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件是令马吉翔、陈仕豪加强广州城戒备,对传谣、信谣者严惩不贷
    第四件是谕令各部官员,照常上值,保障政务畅通。
    这四件事很顺利地通过了。
    “最难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东线的战事,这场战事陛下已经策划半年了,不容有失。李成栋那里须有一个压得住的人前去,还要协调林察水师,不然军心生变,后果不堪设想。”瞿式耜说道。
    这件事一提,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按说陈子壮去最合适,他是兵部尚书,又是林察的姑父,去协调这事最合适。
    但陈子壮能去吗?皇上在海上出事,谁知道林察有没有做手脚?再让陈子壮去掌兵权,着实让人难以放心。
    别人不提,陈子壮自然也不会主动请缨,避嫌还来不及呢。
    除去他之外,按说瞿式耜最合适。作为当朝首辅,威望能压得住两个人,也不虞有其它事发生。可是,如今广州城潜在的危险很大,没有他坐镇也是不行。
    除了他之外,剩余的三人都差点意思。
    吕大器掌管刑部,杨乔然是工部,跟军事向来不沾边,陈邦彦户部倒是跟军事沾边,但他的责任更大,掌管着内务府,他是不能轻动的。
    所以,必须找出一个有军事才能,又有威望的人才行。
    “瞿公,我举荐一人,可当此重任。”陈子壮想到一个人,连忙说道。
    “谁?”
    “忠勇伯如何?”
    陈际泰?
    大家一听,觉得这倒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第一是淑妃娘娘的父亲,忠心没有问题第二,他曾是林察的上司,曾任绍武朝大都督,威望上也没有问题,总之各方面都算比较合适的人选。
    “我看可以。进军方略,陛下早就定了,只须按此方略执行就是了,忠勇伯的主要任务还是协调各方,他可以胜任。诸公以为如何?”瞿式耜表了态,又征求各位大学士的意见。
    其他人都没有异议,陈际泰这个人选算是定下了。
    “第二个难题就是,如果发生了不忍言之事,国不可一日无君,诸公,咱们得有所准备啊。”瞿式耜道。
    “不行!陛下还没有确切消息传来,怎么能考虑后事呢?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搜寻皇上下落,而不是在这里商量拥立新君。瞿大人,莫非你想立个拥立首功?难道你忘了皇上待你的知遇之恩了吗?”瞿式耜话一出口,陈邦彦立即表示了激烈反对。
    当初在肇庆时,瞿式耜就是内阁成员,东阁大学士,陈邦彦只是个兵部主事而已,做过上下级。而如今陈邦彦也是阁员之一,但瞿式耜是文渊阁大学士,比他的职称高一级,说起来还是上下级。
    被陈邦彦当面斥责,让瞿式耜脸上很挂不住,他一拍桌子,吼道:“陈令斌,陛下出事,内阁所有人都悲痛万分,内心的沉重并不比你差半分毫。但我们在这里长吁短叹,就算对得起陛下了吗?只有把他的事业继续下去,才能对得起陛下知遇之恩,这点道理你还不懂吗?”
    “你这说的什么话?你怎么知道皇上就遇难了?”
