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李严也在命令工匠打造重甲,训练精兵,在关翊的影响下,各方势力全都开始训练重甲精锐,用精兵取代了原本那种提着兵器就能上战场的郡国兵制。
成都,张飞等人也开始训练甲兵,原本那种拿起农具为民,放下农具为兵的兵制,逐渐被取缔,他们开始训练真正的军队,这些军队将彻底远离农桑,只负责战斗。
在汉、魏两国忙于训练精兵的时候,建业的孙权,此时却生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孙权站在吴王宫,在刚才,他接见了一个来自魏国的使者,是魏帝曹叡派来让孙权纳贡的,这让孙权感觉到有些憋屈。
孙权已经年近五十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多久,他突然很想试试,当皇帝的感觉。
孙权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在和汉国修好之后,汉帝刘禅给孙权送来了一枚大汉吴王的印玺,算是认同了孙权吴王之位,而在和魏国修好后,魏文帝曹丕,也曾送来一枚大魏吴王的印玺。
这让孙权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他手中有三枚印玺,一枚是自己所铸的吴王印,一枚是大汉吴王印,一枚则是大魏吴王印。
不管是大汉吴王还是大魏吴王,都让孙权感觉到了羞辱,他觉得,自己不应该低刘禅、曹叡一头。
尤其是在接见过曹叡的使者后,孙权这个念头更加坚定了,他要称帝。
当然,孙权也知道,论战力,自己的吴国是比不上汉国和魏国的,但孙权也有底气。
孙权的底气就是他的水军,整个长江,都是江东天然的屏障,不管是汉国还是魏国,他们都无法在长江上打败吴国水军。
所以,在孙权看来,即便自己称帝,汉、魏也都拿自己没有办法。
称帝的念头一旦升起,便无法压制,孙权当即召集亲信,在建业建立皇宫,同时准备皇袍、帝玺,并安排亲信前往各处准备祥瑞,以显得自己称帝乃是顺应天意。
一年后,一切准备就绪的孙权突然发布诏书,自称汉室气运已失,天命在吴,自号为皇帝,国号为吴。
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惊,原本正在筹备北伐的张飞和诸葛亮也被孙权这一手给整懵了。
孙权称汉室气运已失,无异于告诉天下刘禅并非汉室正统,否认了刘禅大汉正统的身份,这对如今的汉国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张飞当即停下了北伐,而是上奏汉帝刘禅,声讨孙权,并准备对孙权用兵。
而另一边,魏帝曹叡同样十分郁闷,他本来遣派使者是想要和孙权修好,结果孙权却直接称帝,这无异于是对曹叡的挑衅,当下曹叡也气得下旨剥夺孙权大魏吴王之名,对吴宣战。
“孙权称帝了……”
在长沙的关翊得到孙权称帝的消息后,也是一阵无语。
如今的局势,早就和原本的历史大不相同,原本孙权称帝的时候,蜀汉不过偏居一隅,诸葛亮为了联合孙权,也只能默认孙权称帝,但此时的汉国,实力比起历史上可不止强了一筹,自然,也不会无视孙权称帝。
荆州刺史李严第一时间接到刘禅圣旨,对吴宣战。
李严集结荆州兵马,兵发襄阳,并命令关兴、关翊,领兵取豫章、庐陵二郡。
交州刺史黄权同样接到了刘禅的圣旨,集结交州兵马,进攻吴国建安,配合荆州军,一起伐吴。
与此同时,汉兴郡太守吴班,同样集结兵马,进逼襄阳。
在得知汉国伐吴的消息后,魏帝曹叡同样以曹休为主将,司马懿为参军,集结扬州兵马,进攻江夏、庐江,以期一举消灭吴国,和汉国两分天下。
刚刚称帝的孙权怎么也没有想到,对自己称王毫无反应的汉、魏,这一次的动静居然会这么大。
顾不得多想的孙权当下连忙任命陆逊为大将军,前往庐江迎战魏国,然后又命丁奉、朱然为将,迎战汉国军队,一时间,三国烽烟再起。
第167章 伏兵
“伐吴。”
关翊深吸一口气,对于吴国,关翊心中没有一丝好感,毕竟这个名义上的盟友,平时可没有干过一件像样的事情。
接到江陵的命令后,关翊当即集结兵马,准备水陆并进,进攻豫章郡。
关翊以郑和为水军都尉,领水军从长沙出发,兵取艾县,然后自领秦琼、尉迟恭、陈庆之、王双等将,兵发宜春,留下石韬和徐质等人留守长沙。
此次伐吴,关翊并没有带太多骑兵,只带了五百锁甲弓骑兵,其余全都是步兵,共计六千余人,另有数千辅兵负责押运粮草。
“报,吴将丁奉屯兵宜春,又命吴将于铨屯兵阳乐,以为犄角。”
关翊兵马进入豫章境内,一名探马带来了吴军的消息。
从探马口中关翊得知,吴国大将丁奉集结兵马一万,屯兵宜春,另一名大将于铨则领兵八千,屯兵阳乐。
“丁奉倒是个硬茬,就是不知道这个于铨,又是何人。”
关翊想了想,决定先破于铨,然后再与丁奉交战。
于铨屯兵阳乐,阳乐距离宜春不过八十里,虽然说豫章山林茂密,不易行军,但从宜春到阳乐,依旧不过一日夜的工夫,所以关翊想要在丁奉援兵抵达之前攻破阳乐,还是有些难度的。
阳乐,于铨站在城楼上,目光凝重。
“将军,你看。”
一名吴军士兵指着远处,眼神中流露出慌乱之色。
“什么?”
