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毓整个人却愣住了,看着枪尖上的黑纱,孙毓整个人如遭雷殛。
  “怎么可能会是他……”
  “杀。”
  蒙面将军挥舞长枪,杀入锁甲弓骑兵兵阵中,锁甲弓骑兵一时间阻挡不住,竟被此人突围而去。
  陈庆之的军队包围了魏军,孙毓正要拼命,却被一人拦住。
  一名男子从粮车中走出,大声说道:“我乃臧艾,应约投奔关将军,还请这位将军莫要动手。”
  原来,臧艾安葬好臧霸后,替臧霸守孝数月,安排好臧家的一切后,带着家眷准备前往汉境,可惜却不慎被家中一名仆人告发,臧艾无奈,只得仓惶出逃,恰好遇到押运粮草的孙毓,于是躲入了粮草之中。
  孙毓和臧艾都是泰山人,两人父亲同为泰山四将,孙毓虽然不明白臧艾为何要叛魏,但还是冒险将臧艾藏了起来。
  陈庆之从关翊口中知道了臧艾归降的消息,闻言后,命令士兵们暂时停止攻击。
  臧艾也让孙毓放弃抵抗,孙毓被数千骑兵包围,自然也知道反抗就是找死,当下也命令士兵们放下兵器,不得抵抗。
  “你便是臧将军?我家将军倒是提起过你。”
  陈庆之和臧艾见礼后,看了看死去的那些穿着汉军衣甲的骑兵,发现这些人都是陌生面孔,绝非关翊麾下汉军,因为他们的衣甲,太差了。
  “我想……我知道他们的来历……”
  一直沉默的孙毓突然开口说道。随后,他宣布自己愿意带着麾下军队投降陈庆之。
  寿春,司马师跪在司马懿面前,他的脸上,赫然有着一道伤口。
  司马懿眼神冰冷,半晌不语。
  “父亲,他们遭到汉军骑兵包围,必死无疑,孩儿以为……”
  司马师见司马懿脸色越来越严厉,一时间竟不敢再言。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说道:“子元,集结各营兵马,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看到你脸的孙毓,必须要死。”
  “遵命。”
  司马师起身,前去召集兵马。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喃喃道:“不可大意啊。”
  与此同时,臧艾、孙毓和昏迷的文钦被陈庆之安排士兵送到了关翊面前,关翊得知不仅臧艾应约归来,还带来了孙毓和文钦,一时间也很意外。
  文钦可是文鸯的父亲,想到在后世被誉为万人敌的文鸯,关翊当即命人寻访名医,替文钦治伤,同时调拨一些士兵,交给臧艾重建泰山营,臧艾为泰山营主将,孙毓则为泰山营副将。
  “想不到子云这次收获如此之丰,若能降服文钦,以后等文鸯长成了,我将能够得到一名不弱于敬德和叔宝的猛将。”
  关翊抚摸着下巴,眼中流露出期待之色。


第226章 北伐又起
  关翊水淹合肥,消灭了魏军在合肥布下的军队,消息传到邺都后,魏帝曹叡震怒。
  曹叡得知满宠战死,文钦下落不明,疑似死于洪水之中后,又气又怒。
  此时的魏国,老一辈的将领大部分已经陨落,年轻一辈能够独当一面者少之又少,满宠一死,曹叡甚至不知道还有何人能够钳制司马懿。
  “父亲曾经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可用但不可信,可如今能够抵挡关翊的,也唯有此人了,若是不用他,朕,又该用何人呢?”
  曹叡揉了揉眉心,司马懿乃是三朝元老,又多立战功,如果将扬州的军队全部交给司马懿,曹叡实在不太放心。
  “有了……”
  突然,曹叡眼睛一亮,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也是三朝元老,且在军中颇有威名,如果派他为监军,应该可以让司马懿不敢生出异心。
  寿春,夏侯赞已经不能理事,常年沉醉于五石散的他,在被司马懿奉承几句后,彻底相信了司马懿,将寿春兵马尽数交给了司马懿统领。
  司马懿借机安排亲信进驻军中要职,排除异己,不过月余,司马懿便彻底掌握了寿春兵马,并且折服了乌桓首领呼延大风。
  “父亲,朝廷新委任了一名监军。”
  司马师来到司马懿身前,汇报了从邺都传来的情报。
  司马懿闻言,眼中闪过淡然之色,说道:“朝廷派来监军,我早有预料,只是不知道来者究竟是何人?”
