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弼,快坐下。”
关翊进了帐篷,关平立刻招呼关翊坐下。
关翊对着关平和关平身旁的母亲赵氏行了一礼,然后看向了关平身旁的两个英武男子。
“国荫、国扬,还不拜见兄长?”
关翊刚刚坐下,关平瞥了一眼身旁的两位男子。
这两位男子立刻上前,对着关翊便是一拜。
原来这两位男子,都是关翊的弟弟,一个是关平次子关樾,另一个则是关平在成都生下的三子关通。
此时关樾已经二十五岁,关通也已经十六岁,二人都对自己的战神兄长仰慕已久,如今站在关翊面前,显得十分激动。
关翊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也是非常满意。
关樾自小以关翊为榜样,喜爱武艺,在关平的调教下,一身武艺也算不凡。
关通天生神力,力量犹在关樾之上。
不过关通却并没有如关家其余人一样学习刀法,他喜欢使戟。
关平曾将他送到南疆关索处,跟随鄂焕学习戟法,后又与赵统学习过一段时间枪法,如今身兼鄂焕、赵统两家之长,虽然年仅十六,却已经有了高手模样。
这两个弟弟如今都已经成婚,关樾娶了蒋琬之女,关通则被刘禅赐婚,娶了刘禅的女儿,公主刘颖。
不仅如此,关樾如今已有一子、一女,长子已经五岁了。
对此,关翊有些遗憾,自己的妻子马氏在生下一个女儿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关翊一度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后来让沈炼寻名医查看后,确定是马氏的原因后,关翊这才放下心来。
关翊命令沈炼麾下锦衣卫四处寻药,为马氏调养身体,希望马氏能够为自己诞下一个儿子。
倒不是关翊重男轻女,只是在这个时代,若是没有一个儿子继承家业,总归是不好。
关平等关樾和关通拜见过关翊后,便让他们二人陪着母亲赵氏去了另外的帐篷。
帐篷内,只剩下了关平与关翊二人。不一会儿,关兴也来到了关平帐内。
自此,除了仍旧在镇守南疆的关索,关家几位掌权者算是聚在了一起。
关平看着关翊,叹气道:“显弼,如今我们关家的局势十分危险啊。”
关翊闻言,皱眉道:“父亲,你是指……”
关平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你我父子二人一人为当朝太尉、一人为大将军,再加上你两位叔父,我们一家,权势太大,如今天下即将平定,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们的位置啊。”
关翊冷笑道:“父亲放心,那些蝇营狗苟之事,孩儿虽然不喜,但若是谁敢算计我们关家,我自有办法让他们后悔。”
关平摇了摇头,说道:“若是旁人,我自是不惧,就怕是陛下对我们动手。”
“什么?父亲莫非是发现了什么?”关翊眼中流露出一丝精光,开口问道。
关平看了一眼关兴,说道:“安国,你来说吧。”
关兴点了点头,说道:“自显弼北伐以来,陛下对我关家也算是笼络有加,爵位、官职都在群臣之上,但也因为如此,陛下似乎对我们关家产生了忌惮,最近一直在扶持陈袛,想要染指兵权。”
接下来,关兴告诉了关翊如今朝中的局势。
如今朝堂之上,基本分为三派,益州派如今已经不成气候,自吴懿死后,他们以谯周为首,基本不会干涉朝政,不管刘禅想要施展什么政策,基本都是跳出来表示赞同,很得刘禅喜欢。
这次迁都益州派倒是提出过异议,不过见刘禅态度严厉,他们也很明智的选择了顺从。
另一个派系,则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
昔日为了对付益州派,关平和诸葛亮相处还算愉快,可随着益州派的势力日渐式微,关平和诸葛亮也逐渐生出了矛盾。
本来关平和诸葛亮一人为武官之首、一人为文官之首,彼此之间并无嫌隙,可随着关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诸葛亮便开始疏远关家。
而论到朝中最强大的派系,自然便是关平的武官派系了。
这些年来,关翊四处征伐,让关家的名声威震四方,不少大臣因此依附在关平身旁,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势力。
如今这个势力,已经成为了汉国最强的势力,就连刘禅,对此都颇为忌惮。
