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她心里有气。
“闭嘴!你个话婆婆儿就知道日白!”刚说完这话,她男人抬起头,冲她吼道。
“怎么了?他们做得我就说不得了?人家欺负你欺负得还轻?!一辈子背四的窝囊废!”黑婆娘转过脸来,骂开了汉子。
就在这时,门口又进来三个人,朱由榔一看,心道:“还是来了。”
第四十二章 老板娘的伤心事
进来的三个人一看气度和做派,就知道是官场中人。
进来的二人朱由榔并不认识,但这三人进来就朝朱由榔躬身施礼:“公子爷,小的给您请安了。”
朱由榔不认识他们,稍一楞神,白兴进来,在他耳边道:“荆州知府姚之德,夷陵知州谢应运、守备刘镇国。”
“嚯,来得好快啊。姚之德竟然从荆州赶过来了?”朱由榔见三人都着便服,还算满意,冲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点点头:“你们先坐吧,别打扰爷用饭,用过饭咱们再聊。”
“是是是,小的也沾沾爷的光,尝尝夷陵名吃。”
前头说话这个人就是姚之德,五十左右,三绺胡须,身上虽然穿着便服,但书生气掩不住。
“老板,再来三碗合渣。”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冲朱由榔拱拱手,坐到一边的桌子上。
热腾腾的合渣上桌,朱由榔看了看,感觉跟老家的豆腐脑并不多,只不过豆腐脑是白色的,而合渣是白中泛绿,跟老家的菜豆腐差不多。
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感觉还行。
虽然没有豆腐脑的细嫩,但豆香、菜香混在一起,也是别有风味。
“客官,您别这样吃呀,放些小料更好吃。”老板娘见朱由榔是个外行,连忙指着桌上的各色调料说道。
朱由榔一看,所谓调料,无非就是椒盐、辣椒、蒜末,依言各放了少许,再一尝,果然比刚才好吃多了,主要是这些调料,把青菜的那股子味给遮了不少。
朱由榔美美地吃完,杨爱拿起巾帕给他擦了擦嘴。
“怎么样客官,好吃吗?”老板娘问道。
朱由榔竖起大拇指,赞道:“好吃,大嫂真是好手艺。看赏!”
李洪赶紧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那老板娘。
老板娘听了朱由榔的夸赞,脸上就泛起了笑容,再一看这锭银子,足有五两,吓了一跳。
“不不不,客官,这太多了,算上后来的这三位客官的,也只有三十个大子。”老板娘双手连摇,硬是不敢去接那锭银子。
“公子爷赏你的,拿着就是了。”秦良玉从李洪手里拿过那锭银子,硬塞给那妇人。
“这,这是咋说的呢?我们这是碰上善人了。公子,您是不是住在夷陵?您府上在哪里?以后您要爱吃这一吃,小妇人给您送到府上去。”那妇人看着那锭银子,激动地抹开了眼泪。
“爷不是夷陵人,路过此地而已。老板娘,你不用客气了,收着吧。来,你坐下,陪爷说说话。”朱由榔道。
陈贞慧闻言赶紧站起来,把自己的凳子让了出来。
妇人欠着半个屁股坐下,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公子爷,您一看就是大好人,日后一定能当大官,太太也一定会早早给您生个大胖小子”。
杨爱见她说这话时,不停地看自己,得意地笑了:“爷,您看这位大嫂真会说话。”
“大嫂,借你吉言了。大嫂,你刚才说什么都是假的,怎么回事?”朱由榔道。
“咳咳咳。”妇人还没答话,她男人倒是咳了两声。
“咳什么咳?!你咳老娘也说,有什么不能说的?都跟你个窝囊废似的,那天下还有百姓的活路吗?”妇人回头瞪了一眼男人骂道。
那男人一缩脖子,不再言声了。
“公子爷,我跟你说,这街上你看到的都是假的。”妇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都是假的?怎么个假法?”朱由榔问道。
“得了,有人要倒霉了。”顾炎武的脸正好对着姚之德三人,见谢应运、刘镇国脸色变了,连忙冷冷地扫了他二人一眼。
他这是警告他们,不要插言。
“听说皇帝老爷子要从夷陵过,前十天里头官府就把街面上的穷人、要饭的、闭汉都给撵到城南的关帝庙去了。你看到的街面上那些人,全是大户人家的,怕人少不好看,还让他们来来回回地走。”妇人非常神秘地说道。
“乞丐、要饭的?穷人很多吗?”朱由榔眉头一皱问道。
“多!海了去了,这天气暖和了还好,去年冬天,哪天不冻死人?不饿死人?”
