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既然陈际泰有了反叛的蛛丝马迹,对付他就不是事。
    不过,在如何对付他上,众人产生了分歧。
    “皇上,臣以为应该趁陈际泰反迹未显,可派人效仿弦高犒军的典故。”这是陈邦彦的主意。
    “弦高犒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是郑国的商人弦高,在同袭郑秦军遭遇后,沉着机智,假命犒军,挫败了秦军偷袭郑国的企图,被传为千古佳话。
    陈邦彦的意思比较明显,就是让陈际泰知道广州城已经知晓他的意图,若要保全身家性命,好,回头去打清兵吧,要是再敢竖反旗,就等着给你们全家收尸吧。
    “皇上,臣不敢苟同。陈际泰反迹已显,只要将潘多寿等人抓起来,不难得到口供。对付反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这是陈子壮的意见。
    “皇上,臣以为,我应明松暗紧,任其施为。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凭坚城而守,陈际泰根本无所作为。再者,清兵大队人马定是从南海西下,断其后路。到时陈际泰绝对不攻自乱……。”这是张家玉的意见。

第五十章 你的媳妇朕包了
    三个臣子的心思,朱由榔都懂。
    陈子壮无非是觉得已经得罪了陈际泰,绝不能看其坐大,好不容易抓到他的把柄,还不往死里整?
    张家玉也是同理,保卫广州,他张家军出力最大,眼看就要将永历朝兵权握在手中,哪里能容得下陈际泰当什么平奴督师?
    而陈邦彦却是真正为皇帝考虑,抛开陈际泰和他的“四大阎罗”不说,这两万多军队对于羸弱的永历朝来说可是宝啊,如果任其覆灭,太可惜了。
    按朱由榔的性子,对陈际泰这类人,就应该按陈子壮和张家玉说的,就让你反,你打到广州城下又如何?前有坚城不可攻,后有清兵不可敌,还有将士们的家眷之累,能胜才怪。
    等到他反迹已显,全家问斩,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既立了威,又出了心头恶气,更何况陈家百年大族,富可敌国,全都抄了,则国库充盈,对自己将来的复国大计可太有好处了。
    事是这么个事,可不能不顾大局啊。
    大局是什么?当然就是抗清。如今李成栋大军犹在,如果不能尽快将他赶出广东,自己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哪里谈得上休养生息,强国强军?
    但是,如果按陈邦彦的法子,也太憋屈了,这不符合朱由榔的性格。
    “集生,拟旨,令陈仕豪将陈府秘密监视起来,将潘多寿以及参与谋反之人全部斩首,家产抄没。”朱由榔咬牙切齿,眼露寒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遵旨!皇上,不先审问定谳?”
    “时间紧迫。”
    “那,反贼之男丁妻女?”
    “只问首恶,不搞株连。”
    “遵旨。”
    陈子壮心下稍安,忙躬身领旨。
    “陈际泰虽暂无反迹,却已有反心。若按集生和元子的意见,的确可以震慑宵小。可是,也只是起到震慑宵小而已,于抗清大局有害无益。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吧。朕意给陈际泰拟两道旨,一道明旨,令他迅速进入南海,凭城坚守,如不能守,则进行巷战,绝不可与清兵野战。另拟一道密旨,只传给他本人,直斥其非,让他戴罪立功,把潘多寿的人头送给他当礼物,或能激起其与清兵死战到底的决心。卿等以为如何?”
    对于陈际泰,朱由榔思谋已定,决定还是利用利用他,如果他能带兵打了胜仗,就饶了他的罪过也无不可。相信有这一章,他以后在朝中肯定也会老实很多,不敢再生反意,而且,对于陈子壮和张家玉也是一个牵制,对于自己平衡朝中各方势力还是有好处的。
    再者说了,陈际泰还真算不上什么威胁,就凭他做的这些事就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是一个政治素人,嘛也不懂,还偏偏想做什么大事业,真是奇葩一枚。
    ……
    “皇上圣明。”陈邦彦见皇上基本采纳了自己的意见,自然是第一个表示造成。
    “皇上圣明,臣无异议。”陈子壮和张家玉也都表示赞成。
    他俩都不是笨人,哪能不知道此时的大局是什么?
