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这一趟出来,也没多大油水啊。
思来想去,愁肠百结。
忽然,听到帐外风声猎猎,李成栋稍一愣神,猛地坐起身来,披衣出帐,几滴雨珠打到他的脸上,李成栋狂喜:“哈哈哈,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来人,请袁大人、孙将军来帐中议事。”……
与此同时,三水城里,陈际泰也在紧急召集众将议事。
小雨不大,但烧梯之计却是不能用了,显然,三水城危在旦夕。
众人脸上都十分凝重。
“众位将军,明日一战,不但关系到三水的安危,也关系到皇上制定的整个战略计划的成败,更关系到每个人的父母妻儿、身家性命!每个人都要拿出拼命的劲头来,坚决不能让清兵登城,就是死也不准后退半步!”
“伯爷放心,咱们都省得其中利害,不会当孬种!”杨大力扬声道。
“伯爷,末将看清兵也就这么回事,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除了多条小辫子,跟咱们有啥区别?咱们人数占优,二个打一个都有余,还能怕了他们?”罗召成倒是信心满满。
“罗将军,你守卫南门,这是清兵的主攻方向,担子不轻啊。这样吧,让仲武带本部人马协助你,归你指挥。本爵带领中军居中策应。”陈际泰道。
“不,伯爷,末将应付得来,还是让仲武护卫您吧。”罗召成拒绝了陈际泰的好意。
“行了,别说了,本爵的安全在于此仗的胜败,你们打胜了,本爵就安全,打败了……,本爵就以死谢罪。”陈际泰说道。
陈际泰明白,皇上没有追究自己反叛之罪,没有追究不听军令之罪,还替自己在属下掩饰,如果保不住三水,影响了整个战局发展,自己只有把人头送回广州,估计才能保住家人。
潘多寿那颗人头是白送来的?
“伯爷,依末将看,清兵已是强弩之末。皇上旨意里说的明白,令我军顶住清兵两天,末将估计,皇上之所以限定两天,是因为早有布置,广州是抽不出军队来,那林察的水军呢?如末将所料不差,皇上肯定是在作一篇大文章。所以,只要咱们坚持明日一天,估计战局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李德泗分析道。
陈际泰点了点头。
他很欣赏现在这种氛围,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有什么说什么——跟自己当初谋反之际的离心离德截然不同啊。
“对,末将也赞成李将军所言。还有一点,清兵远来,粮草肯定不足,兵器箭矢得不到及时补充,只要捱过今日,估计他们也就完蛋了,除了退兵,还有什么办法?”阎树立道。
见手下都十分乐观,一点没有惧战之意,陈际泰甚感欣慰:“好,明日咱们就跟李成栋好好较量较量,看谁能撑到最后!虽然天时不在,但我有地势之利、人和之优,打得时间越长,对我也越有利,如此说来,咱们胜算不小。不过,清兵战力非常厉害,一点也不要小视他们。本爵怕就怕士兵顶不住,一触即溃可就麻烦了。所以,各位回营后,立即召集手下兵将,把形势讲清楚,把士气鼓起来。越是怕死死得越快,一命换家人数命,怕个毬啊?!”
“遵命!”
“四大阎罗”齐声答道。
……
三十日辰正,天上下着小雨,关系双方主帅命运的大战开始了。
明军没了火铳,没了火把,烧梯之计算是废了。
不能取巧,就只能硬拼。
硬碰硬,明军可不是清兵的对后,清兵都是久经战场,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加上极强的战场纪律,很快在对抗中占据了上风。
虽然明军早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但真正到了生死攸关之际,还是慌成一团,乱成一团。
南面城墙很快就有两处被清兵突破了!