刘禅这些年来,一直在尝试将自己的亲信安排进军中,想要取代关家在军中的地位。
除了陈袛、黄权等人外,这些年来,刘禅大大小小提拔了数十名将军,进入军中,不过收效甚微。
但是最近,刘禅提拔的一人,却让关平产生了忌惮。
此人,便是诸葛亮之侄,诸葛恪。
诸葛恪此人关平也算了解,此人颇为聪慧,在用兵上也有不俗的表现,进入军中后,诸葛恪很快得到了士兵的拥护。
如今的诸葛恪,被刘禅加封为司隶校尉,这个位置,秩比两千石,拥有监督京师和地方官员的权利,最重要的是,还拥有着统兵的权利,可以调动京师兵马。
虽说现在诸葛恪手中并无太多兵马,但一旦等刘禅迁都洛阳稳定下来之后,他肯定会裁剪四方军队,加强洛阳的防御,组建新军。
这支新军,很明显不会交到关家手中,到时候,关家的力量便会快速削弱,而天下一统后,军中将领的地位也会大大降低,关家的危机,也即将到来。
看着满脸担忧的关平和关兴,关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宽慰二人。
二人的担心,在关翊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自己的兵权,和自己这个所谓的大将军之位或者是手中的兵符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即便刘禅剥夺了自己的大将军之位,收回了自己的兵符,只要关翊一声令下,麾下的军队,仍旧只会效忠自己一人。
第275章 司马懿的计划
从关平的营帐出来,关翊叹了一口气。
望着营寨中刘禅那座华丽的金帐,关翊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陛下,希望你能够聪明一点。毕竟,大汉的天子,也不一定非得是你。”
关翊淡淡的说道,身后一人从阴影中走出,赫然的锦衣卫首领,沈炼。
“沈炼,最近各地的玉石开掘的怎么样了?”关翊没有回头,而是直接开口问道。
沈炼恭声道:“禀将军,各地玉石开采基本没有问题,郑和将军处第一艘宝船已经建造完成,第二艘和第三艘也正在抓紧建造,大概一年后,可以完成。”
“好,有了宝船,我的下南洋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关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关于统一大汉旧地后的计划,关翊决定是从水路征讨倭国及南洋各国,获取足够的玉石和粮草后,水路并进,征伐四方。
如今关翊虽然说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玉石,但能源再多,早晚也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为了保证玉石不会枯竭,关翊决定,在开采玉石的同时,也要寻找一些可以代替玉石的东西。
不过一直以来,沈炼替关翊寻来了许多的宝物,但都没有真正能够取代玉石的能源,对此,关翊也是深感无奈。
送走沈炼后,关翊返回自己营帐,找来陈庆之,商量明日的行程。
金帐中,刘禅默默地批改着手中的奏章,随着大汉疆土的扩大,刘禅这个皇帝也变得愈发辛苦。
刘禅这些年来,已经生了五个儿子,长子刘璇、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和五子刘谌。
这些儿子中,刘瑶和刘琮、刘瓒三人都是大张皇后所生,刘谌则是小张皇后所生,至于长子刘璇,他的母亲,则是刘禅临幸的一位贵人所生。
正因为如此,刘禅迟迟没有确立太子。毕竟,刘璇的母亲,身份地位远远比不上大、小两位张皇后。
“唉,张家与关家走得太近,若是立瑶儿为太子,这日后的天下……”
刘禅叹了一口气,关家的权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这让身为皇帝的刘禅,十分不爽。
可不爽归不爽,刘禅很清楚,自己不能对关家下手。因为,此时的关家,若是真想造反,自己根本不是关家的对手。
“丞相说等天下平定后,一切都会有转机,既然如此,朕就再忍一忍吧,如今魏国余孽逃到了幽州,等幽州平定了之后,朕再慢慢消减军队,招募新军,将关家在军中的影响力降低。”
刘禅心中想着,逐渐开始犯困。
第二天,大军继续进发,过襄阳,渡江后走南阳道,一路上,刘禅需要接受各地官员朝拜,导致行军速度十分缓慢。
