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画山川河流。
不过有了图解之后看起来确实是一目了然。
那些标注的意义也就明白了。
岑文本心中越看越好奇,“魏王殿下是从何处得到这些图的。”
小吏笑着说道:“说来也巧,这些图是从泾阳拿来的,据说当时是李正给孩子们布置的课后作业。”
先不说课后作业是什么,岑文本看着满是等高线的地图,低声说道:“这种图对行军打仗有大用。”
“我要去见陛下。”
岑文本这一叠图纸来到宫中,经过宫中内侍禀报之后,这才进入了两仪殿。
“陛下!”岑文本捧着这些图纸行礼。
李世民意兴澜珊吃着茶叶蛋,听说了李承乾宫里多了一种叫做茶叶蛋的食物后,非常自然就成了御膳房的一道菜。
而且这种菜做起来极其简单,吃起来味道很不错。
岑文本再次说道:“陛下,臣有军国利器献上。”
“军国利器?”
岑文本拿着图纸铺开在李世民的桌案前,“陛下请看。”
吃下茶叶蛋,又喝了一口枸杞泡白开,李世民瞅着画满线条的图纸。
“……”
抬头又看了一眼岑文本李世民问道:“你就给朕看这个?军国利器?”
“陛下,历来行军打仗,地势尤为重要,谁先掌握了地势谁就可以掌握先机。”
“你说的这些朕当然明白。”李世民遥想到年,朕也是战功赫赫好不好。
李世民瞅着这些不明所以的地图,“那你和朕说说,画这些线条怎么可以让我大唐军队占尽先机?”
“陛下,其实这是一幅地图,准确的说是一幅地形图。”
“你在说笑吗?”
岑文本向李世民解释了好一会儿这种地形图的画法,通过线条的稠密,与线条的弯曲可以大致知道山峦与地形的轮廓。
听明白之后李世民越发感兴趣,以前打仗的时候,因为地图不明,吃过不少亏。
地形的好坏往往也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一直以来接触的地图顶多就是画一棵树当作森林,画一个三角当作山丘。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杀不杀李正
以前的地图没有这么地仔细,大多数都是靠着斥候的查探。
就算是让村民做向导,有时候也会被敌军事先买通故意晃点。
而有时候斥候看得不是很周全。
明白了这种地形图的价值,李世民低声说道:“这图你从何而来。”
岑文本开口道:“魏王殿下通过这些地形图,提前知道了一些山体塌陷的地点,才让数以千计的百姓幸免于难。”
“这些地形图是李正所教,教给村子里的孩子,这些图其实是一些孩子画的。”
“一群孩子画如此重要的图,简直是胡闹!”李世民怒声说道。
岑文本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此图若是可以传授于军中,对将来有很大的裨益。”
李世民当然明白这种图的重要性,若是早点看到这种图当年可以少死多少并肩作战的袍泽。
最近阎立本也找到了一种新式的画图方式。
不过那都是给工匠用的。
和眼前这种图纸不一样。
这些等高线地图意义重大。
若是军中将领可以掌握,这能给以后的打仗增加多少胜算。
李世民对身边的太监说道:“立刻传朕的口谕,十二卫府中郎将以上所有将领,都要去泾阳给朕把这种地形图都学会了!”
小太监急急忙忙离开,去传李世民的口谕。
岑文本见李世民能够看中这些图纸心里头踏实了不少。
让岑文本退下,李世民召见了李君羡。
“陛下!”李君羡见到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黑着老脸说道:“朕让你安排人盯着李正,你到底在盯一些什么?”
“盯着李正的言行,盯着李正的每日都在做什么,李正和什么人来往。”看李世民依旧黑着脸,李君羡心想着是不是那些眼线做的不够详细?