    “好吧,既如此,就请令斌安排一胆大心细又能言善辨之士前往三水传旨。”朱由榔道。
    “遵旨!”陈邦彦躬身领旨。
    “你们各司其职,现在就行动吧。朕去看看伤兵,再去军器营看看,如有急务,可去这两处寻朕。”
    ……
    朱由榔带着白兴和戴忆兰往位于城东的兵营走去,伤兵们都在那里养伤。
    对于这些伤兵,朱由榔非常重视。
    伤兵养好伤,再回到军队那就是老兵。老兵可是军队的财富,他们经历过生死,再上战场就不怕了,而且作战经验丰富,可不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可以比的。
    往往一支军队的强悍战斗力,都是老兵带来的。
    “皇上来了,皇上来了……。”朱由榔一进军营,伤兵们就看到了,除了重伤员外,纷纷起身要给朱由榔行礼。
    “朕来看看大家,都别动,都别动。”朱由榔连忙扶住一个躺在床上伤兵,后者腿部中箭,挣扎着起来要给朱由榔行礼。
    “皇上,您来了?”张虎脸右眼角被箭擦了一道血楞子,正在让郎中上药,见皇上进来,连忙过来见礼。
    “好嘛,张虎,这箭要是再偏一点,你可就成独眼龙了!”朱由榔指着张虎的眼角说道。
    “可不,幸亏我闪得快,要是慢一点,这只眼就瞎了。”张虎不好意思地说道。
    “嗯,血糟不浅,怕是得留下伤疤。”朱由榔道。
    “没事,有个疤才显得凶呢,敌人见了,吓也得吓死他们。”张虎无所谓地说道。
    “好,这才是一个将军应有的气概!不过,你老婆怕是不喜欢哟。”朱由榔笑着说道。
    “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张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见皇上高兴,也跟着凑乐:“嘿嘿,皇上,我那老婆就喜欢我这皮糙肉厚,再添个疤瘌,没准更喜欢咱哩。”
    “哈哈哈……。”他的话再次引来大家的欢笑。
    “皇上,俺这样的还能找上媳妇来不?”一名士兵大着胆子问道。
    朱由榔一看,这位是烫伤,右颊被烫了跟鸡蛋一样大小的一块。
    “你这是怎么烫的?”朱由榔问道。
    “倒菜油的时候,因为躲避清兵的箭,不小心烫着了。”张虎在一旁代那伤兵答道。
    “世上无丑男,只怕你身上没有亮点。你这脸是为保卫家乡伤的,这就是你的亮点,这就是你的荣耀,放心吧,肯定有姑娘喜欢上你的。”朱由榔道。
    “真的?那可太好了,以后我还就显摆这块疤了。”那伤兵被朱由榔说得眼睛发亮,兴奋地说道。
    “对!就是要显摆,杀敌负伤是光荣的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你的媳妇朕包了,要是找不上来,朕负责给你找一个。”朱由榔继续鼓励道。
    说完这话,他才后知后觉,这话特么有毛病啊,什么叫“你的媳妇朕包了”?
    “谢皇上恩典!”那名伤兵激动地说道。
    嗯?
    还要谢?
    ……

第五十一章 巧遇名医父祖
    负责给伤兵治伤的郎中是一个中年男人,叫叶紫帆,家里开了一个药铺,叫仁济堂,既看病又卖药。广州保卫战一起,陈邦彦将其征来,成为随军郎中。
    见到同行,朱由榔倍感亲切,跟他多聊了几句,自然也有考量之意。
    “叶郎中,哪里人氏?行医多少年了?”
    “回皇上,草民是南直隶吴县人,祖上三代行医,草民出道已有三十一年。去年,清兵打下南京城,吴县也乱了,清兵到处杀人,还要老百姓剃头留辫子,草民不愿意背叛祖宗,只好逃避,一路向南,逃来广州开了个小药铺。”
    “噢,原来是医学世家子弟,想必医术很高明了。”
    “草民不敢当。”
    “把你的药方拿来让朕看一下。”
    “是,是,是。”
    叶紫帆连忙拿出药方让朱由榔看。
    朱由榔一看,共是两张方子,一张内服,一张外敷。
    内服的方子上写:“寄生10三加皮15桃仁8乳香15没药15制川乌4甘草5独活10骨碎补10”。
    外敷的方子上写:“红花6泽兰6桃仁8金毛狗10乳香12没药12制川乌12制草乌12”。
    在朱由榔看来,这两张方子水平不算高,属于治外伤的基本方子,是个郎中大概都能开出来。
    “叶郎中,你铺里有三七吗?”朱由榔想了想,觉得可以点拨他一二。
    “回皇上,有。”
    “你知道三七的用途吗?”
