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百八十一位的小卒给打败了?有啥荣耀的?”傅山道。
    “皇帝陛下,罪将鳌拜拜服,请皇上治罪将不敬之罪。”鳌拜倒是光棍,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服气,就认输。
    “哈哈哈,好,光明磊落,不失英雄本色,朕很取你这一点。平身!”朱由榔高兴地说道。
    他其实也是一直在担着心,生怕傅山玩砸了。
    没想到傅山不但没玩砸,玩得还很漂亮,说的话别看有些吹牛夸大,但很合他的意。
    “谢皇上不罪之恩!”鳌拜磕了三个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嗯?朕命你平身,你没听到吗?”朱由榔不悦地问道。
    “谢皇上不罪之恩!”鳌拜只管磕头,就是不肯起身。
    “鳌拜,礼数到了即可,没必要头磕起来没完。莫非这是你们满人的礼节吗?”朱由榔见鳌拜仍是磕起来没完,诧异地问道。
    朱由榔话音刚落,却见傅山在鳌拜腿上按了几下,鳌拜这下站起身来。
    朱由榔一看,鳌拜鼻青脸肿、神情委顿,浑无刚进殿时那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样子了。
    这才明白,傅山把他提进殿的时候,已经点了他的穴道,令他以跪姿落地。
    朱由榔瞪了傅山一眼,心道:“老道太损,我都令他平身了,他还不解开穴道,有意让鳌拜出丑。只是,他是怎样打败鳌拜的?难道他跟段誉假似的,会吸星大法?”
    朱由榔判断得不错,只不过傅山使的不是吸星大法,而是无为功法。
    鳌拜一拳打来的时候,傅山肚子迎上去,肌肉一缩,气海穴形成一个凹处,正好把鳌拜的拳头卡住。
    在卡住的同时,无为功施出,鳌拜的真气源源不断地被吸进气海。
    真气人人都有,练家子真气多,而寻常人真气少一些而已。
    人都靠着真气支撑,如果没有真气,那就跟一堆骨肉差不多。
    所以,鳌拜虽然不是练家子,但真气也是有的,并且比常人多。
    真气被吸走,鳌拜渐渐无力,感觉浑身像被抽干了血一样,壮硕的身躯成了一副肉架子。
    所以,傅山一掌击出,他已经毫无抵抗能力,就跟纸鸢一样飞出殿外。
    “老道如此厉害,竟然排名在九百八十一位?南明朝中能人甚多啊,怪不得皇上这么有底气呢。”鳌拜勉强站起来,退到殿角,再望向朱由榔的时候,眼里现出敬畏之色。
    鳌拜的神情变化,朱由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草原上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凡是骏马都有野性,一旦你能将其驯服,它就会视你为主,一生忠心。
    “但愿鳌拜是一匹骏马,而不是一只中山狼吧。”朱由榔心道。
    “鳌拜,知道为何朕不罪你吗?”
    “罪将不知。”
    “你只所以请降,并非你本人怕死,而是顾念族人生命。到了金殿,你试图激怒朕,让朕杀了你,完你名节,同时,也坏了朕的名声。是不是?”
    “是,罪将确实是这样想的。”鳌拜直认不讳。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你凭自己的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功劳博取功名;直言快语,不藏不掖,行事光明磊落,可算得上一名英雄。可是,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却是难成大器。”朱由榔点评道。
    “请皇上明言。”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请降条件全应
    “先说你的见识短浅。手榴弹和地雷,尤其钢枪发明之后,个人武勇已经毫无意义,你们满人引以自豪的骑射功夫已经失去的优势,甚至成了你的们包袱。可惜,你还抱着过去的优越感不放,面对曾经被你们打怕了明军,你胜利者的心态一直没有改变,就是面对朕,你也是一种非常看不起的样子而口出秽言。只想着自己的长处,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别的长处,岂不是很愚蠢吗?”
    “是,皇上教训的是。不但罪将如此,朝廷上下一直没有见到这一点,盲目地相信个人武勇和骑射功夫,确实是愚蠢的。皇上,那种火器叫什么?钢枪?”鳌拜道。
    “全称叫永历威龙枪。数月前才研制出来,生产量不足,目前只有八百支。再有一年的时候,朕就可以拥有数千支此枪。到那时,鳌拜,我大明军队踏平北京城,还是梦想吗?”