李君羡再次说道:“我们还知道李正喜欢吃猪肉,李正每日起床必定要打太极拳,午时便会睡半个时辰的午觉,下午……”
“行了!”李世民不耐烦地拿着地形图放在李君羡面前,“朕问你,这图李正是什么时候画出来的,你为什么不向朕禀报。”
“这个……”
李君羡看着图说道:“末将失职。”
李世民气馁地重新坐下,感觉自己心力憔悴。
怎么身边一个个都不争气。
突然好想杀了李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李正相比李世民发现自己信任的这些人好像都是蠢货。
要不还是杀了李正吧,这样子自己心里说不定可以舒坦一些。
可是这小子肚子里有货,杀鸡取卵的事情又不想做。
惆怅,实在是太惆怅了。
李世民又猛喝一口枸杞泡白开。
当天下午,李泰再次来到泾阳和李正一起看着泾阳河水。
如今雪已经消融得差不多了,冰也已经融化。
河水还是有些湍急,李正看着自己划的水位线,好在水位下去了不少。
李泰感慨道:“李正,你不知道昨日的有多么凶险,本王差点就被埋了,你也差点见不到我了。”
李正认真地点头,“那也可惜了。”
“是啊,本王要是就这么死了就太可惜了。”说完把李正的话又过了一遍脑子,李泰问道:“到底是我没被埋了可惜,还是我要是被埋了才可惜。”
“魏王殿下一定要把问题搞得这么复杂吗?”
“我怀疑你说不是好话。”
“习惯就好。”
李泰当然习惯了李正的德行。
从李正嘴里听到一句好话很难。
“据说昨日你还借给太子殿下一些兵马?”
李泰点头,“太子那里人手不够,我就分出去一些。”
“李正,你千万不要误会。”李泰又急忙补充道:“我是为了大唐子民着想,你以为我会心甘情愿地帮太子吗?”
“我懂,可这样一来说不定在下要命不久矣了。”
“何以见得?”
李正坐在河堤边上耐心说道:“皇家的家事管不得,说句实话你们的家事我真的不想掺和。”
“要不是看在你们给我送了这么多银饼,我懒得管你和太子之间的那些破事。”
破事?李泰一头的黑线……
“魏王殿下要是想救我,不妨去揍太子殿下一顿。”
“等等!”李泰拍着自己的脑门,“我有点乱,什么叫要救你,不妨去揍太子一顿。”
“人心可畏啊,帝王心思总是有些变态的。”李正总结道,“一个可以挑动太子和魏王殿下之间关系的人,你觉得你父皇还让他活到几时。”
李泰使劲眨了眨眼,“所以我给太子兵马,我是害了你。”
李正认真地点头,“正是如此。”
“是我疏忽了。”李泰跺脚说道:“说不定现在父皇已经在考虑要不要留你的问题了。”
“魏王殿下要是在我临死前,送我几万贯银钱,我就可以瞑目了。”
“……”
“李正!你我之间不用谈钱,我知道要怎么做,你放心我一定会让父皇打消疑虑。”
李泰转身就要离开。
“魏王殿下,咱们还是谈钱吧,谈钱比较实在!”李正朝着李泰的背影喊话道。
李泰的脚步更快了……
自从玄武门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就有一些被迫害妄想症的症状。
事实上,不管是哪朝哪代,大多数的皇帝都有类似的情况。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批阅奏章又听着身边太监的禀报。
李承乾回到东宫倒头就睡,到现在也没来向朕禀报治理雪灾的情况。
李泰也回到了他自己的府邸,睡了一会儿又去见李正了。
心头莫名感觉,朕这个做父皇的存在感越来越差了?
这两个小子就没有一点来见朕的意思?
李世民自我怀疑着,从之前李承乾和李泰互相帮扶说话就可以看得出来。
莫非这两兄弟真的和好了?
这两兄弟会不会联起手来对付朕?
这其中有没有李正的事情。
李世民又在考虑要不要杀了李正这个小子。
有个听话的妖孽是好事。
有个不听话的妖孽,就是一件坏事。
到底是要杀了李正呢,还是过几年再杀了李正呢?
