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爷,皇上在漳州打了大胜仗,全歼博洛大军,还收服了施琅,打垮了郑芝龙的十万水师。如今福建和东南海面可以说已经完全稳固了。只是,由于清兵突然加强了江西方面的攻势,截断了咱们的生铁供应,手榴弹和地雷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如今只能靠在民间收废铁来维持生产。而孔有德又加强了全州和桂林攻势,皇上准备御驾亲征,以解桂林之围。但因为被江西牵制,能用的兵力太少,只有一万多禁军可以从征。所以,皇上命你抓紧行动,立即促成李定国投降,然后命他东出桂林,配合皇上打一场大仗。皇上说了,争取这一仗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军队全部歼灭!”
“好,我抓紧一点。只是李王爷到现在都下不了决心,我也是着急啊。”
“皇上说了,不能等,你要想办法促成李定国反正。”
“好,我回去马上联络我堂哥,实在不行就干他一家伙,把孙可望弄死!可是,我俩也只有两万人马,精锐都在冯双礼手里,只有想办法把冯双礼说通了,才是万全之策啊。”
“好吧,马爷,我就等你的消息了。一定要抓紧,皇上那里可是等这边的消息,才能决定接下来的行止呢。”
“嗯,放心吧,我省得,等我布置好,咱们就发动。另外,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守着这十箱子宝贝,可要多加小心啊,千万不要露馅。若是有官面上的人来查问,就说是我的买卖,只要你提我的名字,他们不敢胡来。”
“好。”
……
马宝和马求子走了,为了遮人耳目,徐福亲自包了几样点心,让马求子提着。
望着马宝远去的背影,徐福脸上露出了一丝阴笑。瞥了一眼店门口一个闲汉打扮的人,转身进店去了。
马宝并不知道,他的露面,让“福来”货栈进入了一个人的视野,引起了孙可望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王尚礼。
医国高手
第三百零五章 危机
自从怀疑马宝通明之后,王尚礼就暗暗派人盯上了马宝,那名在“福来”货栈门口的闲汉就是他的人。
马宝到“福来”货栈买了三盒糕点,在里面呆了好长时间才出来,这个事立即引起了王尚礼的注意。
一个领兵大将,会去逛糕点货栈?没听过马宝有多爱吃甜食啊?这事怎么琢磨,怎么感觉就像张飞去逛绣花店那么怪异。
王尚礼立即指示,继续打探“福来”货栈的情况。
第二天,情况汇总过来,发现“福来”货栈情况确实可疑。
第一,开张时间是在前几天,也就是马宝归来之后数天之内才刚刚开张;
第二,店主和伙计全是精壮汉子,做糕点怎么也得有女人吧?而且,哪有店主一人来开店,不带家眷的?
第三,店主口音是广东口音,加之经营的糕点也多以广式糕点为主,由此基本可以断定,店主是广东人。
把这些线索串起来,王尚礼觉得,马宝投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而这家货栈,就极有可能是马宝跟大明交通消息的据点。
要想证明自己的怀疑,非常简单,可以派人去搜查,也可以把店主抓起来审问,不愁找不到证据。一旦找到马宝卖主求荣的证据,李定国还怎么标榜自己的无私正义?刘文秀、艾能奇最起码会怀疑李定国早就与广州做了交易。
如果那样,就把李定国给彻底孤立了。
对于马宝,王尚礼没有一丝忌惮,作为国主的亲信,他唯一忌惮的就是李定国,像刘文秀、艾能奇,虽然这二人是王爷,可他还真从心里不服他们。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王尚礼把亲兵队长叫来,让他带人去将“福来”货栈掌柜的悄悄抓来审问。
不到一个时辰,亲兵队长回来禀报:“禀都督,‘福来’货栈人去屋空,只在仓库里发现十只箱子,每只箱子都发现有火药渣。卑职在周围搜了,又在草窝里发现一颗手榴弹。”
亲兵队长说完,拿出一只手榴弹捧给王尚礼看。
“啊?手榴弹?!”
