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我杀了卓泰,白文选杀了金砺,双礼更是斩了沈志祥,李大帅还逮住了孔有德,这些功劳足以抵过吧?”
    “切,在皇上心里,这些人再重要,也抵不上咱一个士兵的汗毛。你就算是抓住多尔衮,若是死这么多人,他也心疼。”
    “那怎么办?咱俩这样耗着也不是事啊。”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等皇上消气呗。”
    白贵说完,冲监视他俩的一名侍卫喊道:“去,拿酒去!”
    侍卫转身去找白兴。
    不一会儿,白兴拿着两袋子酒过来了,一人递上一袋,蹲下笑嘻嘻地道:“马伯爷,哥,你俩打痛快了吗?”
    马宝和白贵同时白了他一眼。
    “老二,你看热闹?有你这样当弟弟的吗?”白贵道。
    “哥,我忙着差事呢,可没功夫看你俩的热闹。不过,哥,你可真够笨的,马伯爷这点个,你竟然跟他打个平手,真是让兄弟我失望啊。”
    “啥意思,白统领?向着你哥?要不你哥俩一块上?”马宝一听这话可不大爽了,翻着白眼问道。
    “马伯爷,不是我说你啊,还我哥俩一块上,就我自己三个回合就把你放倒了。也就是我哥让着你,你还不领情。”白兴怼了马宝一句。
    “到底还是亲兄弟,知道给哥争面子。”白贵闻言得意地一笑。
    “马伯爷,我哥武功是厉害,可你打的太不聪明了,若是只攻他下盘,用扫堂腿,也早就把他拿下了。要不,你俩再打一架?”白兴笑嘻嘻地说道。
    “滚!”白贵骂道。
    “得,我滚。你俩好好喝,酒不够再言声,有的是。”白兴把两人各奚落了一顿,心满意足地走了。
    ……
    从乌石山到桂林,大军走了两天就到了。
    这两天,马宝和白贵从互不服气,变成了惺惺相惜。两人静下心来慢慢思索,才知道皇上的苦心所在,担心所在,均觉辜负了皇上信任,双双真诚地向皇上认了错。朱由榔又训斥了两人一顿,就将二人赦免了。
    这两天,朱由榔没有再召见李定国,李定国也没有请求陛见。这一幕落在其他臣子眼里,感觉他们君臣二人似乎在治气。其中最为担心的是何腾蛟。
    何腾蛟明白,他将来会回湖南的,会跟李定国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共事。若是李定国对皇上心存怨尤,将来他会很难做。
    所以,这两天他带着李过等人就跟着李定国的中军一块出发,想找机会跟李定国谈谈。
    何腾蛟所料不错,李定国确实有所不满。自己的功劳是明摆着的,千里迢迢解了皇上之围,将一万多清兵围歼,而且还杀了清兵那么多大将,没得到赏赐不说,一上来还给了个没脸,罚马宝不就是罚自己吗?甚至这比打自己的脸都难受。
    他的理解是皇上这是有心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想打一打自己的傲气,以便于日后驾驭——这是帝王心术。
    若是因为这一点,李定国是可以理解的。皇上嘛,玩点帝王心术是必须的,否则如何驾驭群臣?