    “是是是,陛下,此枪确实厉害,罪将根本无还手之力。”
    “再说你的心胸狭隘。降,是为了士兵的生命,这一点朕非常赞赏,没有拿士兵的命去博名。但是,你上殿之后试图激怒朕,是为名。若朕被你成功激怒,把你杀了,济尔哈朗、满达海、勒克德浑、谭泰势必不再请降,与朕血战到底。在我军团团包围之下,又有火器之利,鳌拜,这个结果你想过吗?”朱由榔问道。
    鳌拜闻言,额头上冷汗直流,颤声说道:“皇上,罪将差点铸成大错,多亏皇上不计罪将之过,罪将知罪。”
    “但愿你真能知过。你既降了,就算我大明之人了。朕希望你好好思考,为朕一统天下,也为你们满人做点贡献。”
    “是是是,罪将一定,罪将一定。”鳌拜低头说道。
    朱由榔说了一大通,感觉口渴了,刚要吩咐上茶,杨爱就递过来茶盏,送到嘴边一喝,刚好。
    “嗯,是个有心之人。”朱由榔心道。
    “哈将军!”朱由榔放下茶盏,唤了一声。
    哈占连忙应声而出,躬身答道:“罪将在。”
    “哈将军,此番入朝请降,想必济尔哈朗有条件要提吧?”
    “是,皇上,郑亲王确实有三个条件要提。”
    “说来听听。”
    “是,皇上。第一条请皇上保证降卒生命安全,不受虐待;第二条请宽免洪承畴等降清汉官之罪;第三条还请皇上赏郑亲王个脸面。”
    一听这三个条件,朱由榔觉得并不过分。
    第一条第三条事先想到过,但第二条却没有想过。
    没想到济尔哈朗专门给洪承畴求情免死。说明什么?说明济尔哈朗非常重视洪承畴。
    对于洪承畴,朱由榔倒并不十分痛恨,虽然也算卖国求荣之辈,但他跟三顺王和吴三桂不一样,手上没有鲜血,归顺满人之后,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带过兵,主要还是以出谋划策为主。
    而且,是他在清兵占据北京之后,力劝多尔衮对汉人实行安抚政策,倡导儒学,虽然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朝统治,但客观上也避免了汉人大规模被屠杀。
    当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剃发易服”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也不是洪承畴能阻止的。
    要说其真正让朱由榔恨的,当然是派钱谦益为间这件事。
    这个事做得很毒,充分利用了钱谦益的名望和首鼠两端的本性。
    若不是柳如是在大义面前决然选择了跟钱谦益决裂,估计给刚刚建立不久的南明朝廷所造成的伤害,不会只是襄阳、荆门、九江那么小。
    当然,从此后事件的发展来看,钱谦益无心中倒是帮了朱由榔的忙,让他能成功地调动清兵按自己的计划走。
    虽然洪承畴的初衷不是这样,但客观上却是造成了对明有利的结局。
    朱由榔确实想过处死这个大汉奸,但也确实惜其之才。
    若论当世有统帅之才的,除了李定国、施琅、郑成功之外,也只有洪承畴一人了。
    与他们相比,李成栋、张家玉、艾能奇、刘秀等,皆算不得极具战略眼光的帅才。
    “既然济尔哈朗提出来了,就借机免其死罪吧。”朱由榔心道。
    至于给济尔哈朗留脸面的事,无非就是想要个爵位而已。
    这个问题,不用济尔哈朗提,自己也会这么做。
    因为,朱由榔的眼光放得很长远,他想的是北京城中的豪格和顺治小皇帝。
    如能不流血就尽量不流血,和平解放北京,是朱由榔最大的心愿。
    善待济尔哈朗,对于和平解放长江以北地区,一定有着积极意义。
    再说了,爵位在朱由榔的新政里面,更具有象征意义。无封地,无军权,无政权,只不过就是地位尊崇一些,薪俸高一些而已。
    不过,朱由榔并不打算册封异姓王,除了自己的子孙,功绩再高,也只能被封为公爵,王位是不用想了。
    把事情想周全之后,朱由榔对哈占道:“这三个条件朕答应了。”
    “多谢皇帝陛下,罪将这就回去禀报郑亲王。只是,罪将敢问一句,皇上封郑亲王什么爵位啊?”哈占没想到这么顺利,连忙跪下谢恩,同时还不忘问一问济尔哈朗封爵的事。
    他这是摸朱由榔的底,避免到时济尔哈朗不满意,那样他会落个两面不是人。
    “大胆!恩自上出,臣子焉能自求?!”瞿式耜一听哈占说出这话,出班厉声喝道。