    “你要理智一些,别说是在大海之上,就是在陆地上,遇上台风也是会出人命的。”
    “不行,你说什么都不行,得不到陛下的准确消息,不能擅立新君。”陈邦彦拧着脖子,就是不同意。
    “我也没说要立新君,只是咱们作为内阁,是不是要先有个数?有些事现在就得去办,不能真到确切消息传来,无所准备,那样会引起广州城里的混乱。如果真出现那样的局面,咱们才是最大的罪人!那样才是对陛下的大不敬。”瞿式耜尽量把语气放和缓一些,苦口婆心地跟陈邦彦讲道理。
    “别跟我讲这些,我懂。你不就是想立唐王吗?告诉你,不行!我陈邦彦坚决不答应!”陈邦彦先入为主,声色俱厉地表示反对。
    朱由榔没有兄弟,没有儿子,如今广州城里的朱家子孙,也只有朱聿锷一人。如果朱由榔驾崩,按说,就得拥立朱聿锷。
    所以,陈邦彦才有此说。
    医国高手

第一百九十六章 乱象渐生
    “除了唐王,难道还有别人吗?”瞿式耜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当然有。你可别忘了,皇后正有身孕,再有几个月就生产了。若是产下龙子,为什么不能保他登基?”陈邦彦道。
    “若是龙子,这样自然最好。但若是龙女呢?”瞿式耜显然也考虑过这种可能。
    “若不是龙子,再做其它商量,但唐王绝对不行。原因很简单,陛下定的治政方略将会全盘推翻,同时,像李成栋、张家玉、杨国栋、林察这些带兵将领,哪个会服?朝廷很快就会陷入混乱。而只有陛下的血脉才能保证治政方略一脉相承,也能让这些陛下识拔的带兵将领团结一心。”陈邦彦说道。
    “诸公,你们是什么意见?”瞿式耜见陈邦彦跟自己的意见大相径庭,看他的样子也不好说服,只好求救于其他三位。
    “我赞成瞿公的意见。如今朝廷正是在关键时刻,一个弄不好,就会被清廷所乘,所以,需要一个年长有能力的新君掌舵。皇后生产的即便是皇子,若能处理政事,也得十数年以后,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杨乔然说道。
    “我附议。”吕大器也表态赞成。
    “我也附议。”陈子壮表态道。
    他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从本意上说,还是想支持陈邦彦,毕竟跟皇上的感情很深,一时之间不忍相弃。但猛然想起林察不给内阁报信,而是给自己报信的用意。
    细一琢磨,明白内侄是想让自己早做打算。看内阁的情势,陈邦彦孤军奋战,他的意见怕是不能通过,还不如支持瞿式耜。
    这样实惠,陈家和林家还是立于不败之地,在广州还是独一无二的大家族。
    此时他已经忘了,自己说过要自杀谢罪的话,更忘了朱由榔对他的恩情和倚重。
    “哈哈哈……,呜呜呜……。”陈邦彦见此情景,仰天长笑,继而呜咽:“陛下呀,您现在还没见怎么着呢,这起子小人就商量着将您的基业送人啊………,陛下,臣为您不值啊……。”
    他这一笑,一哭,一骂,众人都面带羞颜,只有瞿式耜大怒:“陈令斌,你骂谁小人呢?我们所作所为并没有半点私心,还不是为了大明复兴?为了陛下的事业能够延续下去?”
    “别说的那么好听,你们什么心思,我心里非常清楚,你们自己也非常清楚。你们商量着迎立新君吧,恕不奉陪!”陈邦彦说完,大步而去。
    他这一撂挑子,瞿式耜等人面面相觑,这还没怎么呢,内阁就分裂了?陈邦彦可是掌管着户部和内务府,都是重要部门,他要不玩了,这些人怎么玩?撇开他根本不现实。
    可是,这些人也没权罢免他的职务啊,除非新皇下旨。
    “诸公,令斌一时想不开,过后会想开的。现在,咱们还是分头做事吧,把先前议定的那几条赶快落实。三日后,若是陛下那里没有消息,基本就可以确定遇难了。咱们就迎立唐王即位,如何?”瞿式耜说道。
    “好吧。”吕大器、杨乔然、陈子壮都点了点头。
    “瞿公,唐王那里,是不是先透个话?万一到时他撂挑子不干怎么办?那样岂不是手忙脚乱?”陈子壮建议道。
    “不,先不要透话。等三日之后吧,不差这几日,稳住神。”瞿式耜说道。
    “好吧。”陈子壮答应了。
    ……
    陈邦彦气冲冲回到值房,把官帽摘下,往书案上一摔,倒背着手在屋里转圈,嘴里兀自大骂不止:“小人,这起子小人!心里只有荣华富贵,哪有忠君之心?”
