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光看了李正许久,李世民也不再说话转身就离开。
    回到宫里,李世民还在想着李正的话语。
    到了凌晨时分,辗转反侧还是睡不着,李世民起床披上外衣。
    见李世民深夜起床了,一群宫女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披着外衣,如今长安的雪还没化干净,李世民走出寝宫想到了白天那种感觉。
    那种思绪清明,心中宁静的感觉。
    李世民站在立政殿外,回想着从李正那里学来的太极拳。
    一招一式缓慢地打着,像是四周的风也停止了。
    心中安宁下来,李世民一遍又一遍地打着太极。
    那种宁静,那种沉着,以静制动,借力打力,这些招式看着没什么,但反复练了几遍之后又好像非常地有韵味。
    长孙皇后,也起床了,看着李世民在殿外一招一式打拳。
    宫女小声说道:“皇后,陛下这样会着凉的。”
    看李世民安静地练着这些古怪的招式,长孙皇后说道:“不要去打扰陛下,陛下已经好久这么安静了。”
    宫女点头退下。
    不知不觉天际渐渐明亮起来,李世民打着太极,心绪越发清明,任由吐蕃如何闹腾,大唐只要以不变应万变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以静制动,说的就是这个。
    “原来这才是李正要告诉朕的意思。”李世民爽朗地笑了。
    长孙皇后急忙又给李世民披上一件外衣,“陛下,小心着凉。”
    “朕没事,朕再打一圈。”李世民接着打着太极。
    李君羡前来禀报道:“陛下!有军报,吐蕃兵马有异动。”
    “朕知道了。”
    见李世民有些不为所动,还在做着一些古怪的动作。
    李君羡不禁好奇问道:“陛下,你这是在做什么?”
    “朕在打太极!”李世民又是推出一拳说道:“你不妨也和朕一起练练。”
    李君羡低下头说道:“末将不敢。”
    “让你练,你就练,打打太极对你有好处。”
    李君羡有些迟钝地跟着李世民的动作打拳。
    “泾阳那些大棚田地的事情,你怎么没有汇报给朕。”李世民问道。
    跟着动作打太极拳,李君羡回道:“我们的人也不知道李正,到底在做什么,所以就……”
    “不管是什么事情,李正的一举一动都要告诉朕。”
    听到李世民强调,李君羡说道:“末将知道错了。”
    李治睡眼惺忪,衣衫松松垮垮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奶声奶气问道:“父皇这是在跳舞吗?”
    长孙皇后也提醒道:“陛下,该上朝了。”
    李世民这才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打完了太极之后神清气爽的去上朝。
    听着满朝臣子议论,如今李世民也不觉得吵闹了。
    一声喷嚏打断了群臣的议论,李世民吸了吸鼻涕说道:“不妨事,你们接着议论。”
    大臣们躬身低头不敢再议论。
    下朝之后,李世民回到甘露殿就感觉到头晕,经过太医的诊断当今陛下发烧了。
    虽说生病了,李世民躺在甘露殿对伺候在一旁的长孙皇后说道:“告诉泾阳上游的村子,以后谁都不许用渔网捕捞鱼。”
    “这个……”长孙皇后一脸疑惑。
    “就按照朕的意思吩咐下去,上游的捕捞,下游的人就没鱼吃了。”
    长孙皇后点头起身就要去传话。
    “慢着。”李世民又嘱咐道:“让人带一千贯给李正,把李正的暖炕秘方带来,那可是个好东西。”
    “妾身明白了。”长孙皇后稍稍一礼离开甘露殿。
    走向自己立政殿的路上,长孙皇后心中还是惊疑陛下的变化,就连生病了也不着急,把朝中的奏章放在了一边也不批阅,对吐蕃的军情似乎也不是那么关心了。
    这和以往陛下看到奏章就要批阅,现在太反常。
    李世民躺着正要睡着,王公公小步走来禀报道:“陛下,房玄龄求见。”
    “让他进来。”
    房玄龄收到王公公的传话,走入太极殿之后,看着躺在床上的李世民躬身说道:“陛下,要注意身体。”
    “不碍事,太医署的太医说了休养几天就能好。”李世民说道:“那个徐照邻如今还在户部吗?”