“冻死的饿死的都是什么人?”
“什么人?瞧您这话问的,反正不是胡家的人,全是佃户啊、没有地的百姓呗。”
“怎么会呢?官府没有分地吗?”
“嘿哟,公子爷,一看您就是贵人,哪里知道下头这些龌龊事呢?皇帝老爷子发话了,说要按地亩数纳粮,这下大户们可倒了霉了,再想喝佃户们的血可喝不成了。老实点的,就把地还给了佃户,精明点的,就把手里的那俩钱买成铺子,有势力的,明着说是把地还给了佃户,其实跟官府勾着呢,根本没往外拿那地。”
听到这里,朱由榔气就不打一处来:“噢,合着杀了李永茂白杀了?这帮子杀才还干这种事呢?”
顾炎武看姚之德脸色尚好,虽然尴尬,但并没有多大反应,而谢应运、刘镇国则满脸大汗。
心知就是这二人心里有鬼。
顾炎武所料不错,谢应运、刘镇国来见皇上,本想表表功呢,没想到听了这么多不利于已的话。
此时如坐针毡,他二人恨不得撕烂这个多嘴娘们的嘴。
可偏偏皇上在呢,别说动了,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大嫂,你刚才说你家好像也遇到了难事?”朱由榔再次问道。
“唉,不能说,一说起来就气!”那妇人一听这话,愤愤地说道:“公子爷,您不知道,夷陵最大的大户叫胡春来,是守备刘镇国的小妾的娘家爹,也是我们当家的同宗。这胡春来真他娘的胡来,仗着刘镇国这个挨千刀的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这还罢了,我小叔子也是他家的佃户,皇帝老爷子的新政下来之后,不肯再按往日给他交租了,只愿意拿朝廷那份粮。可胡春来不干,非要我小叔子交完朝廷那份粮,再给他家交租子。我小叔子也不是好的,就是顶着不交。唉,最后让胡来的狗腿子给打折了腿,到现在不能下地。可怜我小叔子一家人,这下全完了。唉!”
“说这些干吗你?有用吗你?”妇人说完,她男人似乎也被这段往事揭开伤疤,眼里含着泪,喝斥妇人。。
虽是喝斥,却包含着许多无奈和愤恨。
第四十三章 掩罪欺君
出了合渣小店,姚之德连忙跟上来,觑着朱由榔的脸色,低声请示:“爷,要不去知州衙门喝杯茶吧?”
“好吧,到了谢知州的一亩三分地,不去主人家看看也说不过去。”朱由榔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
姚之德闻言心里一松,悄悄摆了摆手,谢应运、刘镇国急步走到前边,侧着身子头前带路,边走边擦汗。
进了知州衙门,朱由榔当堂一坐,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急忙大礼参拜。
“平身吧。”朱由榔淡淡吩咐了一句。
朱由榔这时候已经记起,姚之德这个知府,是李定国所荐,皆因他在荆州驻军时,原任荆门知县的姚之德出力不小。
李定国看他是位干员,战后上了保奏折子。
李定国上折子保个知府,那还不是小菜?朱由榔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
“姚爱卿,你不在荆州,怎么到夷陵来了?”朱由榔问道。
“回陛下,臣接到圣旨,说不许扰民大搞迎送,臣自是无不凛遵。可是,臣又十分渴望觐见天颜,当面叩问圣安。臣又怕陛下不在荆州下船,所以,就早早在夷陵候着了,看看有无机会。臣就这点小心思,还请陛下降罪。”姚之德答道。
“哈哈哈,好一个小心思。嗯,不错,没有在夷陵搞什么动静,朕甚是满意。朕不会因你的小心思降罪于你,再说了,夷陵也是你的辖地,到夷陵来,也不算荒废公务嘛。”朱由榔笑道。
他这一笑,彻底把姚之德紧张情绪给笑没了,谢应运、刘镇国也感觉松快了不少。
皇上很好说话的嘛。
“谢爱卿,刚才在合渣店里,朕听到的事,你如何解释?”朱由榔淡淡地问道。
“回陛下,那妇人所言之事,臣实是不知。这等恶事发生在臣之治下,臣难辞其咎,请陛下治罪。”谢应运躬身答道。
“刘爱卿,你怎么说?”朱由榔又问刘镇国。
刘镇国见皇上没有生气,语气和缓,说话间还带上了爱卿的称呼,胆子大了起来,把牙一咬,心一横,躬身说道:“回陛下,那妇人乃是诬蔑。臣原系安西伯手下千户,在伏击吴三桂之战中立了功,被安西伯荐为夷陵守备。安西伯治军甚严,一向不许扰民,不许害民。臣受教已久,焉敢害民?焉敢抵抗新政?胡春来确系臣之姻亲,只不过一向奉公守法,拥护新政,这在夷陵都是知道的。那妇人所言,全是捏造,还望陛下明察。”
谢应运认了个“失察”,而刘镇国则全盘否认,顾炎武心道:“行了,若是老老实实交待,痛改前非,好好认罪,或许皇上还会饶过你们。如此明目张胆地欺瞒皇上,你俩离死是不远了。”
“唔,穷山恶水出刁民,必是那夫妇二人知道了朕的行藏,故意上你们的眼药呢。”朱由榔点点头,表示理解。
“陛下圣明!”