    继而想:“不行,不能坐以待毙。是不是给张元子去个信,让他带兵回广州?不行,他若离开,江西马上就乱,陛下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要不给焦琏去信?焦琏和白贵绝对不会同意迎立唐王的。可是,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正在彷徨无计之时,仆人进来小声禀道:“老爷,马指挥使求见。”
    马吉翔?陈邦彦一听,眼前一亮,心道:“对啊,怎么把他给忘了?他手里可是掌握着锦衣卫呢,这是如今广州城里最大的武力了。先探探他的想法再说,若是他支持我的意见,那起子小人的阴谋是得不逞的。”
    想到这里,忙道:“快请。”
    马吉翔匆匆进来,脸色惶急。
    “陈大人,那事确实吗?”不及见礼,马吉翔开口就问。
    “确实,陛下遇到了台风,至今下落不明。”陈邦彦点点头说道。
    “啊,那可怎么办?”马吉翔闻言,颓然坐到椅子上,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
    “怎么办?现在内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迎立唐王为君,另一……。”陈邦彦等他稍微消化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然后说道。
    “不行,不能迎立唐王!”马吉翔不等陈邦彦把话说完,立即拍案而起。
    陈邦彦对他的态度感到很满意,接着说道:“别急,还有一种意见,就是等皇后生产,若所生是龙子,就奉之为君,若不是龙子,再做打算。”
    “这种意见好。皇上曾经不止一次说过,皇后怀的一定是龙子。陈大人,我不管你是什么看法,但谁要迎立唐王,谁就是我马吉翔的敌人。”马吉翔断然说道。
    “好!看来皇上没有看错你。马大人,实话告诉你,内阁中除了我持第二种意见外,另外四位都是持第一种意见。”陈邦彦道。
    “陈大人,别说了,我马吉翔唯你马首是瞻,怎么做,你吩咐吧。要不我立即把唐王秘密杀了?省得那帮子人有别的想法。”
    “不,先别慌。广州城里只有两支武力,一支是锦衣卫,一支是陈仕豪的禁军。禁军人数多,还训练有素,明刀明枪锦衣卫不是对手。这样,你先悄悄把军器营控制起来,不能让一颗地雷和手榴弹流出去。只要把这个控制起来,陈仕豪的禁军就不在话下。第二件事,必须保证皇宫安全,尤其是皇后的安全;第三件事,派人秘密盯住唐王府,若是有人,尤其是内阁中人,去唐王府,就立即抓了。还有,盯死陈子壮……”陈邦彦说道。
    “好,我这就去办……。”

第一百九十七章 急则生变
    “龙升号”停泊在东山,朱由榔没有下船,而是令吴炳、黄宗羲立即派人跟广州、林察、李成栋联系,将自己平安归来的消息赶快送出去。
    然后又命人去东山县衙看看,有无广州和漳州的消息。
    到了晚上,去东山县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说并无广州和漳州的消息,连皇上在海上遇险的事都没有听说。
    朱由榔稍稍放了点心:“看来,自己这些臣子做的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消息封锁得很严,大局还是稳定的。”
    吃过饭,朱由榔去看白兴。见白兴仍在昏迷之中,圆脸女护兵正在给他喂药。
    朱由榔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感觉不那么烫了。心道:“这家伙看来命够大,身体真够壮的,可是换了弱一点的,早就没命了。”
    “若他醒来,立即报告。”朱由榔吩咐了一句。
    “是。”圆脸护兵连忙答应一声。
    就在这时,文金来报:“皇上,林都督、陈学士、李指挥使赶来了,跪在甲板上请罪。”
    “让他们跪着吧,不用理他们。”朱由榔淡淡地说道。
    “是。”
    文金答应一声退下去了。
    朱由榔回到自己舱里,坐到案边喝茶。
    他心里倒并不是真生林察的气。这是天灾,跟林察没有多大关系。当然除了对他这个水师左都督不识天象,不识海情感到失望之外。
    不过,自己受了那么多苦,还差点被徐贵相的海盗给杀了,怎么也得找个人出出气,林察不就是最好的出气筒吗?
    “陛下,还生气呢?”吴炳进来,见朱由榔正在喝茶,脸上并无多少生气的样子,连忙问道。
    “生什么气?这事又不怪林察,不过,他作为水师都督,不识天象、不知海情,总有失职之处,让他跪一晚上,稍稍惩戒也就过去了。否则,光弹劾他的奏章,估计也够他受的。”
    “陛下真是仁心,如此爱护臣子。”
    “是啊,但愿他能理解吧。”
    “陛下,臣看是不是先请林都督进来?广州的事他应该知情一些,臣现在最担心的是广州啊。惩戒的事稍后再做也不迟啊。”吴炳道。
    “让伯文进来,那两个先跪着。”朱由榔听了,稍一沉吟,对李洪吩咐一句。
    当初出发时,朱由榔把陈伯文安排在了李元胤的船上,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这条船上有些女兵,陈伯文若在有些不方便,而且有吴炳和黄宗羲帮着处理文案的事,暂时也用不着他。
    当时这么一个无意的安排,不但让陈伯文免了遭苦受难,而且也让朱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