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帅,此计不可。”
    “嗯?为什么?”
    “父帅,百姓无辜,不可让他们白白丧命。再说了,您指望对面那位心慈手软?根本不可能!百姓白白送命不说,估计连桥都过不去,如果是那样,就把九眼桥给堵死了,给我军造成的更大的麻烦,还不如直接让我们的士兵上呢。”李承胤答道。
    李成栋定定地望着李承胤,他根本不相信义子的说辞,知道他是受了对面那个皇帝的影响,不愿意再造杀孽才是真的。
    李承胤则坦然地与他对视,心说:“义父,如果你明天真行此计,估计你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永历皇帝是不会饶了你的。”
    李成栋想了想,知道义子的意思是留条后路,不是为他,而是为了自己。想到这里,还是叹了口气,道:“好吧,别再造杀孽了,就让士兵上吧。”
    “是!”袁彭年和孟文杰哪个不是人精?见到这一幕,自然能知道其背后的含义,两人答应一声,下去准备了。
    “胤儿,你觉得永历皇帝能守住此城?”李成栋见只剩下父子两人,低声问道。
    “父帅,不管他守得住守不住,留条路吧,万一他守住呢?今日两次攻城,您之前能料到一群乌合之众,竟然有这么高昂的士气?竟然能挡住我们的进攻?”李承胤道。
    “是,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只要我垫起土城,他朱由榔可就没有丝毫胜算了。”
    “谁知道呢?永历皇帝行事出人意表,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创造奇迹呢?”
    “奇迹?为父不信,这么狭小的地方,我就是用尸体堵也要堵起个城来,看他如何破解!”
    “谁知道呢?在父帅眼里不可能的事,在他眼里或许就不是难事呢。”
    “胤儿,为父看你中毒太深了!”
    “父帅,中毒不中毒的先别管,反正儿子对您没有二心。”
    李成栋闻言默然。
    ……
    打退了清军两次进攻,清兵伤亡五百多人,而明军只伤亡五十多人,而且这些伤亡还是一开始造成的,随着战事的推进,明军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会打,伤亡逐渐小了下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当清兵退回去之后,士兵们对着城楼齐喊:“万岁!万岁!万岁!”
    朱由榔自然也是非常高兴,他明白,最大的危机算是度过去了,于是很牛逼地往栏杆后一站,很潇洒地往下挥手,跟士兵们互动。
    “皇上,皇宫已经收拾好了,回宫休息休息吧。”这时候,陈邦彦来了,跟朱由榔汇报。
    “好吧,明日一早朕再来,一定兑现诺言。”朱由榔答应了,他也是真累了,应该去好好歇一歇。
    “你们都累了,回府也休息休息,宫里让令斌值守,有什么重要情况及时通报给他。”朱由榔对陈子壮、张家玉说道。
    “遵旨!”陈子壮、张家玉答道。
    这两人虽然也累,但绝不会回府休息,好多事要做呢,哪能休息?只不过,皇上点了陈邦彦值守,显然是有秘密要谈,所以识趣地没有跟随。
    “皇上,臣第一时间封了内库、户部银库、粮库,变起仓促,虽少有丢失,但大部分都保住了。这是账册。”来到皇宫,朱由榔还没有歇口气,陈邦彦就递过来三本账册。
    明白人啊。
    朱由榔暗赞了一句,自己没有表露一点,人家陈邦彦就知道什么最重要,真是明白人。
    “朕不看了,你说说吧。”
    “内库银共二十万两,金三万两,其余玉石、宝物未来得及清点。”
    “嗯。”
    “户部库银账面是五百六十万两,没有清点,但臣看着似乎没少多少;粮库存米六百万三十万石,没有清点,但库存完好。”
    “嗯。所有这些账册都暂由你管。”
    “那,内库这边?”
    “内库,包括关防,都由你暂时负责。”
    “遵旨。”陈邦彦感受到了皇上的信任,心里一阵激动。
    “皇上,臣今日还做了另外几件事。”陈邦彦接着说道。
    “令斌,先别忙,先弄点吃的,咱们边吃边说,说实话,朕是真饿了。”朱由榔摆手制止,然后说道。
    “臣真是粗心,竟忘了皇上还没用膳。”陈邦彦连忙说道。
    用膳?咱吃饭也能叫用膳了?