    可是,自己如何跟手下弟兄们交待呢?立了功还弄个灰头土脸,好说不好听啊。他看得出,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等人虽然都没有明说什么,但天天耷拉着脸,已经表明了他们心中的不满。
    所以,他的心情是郁闷无比的。
    何腾蛟多聪明的人啊,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跟李定国没有交情,有些话不能明说,所以只好用事实说话。
    “李伯爷,整天骑在马上怪烦的,眼前晃来晃去的全是这些山石树木,下官陪您在路边歇一歇,喝口茶如何?”何腾蛟在马上一拱手,笑道。
    “何大人,还别说,让你这一提醒,还真是感到非常枯燥。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李定国同样一拱手,笑着回了一句。
    两人说着,一勒丝缰走到路边下马。
    亲兵赶忙过来,接过二人手中的缰绳,将马带到一边。
    李定国和何腾蛟走到一边的缓坡上,找了一块平坦山石做桌,亲兵又在附近找来两块石头做凳,两人坐下。
    因何腾蛟先前有喝茶之语,不用他另行吩咐,一名亲兵从马背上取下一个木匣,从中取出茶壶、茶盏等茶具放到石桌上,另一名亲兵则走到一旁架火烧水。
    “何大人,好雅兴啊,行军打仗也不忘带着这些家什?”李定国笑道。
    “李伯爷见笑了,下官平生就爱茶,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些茶具。”
    医国高手

第三百二十章 感悟
    “何大人,你观我左路军军容如何?”李定国饮了口茶,看着自己的队伍在面前走过,士兵个个抬头挺胸,精神抖擞,心中十分满意,笑着问何腾蛟。
    何腾蛟早就看过山地军和禁军的军容,再看李定国这些兵,说不出的松懈,他们打闹、说笑,走路松松垮垮,只是走到李定国跟前时才拿出精神头来,摆个样子。
    “嗯,浩浩荡荡,威武雄壮。”何腾蛟实在是说不出好来,不过碍于面子,只得随口赞了两句。
    李定国不傻,一听就明白何腾蛟这话什么意思。他心中不悦,把茶盏放到石桌上,暗道:“皇上看不起咱,这何大人你也看不起咱?你败得家当都没了,凭啥看不起咱?”
    “走喽,这茶喝得也没滋味,不喝喽。”李定国站起来要走。
    “慢来,慢来,李伯爷,刚喝了一杯茶,何必性急?俗话说‘一杯水,二杯茶,三杯四杯味才乏。’这茶么,越喝越味正,怎么就走了?再喝几杯,再喝几杯。”何腾蛟没达到自己的目的,哪会放李定国走?于是连忙开言劝阻。
    李定国却不过情面,只好坐下。
    “李伯爷,下官说话您可别不爱听。这军容看的是什么?看的是气势。看气势您无需看别的,只需看士兵的眼睛即可,皇上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精气神全在里头了。咱们闲来无事,就看看左路军、山地军和禁军士兵眼睛,看看能看出什么分别来,好不好?”何腾蛟慢悠悠地说道。
    “何大人不愧是文人,一套一套的,本帅打小当兵,看军容看眼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好吧,既然何大人有此雅兴,本帅就陪你看看。”李定国被何腾蛟勾起了兴趣,果真耐下性子,认真看起来。
    这一看,还真看出差别来了。
    左路军之后是山地军,山地军之后是禁军。
    三支军队虽然都是精神抖擞,但所表现出来的气势是完全不一样的。山地军和禁军看上去是那么紧张有序,毫无松垮之感,士兵的眼神看上去是坚定的,脚步是沉稳的,整支军队看上去好像骨子里透着自信,透着杀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跟这两支军队比,自己的左路军,感觉就不是一个味,差得太多。自己的士兵是那样的松垮,懈怠,眼神里的迷茫和游移,说明了心中正气的不足。
    李定国这才明白,为什么何腾蛟会那么评价自己的左路军了。
    看到他两人在路边喝茶,李颙和李元胤分别过来见礼,并交谈了几句。
    李定国这才明白,自己的军队跟人家比,差距有多大。
    打败拥有一万五千兵的耿仲明、尚可喜,山地军伤五百,亡一百余;禁军伤四百,亡竟然不足百人!
    而自己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伤亡竟是两军的数百倍!而且,还差点让孔有德跑掉,若不是焦琏预先埋伏在龙床岭以西,孔有德就跑掉了。
    数百倍的差距,有这么大吗?难道手榴弹和地雷的威力有这么大?
    李定国陷入了沉思。隐隐地,他似乎猜到了皇上不高兴的原因所在。
    ……
    到达桂林,王化澄早就把巡抚衙门收拾出来,作了临时行宫。
    这日,朱由榔又接到两份情报。一份是清兵从贵州撤兵了,一直撤到成都;一份是张同敞、蔡人雄、刘文机顺利收复全州。
    朱由榔收到这两份情报,心情很爽,这说明,西部的局势已经实现了根本好转,清兵这次攻势,已经在战略上彻底失败了。
    按他的估计,不出意外,江西的局势也应该会很快明朗,谭泰若是聪明,抓紧撤兵,或许还能保留大多数兵力,若是让自己腾出手来,他是否会落个全军覆没,还真不好说。
    若真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那么自己折腾一年多,地盘终于扩大到了八个省份。
    “启奏皇上,安西伯李定国求见。”朱由榔正在美滋滋地设想着美好未来呢,就听李洪奏道。
    “一连几日李定国都没有动静,听说他一直不高兴。难道自己看错了人?李定国就这点心胸气度?太感情用事了吧?若是这样,那左路军还真得不能托付给他。”朱由榔一听李定国来了,心里暗自思忖:“既然来了,就见见吧,再品品这个人,若是能用最好,若是不能用,趁早换人。”
    “宣。”朱由榔道,然后坐直身子。
    “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出乎朱由榔的意料,李定国进了门,行完礼,并没有按朱由榔的指示平身,而是伏地请罪。
    “李爱卿,何罪之有?”