第六十五章 城头血战
攻城开始,清兵与明军先是进行弓箭对射。
清兵要压制明军,为登城减轻威胁;明军自然也明白,要是压制不住清兵弓手,清兵就会很快登上城头,那样就会直面危险。所以再也不敢缩在墙垛后面,必须勇敢地站出来,与清兵对射。
论箭术,明军真不是清兵的个,尽管有墙垛掩护,还是落在了下风。
“扑”“扑”“扑”之声不断传来,不时有明军中箭倒地,而清兵中箭的却是少数。
明军弓手很快就被压制住了。
“登城!”李成栋见状当即下令。
袁彭年令旗一挥,四门同时发动攻击,一队队清兵冒着零星箭雨,抬着云梯往城下冲去。
很快,云梯搭上城墙,清兵蜂涌而上。
远远看去,登城的清兵就像蚂蚁爬满了三水的城墙。
罗召成手下有名小军官,总旗刘焕,带领手下五十名士兵,守护南门东侧的一段城墙。
这五十名士兵是由二十名刀盾兵,十名弓手,二十名长枪兵构成的。
一轮箭射下来,伤了五名刀盾兵,五名弓手,其他的弓手被清兵压制住了,竟然不敢探头去看。
“操你姥姥,李大顺,快放箭,放箭!”刘焕躲在垛墙后边,看到清兵已经顺着云梯往上爬了,急得大骂小旗李大顺。
李大顺是弓手的头。
“放箭!”李大顺被刘焕一骂,大声呼喊着五名躲在墙垛后面的手下。
五名弓手壮着胆子站起来,朝着云梯上的清兵就射,三名清兵被射中,惨叫着摔了下去。
“扑”,刚射出一轮箭,其中一名弓手脑门中箭,大叫一声仰面倒下。另四名弓手见状,吓得赶快趴到垛墙后面,藏好身形。
是人都有从众心里,中国人更是如此。见弓手如此吓得都躲,其他人也都躲好,谁也不敢露头。
“黄元,操你姥姥的,你忘了你老娘了?李大顺,忘了你妹子了?鞑子要是登上城头,全他妈活不了!快点起来,鞑子就要上来了!”眼见清兵快要登上城头,刘焕气得点着名字大骂。
黄元是刀盾兵的头。
听到刘焕的骂声,黄元眼前出现了白发苍苍的老娘,李大顺则是想起了俊俏的妹子,是啊,要是城破了,她们还能活吗?皇上不会饶了她们的。
“弟兄们,越怕死死得越快,想想自己的老娘和亲人,跟鞑子拼了!”想到亲人,黄元和李大顺胆气一壮,再也不顾生死,站起身来,大声招呼自己的手下。李大顺不等刀盾兵护住,举起弓箭朝云梯上的清兵就射,黄元则拣起早就准备好的石块,往下砸去。
士兵们被自己的长官带动,纷纷离开垛墙的掩护,射箭的射箭,扔石块的扔石块。尽管仍有人不时倒下,但却是再也没有人退后。
已经爬上云梯的十余名清兵,或被箭射中,或被石块砸中,瞬间被打了下去,死伤过半。
指挥这队清兵登城的是孙忠明手下一名佐领,叫张大可。他本是农民军,跟着高杰、李成栋先是投降明军,后又降了清。眼见自己的士兵就要攻上城头了,原来一直被压制得不敢抬头的明军,竟忽然有了胆气,一阵箭石雨下来,士兵纷纷摔下梯子,非死即伤。
张大可有把子力气,又身经百战,打仗打老了的,知道如果不把明军的势头打下去,后续攻城更加困难,伤亡将会更大。
他左手拿起一面盾,右手握住自己的兵器——长柄大斧,冲到云梯下,对士兵们喊道:“跟我上!”
喊完,率先登上云梯,手下士兵紧紧跟随。
张大可速度并不快,他边爬边瞅着城上明军的动静。箭射来,看准了用盾遮住要害;石块砸下来,用盾挡一下再顺势一推。
由于他气力大,又使出巧劲,借力一推,石块并没有给他造成麻烦。
刘焕在城头看见一名大胡子清兵军官如此悍勇,箭和小石块根本奈何不了他,急得大叫:“李大顺,快,把那块大的抬过来!快!”
李大顺扔下弓箭,和一名士兵去抬一块大石头,刚抬起来,就见那名清兵军官就已经攀上了城头。
两名长枪兵见了,一左一右,朝张大可两肋扎来。
张大可左手盾抵住枪尖,大斧一磕,右边明军的长枪就被磕开了,然后再一抡,“咔嚓”一声,这名明军胳膊被斩断了。
这名明军“啊呀”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疼晕了过去。
左边的明军一愣神,张大可的斧就到了,斧刃划过,这名明军的头颅就被斩了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腔子里的鲜血一下子喷了出来,喷了张大可一头一脸,张大可一闭眼,就觉腿上一痛,睁眼一看,却是一名明军手里拿着一支箭,狠狠地刺中了他的大腿。
“啊呀!”张大可疼得大叫一声,手里的斧抡起,砍中了那名明军的脖子。
李大顺身子倒在地上,脖子上鲜血狂涌,他感觉到身上的力气在迅速消失。
弥留之际,他仿佛看到妹妹李小娥带着微笑向她走来,李大顺伸出手,要去抚摸妹妹俊俏的脸宠,他在心里喊道:“小娥,一定要活下去,好好活下去!”
