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军士兵军心大乱,在汉军的绞杀下,顾不得回寨,开始拼命朝着赣城退去。
  朱然领兵直奔赣城,行到一处林间,林间突然乱箭齐射,无数吴军士兵当即被射倒在地。
  “噗……”
  朱然也被一支弩箭射中胳膊,朱然取下弩箭一看,见箭头乌黑泛蓝,当即暗道不好。
  “有毒。”
  朱然下意识拔出短匕,一匕将中箭的胳膊划开,将中箭部位的血肉生生割下。
  “啊。”
  朱然强忍剧痛,命令吴军士兵准备迎敌。
  林中缓缓走出一支脸上涂满图腾,头上插着鸟羽,手持刀、剑的蛮族军队,为首一人,赫然正是骑着赤牦牛的五溪蛮王,被汉帝刘禅加封为大汉厉锋将军的沙摩柯。
  汉国人口远不及魏国,为了能够获得蛮族兵源,汉帝刘禅在丞相诸葛亮的提议下,对蛮王沙摩柯和孟获等各族蛮王,全都大肆加封,并效仿关翊曾在交州组建的百越军,成立了一支由蛮族组成的军队,号为无当飞军。
  “吴狗,识得大汉厉锋将军沙摩柯否?”
  沙摩柯骑着赤牦牛,扛着铁蒺藜骨朵,指着朱然哈哈大笑道。
  “蛮夷之辈,也敢自号将军。”朱然捂着胳膊,嘴上却不服输,冷笑着嘲讽沙摩柯道。
  沙摩柯闻言大怒,他虽然出自蛮族,却素来喜欢以大汉将军自称,朱然此言,却是惹怒了沙摩柯。
  “找死,杀了他们。”
  沙摩柯大怒,舞动铁蒺藜骨朵,催牛杀向朱然,身后五溪蛮兵更是一个个怪叫着,冲向吴军。
  蛮兵本就骁勇,在获得关兴提供的兵器、甲胄后,战斗起来更是凶悍无比,吴军本就仓促遇袭,哪里是蛮兵的对手,很快便落入了下风。
  沙摩柯挥舞铁蒺藜骨朵,一骨朵将一名吴军将领砸翻,他力大无比,更兼武艺超群,等闲吴将,根本不是他一合之敌。
  “将军,快撤。”
  眼看吴军不敌,一名吴军将领连忙劝说朱然撤退。
  朱然咬牙用战袍包裹住了伤口,拨马转身带着军队后退,五溪蛮兵一路掩杀,吴军死伤无数。
  朱然逃到一处水边,已经精疲力竭,看向身后,跟随在后的士兵已经所剩不到千人,脸上不由流露出悲愤之色。
  “想我朱然,戎马半生,却不想今日竟落得如此狼狈。”
  众吴军将领闻言,默然无语。突然,一名吴军士兵来报,关兴领着汉军正朝着这边杀来。
  众将闻言,尽皆慌乱不已,朱然见状,拔剑在手,厉声说道:“为将者,岂能畏敌惧战,尔等随我一起冲杀。”
  吴军众将见朱然严厉,不敢多言,只得鼓起勇气,做好了战斗准备。
  关兴和沙摩柯会合,合兵一处,朝着朱然包围而去。很快,就发现了朱然的踪影。
  “朱然,你家祖上世代也是汉臣,何苦随孙权叛汉,背上汉贼之名?”
  关兴拨马上前,想劝朱然投降。
  朱然哈哈大笑,说道:“大汉,哪里还有大汉,你主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的子嗣,也能妄称天子,而我主乃是孙武之后,大吴天子,怎就做不得皇帝!”
  “哼,冥顽不灵。”
  关兴闻言,勃然大怒,当即大手一挥,命令大军攻击。
  汉军和五溪蛮兵同时发起攻击,吴军不敌,朱然虽奋力厮杀,可依旧无法阻止吴军溃败。
  “陛下……臣尽忠了……”
  朱然喷出一口污血,他努力睁大眼睛,可眼前却是一片漆黑。
  朱然倒在了血泊中,随着朱然的倒下,吴军彻底溃败,除了少数躲入密林中的吴军外,其余吴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一万多吴军仅有小部分成功逃回了赣城。


第171章 上缭水战
  建业,皇帝孙权得知丁奉、朱然二将尽皆败亡的消息后,心中惊惧不安,当即召集群臣,商议退兵之策。
  满朝文武齐聚,只是人人面带忧色,其中有一人居于众文武之首,赫然是张昭。
  张昭本已经告老还乡,可由于孙权的执意挽留,张昭依旧被留在了建业,只是不再参与政事,这次吴国面临危机,张昭也只能拖着病躯,来到了皇宫。
  孙权诉说了丁奉、朱然二将的败绩,得知二将阵亡的消息后,群臣尽皆面露忧色。
  张昭耷拉着眼皮,轻咳一声,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如今汉、魏两国夹击吴国,陆伯言领兵抵挡魏国,一时间难分胜负,想要让汉国退兵,唯有请陛下去帝位,重新向魏称臣,然后借魏军,抵挡汉国。”
  孙权闻言,连连摇头,他好不容易称帝,哪有才称帝就对魏称臣的道理。
  孙权说道:“张公,朕昔日与曹孟德、刘玄德并列,今日焉有向曹叡称臣的道理,不妥,不妥。”
  张昭见孙权不愿称臣,叹了口气,转身朝殿外走去,其子张承告罪一声,上前搀扶张昭而退。
  张昭离开后,满朝文武尽皆噤声,不敢开口。
  孙权大怒道:“难道吕子明、甘兴霸死后,江东就没有一个敢战之人吗?”