李泰回到长安,找到李崇义。
坐在礼部府衙,李泰对李崇义说道:“崇义哥,咱们一起干一件大事如何?”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东宫与魏王
李崇义问道:“什么大事?”
李泰在李崇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听完之后李崇义神色紧张。
仿若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你真的要这么做?”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他太子凭什么把我的功劳占为己有。”
李泰的这番话,礼部的官员都听在耳中。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纠葛很多人都知道。
还真是如外面传闻的那般水火不容。
一群礼部的官员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不敢吭声。
皇子之间的事情不敢多打听。
知道得越多越危险。
太子要把魏王李泰的功劳占为己有。
东宫,李承乾有些诧异,“青雀真是这么说的?”
一群东宫属官也是李承乾的智囊团。
东宫属官回答道:“礼部的一群官吏都听到了。”
“这事不太对。”李承乾细细思量着,“青雀应该不会说这样的话才对,太反常了。”
想了一会儿之后,李承乾心里盘算着李泰到底在想什么?
“当初是他帮助了孤,为何现如今又说孤想要把他的功劳占为己有?你们觉得孤是这样的人吗?”
“这个……”东宫的属官说道:“太子殿下,小人觉得不能让魏王殿下太过出风头才对。”
“所以你们还是认为孤就是那样的人?”
“卑职以为太子殿下这么做也无妨,把魏王的功劳占为己有,实乃上上之策,借此打压魏王。”
听东宫的属官说完,李承乾的心情很不好。
李泰的脏水扑来自己有理都说不清了。
“太子殿下,小人以为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向陛下先告状。”
“告状?”
狄知逊说道:“太子殿下要是先告状,就坐实了魏王殿下的话!”
“太子逞得一时痛快,却落得一个小人之嫌。”
狄知逊这么一说,一旁的东宫属官看不下去了,他们开口说道:“狄知逊,你不过是个东宫直郎,我等跟随太子殿下多年,有你说话的份吗?”
狄知逊不动声色说道:“老夫南征北战的时候,你们这群人毛还没长出来呢。”
李承乾苦恼地捂着额头,“都退下吧。”
看着眼前的烛火摇晃,李承乾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不过借此机会可以打压李泰,李承乾自然不愿意放过。
拿着这些日子处理好的奏报,李承乾起身前往甘露殿,把奏报递给了李世民。
看着手中的奏报,李世民低声说道:“这一次雪灾,你和青雀都做得很好。”
“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李世民看完之后放下手里的奏章,“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对朕说。”
李承乾神情凛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脑海中的想法特别多,李承乾当即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改日一定好好重谢李正。”
“重谢李正?还有呢?”
“还有……”
李世民盯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李泰在礼部和李崇义说的那些话,你以为朕会不知道吗?”
“父皇。”李承乾连忙说道:“应该是青雀喝多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青雀喝多了,就可以说出这般目无兄长的话?”
“父皇,或许是青雀受了什么人的怂恿,儿臣一定会好好管教弟弟,请父皇放心。”
听到这话,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至少这是自己愿意听到的话。
阴沉着脸,再次问道:“承乾,朕再问你,你觉得是什么人在背后怂恿李泰。”
……
这句话抛下来李承乾一动不动站着,父皇这话很明显是指向了谁。
李泰和什么人走得最近。
不就是李正吗?
咽下一口唾沫,李承乾低声说道:“儿臣以为不论是什么人挑唆,身为兄长都有教导弟弟的职责。”
“好,朕知道你的意思了,退下吧。”
“儿臣告退。”
李承乾走出甘露殿,这才感受到自己后襟已经凉了一大片。
吃力地迈动有些腿软的脚步,李承乾走向东宫。
一个东宫属官慌张来报,“太子殿下,不好了。”
“怎么了?”
“有一伙儿把我们东宫的侍卫给打了。”
着急回到东宫,李承乾看着这里的一片狼藉,怒声说道:“什么人干的!”
“殿下,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部曲,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