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汉国领土的扩大,各地世家纷纷来投,朝中各大要职渐渐被这些世家分割,益州派开始变得谨言慎行,不过好在有刘禅暗中照顾,所以益州派并没有彻底衰落。
  刘禅靠拢益州派,大力扶持张翼、张嶷等军中将领。
  在关平父子攻下洛阳的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刘禅决定,加封关平为大司马,关翊为大将军,将关平先调回成都,由交州刺史黄权为车骑将军,前往洛阳,统领关平所部。
  刘禅深知北伐离不开关翊,所以只是派黄权领着张嶷、张翼和吴懿之子吴秋入驻军中,分化关家兵权。
  “沈炼拜见将军。”
  洛阳,一身飞鱼袍的沈炼出现在关翊身旁,递给了关翊一张情报。
  关翊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露出一丝冷意。
  “原来……当初在成都刺杀我的人,是你啊。”
  关翊在成都的时候,曾遭遇刺杀,将军亲卫将领关皓因此丧生,关翊一直想要报仇,只是苦于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指使。
  在沈炼组建锦衣卫后,关翊就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沈炼。如今,沈炼终于找到了昔日的主谋。
  “吴懿……”
  关翊闭上了眼睛,吴懿的妹妹的当朝太后,这个身份,让关翊不好光明正大的对付吴懿。
  不过从沈炼口中,关翊得知所谓的唐门,背后也是吴懿之后,关翊再无顾忌,决定让沈炼除去吴懿。
  “对了将军,末将查到,唐门最近在梓潼一带活动,似乎是想要对老将军不利。”
  沈炼起身准备离去,突然,他想到了自己来洛阳时遇到的那几个唐门中人,不由停下了脚步。
  “想刺杀我父亲?唐门,倒真是好大的胆子。”
  关翊闻听此言,一把捏碎了手中瓷杯,他彻底怒了。


第252章 关平回朝
  关平因为北伐有功,被加封为大司马,增邑三千户。
  黄权对着关平行了一礼,说道:“大司马劳苦功高,是时候回去享福了。”
  关平抚摸着颌下长须,看了黄权一眼,说道:“公衡啊,魏国未灭,你需要多加费心了。”
  黄权微笑道:“有显弼将军在,区区魏国,不足为虑。”
  关平闻言,哈哈大笑,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关平也是十分满意。
  黄权本以为关平会不愿意交出兵权,却不想在接到圣旨后,关平没有丝毫犹豫,便交出了手中兵权,然后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成都。
  黄权接收北伐大军,与众将送别关平。
  魏延、张苞、赵广、王平、廖化、姜维等将纷纷与关平道别。
  魏延对着关平拱手道:“大司马放心,魏某一定谨记大司马之言,诛杀曹贼。”
  关平点了点头,说道:“文长将军,你治兵之才,在我之上,我离去之后,还请你好好辅佐黄将军,继续北伐大业。”
  魏延闻言,瞥了一眼身旁的黄权,眼中流露出一抹不喜。
  关平见状,也不多言,他知道,黄权想要成功接掌大军,就必须要收服这些骄兵悍将,若是不能折服他们,自己纵然交出了兵权,黄权也别想掌握大权。
  随后,关平又与其余诸将一一惜别。
  廖化提议亲自领一支军队护送关平,作为昔日关羽旧部,廖化的身上,一直有着关家的烙印,对此,廖化也毫不避讳,时常以关家部将自称。
  关平摇了摇头,说道:“元俭,北伐大业离不开你,我回成都,有一支亲兵保护足矣。”
  廖化无奈,只能退到一旁。
  “报,大将军到。”
  正在这时,远处,一支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一人,身穿雁翎甲,头戴亮银兜,身后跟着数百锁甲弓骑兵,威风凛凛。
  “大将军来了。”
  赵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两军自会师以来,关平将兵马屯扎在弘农,关翊的军队则驻扎于洛阳,关平和关翊也仅仅只是仓促见了一面而已。
  “父亲。”
  骑兵来到关平面前,为首一人翻身下马,正是关翊。
  “显弼我儿……”
  关平一把扶起准备下拜的关翊,眼中流露出关切之色。
  关翊说道:“闻知父亲要返回成都,特来相送。”
  关平笑道:“不就返回成都嘛,有何好送的,待我儿彻底覆灭魏国,你我父子自有相聚之日。”
  许久之后,关平上了马车,踏上了返回成都的路程,而在关平的马车后,一名英武男子领着五百铁甲盾兵,紧随马车。