  吴国众臣见孙权发怒,纷纷告罪,但是仍旧没有谁有退敌之策。
  “陛下,末将愿意领一支兵马,赴豫章,破汉军。”
  就在这时,一满脸威严的男子站了出来,孙权定睛看去,却是已故建昌都尉太史慈之子,太史享。
  “元复勇烈,但关翊用兵诡诈,不知还有何人敢与元复一起领兵出战?”
  孙权知道太史享少时曾随太史慈在豫章屯兵,可自从太史慈死后,太史享就一直没有上过战场,孙权却是不放心太史享单独领兵。
  “臣举一人,可破汉军。”
  眼看孙权战意已决,诸葛瑾只好起身,推荐昔日魏国叛逃入吴的唐咨为将。
  唐咨本是魏国人,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叛乱,兵败逃入吴地,被孙权收留,诸葛瑾深知此人本领不凡,所以便举荐唐咨为将。
  最后,孙权以孙桓为都督,阚泽为军师,领唐咨、太史享、骆统、王惇等将,统筹丹阳、鄱阳、会稽三郡兵马,前往迎战关翊。
  关翊夺下宜春、阳乐之后,继续朝东进兵,上蔡、新吴、建昌等城的吴军望风而降,一路打到南昌,终于遭到了吴军的拼死抵抗。
  南昌守将名为周邵,其父便是江东猛将周泰。
  周邵时任裨将,领兵三千守卫南昌城,望着城外的汉军,周邵心中忧虑不已,命人封堵四方城门,决定死守南昌。
  关翊见南昌城郭高大,再加上一路奔袭,粮草运输困难,也不敢大意,于城外二十里处安营扎寨,准备等水军一起,进攻南昌。
  此时郑和领着水军,也是一路连克数城,吴军在豫章的水军本就不多,面对郑和的大军,自然难以抵抗,沿江诸城纷纷投降,直到郑和的大军到了上缭,终于遇到了敌手。
  骆统领着鄱阳水军,本是前往支援南昌的,却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荆州的水军,刚开始的时候,骆统还没有把郑和放在眼里。可很快,骆统就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修水上,镇湘军斗舰在小船的掩护下,直接朝着骆统的楼船杀来,骆统见状,挥舞令旗,吴军水军战船驶出,迎向镇湘军斗舰。
  “论水战,何人是我吴人的对手。”
  骆统很自信,鄱阳水军是吴国最精锐的水军之一,拥有楼船三艘、斗舰十二艘,艨艟八十余艘,其余大小战船两百余艘,共有水军八千余人,皆是惯战的水军,再加上对水势的掌握,骆统认为,哪怕是闭着眼睛,他也不可能败给荆州水军。
  双方水军很快靠在了一起,镇湘军斗舰上,探出六根拍竿,拍向小于它们的吴军小船。
  “轰……”
  吴军一艘小船当即被拍沉,船上的吴军士兵慌忙跳入水中。
  吴军一艘艨艟驶出,对着镇湘军斗舰撞去,在艨艟船头,装有一根金属撞头,若是撞在船身,少不了船毁人亡。
  镇湘军斗舰感觉到了危机,船上号旗挥舞,一艘镇湘军艨艟驶出,船上的铁甲强弓兵对着吴军艨艟射出了火矢。
  “轰……”
  吴军艨艟外围以牛皮包裹,极难点燃,镇湘军见火矢无效,则抛射出了钩索,勾住吴军艨艟。
  吴军艨艟被勾住,无法动弹,斗舰上,士兵用车弩射出巨矢,只听一声闷响,吴军艨艟直接被射出一个大洞。
  “什么?”
