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安侯,不知可否允准?”军事上的事告一段落,黄宗羲又请示道。    “准。人家两人毕竟兄弟情深,近在眼前不让人家见一面,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不但济尔哈朗可以见,达海、哈占,都可以见一见。”朱由榔豁达地说道。    “陛下,宁完我急于觐见陛下,不知陛下何时召见?”    “他急我不急。先晾他三日,三日后见他。”    “遵旨!”    当日晚,清朝使团驻节的驿馆外,来了一位身着蓝布长衫的清癯老者。    这位老者五十开外,腰不塌背不驼,负手站在驿馆外,身侧跟着一个管家,身后还有一个年轻的仆人,仆人手里提着一个三层食盒。    “请通报一声,顺安侯济尔哈朗前来拜见清国使臣。”管家走上前,对守在门外的两名兵丁说道。    “顺安侯?”守门的兵丁不认识济尔哈朗,只是听说过。    管家一通报,才知道那个看似普通的老头,就是当年响当当的大清国摄政王济尔哈朗。    “拜见侯爷!”两名兵丁怔了怔,待反应过来,慌忙单膝跪地,行了个军礼。    “罢了。请问,是谁负责驿馆关防啊啊?”济尔哈朗摆摆手,客气地问道。    “回侯爷的话,是锦衣卫掌刑千户孙同林孙大人。”兵丁答道。    “哦,请将孙大人唤来。”    “喳!”    一名兵丁答应一声,起身朝驿馆跑去,不一会儿,孙同林快步从驿馆出来,远远地冲济尔哈朗一拱手,来到近前又单膝跪地:“下官孙同林拜见侯爷!”    “孙大人,请起。”    济尔哈朗笑着伸出手,将孙同林扶起。    “侯爷,请问召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孙大人,本爵前来拜见清国使臣,不知方便不方便?”    “方便方便。圣上已经下旨,侯爷可随时去见清国使臣。”    “时间长一点无妨吧?”    “无妨。侯爷想呆多久就呆多久。”    “那好,那本爵就进去了?”    “侯爷,还请体谅下官一二。”    孙同林站在门口没动地方,眼睛瞄向仆人手里的食盒。    “噢,都怪本爵大意了。这是本爵特意在洋洋得意定的菜肴,请孙大人查验查验。”济尔哈朗一见这光景,登时明白了,连忙让仆人把食盒打开。    孙同林见第一层食盒里摆着一瓶“梨花白”酒,下边两层食盒里是二热二凉四个菜。    两个热菜一是粉蒸羊肉,一是羊杂汤。两个凉菜一是咸水鸭,一是凉拌莴苣。    “侯爷,请不要见怪,下官要亲自尝一尝。”    “孙大人请便。”    济尔哈朗明白,孙同林如此严格,并非不给自己面子,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不得不考虑使团用餐安全问题。    这本是人家孙同林的职责所在,因而并不见怪。    孙同林让兵丁找到一只酒杯,一双筷子,饮了一小杯酒,各样菜像征性地尝了尝。    罢了,站起身来一伸手,让济尔哈朗进门:“侯爷,请。”    济尔哈朗冲孙同林笑了笑,迈步进馆。    刚进院子,就见宁完我匆匆迎了过来。    “王爷,可想煞奴才了!”宁完我走到济尔哈朗跟前,熟练地一甩马蹄袖,双膝跪在天井里。    济尔哈朗没有见到多铎和东莪,却见宁完我穿着熟悉的官衣,行着熟悉的满洲礼,恍然间好似回到了三年前的北京,不由得百感交集。    “唉,公甫,快快请起。我已经不是大清国的郑亲王了,再行此大礼实在是不合适啊。”济尔哈朗连忙上前,扶起宁完我。    “王爷,难道您已经死心塌地地想当明朝的顺安侯了?”宁完我抬起头,直直地问道。    济尔哈朗连忙往两侧瞧了瞧,见锦衣卫都站得远远的,心下稍宽,叹了口气:“唉,一言难尽啊。公甫,你以大义责我,我真是无言以对。”    “王爷,奴才不敢,只是您难道乐不思蜀,忘了故国、故主、故人了吗?”宁完我一副非常痛心的样子问道。    济尔哈朗见宁完我这么耿直,心道:“公甫啊,你真是个实心眼子。也对,若不是这么实在,这趟苦差焉能落到你的头上?”    “老宁,你身为大清国使臣,怎么给明狗下跪?!起来!”    就在此时,济尔哈朗忽然听到一个冷冷的声音,从廊下传来,连忙抬起头,见多铎、东莪站在阶下,多铎眼里透着桀骜,正冷冷地看着他。    “老十五,你,你好吗?东莪,好侄女儿,你也好吗?”    济尔哈朗没有在意多铎语中的不敬,乍见到亲人,心情激荡,不由得快步走上前去,想要去拥抱多铎。    “闪开!别用你的狗爪子脏了爷的衣裳!”多铎一巴掌打开济尔哈朗伸过来的手,怒道。    “老十五,你,你,你何苦如此对待六哥?”济尔哈朗脸色变了数变,三年来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无人诉说的苦衷一下子涌上心头,眼里闪着泪花,嗫嚅着说道。    “你让我如何对你?!你忘了身上流着爱新觉罗家族的血液,你忘了自己高贵的身份!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不愿当人,却去作狗!如今还想端出兄长身份,真是可笑可恨!”多铎脸色胀红,大声骂道。    “十五叔,六伯必有苦衷,您先别急,咱们进屋慢慢说话。”东莪见济尔哈朗眼中含泪,心中不忍,连忙小声劝多铎道。

第二百三十四章 数说往事心感伤
    “老十五,自顺治四年以来,咱们这些老兄弟死的死,亡的亡,如今只有你我兄弟还苟活于人世,想起来让人感伤不已。老十五,哥哥知道你心里不舒服,恨哥哥当初没有以死报国。这样,你让哥哥进屋,咱们兄弟喝杯酒,叙叙手足之情,哥哥也给你倒倒苦水,等咱们把这些酒菜吃完了,你若是还不原谅哥哥,哥哥就立即死在你的面前,你看如何?”济尔哈朗抹着眼泪说道。    多铎对于济尔哈朗其实并不十分痛恨,对于他当初投明之举,虽然没有听他亲口解释过,但也知道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必有苦衷。    否则,他也不可能提出要见上一面。    如今听他说的十分伤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恨意也消了大半。    “哼!且听听你如何狡辩。”多铎冷哼一声,转身回屋。    东莪与济尔哈朗赶紧跟了进去。    仆人把酒菜布好,与众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东莪在旁伺候。    东莪打开酒瓶,一股浓香袭来,立即弥漫了整个房间。    “老十五,这四个菜是南京城最有名的酒楼‘羊羊得意’的拿手菜,这酒也是南京陈氏酒厂出产的最好的酒,是酱香型的。听说,这菜和酒都得到当今皇上的指点。你尝一尝?”济尔哈朗端起酒杯,对多铎说道。    他知道,多铎也是好酒之人。    多铎冷冷地看着他,听他说完,端起酒杯把酒泼在地上。    济尔哈朗瞬间尴尬了,端着酒杯放也不是,喝也不是。    “十五叔,‘羊羊得意’是朱由榔小姨子西山公主开的酒楼,而‘梨花白’酒则是淑妃的三哥开的酒厂生产的。菜是好菜,酒是好酒,你和六伯见一面多不容易,何必治气呢?多少喝一口,吃一点吧。”东莪见状,赶紧劝道。    多铎虽然对济尔哈朗不满,但对东莪却是疼爱有加。    听了她的话,端起酒杯啜了一口。    一品之下,感觉一股子浓香溢满口齿,同时一种热辣的感觉从喉部直到胸腹。    “啊,真是好酒。”多铎赞道。    拿起筷子抄了一口羊肉,感觉肉质酥嫩,松软可口,最可贵的是,膻腥味极淡。    “嗯,菜也是好菜。”多铎又赞了一句。    济尔哈朗看多铎喝了酒,吃了菜,感觉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欣慰地笑了,也忙把杯中酒饮了。    “老十五,你六嫂、你侄子他们可好?”    放下酒杯,济尔哈朗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自从降明,他就断了与京城的联系,老婆孩子面临何种境地,他是一点都不知道、    没人给他传递信息,他也不敢胡乱打听。    但,他心中的那份牵挂却是一直没有放下。    不是不想,而是放不下。    不但放不下,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牵挂越来越浓烈。    “哼,你还记挂着他们?你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能知道,他们能过得好吗?”多铎闻言,瞪起眼珠子气道。    “他们怎么了?朝廷把他们斩了吗?”济尔哈朗紧张地问道。    “六伯,那倒没有。皇上并没有为难六伯娘和富尔敦大哥。可是,毕竟你降明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人言可畏,六伯娘整日闭门不出,富尔敦大哥也常常被人耻笑。结果……。”东莪道。    “结果怎样?”济尔哈朗追问一句。    “去年四月的时候,富尔敦大哥忧惧成疾,病重不治,去了。”