王尚礼把手榴弹拿在手里,心里感到非常震惊!
“还真是明朝的奸细,竟然把手榴弹都运到昆明来了!马宝啊马宝,你这吃里扒外的东西!”
王尚礼想到这里,气哼哼地到平东王府去禀报。
“国主,您看这事怎么办?”
王尚礼来到王府,见只有任僎在座,并无其他人,忙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并把手榴弹拿给二人看。
“贼你妈!马宝果然暗中投了朱由榔!尚礼,还犹豫什么?你马上带人去把马宝给本王抓来,本王要亲手剁了他!”孙可望见到手榴弹,当下就认可了王尚礼的判断,气得眼珠子发红,忙命王尚礼去抓马宝。
“不中,不中,国主,且慢,三思而行啊。”任僎不等王尚礼答应,连忙摆手制止。
“嗯?这还有什么可想的?”孙可望和王尚礼同时望向任僎。
“国主,您想啊,马宝只是去了一趟‘福来’货栈,没有人证物证,凭这就断定他跟‘货栈’有首尾,怕是不能服众啊。马宝完全可以说没那回事,就是去买了几包点心,您能有什么法子?”任僎并不知道马宝也暗中降明,但他一听在“福来”货栈搜出了手榴弹,而且马宝昨天刚刚去了一遭,今日就出了这事,他从心里就认可了王尚礼的判断。
虽然不明白广州那边是怎么安排的,但把事情拖下来,先保住马宝,想来并不会错。
所以,他连忙阻止。
“你们读书人就是特么想的多,这有何难?抓起来狠狠地揍一顿,本王就不信他不招!”孙可望道。
“不中,不中,国主,只是个马宝还好说,但您要知道,他可是安西王的心腹,事情拿不死,容易引起大乱。国主,臣以为,当下最为关键的是,找到那几个人。只要找到那几个人,有了人证物证,马宝也好,安西王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都无话可说。只有这样,才是最稳妥的。”任僎道。
“尚礼,你看呢?”孙可望被任僎说的也拿不定主意了,连忙问王尚礼。
“任尚书说的是,拿不死的事很容易引起大乱。如今人心不稳,决不能落人口实。”王尚礼想了想,回道。
“那好,你抓紧派人在城里搜查,广东口音的全特么抓起来,城里广东口音的不多,应该不难找到他们。”孙可望命道。
“遵令!”王尚礼答应一声,刚要转身走,就听任僎道:“慢,都督且留步。”
“任尚书,还有事吗?”王尚礼停下脚步问道。
“搜查明朝细作的事,您让手下办去就可以,何必劳您亲自去?下官确实有事,正好您也在,咱们商量商量?”任僎道。
“对,尚礼,让手下去办吧,有个事正好可以商量商量。”孙可望道。
“是。”王尚礼答应一声,出去跟亲兵队长吩咐了几句,然后又回到殿中。
“尚礼,刚才任僎建议,最好现在就派人跟孔有德联络,你觉得如何?”孙可望问道。
“啊?这太急了吧?”王尚礼一听任僎劝孙可望现在降清,感觉有些好像有些操切。在他想来,总得等内部完全摆平之后才能走这一步,否则很容易造成内乱。
“不急不中啊。有三个原因。第一,无论是急还是缓,既然降清,总会有人反对。如今,安西王力主投明,而抚南王和定北王原先态度是投明,现在因为桂林被围,他们态度也不明朗了,若是时间一长,任由安西王以什么民族大义去说服他们,难保不生变故。所以,现在是个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第二,清兵正在围困全州和桂林,兵力使用也达到了极限,豪格不知道为什么,已经缩回贵阳,若是朱由榔派兵来救援,孔有德的压力倍增。如果我们这时候投过去,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定可以协助孔有德建立灭国大功。如此一来,国主在清廷心里的份量就一定会加大。第三么,正好可以利用一下马宝之事……。”任僎道。
第三百零六章 傅山
“第三,现在又出了马宝之事,正好可以借此打击安西王的威望,如果他仍然坚持投明,国主甚至可以借此……,嗯,彻底绝了后患。国主,不能心慈手软,分裂已成事实,为了大西军的前程,兄弟情分只能放一边了。”任僎道。