  “孙礼……”
  司马师说出了一个名字,司马懿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异色。
  孙礼,字德达,是魏国老将,早在曹操时期,就曾跟随在曹操身边,后又曾随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等人出战关平,在军中颇有威望。
  不过孙礼此人性格刚直,在魏文帝时期屡遭打压,但因为他曾为了保护曹叡而舍身搏虎,因此曹叡继位后,对他非常信任。
  皖城,关翊也得知了曹叡派出孙礼为监军入驻寿春的消息,对于孙礼,关翊倒是并不十分在意,关翊知道,孙礼是肯定无法斗过司马懿的。
  文钦在昏迷了几天后醒了过来,从孙毓口中得知杀害满宠、追杀自己之人居然是司马师后,文钦气愤填膺,又感激关翊的救命之恩,因此也选择了投降关翊。
  文钦投降,他写下密信送往谯郡老家,搬家眷前来皖城,关翊让陈庆之安排军队接应,一路无惊无险,成功将家眷接入皖城。
  成都,年近八十的赵云来到关府,关平得知赵云求见,亲自出门迎接。
  虽然已经年近八旬,可赵云看起来仍旧十分健硕。
  关平此时也蓄了一脸美髯,看起来如同关羽一般,只是他并非赤面而已。
  赵云这几年深居简出,很少和外人往来,即便是关平,也很少能够见到赵云,这次赵云突然求见,让关平感觉十分意外。
  赵云和关平叙礼完毕,叹了一口气。
  关平见状,奇道:“岳父为何如此?”
  赵云感慨道:“最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某自知大限将至。所以,想请车骑将军准我北伐。”
  原来,关平和诸葛亮正在策划下一次北伐,由于关翊的合肥大胜,此时朝中对于北伐的热情十分高涨。因此,诸葛亮和关平都有意借此良机,进行北伐。
  原本关平北伐是不准备带上赵云的,毕竟赵云年事已高,又是汉国仅剩的老将之一,关平担心赵云若是有所闪失,会折损汉军锐气,再加上赵云又是自己的岳父,关平就更加不愿意赵云再上战场了。
  可面对赵云的祈求,关平无法拒绝,无奈之下,只好让赵云在后方督运粮草,以满足赵云的北伐之心。
  准备了两个月之后,关平再次北伐,他以魏延为先锋,兵出斜谷,又命王平领无当飞军进攻陈仓。
  诸葛亮举荐侄儿诸葛恪为将,随关平出征,此时诸葛亮从子诸葛乔已经病故,在诸葛瑾投降汉国后,诸葛亮发现侄儿诸葛恪为人机敏,便有了培养诸葛恪的心思。
  诸葛亮亲授诸葛恪兵法,如今诸葛恪已经出师,只是苦无良机实践。
  因此,诸葛亮希望诸葛恪能够在北伐中立功,借此获取兵权。
  关平见诸葛恪面容刚毅,又是诸葛亮的侄儿,便上表其为骑都尉,随军出征。
  汉军再次北伐,此次北伐,汉军总共出兵七万,声势浩大。
  大将军曹爽得知汉军进犯,当即调来长安、洛阳的军队,与凉州兵马合为一处,迎战关平。
  双方与斜谷大战,魏延骁勇无双,带着汉军连败魏军,一直打到魏军退至雍县,这才勉强挡住了汉军的攻势。
  曹爽遭逢大败,心中烦躁不已。突然,马遵领着姜维来到曹爽营帐,提出了要截断汉军粮草的计划。
  曹爽对姜维倒是有些印象,得知姜维想要领三千兵马截断汉军粮草,曹爽的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曹爽说道:“关平久经久经战阵,岂不知粮道的重要?此事休要再提。”
  姜维闻言,急道:“大将军,此时汉军主要驻扎在五丈原,而其粮草必走斜谷,其中一段必走绥阳小谷,末将只需三千兵马,便可将汉军粮草焚毁,此事如果失败,末将愿意提头来见。”
  “这……”
  曹爽摸着下巴,还是有些犹豫,正在这时,老将张郃从帐外走入,说道:“大将军,此计可行,老夫愿领兵接应姜维。”
  曹爽可以不在意姜维的提议,但张郃毕竟是军中宿将,声望颇高,如今已经是曹魏硕果仅存的老将,官拜车骑将军,他的话,曹爽不好无视。
  “好,既然如此,姜维,我命你为牙门将军,你速去挑选兵马,前去绥阳小谷埋伏。”
  终于,曹爽同意了姜维的计策,允许姜维领兵三千前去劫粮,又让张郃领兵五千接应姜维。