好在有关翊的大军在此,似乎也没有谁敢造次,这才一路有惊无险的进入了洛阳。
洛阳几十年前曾被权臣董卓焚毁,如今的洛阳城,乃是昔日曹操新建的城池,经过几十年的扩建,倒也不比成都差多少。
洛阳作为魏国的陪都,也建设了一堆宫殿,稍加改造,就成为了刘禅的皇宫。
接下来,刘禅又开始给众臣分发府邸、田地,彻底在洛阳定都。
在关翊随着刘禅迁都之际,李靖几人领着军队正在幽州,与司马懿交战。
面对李靖的大军,司马懿选择了和公孙渊结盟,在令支与汉军交战,不过即便是二人联合,依旧不是汉军的对手。
令支,司马懿眼神凝重,身旁众将一个个也是面露惶然,这些日子,他们被李靖打得一路败退,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意。
“公孙将军,正所谓唇亡齿寒,若是老夫被汉军打败,你的辽东亦不得久安,希望你我能够同心同德,共抗汉军。”
司马懿看向公孙渊,几次战斗失利。公孙渊似乎有了要退兵辽东的意思,这让司马懿十分不满。
公孙渊闻言,冷笑道:“司马公,汉军势不可挡,我公孙渊大不了上表称臣,反正辽东苦寒之地,我若是能够进入中原为官,那也是求之不得,倒是你,你杀了曹魏那么多的宗室子弟,又灭杀了那么多的世家子弟,你要是战败,你司马家,怕是难存了。”
原来,在李靖大军刚刚进入右北平的时候,一些世家准备暗通李靖,投降汉国,不想行事不秘,被司马懿察觉。
司马懿一怒之下,下令诛杀了上百名世家子弟,就连卫臻、蒋济也死于那场动乱。
其余世家看出司马懿已经穷途末路,可为了保住性命,只能选择臣服司马懿,不过尽管如此,想让他们替司马懿卖命,那自然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司马懿也清楚,世家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己大肆屠杀各大世家,即便向汉投降,那些世家也不会容下自己。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保住右北平,保住自己的势力。
不过汉军实在太强大了,司马懿从来没有想过,身经百战的自己,有一天会被人在战场上如同耍猴一般,一败再败,甚至看不到一点胜的希望。
“公孙将军,关翊不比旁人,别人可能看不上你那辽东之地,可关翊不同,他如果灭了我司马懿,绝对不会容忍你公孙渊继续割据辽东。”
司马懿的语气变得有些冷漠,他指着地图说道:“公孙将军,此时我们二人应该放下嫌隙,努力求存,莫要为了以往的旧怨,反害了自己的性命。”
公孙渊看着司马懿所指的地方,眼神略微一变,说道:“司马公,你是想要……引段部鲜卑入卢龙塞!”
段部鲜卑,东部鲜卑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首领段日陆眷,野心勃勃,曾数次进攻卢龙塞,不过都被魏军打退。
穷途末路的司马懿决定,引鲜卑入境,借鲜卑之力,达成自己割据幽州的目的。
公孙渊见状,严厉反对,他与段日陆眷乃是旧识,知道此人暴戾残忍,段氏鲜卑更是残虐嗜杀,若是放他们入关,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幽州乃至辽东,血流成河。
第276章 论功行赏
公孙渊知道段日陆眷的残暴,所以拒绝了司马懿引段部鲜卑入关的提议,不过后来在司马懿奉公孙渊为主的诱惑下,公孙渊终究还是同意了写信招段部鲜卑入关。
原来,司马懿一直知道公孙渊和鲜卑人有联系,所以想要引鲜卑入关,只能由公孙渊为主导。
所以司马懿告诉公孙渊,只要他能够借来鲜卑军队,自己便愿意将大司马的位置让出,甚至让曹芳拜公孙渊为父,让他成为魏国的相国。
虽然说此时的魏国已经日落西山,可能够成为皇帝的父亲,这个诱惑还是让公孙渊无法拒绝,于是他连夜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塞外。
与此同时,李靖和薛礼、秦琼、尉迟恭及麾下十余名将领,此时也已经来到了令支城外。
“药师,此时不过才九月下旬,这幽州之地便已经如此寒冷了,这样下去,将士们怕是吃不消了。”
岳飞哈着白气,脸上露出焦虑之色。
关翊麾下的汉军都身着重甲,在寒冷的天气下,重甲穿在身上的感觉可想而知。
李靖早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