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小有不痛快,但总体上来说,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下值之后,钱谦益迅速将今日获得的重要情报写下来,交给钱忠。
    刚办完这些事,林察来访,钱谦益连忙将其请进书房密谈。
    “钱大人,今日你可算是得了头彩啊,你们人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春风得意马蹄疾是不?不瞒你说,咱也觉着脸上有光。”林察笑呵呵地说道。
    “伯爷,你们同道中人,我好你才好嘛。”钱谦益微笑着回道。
    “不过,钱大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林察把姿态放低,小心翼翼地问道。
    “哎,这是什么话?咱俩还有什么不可讲的?”钱谦益对林察的态度非常受用。
    “有句话说得好,得意不快心,失意不快口。你升了建极殿大学士,皇上荣宠集于一身,可要防着小人们作崇啊。”林察隐晦地提醒道。
    “伯爷,你是说,今日我表现有些过了是吗?”钱谦益问道。
    “钱大人,你今日笑容满面,容光焕发,是不是有些太着相了?这不是刺激那些心有不平的人吗?”林察道。
    钱谦益闻言一惊,暗道:“是啊,林察提醒得对啊。今日表现是着相了,以吴炳为首的臣肯定会不满,若是变着法子的给自己下绊子,自己难以做人。今日轮值之事,不就是例证吗?还有,朱由榔会不会觉得自己太过轻贱不沉稳?郑亲王就要打过来了,广州的天就要变了,要说他们的看法好不好无所谓,不过,接下来还有好多大事要做,切不可因此而羁绊住自己的手脚啊。”
    想到这里,钱谦益起身一揖,道:“多谢伯爷教我!”
    林察慌忙起身还礼,道:“钱大人太客气了。若不是你我同心要干办大事,林某可不是多嘴之人啊。”
    “那是自然,非爱我之人不会指我过失,这一点,钱某还是知晓的。”
    两人重新落座。
    “说来也怪,今日得封建极殿大学士,确实是意外之喜。想当年,得中探花也没有这么得意忘形。伯爷,你说是不是人越老功利心越重了?”钱谦益坐下后,自失一笑,问林察道。
    “不是。想当年,钱大人得中探花,虽同是一甲,但毕竟不是状元。咱推测大人之心,怕还有些遗憾吧。如今不同,建极殿大学士,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臣之首,大人欣喜若狂,也是可以理解的。”林察回道。
    “哈哈哈,伯爷,您可真会说话。”林察的话,算是挠中了钱谦益的痒处,让钱谦益感觉浑身舒泰,指着林察哈哈大笑。
    “钱大人,按说咱不该与你联系过密,以免引起他人注意。不过,今日确实有一件难事,还须大人帮忙。所以,就以贺喜之名前来拜访,想来,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吧。”林察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对林察非常满意。
    不但能指正自己的过失,还能如此谨慎,看来自己没有选错人。
    “伯爷,有何难事?”
    “是这样的。咱让小弟林觉去跟洪玉雄接触了几次,感觉情况不妙,所以,咱就让小弟暂停了。”
    “哦?是洪某人不听话了?”
    “是啊。小弟毕竟不是守备了,而且还是受了咱的连累,洪玉雄一心往上爬,哪会沾这个包?可以理解,人走茶凉嘛。”
    “又是一个捧高踩低的小人!”
    “钱大人,之所以咱让小弟暂停了策反之事,除了刚才这条之外,咱还有一层顾虑。就是洪玉雄这人勇猛有余,细腻不足,即使小弟把他策反成功,难保他不会坏事。想这种要命的事,咱是觉得,宁可不为,也不能留下隐患。您说呢?”
    “是,有道理,这事你做得对。”
    钱谦益听了点点头,对林察做事更是满意到了十分。
    “那依伯爷之见,下一步如何去做?”
    “停止渗透,切不可冒险。至于内应之事,咱觉得你我两人有家丁也能凑个五百人,这些人也能成点事了。”
    “那可不行。水师守备必须拿下,只有掌握了这支军队,那人才算彻底掌握在咱们手中。”
    “那就只有一条路,换掉洪玉雄,让林觉上位!”
    “此计甚妙,就这么办,你让他去求求陈大人,这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不行。这事咱想过,若是别人,我姑父安排起来自是没有问题。可林觉是在皇上那里挂了号的,我姑父现在心跟热炭一样,哪里会因为自己姑爷的事恶了皇上?”