第三十八章 攻守大战(三)
    陈邦彦办事确实利索,也很稳当。
    多半天的时间,就把皇宫清理出来,让朱由榔住了进来,而且还从陈府借了个厨子,御膳房里原来的太监、宫女全不敢用,白兴带来的四名军士就临时当了监工。
    上菜也是肇庆军士亲自提着食盒上来的,十个菜,有荤有素,满满的一大桌。
    “来来来,令斌,阿兰,小白,坐,一块吃。”朱由榔坐下,招呼道。
    “不,皇上,礼不可废。”陈邦彦劝谏了一句。
    朱由榔一愣,猛然想起,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是做东请客的实习医生,他们是臣子,不是同学朋友。
    所谓礼不可废,不就是要保持距离吗?跟王琛边吃边闹边吹牛逼,光着膀子撸串喝啤酒的日子永远不再来了。
    尼玛,角色转换怎么这么难呢?难道规矩现在就立起来么?
    寝不言,食不语,故作斯文优雅有点装逼的意思,而不说话还真憋得慌。
    自己一个人吃,其他人都看着,众目睽睽之下,这,这怎么好意思?
    朱由榔小口吃着米饭,每样菜抄上一两口,吃完了这顿非常难受的饭。
    阿兰亲自伺候他漱口、擦手、擦嘴。
    “这道鱼头豆腐汤赏给陈爱卿,这盘鸡赏给小白,阿兰,你爱吃什么菜就留一两个,其余的赏给你的族人吃。”朱由榔擦完手,随口吩咐道。
    “谢皇上!”陈邦彦躬身谢道。
    阿兰和白兴迷迷糊糊地只管答应,却是没有一个道谢。
    “没有礼貌!”朱由榔白了二人一眼。
    ……
    吃过饭,朱由榔招呼陈邦彦到院子里消食,白兴带人隔着十几步随行保护。
    “令斌,肇庆有信来吗?”
    “回皇上,丁、瞿、吕、李四位大学士都给臣写来信,给皇上请安,肇庆一切平静。”
    “嗯。刚才你说还有事要奏,是何事?”
    “皇上,伪帝骸骨暂停在光孝寺,其没有子嗣,臣已令唐王朱聿锷及子嗣入寺侍灵。”
    朱由榔一听,知道这话的重点是最后那一句。朱聿锷么?防着点也对。
    朱由榔赞赏地看了陈邦彦一眼,心道:“此人既忠又能,看来俺用人是用对了。”
    想了想问道:“伪后及嫔妃呢?”
    “伪后在城破时自尽,二妃被清兵杀死。所有尸体臣已让人辨认确定了。”
    “嗯,可将伪后尸骸与伪帝合葬。人死为大,就让他们夫妻在九泉之下做个伴吧。你的处置非常及时,先这样吧,等击败清兵再做其它打算。”
    “遵旨。”
    “令斌,还有一事,陈际泰那里有信吗?”
    “臣委实不知,不过,臣料陈际泰未必敢不降。”
    “未必敢?”朱由榔闻言,望向陈邦彦,陈邦彦低着头,朱由榔看不清他的表情,不由得心下一动。
    “好吧,令斌,朕乏了,明日再见。”朱由榔想也没想,说出一句。
    “再见?哦,字面是再次相见之意,内里是让臣子退下,皇上真大才也。”陈邦彦被一个“再见”的新词弄楞了,稍一琢磨则又佩服不已。
    ……
    次日卯中,朱由榔醒来,阿兰伺候着盥洗、用膳,辰时正往东城门而去。
    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焦琏等早就在此候着了,见皇帝到来,慌忙见礼。
    “元子,昨晚清兵有什么动静?”朱由榔先问张家玉。
    “回皇上,昨晚清兵大营到是没什么大动静,就是附近几个村子鸡飞狗跳,不知道是不是清兵在搞鬼。”
    “你有什么判断?”
