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寿从门缝里递过来的圣旨。    一目十行拜读完圣旨,吴炳冷汗都下来了,心道“皇上身居九重,怎么知晓贡院的事情?没人出去过呀。”    回到正堂,将圣旨供到香案上,再次磕头行礼,拜罢起身,对王夫之道“而农,将那三份考卷拿来,本官再看一看。”    王夫之将那三份考卷递过来,吴炳细细一看,心道“皇上真是太厉害了,怎么什么事都知道?难道他真是神仙在世?”    原来,朱由榔圣旨中说王夫之挑出来的三份考卷上有明显作弊嫌疑,考卷中的“也”字最后一笔都非常怪异地高高挑起,命他重新查看被沈其愚黜落的考卷,若真是这三份考卷有问道,则将沈其愚与这三份考卷的誊录官及涉事的三名考生立即羁拿,交由锦衣卫审问明白。    吴炳看了考卷,见其中的“也”字果然如同如同圣旨之中所说,最后一笔的竖弯钩挑得很长。    又命人将十二房其它考卷取来,一一验看,除了这三份考卷,其它并无特异之处。    吴炳不动声色,对王夫之与沈其愚道“奉圣上旨意,立即审看十二房黜落考卷。”    闻言王夫之心道“皇上如何得知贡院发生的争执?莫非是锦衣卫有人暗中禀报了皇上?”    王夫之看了沈其愚一眼,道“沈大人,这回您不能阻拦了吧?”    沈其愚脸色极为难看,拱拱手道“下官心底无私,自不是不怕,请二位主裁大人验看。”    吴炳把马吉翔叫到一边,悄悄叮嘱两句,马吉翔点点头,下去了。    ……    “啪!”    忽然听到一声拍案之声,正在审看十二房黜落卷的吴炳听到一声响,诧异地抬起头来。    就见王夫之拿着一篇黜落卷,拍案而起,大声叫好“妙啊,真乃绝妙好文,前半实者虚之,既无头重之病,中间攒簇一片,无限堆砌,都化作烟云。吴大人,此文可点为会元!”    吴炳接过文章,从头到尾看罢,觉得此文确实非常出色,点为会元一点也不为过。    至此,吴炳不再怀疑,基本认定沈其愚与誊录官之间确实存在作弊行为。    “马大人,立即将沈其愚与十二房考卷誊录官、糊名官锁拿,分开监禁!”吴炳再不犹豫,对马吉翔下令。    “遵命!”马吉翔叉手施礼,一挥手,几名锦衣卫过来,将沈其愚拿下。    “这这这——,吴大人,您这是何意?”沈其愚脸色苍白,颤声问道。    “吴大人,头顶三尺有神明,你做的好事,东窗事发了!”    

第九十七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被王夫之发现这张考卷,文章确实精彩。    “王者尽心于民事,道建而业斯隆焉。”    此是破题。    “盖必民事尽,而王者之心始尽也。自其始以观其成,道斯全耳。”    此乃承题。    “孟子谓,夫凡民易于趋始,而难于图终。”    由此开讲,其后入题,起股、中股、束股,安排严谨,先分后总,最后一句:“右移民移粟之说无论其后之不可继乎,其始先不足观也。”    转折总绾,非常精彩,就像一件光彩夺目的艺术品,耀人耳目。    无怪乎王夫之拍案而起,也无怪乎吴炳见了此文瞬间认定沈其愚作弊。    一篇可定为会元的考卷,竟然被黜落,就算没有怪异的“也”字,也会让人心生怀疑。    除了这篇,吴炳与王夫之又在黜落卷章,这两篇文章同样高出沈其愚取章不止一个档次。    “沈其愚何其愚也,就算作弊,也不当把这三份考卷黜落啊。”吴炳心道。    又想起自已被任命为主考官之后,那些想要到府上拜见自己的考生,心里不禁打了个冷战。    “多亏自己没有被财帛迷惑了心窍,若是真有勾连,怕是早被皇上侦知了。”吴炳想起皇上鬼神莫测之机,拍了拍小心肝,有些后怕地想到。    “启封。”    吴炳与王夫之排好名次,另十七房考官皆没有异议,这才下令启封。    将糊了名的考卷启封,吴炳赫然发现,那篇被定为会元的考卷,考生竟是瞿正博!    瞿正博是瞿式耜的儿子,沈其愚竟将他给黜落,这里面难道没有其他文章吗?    吴炳与王夫之对视一眼,均觉沈其愚舞弊案并非那么简单。    “而农,以本官之意,立即将取中贡生名单报与皇上,你我联折将沈其愚之事奏说明白,请皇上定夺,你看如何?”吴炳道。    “大人,下官正是此意。”王夫之回道。    他二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皇上是咋想的。