东莪伤感地说道。    对于家人的结局,济尔哈朗尽管心里做过许多设想,在没有听到确切的消息之前,总是抱有一种幻想。    如今从东莪口中得到实信,自己的长子富尔敦竟然病死,而且死因是“忧惧成疾”,那是受自己所累啊。    “唉,早知如此,早知定会如此啊!”济尔哈朗长长叹了口气,放下酒杯,一语不发。    “现在知道后悔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你若是战死或者自尽殉国,六嫂和孩子们何至于此?”多铎见济尔哈朗这等模样,心下稍软。    “老十五,你说错了,六哥我没有后悔的意思,若是再来一遍,我仍然会选择投降。”济尔哈朗抬起头看着多铎,无论语气还是目光,透出来的都是异常坚定。    “六伯,这是为何?”东莪一愣,怕这句话再惹恼了多铎,连忙问济尔哈朗道。    “唉,当初我带兵出京,是因为三顺王和博洛之败。分析败因,朝廷上下都认为是明军火器厉害,当时他们已经使用了手榴弹和地雷嘛。但是,因为他们地盘有限,火器生产受到了极大限制,所以,当时朝廷达成了共识,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明军消灭,不能让他们发展起来,若是任由其发展,恐势大难制。所以,就派我来南京主持南征战事。”    “当时军队真是多啊,仅南京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当然还有满达海的十万大军于西路侧应。三十万大军对付小小的永历朝,还不是手到擒来?更何况,洪承畴早早就派钱谦益打入了永历朝内部,充当我内应,各方面条件均于我有利。”    “于是,满达海、吴三桂根据钱谦益的情报,千里奔袭,夺了襄阳、荆门,牵制住了李定国的左路军;尼堪在衢州牵制住了李成栋的右路军,而水师提督刘清泰则在海上牵制住了施琅。而我主力大军所面对的,只有张家玉的六万明军。到这一步时,算是一切皆在我们的算计之中。我和洪承畴踌躇满志,以为得计,先取九江,再围南昌,继而取吉安,围赣州,兵锋直指广州。”    “也就在此时,我和洪承畴发现不对了。因为刘清泰全军覆没,满达海和吴三桂在常德受到重创,尼堪被俘。虽然接连失利,我还不认为是钱谦益的情报出了问题,因为他的情报是准确的,明军的动向和运动轨迹都与情报相符。”    “既然情报是对的,那败因还是在明军火器优势太大。基于这个分析,我与洪承畴商定,孤注一掷,不管身后及身侧的明军援兵,直取广州,只要打到广州城下,有钱谦益的里应外合,活擒当今皇上不成问题。只要擒住他,则整下局面就能完全翻转过来了。”    “可万万没想到,其实,我们早就落入了当今皇上的算计之中……。”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这一招太厉害了
        东莪心思比较细,从济尔哈朗这番长篇大论中,她敏锐地发现,在提到朱由榔时,济尔哈朗并没有直呼其名,也没有用年号代替,而是用了“当今皇上”称呼。    望着济尔哈朗光秃秃的脑后,东莪心想:“不知六伯是怕隔墙有耳,还是已经适应了大明顺安侯的身份?”    “……自然,这都是事后得知,自取了九江、襄阳之后,钱谦益就完全被当今皇上当猴给耍了,当然,我也在被耍之列。当今皇上的目的,就是诱使我孤军深入,而他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造出了更厉害的弱书生差不多,哪有这么厉害?六伯,你夸大其辞了吧?”东莪好奇地说道。    “东莪,你是见过当今皇上的,确实,乍看上去,无甚特殊。然而,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人可不像他长的那样人畜无害,是非常厉害的。”济尔哈朗道。    “六伯,你说说看。”东莪见多铎也露出了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只是碍于刚才对济尔哈朗的喝斥,面子上一时转圜不过来,所以,自己紧着追问一句。    “当今皇上当初即位于肇庆,随即遭到绍武皇帝征讨,数万大军被林察所破,而此时李成栋率大军悄悄进抵惠州。若论当时情势,他只有西逃入广西才能以策安全。可是,谁能想到,他竟亲率数百军士潜入广州,并联合陈子壮、张家玉,得到三千士兵,趁乱袭夺广州,从此算是在广东站稳了脚跟。”    “这一仗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