    “草民略知一二,北人参,南三七,这是补血补气的良药。”
    “你知不知道,三七还有止血化淤的疗效?”
    “草民不知。”
    “将三七焙干,碾成粉,撒到伤口上,比你这张方子好用。”
    “真的?”
    “真的,试试吧。”
    “是,草民这就让小儿回去弄三七粉。”
    叶紫帆大喜,连忙招手,叫过在别处忙活的儿子:“阳生,过来,快过来。”
    “阳生?叶阳生?是叶天士的老爹吗?不会这么巧吧?”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榔不由得一愣。
    叶天士可是康熙年间最为有名的中医,是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他的《温热论》开创了中医温病学的先河。
    叶天士祖叶紫帆,父叶阳生,江苏吴县人,这些都对上了,看来还真是遇到了他的父祖。
    不过,他是1666年生人,还有二十年才能出生。
    “你叫叶阳生?”朱由榔看到一个少年过来,连忙问道。
    “是,小的给皇上磕头。”少年显然很紧张,脸色有些发白,来到跟前跪下就磕头,也不数数,磕起来没完。
    “快起来,你这傻小子,磕起来没完了?!”朱由榔连忙让白兴把叶阳生拽起来,见他额头都磕青了,笑着说道。
    “我爹说,礼多人不怪,见了皇上多磕头没错。”叶阳生站起身来答道。
    叶阳生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招人喜爱。朱由榔一见大喜,心道:“哈哈,看来自己跟叶天士这位一代名医还是有些缘分的。”
    “好个礼多人不怪。阳生,好好跟你爹学医,将来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名医,悬壶济世,造福苍生。”
    “谢谢皇上。皇上,您刚才说的药方,小的能在我家的仁济堂用吗?”叶阳生跟朱由榔说了两句话,紧张情绪稍微减轻了些,大着胆子问道。
    “哈哈哈,你这小子,鬼机灵。看在你……父亲的面上,好吧,朕准了。”朱由榔笑着说道。
    差点说吐噜了嘴。
    “草民谢过皇上!”叶紫帆一听皇上准了,连忙跪下磕头。
    要知道,这个方子如果疗效显著,就等于给仁济堂多了一个创收的门路。可是,别说这个方子是皇上给的,就是别的郎中,你如果不经人家同意,也不能随便使用,这跟偷别人东西差不多,会坏名声的。
    “虽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但古人的道德约束力,一点也不比法律差。”朱由榔暗道。
    朱由榔检查了一些伤兵的伤势,除了有几个伤口有些化脓外,叶紫帆父子俩处理得还算不错,很规矩,说明他们是尽力了,加上叶天士的因素,对他爷俩好感倍增。
    “叶郎中,你从吴县逃到广州,本意是躲避清兵,没想到这广州城也不是一方净土,是吧?”朱由榔道。
    “是,皇上,草民算是看明白了,清兵不除,逃到哪里也不行。”叶紫帆回道。
    “对呀,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把清兵打败,恢复我汉家江山,我们汉人才有好日子过啊。”朱由榔道。
    “是,皇上,草民想明白了,如果皇上有用着草民的地方,草民万死不辞。”
    叶紫帆听皇上如此说法,只道皇上想让他们父子从军。虽不十分愿意,但他敢反对吗?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所以,他主动说出上面那些话。
    “你说得好啊,清兵非常强大,我们汉人必须团结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本事的出本事,这样才有可能把清兵赶出中原。所以,叶郎中,朕希望你能多传一些本事给军里的郎中,可以吗?”
    “皇上有命,草民敢不尽力?”叶紫帆连忙答应。
    其实,朱由榔的本事比他父子俩强得太多,但他是皇帝,有比这重要得多的事要做,哪有时间来办培训班?所以,他打算把一些战场护理救治的知识,传授给叶紫帆。
    “朕平日爱看些医书,对医术有些见解。既然你愿意帮助朕的军队,那朕就把一些见解说给你听。”朱由榔道。
    “你知道伤口为什么会化脓吗?”朱由榔又问道。
    “伤口化脓是外感风燥湿火,邪火壅聚,湿热火毒内生,外来伤害,毒邪乘隙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