若是皇上认定这场会考除了沈其愚之外,还有其他考官作弊,那不但会掀起腥风血雨,而且一定会将此次会试结果作废。    所以,必须奏报皇上,请皇上定夺。    吴炳写好折子,王夫之也在其上签了名,将取中贡生名单誊录一份,一同交与马吉翔,马吉翔则亲自捧了,开了贡院侧门出去,直奔皇宫而去。    朱由榔阅奏,冷声道:“沈其愚竟敢拿朕的抡才大典营私舞弊,真以为朕是佛心,就不会剁了他的狗头?!”    陈贞慧、杨爱在一旁听了,心道:“沈其愚算是完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审查明白,但皇上只要认定你有罪,那你就算百张口也难辩了。更何况,马吉翔是什么人物?他一定会要到皇上所需要的证供。”    “用怪异的字作弊,这些人可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哼,多亏了朕明察秋察,也算是误了卿卿性命。”朱由榔自吹自擂,不经意间将红楼梦中风姐的判词说了出来。    “陛下圣明!”马吉翔对朱由榔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样的脑子,就算想破了,也没弄明白,皇上究竟是怎么知晓沈其愚作弊手段的。    难道是在他们入场之前约定的时候就被皇上知晓了?    “马爱卿,这桩案子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查问明白。”朱由榔吩咐道。    “是,臣遵旨。”马吉翔连忙躬身领旨。    “此次会试,除沈其愚外,其它考官也算尽心尽力,并无不妥之处。既然可先和而农已经纠错,这个会试结果也算圆满,就依此结果张榜吧。”朱由榔吩咐道。    马吉翔回去传旨。    杨爱在一旁想了再想,总是没有想明白皇上是如何得知沈其愚如此秘密的作弊手段的。    要知道,她一直没有离开过皇上身边,而且所有奏章都是经她手整理的,并没有发现举报奏章,也没有见过皇上派遣过什么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她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小心地问道:“陛下,臣没想明白,贡院的事,两位主考都没弄明白,您是如何知晓沈其愚的小手段的?”    朱由榔抬起头,看了看杨爱满是疑惑的大眼睛,问道:“想知道?”    “是,臣确实想知道。”    “朕自有手段,但就是不告诉你。”    杨爱闻言,低下头暗暗翻了个白眼:“不告诉人家还问人家是不是想知道干啥?这不是逗人玩吗?”    朱由榔派出暗卫之事,他自是不会告诉任何人。    只要保持这份神秘,别说以后再无臣子敢在科举之事上作弊了,就算暗中做别的坏事,他也得想一想沈其愚的下场。    黄榜贴出来了,此次会试共取中贡生三百九十五名,会元乃瞿正博,第二名乃宜兴人张永祺,第三名乃松江人沈荃。    这个结果出来,学子们并没有质疑其公正性。    按说瞿正博乃是瞿式耜之子,他取中会元,一般会认为这是官官相护的结果虽然瞿式耜避嫌没有参与此次会试,但官场上的事都是心照不宣的,他若想让儿子高中,有的是办法。    让学子们没有质疑的原因,就是沈其愚作弊案的传出。    若真有瞿式耜的手尾,断不会被沈其愚黜落,这个道理非常明白。    虽然没有人质疑其公正性,但也有两点让学子们感到惊诧。    其一是惊诧揭露沈其愚考场舞弊案的,竟是身居九重的皇帝,而不是考场中人。    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是有神明护佑,或者说,皇上本身就是神仙下凡。    其二是惊诧国子监考生录取比例之高。    三百九十五名贡生中,国子监监生就占了一百六十名之多,超过了五成。    这说明国子监的博士、助教水平非常之高,非寻常教谕可比啊。    有了这个认识,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下定决心要进入国子监学习。    而考中的学子,在积极准备殿试的同时,都睁大了眼睛,想看一看皇上对沈其愚案到底如何处置。    

第九十八章 “恩自上出”还是“雷霆之怒”?