于铨定睛一看,发现不远处竟出现了一条黑线。很快,黑线慢慢变大,一支军队出现在了于铨的眼中。
“是汉军,命令大军集结。”
于铨面色大变,连忙命令阳乐的军队集结,同时派出传讯兵,向丁奉求援。
关翊满脸郁闷的从密林中走出,此时的豫章,虽不能说是不毛之地,但论山林茂密,却丝毫不弱于交州。
关翊大军在林间赶路,原本计划两日抵达阳乐,结果却生生耗到了三日,才成功从密林中走了出来。
看着远处屹立于密林间的阳乐城,关翊深吸了一口气,命令大军择了个稍微空旷一点的地方,安营扎寨。
宜春城,丁奉接到于铨传来的战报后,当即留下三千兵马守城,自己亲领七千兵马,赶往阳乐,驰援于铨。
“将军,我军已经在沿途布下埋伏,丁奉若到,我军定能全歼丁奉兵马。”陈庆之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关翊深知,若是吴军一心死守,即便真的攻下阳乐,也难免会造成不小的伤亡,所以关翊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强攻阳乐城,他的目标,是丁奉。
在阳乐城和宜春城之间,不过数十里的路途,沿途却拥有大小山丘数十,适合伏兵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关翊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地方。
一路上,关翊已经命令尉迟恭领兵三千,伏于宜春通往阳乐的要道之中,关翊要做的,就是做出强攻阳乐的态势,引诱丁奉离开宜春城。
关翊看了看陈庆之,点头道:“子云,此次伐吴,你认为吴国可灭否?”
陈庆之闻言,皱起了眉头,说道:“若仅长沙军队,灭吴恐有困难,但若是几路大军并进,倒是确有可能覆灭吴国。”
陈庆之的话关翊明白,其实吴国的军队并不强,但是吴国地形复杂,单靠关翊麾下的兵马,根本无法攻到建业。所以,唯有等交州和益州兵马一起,才有机会合围建业。
“快,加快速度。”
丁奉领着七千吴军,在小道上穿梭,这条小道,丁奉已经走过了很多次,可不知道为何,他的心中,此时却突然感觉有些不安。
“等等。”
丁奉突然抬起手,制止了军队继续前进。
“将军,怎么了?”一名吴军将领纵马来到丁奉身边,有些疑惑的问道。
丁奉皱眉道:“距离阳乐还有多远?”
吴将看了看四周,说道:“还有三十里。”
“三十里……”
丁奉闻言,眉头一皱,三十里地,以吴军现在的速度,大半日就可抵达阳乐,可不知道为什么,丁奉感觉越靠近阳乐,心里就越是不安。
“丁武、丁平,你二人领五百兵马,前方探路。”
丁奉命令大军原地休整,然后派两名吴军将领领兵前方探路。
丁武、丁平二人领命,领了五百吴军士兵,继续朝着阳乐方向而去。
“将军,吴人来了。”
一处山坡上,一名铁甲盾兵发现了吴军踪迹,连忙汇报给尉迟恭。
尉迟恭闻言,眼睛一亮,但是很快,尉迟恭就皱起了眉头。
“不对,命令将士们不得擅动。”
尉迟恭本以为吴军主力到了,正准备伏击吴军,突然发现吴军数量不对,连忙下令伏兵不得擅动。
“大哥,将军太谨慎了,这条道我们哥几个走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怎么可能会有敌人呢?”