    房玄龄点头。
    李世民又说道:“你让吏部重新登册,把徐照邻重新安排到太医署,还是做监正,让他一个看病的去天天算钱算粮食,还真是委屈他了。”
    房玄龄笑了笑,“他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今日长安有不少百姓为陛下祈福呢,说是想让陛下的病情早点好起来。”
    “就是一点小毛病而已,朕还没到垂暮之年。”李世民拿起军报说道:“吐蕃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房玄龄珍重地点头,“如今吐蕃又在青海之外布置了三万兵马,与我们对峙。”
    李世民低声说道;“我们也增兵三万驻守青海,你以为如何?”
    “陛下这是要和吐蕃开战吗?”房玄龄一脸的不解。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他们既然增兵我们也增兵,吐蕃现在比我们着急,看谁先按耐不住。”
    房玄龄点头,“这样做确实好很多。我们大唐有大后方,有玉门关,还有关中可以送去源源不断的粮草,吐蕃可没有足够的粮草,再者说如今青海这么富裕的一块地,现如今在我们的手中。”
    “如今大唐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元气,朕也不想大动干戈,虽说不知道松赞干布想要做什么,我们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做好的完全的准备以静制动。”
    听李世民说完,房玄龄也是思路豁然开朗,确实如今朝中上下都太着急了,这么一说大唐确实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吐蕃最大的劣势就是他们已经没有后方了。
    李世民说道:“你以为如何?”


第二百二十四章 辣味
    房玄龄躬身回答道:“陛下所言甚善,不应该为松赞干布的国书而着急,若是着急与大唐开战,之前的努力很有可能都付诸东流。”
    “明年科举的事情,你们中书省安排好了就把章程递上来吧。”李世民神情缓和地说道。
    “臣告退。”房玄龄走出甘露殿,神情也放松不少。
    当今陛下感冒了,休朝三天。
    期间不少大臣来探望,这些日子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
    长孙皇后的心情也很不错,因为她发现了一项李世民的新本领,只要李世民去一趟泾阳,朝中的难题就会一下子迎刃而解。
    立政殿的偏殿阎立本带着一些工匠正在打造着暖炕。
    对照着图纸,阎立本可以肯定这个图纸就是李正画的。
    整个大唐会这么画图纸的也就只有李正了。
    这些工匠虽然没有张齐他们手艺好,不过勉强也够用。
    皇宫里的暖炕当然是豪华升级版的,阎立本干脆推翻了一面墙,重新建。
    就算是感冒着,李世民每日清晨都会打太极拳。
    这个情况立刻传遍了长安的权贵圈。
    皇家引领风尚一种很常见的事情,就比如说当今皇帝喜欢吃什么,什么东西就会立刻涨价。
    程咬金和秦琼也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
    问着站在一旁的李君羡,程咬金问道:“陛下真是这么练的。”
    李君羡点头,“确实这么练的。”
    程咬金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有些不耐烦了,“秦二哥,你说这又慢又笨拙的太极拳到底是个什么调调。”
    秦琼一边打着太极一边体悟着,“我也瞧不明白,不过陛下这么练一定有陛下的道理。”
    程咬金一招一式的摆着有些不耐烦了。
    秦琼可以把一整套太极拳打下来。
    程咬金的暴躁性子,让他打到一半就选择了放弃。
    收获了长孙皇后让人送来的一千贯,李正心满意足。
    李泰跟着李正练着太极说道:“你说这个太极又不是什么搏杀技巧,你练这个有什么用?”
    “魏王殿下此言差矣,太极练得一种心境,当然也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李正打完收工。
    李泰也停下了动作,“今天我们吃什么?”
    “当然是火锅了。”李正说话道,“不过今天火锅味道可能会有些不一样。”
    从大棚里摘了一些小辣椒,这些小辣椒只有花生米差不多长短,还需要培育很长一段时间。
    少许摘了一些,生吃一颗辣味还不错。
    端着一小碗辣椒,程处默也来了,点燃火锅下的炭火,三人坐在温暖的暖炕上又一顿火锅开始。
    程处默瞅着一颗颗漂浮在汤上的东西说道:“这个到底是什么?”
    “辣椒。”李正用筷子夹起一颗放到程处默的碗里,“尝尝?”