这番话说完,王尚礼已经冷静下来,略想了想,对孙可望道:“国主,任尚书的话很有道理,臣赞同。反正现在大势基本明朗,除非您同意投明,否则,只能分道扬镖。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只须将安西王和马宝二人除去,别人只能跟国主走。”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李定国数次落我面子,本王早就想除了他!咱们分头行动。尚礼,你负责搜查明廷细作,抓到后一定要想办法跟李定国扯上关系,实在捉不到,就特么抓几个广东口音的人,大刑之下,什么口供得不到?”孙可望下决定非常痛快,没有过多考虑,就决定按任僎的意思办。
“遵命!国主您就擎好吧,最多三天,臣就把这事办妥!”王尚礼拍着胸脯道。
“任僎,你来写封信给孔有德,表明愿降之心,然后,你持此信立即去桂林。”孙可望又对任僎命道。
“遵命!不过,国主,这封信还是您亲自来写,才显得真诚啊。”任僎躬身说道。
“本王那笔字拿不出手,还是你来写。”
“呵呵,国主,您是武将,还用讲究文采?越是这样,才越显得心诚不是?”
“那好吧,本王亲自写。”
孙可望说完,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抓耳挠腮好长时间,一个字都没落下,最后憋急了:“贼你妈,写字怎么比杀人还特么费劲?!”
骂完,在一张纸上跟耍刀舞剑般,写下一行大字:“大西国主孙可望致恭顺王驾前:我愿来降,能否封王?若能封王,立即前往。”
写完把笔一掷:“任僎,你来看看,这样写行不行?”
任僎走上前一看内容,心里高兴坏了,再看那字写得直不愣登,笔划跟柴弱书生,打死也写不出来啊。”
“哈哈哈……,任僎,你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本王喜欢!既然你看着还中,那就用印,你明日就秘密启程,盼你早日带回好消息。”孙可望大喜。
“中中中,国主,放心吧,臣回来之时,一定是带来好消息,不会让您失望的!”任僎喜滋滋地说道,在“好消息”三字上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
任僎怀揣着密信回到府里,吩咐管家:“去请傅道长到书房。”
管家答应一声,去了。
任僎回到书房,仍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明白,昆明马上就要翻天了,云南乃至整个天下,都会因为自己而发生大的变动,能不激动。
“老爷,请您宽衣。”书房伺候的丫环过来,想给他除去官服。
“不用了,沏上茶,你退下去。”任僎按了按胸口位置的密信,摆摆手道。
“是。”丫环应了一声,沏上茶,福了一福,退了下去。
“任大人,看你眉梢带笑,想必是大事已成?”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红衣的中年道人进了门,见了任僎,拱拱手笑着问道。
此人姓傅名山,字青竹,山西阳曲县人。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二十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后来,袁继咸受到阉党迫害,傅山联络天下名士,四处奔走,终于使袁氏平反昭雪。
后来,李自成起义军进发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辗转于平定嘉山。不久,起义军、清军先后攻占北京,明亡。傅山闻讯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因身着红色道袍,遂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
朱由榔在广州大破清兵的消息传遍天下,傅山闻讯大喜,遂以传道为名,辗转来到广州,投到陈际泰门下,由陈际泰举荐给朱由榔。
朱由榔闻听大名博于后世的傅山来投,大喜过望,让陈际泰引他到宫里陛见,跟他一番交谈之后,朱由榔觉得傅山身为道士,可以四方游走而不引人注意,况且他还在五峰山学了一身武功,蹿房越脊,如履平地,正是搞情报的好手。陈际泰着手组织建立军情部门,正缺人手,遂命他担任陈际泰的副手。
昆明的事非常重要,朱由榔命傅山亲赴昆明指