战马上,丁平打了个哈欠,有些抱怨的说道。
丁武仔细打量着四周,说道:“不要大意,长沙的汉军可不好对付,将军也是为了兄弟们的性命着想,谨慎些总是好的。”
说话间,丁武突然取下马背上的短弓,张弓搭箭,对着不远处射去。
“嗖……”
一支羽箭破空,射中了一棵树上的黑影。
“将军神射。”
一名吴军士兵上前,捡起一只被箭射中的大鸟。
丁武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是只鸟。”
丁武带着军队继续前进,他并没有发现,就在他射落大鸟的地方,一个黑影轻轻动了一下。
丁武和丁平二人领着五百兵马行了数里,确认安全之后,丁武安排了几名士兵,前去通知丁奉,然后命令兵马原地休息,等待丁奉。
山坡上,尉迟恭耐着性子,忍受着各种蚊虫撕咬。终于,他看到了返回的吴军,心中更加确信,刚才通过的吴军,应该只是先头部队。
“大家继续赶路。”
丁奉确认前方安全后,唤起大军继续赶路,带着吴国军队,缓缓进入了尉迟恭的伏兵之中。
“射。”
尉迟恭举起手中长弓,张弓搭箭,一支鸣镝射出,尖锐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林间的平静。
“不好……”
丁奉听到鸣镝的声音,顿时心中一颤,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大意了。
“嗖嗖嗖……”
埋伏好的汉军铁甲强弩兵和铁甲强弓兵纷纷起身,对着吴军倾泻手中的箭矢,一时间,林间乱箭齐发。
第168章 丁奉兵败
“啊——”
一名名吴军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箭矢,吴军士兵只能本能的俯身躲避,但仓促之间,哪里能够躲得过汉军的箭矢。
“退,后退。”
丁奉见状,也顾不得查看敌人有多少伏兵,当即下令后退。
“杀啊。”
林中四面传来喊杀之声,为首一人身披重甲,手持大刀,正是猛将王双。
“陇西王双在此,吴人休走。”
王双领伏兵杀出,手持大刀催马直取丁奉。
丁奉见王双面色凶恶,所过之处吴军莫有能敌者,大惊失色,连忙张弓搭箭,射向王双。
“嗖……”
羽箭从王双身前擦过,王双看着丁奉,口中发出怪吼,胯下大宛马越过几名吴军士兵,径直杀向丁奉。
“噗……”
王双手中大刀翻飞,拦路了两名吴将被瞬间斩杀。
“退。”
丁奉不愿恋战,直接留下一些兵马断后,然后领着其余兵马继续后撤。
“哈哈哈,雁门尉迟敬德在此,丁奉匹夫,哪里走。”
丁奉刚后退没多久,又被尉迟恭领兵拦下。
“我们退。”
丁奉依旧没有恋战,换了个方向继续后撤,只留下数百军队断后。
“杀。”
尉迟恭领兵杀散吴军士兵,可丁奉早就已经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哼,我军早就已经布下天罗地网,逃,我倒要看你能逃到哪里。”
尉迟恭冷哼一声,此时王双也杀散了阻路的吴军,得知丁奉逃走后,王双当即和尉迟恭合兵一处,沿着丁奉逃走的方向追去。
丁奉一路败逃,麾下六千多兵马所剩不到三千,正要逃回宜春,行到一个路口,却见前方一将骑着黄骠马,横枪立马,拦住了去路。
“我乃历城秦叔宝,敌将还不速速下马受缚!”秦琼看着丁奉,朗声说道。
丁奉提着手中大刀,对身后的吴军士兵说道:“将士们,那边,就是我们的家。现在,你们随我一起,杀回宜春。”
丁奉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回到宜春,不仅阳乐不保,宜春也将沦陷,到时候汉军在豫章有了立足之地,想要再将他们驱逐出去,可就难了,所以他唯有死战,也要带着军队返回宜春城。
看着朝自己冲来的吴军士兵,秦琼眼中流露出一抹杀意,手中湛金枪微微抬起,一支军队杀出,径直和吴军士兵厮杀在了一起。
“噗……”
秦琼麾下所领的军队,全是由铁甲盾兵和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