    马吉翔办案非常迅速,不到三日,就把沈其愚一案审理得明明白白。    原来,沈其愚收了王、牛、崔三名考生各三千两贿银,糊名官、誊录官各收一千两贿银,三人相互勾结,以指印及字为记号,将王、牛、崔三名考生取中这与皇上的判断是一致的。    至于将瞿正博黜落,也是沈其愚有意为之。    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崇祯朝。    原来,崇祯年间,瞿式耜与周延儒同朝为官,正直的瞿式耜不停上书,指摘为政之弊,主张“正本清源”,此举大大侵犯了当权者利益,被周延儒弹劾而削职回乡。    瞿式耜回乡后,再没有回到朝堂之上,而周延儒官越做越大,竟做到了内阁首辅之职。崇祯十六年,清兵入关,周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因而获罪流放戍边。不久,崇祯帝下诏勒令周延儒自尽,籍其家,终年51岁。    瞿式耜后来拥立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得朱由榔信任,一直身居高位。    要说瞿式耜被削职回乡后与周延儒再无交集,二人就算有何仇怨,经历家国劫难,也是淡了。而且周延儒已死,怎么牵涉到沈其愚身上呢?    却原来,沈其愚乃是周延儒同乡,资格比击周延儒还老。但他却不如周延儒官升得快,得周延儒照拂,做官做到南直隶户部侍朗之职。    以他与周延儒的这种关系,自是少不了跟在周延儒身后摇旗呐喊,在对瞿式耜迫害上也充当过马前卒。    后来南京城“城头变幻大王旗”,先是弘光帝,后是多铎,反正无论谁来,管你是汉人还是满人,沈其愚的官做得稳稳的。    朱由榔入主南京之后,自也收拢了不少旧官,沈其愚就是其中之一。    可他万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永历朝吏部尚书乃是他曾经整过的瞿式耜。    瞿式耜乃是正人君子,虽然与沈其愚有过龌龊,但一是因为沈其愚不是主谋,二是因为已然时过境迁,不会纠缠在过去的恩怨之中不能自拔,所以他从心里也没想过要给沈其愚小鞋穿。    只不过,因为了解沈其愚的为人和才学,在授官时,瞿式耜将他举荐为太常寺少卿,而非是他谋求的户部侍郎之职。    太常寺少卿与户部侍郎虽然都是副职,但二者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油水也不能相提并论。    由此,沈其愚就恨上了瞿式耜,他以为瞿式耜把自己安排到太常寺这个清水衙门,是为了报当年之仇。    所以,在得知自己被点为这次会试的十八房考官之一,而瞿正博作为考生也会参加会试之后,就生了报复之心。    马吉翔将此案审理明白,写成奏折奏进宫里。    奏折先由通政司转到内阁,内阁首辅吴炳心里早就恨极了沈其愚,见是马吉翔递进来的折子,料是关于沈其愚科场舞弊一案的,展开一看,果是如此,他沉吟了一下,没有贸然票拟,而是将折子传与各位内阁同僚。    “诸位大人,沈其愚科场舞弊一案,皇上极为震怒,如今马指挥使已经将案由审理明白,请各位大人发表发表高见,看看如何票拟为好?”吴炳待大家传看完毕,缓缓开口问道。    内阁大学士们各个都是人精,谁不知道吴炳与瞿式耜最为痛恨沈其愚?更何况“恩自上出”,对于这种案子,臣下票拟时,只有往重里说,好给皇上留出施恩的余地来。    “这有什么好议的?沈其愚先事前朝,后事满清,首鼠两端,摇摆不定,殊无忠义之气;抡才大典,本是仕林盛事,何其庄重?他竟然也敢使黑心银子,枉为圣人门徒。此等小人,决不可留于人间,愚意沈其愚及涉案官员大辟,籍其家,生员削籍监禁。”吕大器胡子一翘一翘的,慷慨激昂地率先发言。    吕大器非常清楚,因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约定俗成,自隋唐以后,极少有官员被砍头,犯有重罪的,也不过是上本请求自裁,或者赐自尽,以保留读书人的体面。    所以,这件案子最后,皇上很有可能赐沈其愚自尽,“大辟”之刑,基本不可能。    他往“狠”里说,其实就是为了“恩自上出”,同时,也能卖吴炳、瞿式耜个面子。    “俨若公所言极是。皇上其实并不恨他首鼠两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只要沈其愚改过自新,皇上不会揪他这个小辫子。皇上恨的是他贪念甚盛,为了不足万两白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