  因为得知唐门中人可能会对关平出手,关翊在安排沈炼对付唐门的同时,又安排了岳飞带着五百铁甲盾兵护送关平。
  “有沈炼对付暗中刺客,又有岳飞护送,想来这一路上,应该不会有事了。”
  关翊注视着关平离去的身影,心中想到。
  梓潼,官道旁边,一间茶肆中,店小二满脸笑容的站在门口迎客。
  一个头戴斗笠的男子走了进去,瞥了一眼这茶肆内,发现茶肆虽不大,但里面的客人却着实不少。
  “店家,生意不错啊。”斗笠男子选了个角落,轻笑道。
  店小二问道:“客官需要来点什么?我们这有最上好的蜀茶。”
  斗笠男子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来一壶茶吧。”
  店小二微微一笑,不一会儿,便提着一壶茶水来到了斗笠男子身边,替斗笠男子倒了一杯。
  茶水碧绿,茶香四溢,看得出来,这茶水的确不错。
  斗笠男子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刚毅的面容,抬手端起茶杯,放在鼻间嗅了嗅。
  “你看着我干什么?”男子突然抬头看向店小二,冷声说道。
  店小二一愣,男子突然将手中茶杯掷向店小二面门。
  店小二下意识抬手遮挡,男子趁机拔出腰间绣春刀,一刀轻松划破店小二的脖子。
  店小二倒地,茶肆内,其余客人瞬间全部起身,从身上取出兵器,对准了男子。
  “所谓的唐门,也不过如此。”
  男子冷冷一笑,原来这男子,正是奉命铲除唐门的沈炼。
  “你是何人?居然知道我唐门?”
  为首一名老者脸色微变,他看出沈炼来者不善了。
  “轰……”
  数十名手持陌刀的壮汉杀了进来,站在了沈炼身后。
  “什么?”
  待看到沈炼身后还有人之后,这些唐门中人终于知道,沈炼这是有备而来,当即便心生退意。
  “竟敢谋害我主,你们唐门,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沈炼一声令下,数十名身着锦服的陌刀兵杀向唐门刺客。
  这些唐门刺客虽然本领不弱,但又如何是沈炼的对手。不一会儿,唐门众人尽皆被杀,仅为首之人被沈炼生擒。
  “说吧,唐门驻地,究竟在什么地方?”沈炼将手中绣春刀抵住为首之人的脖子,冷声问道。
  “你觉得我会出卖唐门吗?”
  为首男子微微一笑,随后嘴角流出一抹腥臭的黑血。
  “口中含毒,果然是死士。”
  沈炼略微皱眉,随后,命令众人清理尸体。
  “这地方是通往汉寿,来往客商众多,不能浪费。”
  清理完一切之后,沈炼留下几人继续经营这家茶肆,一来收集情报;
  二来,保护汉寿。
  汉寿是关家的封地,几次增邑后,整个汉寿,包括周边村落,都已经成为了关家的封地,沈炼在汉寿暗中本就布置了不少人,这也是他能够察觉到唐门中人的原因。
  解决了几波唐门刺客,确定梓潼不会再有唐门中人后,沈炼动身前往成都,准备完成关翊的另一个任务。
  关平的队伍一路上十分太平的来到了梓潼,此时距离成都已经不远,关平在路过汉寿的时候,领着岳飞在汉寿的侯府歇息了一下后,前往白水关。
  白水关守将马义领着守兵前来迎接,这白水关原本也算是西川门户,不过随着汉国地盘的逐渐扩大,白水关作用大减,日常屯兵不过千人。
  守将马义恭敬的将关平迎入白水关,设宴款待一番后,将关平送出白水关。
  “大哥,你忘了吴将军的吩咐了吗?”一名校尉来到马义身旁,有些不解的问道。
  马义望着关平队伍的背影,沉声道:“关家大势已成,我不能让马家随吴懿老儿一同送死,若是关平死在我们手中,他吴懿自然是高兴了,可我们马家,势必替关平偿命。”
  “这……”
  那校尉闻言,陷入了沉思,随后脸上浮出滴滴冷汗。显然,马义的话让他惊醒,明白了一旦动手的后果。


第253章 各方势力
  成都,骠骑将军府。
  吴懿正在睡觉,突然,他感觉到有些寒冷。
  一个黑衣人出现在吴懿床头,看着已经满脸沟壑,满头白发的吴懿,黑衣人没有丝毫犹豫,拔刀一斩。
  吴懿死了,这个东州派和益州派的首领,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家的床头。
  当朝骠骑将军死在了自己的府中,这无疑是一件十分轰动的事情,刘禅命令廷尉严查。最后,将凶手定在了唐门身上。
  唐门这个组织已经数次刺杀过汉国官员。因此,刘禅对这个结论并没有丝毫怀疑,当即命令负责成都治安的霍戈剿灭唐门。
  唐门十分隐蔽,霍戈接到刘禅的命令后,虽然集结兵马在附近四下打探唐门的下落,但一直没有丝毫进展。
  就在这时,一名商人找到了霍戈,称自己知道唐门的驻地在何处。
  霍戈看着眼前的商人,开口说道:“你说你知道唐门驻地?可知欺骗本将军的下场?”