    “回陛下,臣罪有二。一曰腹怨君上,二曰溺辜圣恩。”
    “奏来。”
    “是。臣愚昧无知,腹诽陛下赏罚不公,此第一罪;臣意气用事,置利器不用,使大军伤亡过重,有失陛下任臣为左路军统帅之厚望,此臣第二罪。”
    “李爱卿,既然认识到了,朕就不责罚了,且平身,看座。”朱由榔道。
    “谢陛下。”
    李定国站起身,李洪早搬来一张椅子,放到其身侧,李定国再次谢恩坐下。
    “李爱卿,这几日感想如何?”
    “陛下,臣这几日才知往日是何等的愚昧无知。尤其禁军给臣的触动最大。其一,军容齐整,军纪严明,是真正的爱民之军。入驻桂林以后,立即帮百姓修路补房,担水扫院,还派出军医给百姓送医送药。臣至此才明白,皇上所谓‘以民为中心’的治政方略绝非空言。看到百姓对军队发自内心的欢迎和爱戴,臣这心里五味杂陈。臣十二岁当兵打仗,见过很多军队,如此爱民的军队,实属仅见。前几日观禁军和山地军的行军,发现其官兵皆正气凛然,至此臣才明白,正气之源就来自于无私的忠君爱民之心。臣作为大明人民解放军其中的一员,深感荣耀;回想臣往日之所为,又深感羞愧;再思未来,又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李定国真诚地说道。
    ……
    医国高手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君臣知心
    “其二,左路军勉强打胜之后,臣非常兴奋。全歼清兵一万三千人,这是臣平生打得最为得意的一仗,但见皇上并未因此而高兴,臣心里对皇上是有怨言的。后来才知,臣真是坐井观天,与禁军和山地军比,伤亡数字竟是数百倍的差距!至此,臣才知道错的有多离谱。”李定国躬身答道。
    “宁宇,你能见到这些也算不错。不过,见得还是浅了啊。”朱由榔听了李定国一番话,知道他是真的反省了,也就有心提点他一番。
    “宁宇,自从手榴弹和地雷问世,传统的战法其实就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了。斗兵、斗将,这些战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武勇,而手榴弹和地雷的出现,使个人武勇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更多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如果见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帅。清兵已经在研究如何破解这两样利器了,江西战场上就已经有了改变。他们现在主要的改变是,以散点队形弃马步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手榴弹和地雷的威力。你往后看吧,以后清兵还会有更多针对之战法出现。”朱由榔道。
    “朕之所以在你取胜之后并不是十分兴奋,主要是没想到你会因为意气之争,而放弃清兵最怕的这两样利器。为帅者,当善于各种有利因素,而不是将有利因素抛弃;为帅者当有宽阔的胸怀,哪能被言语一激就秀兵出贵州,直至娄山关。这个战略目标达成以后,不宜着急北进,应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李定国道。
    朱由榔闻言点了点头,他整体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对于贵州的判断也非常精准,只是有一点不同:艾能奇是否固守云南。
    可以看出李定国不肯冒险,他的意思非常明白,是将贵州当成延缓敌兵前进的战略纵深,可以给大后方提供屏障和反应时间。
    而朱由榔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希望艾能奇进入贵州,将贵州经营成铜墙铁壁的战场,清兵若是进犯,那么贵州的山山水水,就可以将他们全部埋藏。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山连着山,山套着山,数百里方圆往往只有一条山道可以行军,正适合打伏击。
    “宁宇,你的想法大部分跟朕不谋而合。首先,你的判断是准确的,朕刚刚得到情报,清兵已经退出贵州,退往成都。其次,关于收复两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