  船上吴军大惊失色,他们没有想到,荆州兵居然能够在船上安装威力如此强大的弓弩,看着江水灌入船中,这些吴军士兵连忙卸下衣甲,朝着水中跳去。
  修水上,双方水军激烈的交战着,双方以弓箭、拍竿相互攻击,双方士兵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水面。
  眼看吴军在水战上竟落入了下风,骆统震惊了,他看出荆州水军主将是个善于水战的将领,心中发狠,直接命令士兵催动楼船,准备冒险攻击郑和主船。
  郑和自然察觉到了骆统的举动,看着三艘楼船破江而来,郑和微微一笑,令旗挥舞,数十艘小船驶出,每艘小船上,都装满了引火之物。
  小船驶向吴军楼船,但很快被吴军楼船察觉,楼船探出六根拍竿,将镇湘军小船拍沉。
  火船被全部击沉,郑和却没有丝毫意外,因为这还不是他最后的手段。
  很快,一艘艘吴军的艨艟出现护卫在楼船旁边,一起朝着郑和的主船发起攻击,吴军冒着被合围的危险,也要进攻郑和。
  “吴人从来没有在水战上吃过亏,他们急了。”
  郑和站在船头,微微一笑,随后令旗士兵升起一面赤红旗帜。
  芦苇荡中,留赞驾着一艘艨艟出现。随后,数十条小船一起出现,直接朝着吴军水寨驶去。
  原来,郑和早就猜到了骆统的想法,他就是在以自己为诱饵,引出吴军水军主力,然后让留赞、留略二人领偏军,占领吴军水寨。


第172章 山越来袭
  留赞、留略二人领一支水军乘艨艟直奔吴军水寨,船上的士兵持长杆,沿途遇到的吴军小船,尽皆被长杆顶翻。
  骆统察觉到了荆州水军的打算,但此时鄱阳水军主力已经和荆州水军缠斗在了一起,大船想要后退已经来不及了,无奈之下,骆统只能命令吴军小船前往迎战荆州水军偏师,自己继续朝郑和主船而去。
  “看来敌人是想与我军接舷一战了,不自量力。”
  郑和的脸上露出不屑之色,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吴人水战颇有章法,但若是接舷战,郑和可不认为吴人能够比得上镇湘军。
  鄱阳水军三艘楼船呈品字排开,镇湘军三艘楼船则一字排开,等待着吴军的到来。
  骆统微眯着眼睛,手中握着一柄短剑,在他身后,数百名吴军精锐士兵手持短兵,做好了突袭荆州楼船的准备。
  “轰……”
  双方楼船上的弓兵开始对射,时不时有士兵中箭倒地。
  “投射油罐。”
  郑和挥舞令旗,楼船上,一名名士兵将封好的陶罐放在楼船上的小型投石车上。
  这种小型投射车射程不远,不过五十步而已,但以此时双方的距离,却足以将陶罐投射到对方楼船上。
  “轰……”
  一个个陶罐被射出,落向吴军楼船。
  “这是什么?”
  一个吴军士兵躲过陶罐,看着落在船舷上破碎的陶罐,这名士兵十分不解,就这样的陶罐,即便砸中人也很难砸死对方,不明白汉军射出这样的陶罐想干什么。
  “这气味……是猛火油……”
  一名吴军士兵发现陶罐破碎后流出许多黑色液体,用手沾了一些,放在鼻子边一嗅,当即脸色大变。
  “什么?猛火油!”
  骆统本也好奇汉军射来的陶罐究竟装着什么,一听是猛火油,当即也是一惊。
  “射。”
  镇湘楼船上,一支支火矢射出,很快,便引燃了楼船。
  “该死的,和他们拼了。”
  骆统命令士兵驾船直接撞向汉军楼船,准备拼命。
  郑和见状,挥动令旗,镇湘楼船上伸出一根撞竿,抵住了吴军楼船。
  “登船。”
  骆统咬了咬牙,吴军楼船射出索标,将双方楼船连在了一起,然后吴军开始顺着索标,朝着镇湘军的楼船冲去。
  “轰……”
  吴军楼船的火势越来越大,吴军拼命扑向镇湘军楼船,双方在甲板上展开了交战。
  骆统挥舞短剑,直奔郑和,他看出正是不远处那个看起来十分俊秀的男子,指挥着汉军水军。
  十余名镇湘水军护在了郑和面前,他们手持长剑,眼神坚定。
  “杀。”
  骆统一声大喝,另一只手中滑出一柄流星锤,直接掷向镇湘水军。
  一名水军士兵直接被砸中面门,当即倒地而亡,其余水军一拥而上,和骆统战在了一起。
  “噗……”
  骆统骁勇无比,手中短剑挥舞,片刻后,镇湘水军这十多名士兵便尽皆战死。
  骆统抹去脸上的鲜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