  崎岖的山道上,一支汉军正驱动着一种看起来十分古怪的木牛,行进在山道中。
  赵广来到赵云面前,开口说道,他担心父亲年事已高,所以这次出征,主动跟在了父亲身边。
  赵云抚摸着颌下白须,说道:“丞相这木牛流马的确是运粮的好东西啊,这一路上,虽然山道崎岖,可我军只花了原本一半多的时间,便将粮草运到了,这等神物,真是天佑大汉。”


第227章 绥阳小谷之战
  赵云领着一千蜀地精兵押送粮草,靠着木牛流马,一路上十分顺利。很快,便抵达了绥阳小谷。
  绥阳小谷有两条道,一条通斜谷,可入五丈原汉军营地,另一条,便是魏国陈仓,赵云望了望陈仓小道,叹了一口气。
  “父亲,车骑将军也是为了您的身体着想。”
  赵广见赵云面露不甘之色,知道赵云心思的他,当即开口劝道。
  赵云点了点头,关平的好意赵云如何不知,只是赵云最近深感身体日渐衰败,他想要在临死之前,替大汉尽最后一分力气。
  “叔懋,你兄长如今已经坐镇汉嘉,你为了照顾我,这些年一直远离军中,此次送粮后,你就留在车骑将军麾下听令吧。”
  赵云看着自己的爱子,眼中流露出慈祥之色。
  这几年赵云没有参加战斗,倒是好生调教了一番赵广的武艺,如今的赵广,论武艺,已经有了赵云年轻时七成火候,但却缺少战斗经验。
  “可父亲你……”
  赵广有些犹豫,他很担心父亲的身体。
  就在汉军押送着粮草准备前往斜谷道时。突然,陈仓小道方向尘土飞扬,一支魏军杀出。
  为首一人,身披扎甲,手持绿沉枪,胯下骑着一匹青海骢,正是那天水姜维。
  “天水姜伯约在此,尔等速速受死吧。”
  姜维一声怒喝,提枪杀向汉军。
  “竟敢来劫老夫粮草。”
  赵云见状,眼中闪过一抹杀意,当下喝令汉军将木牛流马上的机关拔出,然后结阵迎敌。
  姜维没有想到敌军押送粮草的军队遭到自己的突袭居然没有丝毫慌乱,有些疑惑,但还是率领魏军杀了上去。
  “杀。”
  赵云手中亮银枪一震,当先迎向姜维,准备斩杀敌将,震慑魏军。
  赵广担心父亲有失,挺枪跟随在赵云身侧,左右顾应。
  “好一个皓首匹夫,如此年纪,怎敢来这战场厮杀?我姜维不杀老弱,今日且饶你老命,留下粮草离去吧。”
  姜维见赵云年迈,口中不屑的说道,他堂堂天水姜维,实在不想手中绿沉枪沾染老卒之血。
  赵云戎马一生,何曾被人如此小觑,当即冷笑一声道:“好个口出狂言的小子,我常山赵子龙纵横疆场的时候,你怕是连刀枪都不曾碰过。”
  “常山赵子龙?哈哈哈,想不到这次居然遇到一条大鱼。”
  姜维闻听眼前老将居然就是赵云,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杀。”
  姜维得知眼前之人是赵云后,再不敢有丝毫小觑,当下抖擞精神,提枪刺向赵云。
  赵云轻抬手中亮银枪,二将双枪并举,大战在了一起。
  姜维年轻力足,赵云虽然年事已高,气力不及以往,但枪术精妙老辣。一时之间,竟也难分胜负。
  “这……这赵云竟果真如此了得……”
  姜维越战越惊,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奈何不得一个八旬老者。
  赵云心中也十分惊异,他身经百战,遭遇到的敌将何其之多,可能够与他打成这般不分胜负者,实不多见。
  虽然赵云也知道,若是他再年轻个一二十岁,姜维虽然不弱,但赵云也有把握胜他,可他如今终究是老了。
  二人斗了二十个回合,赵云已经有些气喘,姜维则依旧面露精光,精神抖擞。
  赵广见状,顾不得多想,手中亮银枪猛然刺出,替赵云挡下姜维的攻击。
  “来得好。”
  姜维见赵广来助赵云,丝毫不惧,大喝一声,手中绿沉枪径直刺向赵广。
  赵云见爱子出手,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只是他此时也感觉有些疲倦,只得拨马而退,让赵广去战姜维。
  赵广这些年得赵云亲授武艺,一手枪法宛若游龙。一时间,竟丝毫不弱于姜维。
  “你是何人?竟也有如此武艺?”
  姜维眼中闪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