    “是是是,这位大人教训的是,可是,罪将怕是回去不好交待啊。”哈占脾气好的很,被瞿式耜喝斥也不着恼,点头哈腰承认错误,但仍是不肯罢休。
    “哈将军,你那点小心思朕十分明了,无非就是怕济尔哈朗将来怪你。去吧,朕既然答应了这三个条件,就没有食言的道理。至于其爵位高低嘛,那得看济尔哈朗的表现,也得看朕的心情。惹恼了朕,就封他个最低爵位。”朱由榔自是不肯被哈占这个滚刀肉牵着鼻子走,冷冷地说道。
    “是。”哈占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退下去,回清远复命。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试探
    
    三月初三,济尔哈朗被押解进了广州。
    朱由榔第一时间就召见了他,同时被召见的还有洪承畴、哈占、达海、鳌拜。
    因为这次召见事关重大,内阁大学士、陈际泰、林察、马吉翔皆在勤政殿伴驾。
    瞿式耜已经被免去处分,恢复东阁大学士职位。
    当然,朱由榔的男秘顾炎武,女秘杨爱是不会缺席的,皆侍候在侧。
    “有罪之人济尔哈朗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济尔哈朗已经除去王冠、蟒服,一身普通士兵服饰,跪在地上,恭敬磕头行礼。
    洪承畴、哈占、达海皆随其后按规矩行礼。
    “免礼,平身。”朱由榔淡淡地说道。
    济尔哈朗再次行礼,然后起身退到一旁。
    朱由榔细细打量济尔哈朗,见他五十多岁年纪,衣饰普通,头发蓬乱,辫梢已经见白,往脸上看则显得非常憔悴,眼皮浮肿,嘴唇干裂。
    显然,做出投降的决定,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煎熬。
    “赐座。”朱由榔吩咐道。
    李洪搬了个锦凳,放到济尔哈朗跟前,济尔哈朗道声谢,欠着身子坐下。
    “济尔哈朗,你能识大势、念苍生,决然率部来降,朕心甚慰。你勿须焦虑,史书将会对你今日此举给予佳誉。”朱由榔温言道。
    济尔哈朗是降将,而不是战俘,朱由榔不会在他伤口上撒盐。
    济尔哈朗弯了弯身子,声音并没有因为朱由榔这么高的赞誉而兴奋:“有罪之人不敢当陛下谬赞,今日此举我非为自身安危计,实不愿多造杀孽。敢问陛下,对于我等降将降兵将如何处置?”
    “处置一词过了,朕不会处置,而会妥当安置。兵卒愿意就地务农的,朕会编为民户分给土地;愿意回乡的,家乡在江南的,可发给路费回乡务农。当然,满人暂时还不能回乡,将来江北之地全境解放,可以还乡安置。至于鳌拜、哈占、达海等人也是如此,愿意继续带兵,可以继续带兵,不愿意带兵的,朕安排官职为官。总之,遵从个人意愿。至于你,朕还有倚仗之处,就在朝中伴驾吧。”
    “陛下,兵卒的安置,极为妥当,可谓皇恩浩荡。只是,若有意继续当兵的呢?陛下是信不过他们么?”
    “不是信不过他们。朕之所以不让他们继续当兵,是因为我朝已经有三十多万军队,已经够多的了。以后朕会走精兵路线,就这么大的规模,不能再增了。只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朝廷财力不允许;二是天下争战日久,急需安定下来休养生息。长年战争,造成人丁减少,尤其江北一带,十室九空,无主土地很多,需要大量劳动力。”
    “陛下心念苍生,所谋甚远,有罪之人非常敬佩。敢问陛下,欲追究洪承畴之罪么?”
    济尔哈朗刚才没听到朱由榔提洪承畴之名,以为要追究他的罪,所以追问一句。
    朱由榔一笑,道:“济尔哈朗,朕不是食言之人,怎么会追究洪承畴的罪呢。洪承畴!”
    “罪臣在!”洪承畴听到皇上召唤,连忙出来跪倒。
    济尔哈朗自称“有罪之人”,哈占等自称“罪将”,而洪承畴自称“罪臣”,这都是有讲究的。
    洪承畴自称“罪臣”的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了明朝旧臣的地位上。
    “洪承畴,你身为大明重臣,失节一事朕并不怪你。国运艰难,很难要求人人殉国,况且你被俘之后也曾绝食明志,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