谢应运、刘镇国一听这话,心就放下了,连忙高呼圣明。
“唉,这也难免,为官难,尤其州、府、县官,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有些人不满也是有情可原。”朱由榔态度仍是非常和蔼地说道。
“陛下体恤下情,臣感激涕零。”谢应运感动得说道。
自始至终,对于老板娘反映的事,姚之德未发一语置评。
既不说老板娘的不是,也不给两位下属分辩。
朱由榔对于他的态度感觉有些纳闷,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与两个下属穿了一条开档裤。
“那位妇人说的事真也好,假也罢,但有一条,谢爱卿,你粉饰太平,做假哄弄朕,这不假吧?天下大乱久矣,百姓生活艰难,朕知之甚深,不会因为街面上不好看,就怪罪于你。功夫要下在平时,多关心关心民生,竟然弄了些大户人家的人充当百姓,搞这种形式有何意义?”朱由榔责问道。
“是是是,臣知罪,臣知罪。”
谢应运一听皇上拿出这事来问罪,明显是避重就轻,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行了,谢爱卿,你的茶朕也喝了,就不多留了。”说着,朱由榔站起身来,往外就走。
“陛下,船上颠簸,不如就在府衙歇息一晚,也好让臣等尽尽忠心。”姚之德赶快劝了一句。
“罢了。朕这些日子一直在船上,已经习惯了,若是没有船的晃动,还睡不好呢。”朱由榔脚下不停,率先出了府衙。
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紧紧跟着相送。
“不要送了,回去吧。”朱由榔来到大街上,边走边道。
“臣还有一事要请旨施行,陛下,可否容臣登船面奏?”姚之德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紧紧跟上来。
“嗯。”朱由榔点点头。
姚之德停下脚步,对谢应运和刘镇国说道:“本官去船上伺候,你们好生在衙里呆着,勿生事端。”
“是,下官省得。”
。
回到船上,朱由榔命将姚之德带进来。
他想探探姚之德是什么立场。
姚之德进了舱之后,什么话都不说,跪倒在地,只是磕头。
“姚爱卿,你不是有事要面奏吗?”
“回陛下,臣罪该万死,治下出了这等丑事,臣万死莫赎,请陛下重重治臣之罪。”姚之德道。
“嚯,这才是个真正的明白人哩,知道我不会就这么放过那两人,所以跟了过来。”朱由榔一听就明白姚之德为什么非要跟着过来了。
既然姚之德明白了,那就不用瞒着了,朱由榔把脸一撂,冷冷地说道:“舱外跪着去。”
“遵旨!”
姚之德答应一声,乖乖地到舱外跪着去了。
“启奏陛下,女店主所言确是事实。关帝庙关着五百人,胡春来家有万顷良田,并没有把地还给佃户,而是在往年的地租上多加了朝廷的赋税。”顾炎武进来禀报。
跪在外头的姚之德听到了顾炎武的奏报,用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道:“好险,亏了跟上船来,否则,我特么也说不清了。”
“没见皇上下旨派人查探啊,顾炎武哪里得来的消息呢?”姚之德不由得纳闷。
第四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
“合渣店里派人了吗?”朱由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