  商人连忙说道:“不敢,不敢,我怎敢哄骗将军。”
  “那你告诉我,唐门的驻地究竟在什么地方?”
  霍戈问道,他倒是想知道,这唐门驻地如此隐秘,这区区一个商人,是如何知晓唐门驻地的。
  汉嘉,深山中,有一处茶庄,在外人眼中,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茶庄,唯有少数人知道,这,就是唐门。
  作为一个刺客组织,唐门成立的时间不过十年,但却已经刺杀过朝廷五百石以上官员七人,可谓是轰动一时。
  不过此时的唐门,却显得十分紧张,为首一男子更是神情慌乱,因为他得到一个消息,吴懿死了,并且死在了唐门手中。
  这男子名为唐松,乃是唐门创始人唐蠡之子,自唐蠡死后,唐松便继承了唐门之主的位置。
  关于唐门和吴懿之间的关系,唐松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他很确定,唐门,是绝对不可能对吴懿出手的。
  唐松看向身旁的八位唐门长老,眼神中流露着审视之色。
  “吴懿死了,汉军现在要来剿灭我们,你们倒是说句话啊!”唐松见众人皆沉默不语,不由怒声说道。
  一名长老说道:“我们为那些益州世家做了那么多事情,他们是不会看着我们倒下的,所以门主无需过于担心。”
  “对啊,他们益州世家如果不管我们,我们替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暴露出来,他们也别想好过。”
  又一名长老开口说道,他们成立之初,就是靠着益州世家的资助。
  所以,也没少替益州世家做那些排除异己的勾当,这些事情如果暴露了出去,益州世家也别想好过。
  唐松叹了一口气,说道:“世家本就不可信,我们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他们身上,我决定安排一些族人前往南疆,你们是否也将族中后辈一起安排过去?”
  成都,一处府邸。
  十几名身穿华服的老者齐聚一堂,这是自吴懿死后,他们的第一次聚集。
  “吴懿死了,如今关平也顺利返回了成都,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怕是难办了。”
  一名老者开口说道,此人,赫然是当朝太常,许慈。
  “仁笃莫要着急,如今大汉中兴之势已成,但关家势力太大,皇帝一定会保住我们的。”
  另一名老者笑着说道,此人名为孟光,字孝裕,时任大司农一职。
  “将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倒不如想办法和荆襄人和解,结为同盟。”
  又一老者说道,此人名为尹默,字思潜,时任御史中丞。
  “我那侄儿已经拜诸葛亮为师,关家势力太甚,不仅是我们,那些荆襄人,一样紧张。毕竟,除了马家外,关翊麾下,可没几个荆襄人。”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咧嘴一笑,他的侄儿陈袛已经拜诸葛亮为师,和诸葛亮有了这层关系,他陈家,即便迁都,也能保持不衰。
  众人一番商议后,都觉得此时不宜与关家硬拼,他们都相信,等天下太平之时,关家这种靠着军队起家的家族,早晚定然衰落,而真正能够壮大的,唯有他们这种经学传家的世家。
  成都发生的事情,正在洛阳的关翊全都十分清楚,他的情报,如今已经渗透了汉国各州,就连魏国统治的北方四州,关翊都能够掌握其中不少情报。
  岳飞护送关平返回成都后,再次回到了关翊身边。
  关翊命令陈庆之、薛礼二人在孟津屯兵,岳飞则随着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