶段
新任务发布:建设书院一座
任务奖励:生石灰八千吨
生石灰是用来涂抹在建筑上,还能用来做石膏,砂浆,杀毒除菌,改善土壤中和酸性土质,用处不小,瞧着这个系统奖励,李正觉得自己要在基建狂魔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第二十七章 基建狂魔
再看自己的系统面板:
(药店一阶段)
(农作物一阶段)
(图书馆一阶段)
水泥余量:七千六百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往上升阶
李正瞧着图书馆,一阶段的图书馆,没什么太多的书,大多都是中小学读物。
在系统面板上翻找了好一会儿,看了三遍确认没有自己想要看的那种书。
收拾好心情,李正找到正在主持开垦荒山梯田的李义府。
“你抽点一些人手出来,我要建一座书院。”李正说道。
“书……书院?”李义府疑惑。
“对,书院。我要建一个三千学子的书院。”李正说道。
李义府想不明白,“泾阳令为何对书院感兴趣了?”
李正深吸一口气,“因为从今以后我要做基建狂魔了。”
“基建?”
李正认真点头,“对,基建,你知道基建什么意思吗?”
李义府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就对了,赶紧去召集人手干活。”
李正抬起一脚踢向李义府却被他转身躲过。
这家伙麻溜着就去干活了。
这个李义府真是不赶着他不干活。
李正要建设书院的事情在泾阳县传开了。
家里,父子坐在家门口一人端着一碗面正在吃饭。
李大熊吸溜着面条问道:“听说你要建设书院?”
李正喝下一口汤,“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
李大熊:“建书院?好事,家里没钱请夫子。”
李正说道:“我不是挣了好几百贯吗?还有银饼。”
李大熊连忙让李正噤声,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确认没人听到。
“财不外漏,家里有钱这种事情不能说出去,那些钱是给你攒着娶媳妇的。”
“不用请夫子,我自己来教。”
“也好,你也读过书,省钱了。”
……
吃了饭,村子里的人都在议论李正要建书院的事情。
村子里大多数人不识字,没读过书就会种地。
这年头连吃个饱饭都困难,别说读书了。
读书对寻常百姓来说就是一种奢侈。
村子里的孩子更是没条件读书。
知道李正要教书,村子里的村民非常骄傲
李正是个好孩子,还知道回报乡里。
李大熊饭后消失在村子里走路都挺直腰板。
在村民感激又崇拜的目光下,如沐春风。
又带着孩子的村问道:“老李啊,你家孩子教书要交多少束脩?”
李大熊拍着胸膛说道:“都是乡里的,咱们自家人谈什么束脩。”
“给还是要给的,哪能让你儿子白教啊。”
李大熊红着老脸说道:“那还得听我儿子的,那小子傻实诚估计也不会要。”
“该给还是要给一点,咱们都是自己村子的,你儿子娶媳妇也要钱呢。”
“还是你儿子出息,知道回来教咱们村子的孩子。”
“以后咱们村子的孩子都是读书人。”
李正和李义府正在打算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书院。
听着李正的意思,李义府算是明白了,从规制建房子不能随便建。
地势不能比长安高,屋子也不能比皇宫的高,会逾制。
李义府提点道:“要是修得不好官府可是要抓人的。”
古代建房子确实麻烦。
李正对他说道:“那就修一间大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