    “无妨,我上折子保奏。”

第一百七十二章 济尔哈朗的大话
    钱谦益毫不犹豫地把保奏林觉的事接了过来。
    他算计得很清楚。
    一来,林觉官复原职,那就彻底堵住了朱由榔退往海上的通道,于大事有利;
    二来,林觉是陈子壮的二女婿,估计早就想让女婿东山再起了,只不过他不好说话罢了。若自己保奏成功,岂不是卖了陈子壮一个好?以后在军机处,自己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奥援?
    三来,更坚林察追随之心,同盟是越结越牢固了。
    至于皇上会不会准了自己的折子,他根本不担心。
    像他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保奏个官员皇上能不给个面子?更何况小小的一个守备,无论在他这里,还是在皇上那里,都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果然,钱谦益的折了递上去,朱由榔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批了一个“准”字。
    钱谦益得意极了:“这南明小朝廷,跟自家开的铺子差不多哈,就连曾经背叛的人皇上都毫不犹豫地用了,那以后,不是想保奏谁就保奏谁?真是大明当亡,大清当兴,运势如此,人莫能逆啊。”
    吉安,原知府府衙,成了郑亲王济尔哈朗临时行辕。
    “哈哈哈,千里回援,这样的主意朱由榔小儿也信?看来,他是真急了。也难怪,广州如此空虚,他能不担心吗?哼,既知今日,当初何必把施琅派出去?”济尔哈朗拿到洪承畴钱谦益送来的情报,哈哈大笑。
    “是啊,王爷,朱由榔小儿是彻底慌了,当初还在做南直隶的美梦,如今见情势危急,饥不择食了,竟然采纳了钱谦益的千里回援之计。”洪承畴笑道。
    “把这份情报抄送罗洛浑、尼堪。有了这份情报,我军已经占得先机,若是再灭不了李定国、李成栋,他俩真得找块豆腐撞死得了。”济尔哈朗道。
    “是,奴才下去就办。王爷,咱们不能在吉安久驻,应该立即南下,给朱由榔的压力越大,李定国和李成栋撤得越快,咱们的胜算就越大。同时,钱谦益也更好行事。”洪承畴道。
    “享九,言之有理。这个钱谦益真是不简单,不但把朱由榔小儿玩弄于股掌之间,还策反了林察兄弟,掌握了朱由榔最后的救命稻草广州水师,再加上他并不知晓的佟养甲一部,等于在朱由榔的后心又插了一刀!真是个少有的干才啊。”
    “王爷说得是,奴才当初派他去广州,本想在南明朝廷中安一颗钉子,主要作用还是定位在刺探情报上,没想到他竟然能影响朝廷决策,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若非亨九未雨绸缪,哪得如此大好局面?亨九,大功告成之日,本王一定上奏皇上,封你个王爵。”
    “谢谢王爷提携,奴才一定为我大清王霸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爷但有所命,赴汤蹈火,自所不辞!”洪承畴闻言连忙跪地谢恩。
    “嗯,起来吧。”济尔哈朗听洪承畴话音,知道这是个知趣之人,满意地点点头,命他起身。
    “喳!”
    “亨九,李定国、李成栋既然想来江西做客,本王怎么也得好好招待招待他们,否则他们得说本王太不好客了。你看这席面当设在何处呢?”
    “王爷,依奴才之见,衢州距抚州只有六百里,而荆州距新喻却有一千五百里之遥,所以,咱们先招待招待东边的客人,等腾出手来,再招待西边的客人不迟。至于席面嘛,东边设在龙虎山,西边设在龙头山即可。”
    洪承畴献计道。
    济尔哈朗命人找出地图,从地图上找到龙虎山、龙头山,见这两座山皆是明军赶往江西的必经之路,点了点头,道:“不错,龙虎山卡住了衢州到抚州的要道,龙头山则卡在株州到新喻的要道,明军一定会从这里通过。更妙的是,这两座山距他们的目的地很近,他们赶到时,已经人因马乏,已成疲兵,我们占据地势之利,以逸待劳,可保一战而胜啊。”
    “回王爷话,奴才正是此意。”
    “好吧,那就先招待好李成栋。命何洛会守吉安,满达海包围赣州,谭泰秘密在龙虎山设伏,命尼堪在李成栋大军开拔之后,立即尾随追击,与谭泰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本王率正蓝旗与鳌拜所部兵进广州,亲自去擒朱由榔。亨九,你看如此安排可好?”