    有些犹豫地夹起辣椒,程处默先是看了一眼李正,一口放入自己的嘴中。
    咬在嘴里,程处默的神情立刻变得有些扭曲。
    “怎么样?这味道是不是特别地刺激。”
    吃完辣椒,程处默又往嘴里灌了一口汤水,这才发现汤水也是辣的。
    拿起酒坛子不断地往自己嘴里灌酒,好久之后才舒坦下来。
    李泰看在一旁有些懵,“处默,你没事吧。”
    程处默啧吧着嘴回味说道:“好辣的味道。”
    李正笑呵呵说道:“其实这还算好的,你是没吃过魔鬼辣椒。”
    把青菜和羊肉全部倒入火锅中。
    李泰夹起一片已经熟了的肉放入口中吃着,肉上带着辣味。
    一开始吃还有些不适应,吃了几口之后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架势。
    程处默和李泰两人用筷子在浑浊的汤水中,寻找着肉片。
    又是一盆羊肉下锅。
    在辣味的刺激下食欲也被打开,又加了一些辣椒与汤水。
    李泰一边吃一边用手给自己的舌头扇着风,表情又痛苦又享受,非常地精彩。
    终于吃到辣椒了,李正长出一口气,现在的辣椒都是青色的还没完全可以成熟,等熟透之后吃起来更好。
    程处默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羊肉,舒坦地靠在暖炕边的墙上,双腿无力地放在暖炕上,一脸享受,“爽!太爽了!”
    李泰也是点头,“一开始很辣,后来才觉得其中的滋味,实在是妙,妙不可言啊。”
    吃了辣椒之后,走到屋外似乎也不这么冷了。
    李泰临行前带了一些辣椒离开。
    李正回到村子里重新忙着羊毛衣服的事情。
    李义府拿着手中的账本小声说道:“县侯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李义府低声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长安来了禁令,不准捕捞河中的鱼,只能钓鱼和抓鱼,上游的不少民户都被官府给呵斥了,说是什么上游布网捞鱼下游的人就没鱼吃了。”
    许敬宗也说道:“这可是好事啊。”
    普通人家到了冬天喜欢吃鱼,这个也不奇怪。
    穷苦人家哪里来的渔网捞鱼,捕捞也要分时候和季节。
    要是过分捕捞那就是赶紧杀绝,哪里还有鱼吃。
    李正也没有想到李世民真的这么做了。
    放下鱼钩开始钓鱼,一盏茶的功夫果然有一条鱼上钩了。
    河里又有鱼了,李正的心情好了不少。
    一千多件羊毛棉服已经做好了,做出来首先要给村子里的孩子们穿,接着再分给村子里的人,最后在考虑要不要卖。
    默呕第二批羊毛也送到了又是十万斤羊毛。
    一直到了夜里,村子里这才停下忙碌,纷纷回去休息。
    深夜,村子里静悄悄。
    不管李正挣了多少钱,对李大熊来说自己家就是穷苦人家,每次看着一车车银饼送入家中,他都会不屑地笑笑。
    而后到了深夜,李大熊会把这些银饼都埋在了自家院子底下。
    每次动工的时候,都会时不时看一眼四周,竖着耳朵听着动静。
    在鄙夷自己儿子这么能挣钱的同时,李大熊保留了非常完好的存钱习惯。
    埋好了银饼之后,李大熊又看了一眼四周确认没人发现自己。
    又把这些土封实,回到没有动过的模样。
    李正知道每一次有钱到了,李大熊都会这么做。
    虽然嘴上说着但每次银饼运到了家里他都会非常积极地藏起来。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雪降临
    等到收拾好一切,李大熊不屑一笑,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把手里的锄头放回原位,带着一些成就感回到屋子睡觉。
    当天夜里,李世民还没睡,而是和李承乾还有李泰坐在一起吃着火锅。
    除了李泰,李承乾和李世民父子两人对这个辣椒很是好奇。
    一边吃着,李世民一头的汗水,“这个辣椒实在是……”
    李泰解释道:“用李正的话来说特别刺激,对不对。”
    李承乾吐着舌头,感觉自己的舌头都已经麻了。
    李泰这一次的辣椒用量几乎是李正两倍。
    汤水上浮着一大片的辣椒。
    李世民擦去额头的汗水,虽说辣得有些痛苦,但是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