    “从昨日之攻守看,臣料清兵今日必会投入更多兵力,发动更强大的进攻,但未必会继续沿用昨日战法,估计会有新招数。至于是何招数,臣料不外乎驱民、负土、筑车三种。”
    驱民不用说,自然是驱使老百姓在前,以抵挡箭矢;负土也好理解,就是用人背土,形成一个与城墙齐高的坡道,便于冲锋;筑车,就是打造攻城器械,比如投石车、临冲车等。
    朱由榔对于前两样倒懂,但对于筑车之术却是不懂。后世在电视剧中倒是见过投石车,感觉威胁不是很大,况且城外地盘狭窄,就是弄上几辆投石车能有多大威胁?这么近的距离,操作投石车的士兵完全暴露在城上明军的箭矢之下,弄不好,还未曾把石头甩上城头,自己先送了性命。
    “元子,依你看,哪种招数的可能性最大?”朱由榔问道。
    “李成栋是有名的‘屠夫’,向不拿百姓的性命当回事,所以臣料驱民负土的可能性最大,毕竟此法最为简捷。至于筑车,依东门地势来看,只有临冲车威胁性最大,不过,临冲车筑造不易,要造成此车,需几日功夫,李成栋未必等得。”
    “何为临冲车?”陈邦彦问道。
    “据史籍记载,此车又称临冲吕公车或吕公车,相传是由姜太公发明的,是一种巨型攻城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张家玉答道。
    “若是驱民负土,或用临冲车,当用何计破之?”朱由榔问道。
    “回皇上,临冲车可用城头火炮破之,驱民或驱兵负土,除非用箭射,不让敌兵靠近城头,臣并无良策。”张家玉愁眉苦脸地答道。
    用箭?这可不是良策。清兵箭术远高于明军,从昨日战况看,可以压制住明军,就算不能形成压制,给负土兵民造成一些杀伤,也必会有部分士兵冲到城下。
    若是不能把全部负土兵民杀死,早晚能让清兵图谋得逞。
    “众位爱卿,都想一想,可有良策破敌?”朱由榔一时无计,只好把难题扔给大伙。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想出好法子。
    “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清兵用不用这个法子,一定要想出应对之策,以免到时手忙脚乱。”朱由榔道。

第三十九章 攻守大战(四)
    “皇上,臣有本奏。”待众人冥思苦想之际,陈子壮奏道。
    “呈上来。”
    这种奏对格局,朱由榔一时还不适应。现在是战时,没必要搞这么正式好不好?有事直接说不行吗?写什么题本?不过,既然陈子壮这样做了,他也得拿拿架子,总不能说:“别这样正式,随便一点”。
    他要是开一个小口子,臣子们肯定会想法让这个小口子变大,久而久之,君臣之礼就算不废,也必然不会那么肃穆有加。
    前些日子,因为行事保密的缘故,君臣之间没有那么多礼法,言谈举止确实随意了些。现如今,朱由榔的身份到了明面上,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陈子壮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即使皇上皇位还不固,君臣之礼他也不肯有缺,当得一个“慎”字。
    “臣陈子壮启:昨日接前朝督师陈际泰书,言其愿效忠圣君,但有一事恳请陛下允准,其欲以原督师身份提调朝中兵马。臣意可暂允之,战后再徐徐图之。
    当如何之,伏惟圣裁。”
    朱由榔看完,眼里一丝冷意一闪而过。随即恍然,怪不得陈子壮用题本的方式说这事,原来是不好说出口啊。
    陈际泰寸功未立,竟以手中有一万五千兵马相要挟,想当天下兵马大元帅?拿朕当什么人了?
    朱由榔很想断然拒绝,但一想到眼前的局势,觉得还是不能凭感情用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陈子壮的建议很稳妥,是老成谋国之言。只要此战获胜,再慢慢收拾他不迟。
    法子还不有的是?
    “嗯,集生之言甚是。拟旨,陈际泰弃暗投明,保全抗清实力,有功于社稷,着加封忠勇伯,平奴督师。令其接旨后立即带兵东进南海,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朱由榔随口吩咐道。
    原来是打算让他进广州协助守城的,既然他这么不识趣,就得防止他坐大。
    “臣遵旨。”陈子壮应道。
    “另拟旨,着林察立即按原计划行事,林觉所部入广州协防,丁魁楚、吕大器、李永茂守肇庆,瞿式耜即刻来广州。”
    “遵旨。”陈子壮再次应道。
    闻听皇上如此加封陈际泰,张家玉、陈邦彦心里一动:“陈集生上的什么题本呀?陈际泰这是降了?不过,他寸功未立,就赏了爵位,还什么平奴督师?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没赏,怎么就先赏了一名降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