    “王爷,依奴才之见,先不要着急去打广州。李成栋十万大军,三王爷三万,谭泰五万,从兵力上不占优势,若有个闪失,就会起连索反应。而礼亲王的大军还要监视张家玉,若他参与救援,张家玉势必乘势而出。若如此,则我大军危矣。”
    “哈哈哈,亨九,你太过小心了些。兵力上我军是不占优势,你别忘了,我大清勇士可是以一当十,岂是羸弱的明军所能比拟的?且以有备算无备,这样再胜不了,那这仗就别打了,束手就擒就行了。”
    “可是,明军可是有手榴弹和地雷啊。”
    “亨九,手榴弹和地雷最大的作用是在防守时,我军如占据制高点,以上击下,弓箭和乱石齐发,他们的手榴弹和地雷还能派上用场吗?你忒也多虑了。况且,你刚才也说了,我只要压向广州,朱由榔就会拼了命地催促二李回师勤王,如此以来,我军的胜算更大了几分。”
    洪承畴听了济尔哈朗这番话,不由得有些奇怪。
    济尔哈朗向来持重,有时候看似疯疯颠颠,其实非常精明。
    比如,他亲自去进攻广州,不带别人,偏偏带着鳌拜,这里面的含意洪承畴能猜到几分。
    无非就是鳌拜是豪格的人。
    灭国之功怎么也得分一点给豪格,也免得豪格在朝中给自己掣肘。
    可如此精明之人,为何忘了三顺王是如何死的了?怎么敢如此轻看明军?
    若是永历崛起之前,他说这些大话,洪承畴一点都不担心。别说八万对十万,八旗精锐就算出动八千,对上十万明军,胜算也很大。
    可是,永历皇帝是别人吗?
    如今的明军还是先前的明军吗?
    他究竟是为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寿星佬上吊——活腻了
    
    看到洪承畴疑惑的神色,济尔哈朗叹了口气说道:“唉,亨九,本王知道你在想什么。实话告诉你吧,京里来了好几道圣旨了,催促一定要在今年入冬之前结束这场战事。”
    “王爷,这是能着急的事吗?”
    “亨九,你可能并不知道,如今朝廷的日子并不好过。没银子啊,三十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差不多把朝廷那点子家底给掏光了,最让人无奈的是,北方数省去年先是大旱,很多地方粮食收成很低,有的还绝收了。到了冬天又是大寒,科尔沁蒙古连续下了十一天的大雪,那雪齐腰深,牛羊都冻死了。”
    “自打前年开始,接连丢了福建、江西、湖广,这些都是膏腴之地,朝廷赋税收不上来,所剩那些底子供应南征大军就已经免为其难了,赈灾根本就顾不上了。”
    “祸不单行啊。这是天灾,还有人祸。因为吃不上饭,老百姓就开始闹事。龙天道借机在北直隶、山东等地煽动百姓造反,杀官占地,开仓抢米,所幸很快被扑杀,迫使龙天道转入地下活动。虽然被扑杀了,但他们给北直隶和山东等地造成的祸害非常大,而且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龙天道教主米氏与十几名骨干藏于民间,一直在蠢蠢欲动,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卷土重来。”
    “还有,朝廷已经有人开始抨击‘跑马圈地’政策,说此策是对百姓的掠夺,是乱源,应当立即废止,应当将土地还给百姓。还有人对八旗子弟享受的特权说三道四,主张汉人、满人应当平起平坐。总之,朝廷看似是一潭平静的水面,其实底下暗流涌动。”
    “此时,朝廷急需一场大胜结束战争,一来可以稳定后方,以防有心人借永历之名在北方搞事。二来嘛,朝廷实在是没有能力打一场持久战了。”
    “所以,必须在入冬之前,解决朱由榔。这不仅是豪格的意思,也是皇太后的意思。”
    济尔哈朗语气沉重地述说着,眼里露出些许愁意。
    洪承畴闻言沉默了。
    济尔哈朗所说的这些事他并不清楚,但有一点,从内心深处,他是不赞成“跑马圈地”和“八旗特权”的。
    作为儒学大家,他当然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祸乱之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