刘焕见清兵随后冲了上来,身边的袍泽一个个倒下去,自己这一队士兵只剩下不到十个人了。
“我操你姥姥!”
“我操你老母!”
来不及伤心,顾不上害怕,刘焕和黄元瞪着血红的双眼,嘶吼着,持刀挺枪向张大可冲了过去。
黄元刺死了挡在张大可身前的一名清兵,却被另一名清兵一刀砍死!
刘焕的刀刺中了张大可那条伤腿,同时也被张大可一斧头砍中左臂,也许是张大可厮杀久了,力气弱了,这一斧竟然没有把刘焕的胳膊砍下来。
虽然胳膊没断,但刘焕听到了骨头碎裂的声音,感觉半边身子都麻了。
“操他姥姥的,这大胡子力气真大!”
刘焕骂了一声,痛得晕了过去。
不过,在他失去意识之前,他似乎看到陈仲武陈把总带领援军冲了上来。
第六十六章 卖国贼哪有好下场
刘焕倒下之际,确实是陈仲武率援兵赶到了。
张大可虽然勇武,但左腿上受了一箭一刀,已难以支持。被陈仲武一阵猛冲猛打,刚冲上城头的清兵拼死抵抗,想给后续部队争取时间。
陈仲武先令弓手朝云梯上还在爬的清兵射箭,以阻断清兵援军,然后指挥手下长枪兵、刀盾兵朝城头上的清兵猛冲了过去。
人数处于劣势的清兵挡不住,纷纷后撤,有的顺着梯子往下爬,有的则直接从城头上往下跳,张大可被亲信手下架着护着,倒是幸运地从梯子上退了下去。
……
被清兵突破的两处,分别被陈仲武和罗召成带兵打了下去,堵住了缺口,总算没让清兵往纵深发展。
像这样被突破,然后再夺回来的拉锯式战斗,在三水四周的城墙上到处上演着。清兵虽然数次差点夺下城门,但都被打了回来。
打了一上午,清兵除了死伤二千士兵以外,任何好处都没有沾到,明军还是牢牢地控制着城头。
李成栋感觉不能再打下去了,明军的战斗意志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过去一触即溃的局面没有出现,反而出现很多像明军抱着清兵从城头跳下去同归于尽的镜头,这得多么强烈的甘愿赴死之心,才能做出这么刚烈悲壮的举动来?
那位永历皇帝到底给明军施了什么法术,竟让明军一夜之间竟然有了这么强的战斗力?
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要是朱由榔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这样回答他:“无它,只是一颗人头而已。”
……
除了明军的意志不可撼动之外,箭已经不多了,粮草也只有一天的,而且完须完尾的士兵也只有四千了,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明军即使跟自己同样的伤亡,跟自己打消耗自己也打不起。无论从哪方面讲,再打下去,他一定得不到好。
“伯爷,从广州方向来了一队明军,大约一千多人。”就在陈际泰准备下令撤兵时,斥候来报。
“撤!胤儿,你带兵断后,负责监视明军。孙忠明,收拢伤兵,马上撤退。袁大人,马上派人给孟文杰送信,令他迅速派兵接应本帅!”
“遵命!”众人领命,各自分头行动去了。
……
撤退也是很有学问的,如果一窝蜂地没有秩序地乱退,很容易被追兵所趁。
李元胤深通兵法,带着一千军队断后,边退边严密监视明军,以随时可以扎下阵来打一仗的架式,徐徐退去。
从广州出来增援的,是张家玉的次子张彪,见清兵退去,也不急着追赶,只是远远跟着。
陈际泰见三水危机已去,想起皇上的圣旨来,连忙整顿兵马,留下罗召成部守城,其余三将率领能战的五千人马悉数赶上来,跟张彪汇合。
……
李成栋撤走时,下意识地望了望肇庆方向。他有些遗憾,损兵折将固然心疼,可丁魁楚的万贯家财也没有弄到手,真是可惜了。
就在昨晚,那个丁圩又来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